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遲到檢討書(通用3篇)
第一次遲到檢討書 篇1
尊敬的老師:
XX年X月XX日星期三,開學的第三天我遲到了。遲到了大概有20秒之久。雖然20秒不算很長時間,但也是遲到了。
那么,為什么會遲到20秒呢?想了想列出以下原因若干條:
首先,起來的晚。每天6:30起床應該再提前一些,避免因為其他特殊未能即時預料的原因而遲到。
然后,是時差。在寒假由于和在國外的技術人員討論linux系統安全和各類關于網站設計的問題,經常是晚上學習,白天睡覺。有時也會因為晚上靈感好而整夜設計網站,導致時差與平時不同,在剛開學后很難一時適應。我想,這個問題會在開學后不久改過來的。
接著,不應該在家吃早飯。起床后到學校吃飯就不會遲到了。避免在吃早飯時浪費時間。
最后呢,有天氣、交通工具、交通燈(如果少遇到一個紅燈也許就不會遲到了)、行人、路況、心情等多種因素導致遲到。
通過以上列出的原因,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這都是一些客觀的原因,可以成為一切遲到的理由。所以,真正遲到的原因還是在主觀方面!
主觀上沒有意識到遲到的嚴重性啊!如果說思想上沒有要早到學校的想法,很難不遲到的。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優良習慣,時刻告訴自己:我不能遲到!只要這樣想,騎車的速度都會比平時快上好幾倍,這樣又怎么會遲到呢?
今后一定記住這次的教訓,每天提前5分鐘到學校。
檢討人:
第一次遲到檢討書 篇2
尊敬的王老師:
你好!
真對不起,我遲到了,雖然這是我第一次遲到,但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在我的學習生涯中留下了一個敗筆。
這次遲到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由于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電視片(媽媽,再愛我一次),真的太感人了,我是哭著看完這部影片的,雖然它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了。看完后,我久久不能入眠,想起了影片中的那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想起了我的媽媽在外辛勤工作,為我們的成長不得不遠離家鄉,淚水又禁不住流了下來;想起爸爸媽媽在家里時的幸福生活,而現在卻成了留守兒童,雖然學校對我們關心不少,但對父母的思念卻沒有減少。思念的痛讓我無法入眠,淚水濕透了我的枕巾,我失眠了。
今天早晨醒來時,已經很晚了,我盡力的奔跑,也沒來得及趕到上課之前來到。實在對不起,王老師,我遲到了。請你原諒,我會調控好自己的情緒,好好學習,不會再遲到了。再次感謝老師對我的關心與幫助。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檢討人:
時間:
第一次遲到檢討書 篇3
老師:
你好!
本人于9月8日上午在上某某老師的課程中,遲到半個小時,解釋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因為途中遇到一個家鄉新生的父親,因為本來也有點熟,而后停步與之聊天,這位叔叔將今日坐火車回家,下午沒有時間想送,所以談話就多了點。
故而上課遲到。深知這非什么了不起的理由,學生上課天經地義,而在上課時間與熟人打招呼聊天確實不合情合理。不過我愿解釋我自己的理由,某某老師說其自己是直白爽快之人,深信其亦不喜歡說話拐彎抹角之人。
首先上課遲到是錯,就一點我沒有任何的疑問。但非不是什么都不可以原諒的,認識的鄉親也熟悉,我無法做到我在路途中和這樣的一個人不打招呼,不停下來寒暄幾句,畢竟也是個長輩,再說大老遠的過來也不容易,我熟悉這里的情況,我很愿意和他多說幾句這里的事。我不是在給自己的遲到找理由,遲到是錯,但和解釋的理由沒有關系,我不想用我自己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錯就是錯,關鍵在于以后不遲到不曠課。在這里給老師做個保證,以后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了,畢竟意外不會常有。
還有我想為我們班考研上自習的朋友說幾句話,如果按老師說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會給考研的朋友帶來很多的信息和知識。沒有老師的能力,因為聽過你的課,深知老師實力和能力。
我覺得他們選擇自習不來上課不是簡單的對與錯的問題,如果按老師的說法,考研的知識在平時的積累,沒有上好本科課程的同學就是沒有資格去考研的。
是阿,我想我們廣大的同學也盼望的這一天,考研不是簡單的考幾本專業書就了事,研究生不應該簡單的就研究這幾本書,讀通了這幾本書,也并不見得其他的能力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可是大環境不是這樣的,和我們所希望的相反,只要讀熟這幾本專業書,就能考個好成績,在這樣的形勢下,作為我們平凡的學生,只能選擇這樣的路,死讀,寧可放棄可以增加知識面內涵的課。
個人覺得這樣的現象不能簡單的怪罪到我們學生的頭上,我們無力和政策斗,所以我們只能選擇和書本斗。成績是外顯的,內涵只能在平時中能夠體現,可是考試就單考成績,沒有成績什么都沒有了,為了這個所以他們也許愿意放棄一些另外的東西。我想這樣的做法對與錯只能有他們自己來衡量。
但我很理解他們,畢竟體制放在那里,體制不解決,學生還是會被逼成這樣不去上課。前段時間北大的賀教授以研究生水平低而拒絕再帶研究生,如果把這個事情結合起來,也就是說現在的有一批研究生都是沒有徹底的學好本科學業的基礎上而考上了研究生,或者說他們的知識面僅僅限于要考得幾本書。
換句話說,他們不得不學好要考的書,必然要犧牲其他的時間,否則本來并沒有特殊才能的他們用什么去和別人爭,是身邊的人逼,是招生的學校逼的,是出卷的老師逼的,他們能用什么去抗衡,唯有掌握所考學校的專業書啊。
檢討人:
二OXX年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