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課后反思(精選3篇)
孫權勸學課后反思 篇1
“言”是我們學習文言文的重要目標,是我們走進文言文的門檻,踏進這個門檻我們才能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積累文言詞句、疏通文意這一環節,學生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疏通,有疑難小組內合作解決,這一過程,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基本上能掃除翻譯障礙,從檢測文言詞積累情況來看,孩子們既能解釋重要文言詞語,又可順暢地疏通文意,為下面欣賞文章的精彩之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環節既落得很實,又并未惟“ 言”獨尊,并未在文言字詞句的解釋、翻譯上打持久戰。
本文文字不多,僅119個字,但言簡意豐、生動形象的語言風格確實值得我們品味。疏通文意之后,讓學生再讀課文,選擇最有情趣,最有意思,最想讀的句子來讀,要求聲情并荗,讀出味道,讀出意蘊,讀后要能賞析。從課堂上學生有滋有味地讀、入情入境地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們真的走進了作品,走進了人物,感受到文章僅寥寥數語,可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情、心理都已躍然紙上了,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品味認識到了《資治通鑒》不僅具有史學價值,同時也具有文學價值,它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我一直認為要想真正激起學生閱讀學習文言的欲望,就要文言并重,充分展示古典文學作品的魅力,以其崇高的文學藝術魅力來吸引中學生走入古典文學作品的神圣殿堂。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一直在實踐著。
孫權勸學課后反思 篇2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故事性很強。這篇文言文字詞句方面的障礙少,適合學生自主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從教學過程看,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處。
1、 課標中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位,教學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學習使學生養成自主讀書的好習慣,學生借助書上注釋理解文章,教師只需抓住關鍵句子如:“不可不學!”“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等精心點撥,讓學生體會人物內心和人物性格特征。
2、 我采用反復的朗讀,有范讀、齊讀、小組讀、自由讀,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小組準備進行分角色朗讀和表演人物。品味人物語言特色:孫權善勸,對呂蒙親近,關心期望,但不失生分;魯肅為高于蒙,拜蒙母,結蒙為友,肅有才、愛才。
3、 不足:作業設計不夠好,抄寫生字太簡單;對文言基礎字詞的訓練較少,未很好的實現教學目標二;分析文章內容時,問題設計有點多,面面兼顧,又很難兼顧。如本文的行文線索、本文的主旨、本文寫人的方法、人物說話的心理、語氣等,還應該根據當堂課教學的重點,進行適當的調整。
孫權勸學課后反思 篇3
在《有理數加法》一節的教學中,感到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還不夠深刻的,主要對符號處理能力不夠強,計算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符號弄錯的話,就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的。反思我的整節課,我覺得我還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好的,如,時間不夠用,我想可能是我的語言不夠精煉,重復的地方太多了,課前我還有檢查作業的習慣,浪費了不少時間,還有板書時,畫數軸和一些表格等,浪費了一些時間,時間緊的話,板書應該盡量簡約。我覺得我一節課下來,我講的太多了,結果就給學生練的內容偏少了。我這節課我認為比較滿意的地方有,我及時對學生的進步進行表揚,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到自己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也讓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經過這節課,我深深地體會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不見得簡單的,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覺得應該從以下這些方面去加強教學。
(1)注意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有理數加法的意義,并設計不同的方法讓學生合作交流,從而歸納有理數加法法則。
(2)對有理數加法的教學。要嚴格要求學生遵循以下步驟:第一、先確定和的符號;第二、再求加數的絕對值;第三、分析確定有理數絕對值是相加還是相減。
(3)為了提高學生的運算速度并減小運算難度,常采取以下簡便方法:
①互為相反數結合法,②同號結合法,③同形結合法(整數與整數結合,分數與分數,小數與小數結合)以湊整法。
(4)多讓學生搬演,以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加以強化。
(5)對于學困生要多鼓勵,并利用學習小組的優勢,“以優補劣”。
(6)由于學生年齡特點,易于遺忘,教師可以采取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強化訓練,以增強學生的熟練程度。
(7)不管學習如何緊張都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堅持以學習小組為主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