辦公室行政人員的自我反思(精選3篇)
辦公室行政人員的自我反思 篇1
在“傳達文件”和“會議通知”這兩件事上的工作失誤,反思了幾天,我覺得沒有一點客觀原因,這完全是我的錯,我必須獨自去承擔后果。在局長和主任語重心長地找我談過后,我更覺得不能推卸責任了。回想一年多來的工作,我走了好多彎路,犯了太多過錯,這樣糊涂下去,并無半點好處,只能是害了自己、毀了前程、辜負了領導、家人的期望。所以我必須勇敢地面對錯誤,展開深刻的自我批評,希望能夠懸崖勒馬,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檢討一:屢次犯同樣的錯誤,我自己都覺得太不應該了,這證明了我的思想作風沒有端正,崗位責任意識不強。辦公室是一個部門的“喉舌”,是部門有效運轉的樞紐。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是無法勝任的。我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崗位責任,明顯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態度決定一切,這是做好工作的起碼要求,沒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就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多次犯錯,以至累教不改,無可救藥,之后自然便是領導寒心、自己灰心、家人傷心。
“傳達文件”的失誤在于我的惰性,把自己凌駕于領導之上,妄圖猜測,認為領導不在,就可以省事了,結果只能是耽誤領導的工作計劃,換我做領導,也是忍無可忍的。“會議通知”事隔“傳達文件”不久,在局長的反復叮嚀下,我仍然無視領導的指示,又胡亂猜測局長是和主任在一起的,既然電話打不通就可以不聯系了,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嚴重失職。其實若局長自己來通知會議,又要我何用?通知四人開會,二人未通知到,后果真是不堪設想,換我做領導,這樣不服從領導、不尊重領導的下屬正是不要也罷。
檢討二:工作作風的不扎實,自然決定了工作能力的缺乏。我在工作上犯了這么多差錯,就是因為方法簡單、能力不強,沒有樹立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沒有全局觀念和崗位意識,有些工作又缺乏主動性,造成了今天的一錯再錯,自己也很遺憾,更不要說領導的失望了。
工作了一年多,還是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我不得不去檢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辦事效率,很多基礎性工作需要在領導的反復催促下才能完成,有的還是未能達到領導的要求。現在連“傳達文件”和“會議通知”這樣的小事都辦不好,我實在是問心有愧,無地自容啊!
作為工作的一個新人,通過這次教訓,我自覺還缺乏三股勁頭:一是面對新挑戰、新變化,有畏難情緒,缺乏頑強拼搏的“狠勁”;二是面對成績,容易產生自滿情緒,缺乏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再上新臺階的“韌勁”;三是面對形勢的變化,精力難以集中到辦公室工作的這個中心上來,缺乏沉下心來、埋頭苦干的“鉆勁”。
痛定思痛,我必須毅然決然地承擔責任,不能說挨了領導的批評,就心里不服,產生怨氣,更加消極怠工。只有眼光放長遠了,才能發現這次的教訓是非常及時的,借檢討的機會,我能充分看到自己的缺點,可以真正榨出衣服掩藏下的“小”來。
這件事不能就這么過去,我必須書面檢討,以此鞭策。
辦公室行政人員的自我反思 篇2
由于我做工作不認真、仔細的原因,沒有把工作做好,在“會議通知”上出現了工作失誤,在此我做出深刻檢討!
辦公室是一個單位的“喉舌”,是部門有效運轉的樞紐。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是無法勝任的。我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崗位責任,明顯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態度決定一切,這是做好工作的起碼要求,沒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就會在工作上容易出現失誤,以至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多次犯錯,甚至會在其他問題上出現嚴重錯誤。經過領導在會場上強調的會風紀律和會后的批評和教育后,我立刻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造成“會議通知”工作失誤的原因,主要是因我責任心不強,對工作存在消極性。
在“會議通知”上的工作失誤,我反思經過,覺得雖存在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但多因于我的疏忽造成工作失誤。我做為一名多年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員,盡犯如此低能失誤,我實在是問心有愧,無地自容。我做為一名辦公室副職干部,自己的思想作風沒有端正,工作作風不夠扎實,崗位責任意識不夠堅強。我自己都覺得太不應該,更覺得不能推卸責任,我必須去承擔后果。 “會議通知”的失誤在于我的工作消極性,諉過于日常工作中,我遇到有選擇性安排人員參會的通知,認為部門領導知曉“會議通知”就可以了,認為自已已經完成了所受職權職責范圍,余下的參會人員安排、車輛安排等事務自己無權安排落實,即不再過問事項安排到位與否。結果造成應通知五人參加投資x黨委擴大會會議,而無一人通知到位。直至會議召開時間即將到達時,x黨政辦副主任和長還先后電話通知本人,至本人及兩位同事趕到會場時已造成嚴重后果。
通過這件事,我感到這雖然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但同時也是長期以來對自己放松要求的結果。自己身為辦公室的一員,應該嚴以律已,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態度中,仍就存在得過且過,混日子的應付想法。對于一些應該仔細認真做的工作而沒有認真下來。現在,我深深感到,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做法,如果放任繼續發展,那么,后果是極其嚴重的,甚至都無法想象會由于我做工作不認真、仔細的原因,沒有把工作做好,在“會議通知”上出現了工作失誤,在此我做出深刻檢討!
辦公室是一個單位的“喉舌”,是部門有效運轉的樞紐。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是無法勝任的。我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崗位責任,明顯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態度決定一切,這是做好工作的起碼要求,沒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就會在工作上容易出現失誤,以至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多次犯錯,甚至會在其他問題上出現嚴重錯誤。經過領導在會場上強調的會風紀律和會后的批評和教育后,我立刻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造成“會議通知”工作失誤的原因,主要是因我責任心不強,對工作存在消極性。
在“會議通知”上的工作失誤,我反思經過,覺得雖存在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但多因于我的疏忽造成工作失誤。我做為一名多年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員,盡犯如此低能失誤,我實在是問心有愧,無地自容。我做為一名辦公室副職干部,自己的思想作風沒有端正,工作作風不夠扎實,崗位責任意識不夠堅強。我自己都覺得太不應該,更覺得不能推卸責任,我必須去承擔后果。
“會議通知”的失誤在于我的工作消極性,諉過于日常工作中,我遇到有選擇性安排人員參會的通知,認為部門領導知曉“會議通知”就可以了,認為自已已經完成了所受職權職責范圍,余下的參會人員安排、車輛安排等事務自己無權安排落實,即不再過問事項安排到位與否。結果造成應通知五人參加投資x黨委擴大會會議,而無一人通知到位。直至會議召開時間即將到達時,x黨政辦副主任和長還先后電話通知本人,至本人及兩位同事趕到會場時已造成嚴重后果。
通過這件事,我感到這雖然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但同時也是長期以來對自己放松要求的結果。自己身為辦公室的一員,應該嚴以律已,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態度中,仍就存在得過且過,混日子的應付想法。對于一些應該仔細認真做的工作而沒有認真下來。現在,我深深感到,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做法,如果放任繼續發展,那么,后果是極其嚴重的,甚至都無法想象。
辦公室行政人員的自我反思 篇3
孩子天生就是學習的料啊,他們多愛上學!學老師的工作不要那么復雜,唯一可做、唯一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計地讓孩子這天生愛學習的勁兒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并永久永久地持續下去!難道不是嗎?甜蜜的愛情需要情趣,幸福的生活需要情趣,否則人們會感覺乏味,那為什么孩子的學習就可以不需要情趣呢?我又想:我能夠給他們有情有趣的感覺嗎?我能讓剛入學的孩子感到學習的快樂嗎?反思與實踐同行,以下是我悟出的些許頭緒,權當自勉之用。
一、讓有趣的說法進入課堂
一年級孩子進入語文學習之門的第一張通行證就是漢語拼音,對待這一學習語言文字的工具性知識,我們不能輕之亦不可重之,就像蘇教版教材編委、特級教師高林生所說:老師要像媽媽教嬰兒說話那樣一遍又一遍說就行了,不談發音技巧,不說發音部位,耐心反復操練就是唯一的好辦法,而“反反復復”就免不了單調乏味,為此我試著動腦筋給語文課堂上的聽、說、讀、寫各環節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大包裝”,如激勵他們認認真真讀,我會說:“誰的嘴巴金嘴巴?”孩子們總是起勁到邊呼應邊高舉小手:“我的嘴巴金嘴巴!”如果確實讀對了,我會豎起大拇指大張旗鼓地表揚:“你的嘴巴金嘴巴!”又當我要求他們用心聽老師或者同學講話時,我會神秘地問:“誰的耳朵金耳朵?”如果他們真的仔細聽了,我會摸摸他們的小耳朵,貼著他的耳朵說:“你的耳朵金耳朵!”瞧著被表揚孩子的那得意勁兒,我深知此法靈,百用百靈!當我在黑板上示范書寫后要求學生也來寫一寫或者指出書上某處是,我會充滿期待地問:“誰的手指金手指?”孩子們舉起小手告訴我:“我的手指金手指!”隨即他們會很專心地完成我的“指令”,對待出色者或進步者我會伸出手和他們握握手,說:“大手握小手,一起朝前走!你的手指金手指!”可愛的孩子在興奮之余卻忘記了哪只手是右手,看到他們左手換到右手,右手換到左手的激動樣,我明白這是“趣味說法”外加表揚激勵起的作用。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習語文的起步階段,我要讓他們體會到依靠伙伴、團結合作的快樂,每次開始同桌合作學習前,我會說:“黃金搭檔黑白配!”聽到我這么說,他們立刻拉起了同桌的手說的說,讀的讀,特別是能干一點的孩子會像小老師一樣幫助那些不夠用心的同桌,如果同桌倆都能很好地完成我下達的“命令”,全班同學會大聲表揚他倆:“黃金搭檔黑白配!”把這些深受孩子喜歡的廣告詞或食品詞移植到我和孩子的語文課堂里來,嗨,還真有用!先不說學習效果有多大幅度的提高,最起碼孩子們高興了,快樂了,愿意上語文課了,而不至于討厭、害怕語文課。
教師外花壇里種有一排小松樹。一天,我在強調坐姿的時候,忽然來了靈感,順口說到:“同學們,你們看那小松樹多直啊,它們在看我們寫字呢,如果我們坐得不直,小松樹會笑話我們的,咱們和小松樹比一比,好嗎?”打那以后,看到孩子們趴在桌子上寫字時,只要我說一聲:“小松樹!”孩子們就會邊坐正邊回答:“來啦!”
……
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有什么樣的趣味說法進入到我和孩子們的課堂呢?我想我會發現更多更好的說法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的,我要他們愛上我的語文課!
二、孩子的天真永駐課堂
和這群可愛的一年級孩子相處了半個學期,我覺得我對“天真”一詞有了新的理解——“天真”就是“天生就是真的”!沒有掩飾,沒有克制,發乎情,出乎性。我認為對于小學老師來說,善待孩子的天真才是教育孩子的開始。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孩子由于天真出現的課堂小插曲常常讓我在心里忍不住偷笑,然后努力從心中抽出一絲寬容和欣賞去處理這些小插曲。
一次,教孩子們學習《認一認3》中“絲、麻、毛、皮”的“絲”時,為了讓他們記住這個字的字形,我想把它的形狀與孩子們都曾養過的蠶寶寶聯系起來,我說:“小朋友們,你們都喜歡養蠶寶寶,那你們見過蠶兒吐的絲嗎?”“見過!”“這個‘絲’呀,就像蠶兒吐出的那一根根柔柔的、彎彎的,細細的蠶絲。”說著我正準備轉身到黑板前把絲的樣子給畫出來,這時坐在最前排的一個小男孩站了起來,一把抓住我戴的絲巾,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向全班同學宣告:“絲在這,柔柔的,滑滑的,彎彎的!”當全班的孩子詫異地瞪大眼睛看著他著異常舉動是,他的目光同時轉向我,我站在那,保持著被他“拽”住的姿態,在那一刻,我的大腦好像被什么一下子激活了——不能批評,不能生氣!于是我沖著孩子傻傻地笑了,他這才回過神來,隨即松開了手,一屁股坐到板凳上,不好意思地朝我傻笑。接下來,笑聲像從地底下鉆出來似的,全般五十多個孩子個個愉悅地燦爛地笑了起來,趁熱打鐵,我大聲地說道:“對,老師的絲巾就是一根根蠶絲織成的,現在老師就把‘絲’字給畫出來,好嗎?”我轉身走向黑板,認認真真地把這個字的形象給畫了出來,孩子們個個高高興興到聽我講解著,從他們的表情中我猜想他們肯定是為有這樣友善的老師而感到興奮。此時,我方想起自己戴的絲巾確實是彎彎的,柔柔的,蓬松地耷在胸前,難怪那個孩子會突發奇想。真沒想到自己的身上竟然赫然彰顯著現成的教育資源,而促使這一資源得到使用的竟然是孩子的天真外加我善待天真的“智慧”。我想,對于這個“絲”字,孩子們是不會忘記的。
試想,我們經常把我們成年人自己偶爾的天真當成一種珍貴的東西,那么在孩子身上的天真就更加珍貴了,作為老師就更要善待學生的天真,它也許會出現在你的課堂,也許會出現在課外,但只要我們小心翼翼到拾取并珍視這一個個天真的小插曲,就一定能贏得孩子的心,抓住了學生的心,還愁教不好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