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筆馬良課后反思(通用3篇)
神筆馬良課后反思 篇1
我適時地引導小組討論:馬良為什么開始的時候不為大官畫,后來又畫了?是他怕大官嗎?有的回答:“是的。”有的反應快說:“不是的。”并從書中或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找到依據。他當時的心里是怎樣想的?抓住馬良為大官畫金山、畫海、畫船、畫風的那一段引導學生理清層次并結合課件用“首先、然后、接著、最后”這樣的句式復述故事片斷,達到重點段重點理解的目的。
在課的結尾,我又回歸到“神”字上來。變相的總結課文:馬良的筆“神”在哪里?不僅要引導學生答出“畫什么有什么”,還要結合實際說出馬良是通過對畫畫的執著、刻苦的鍛煉才得到的能力。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目的。還要抓住這個機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假如你也有一支神筆”,你想做些什么?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表達自己美好的心愿。
當然,在教學中個別學生對討論的問題積極性不夠高;對馬良的這些做法是體現馬良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滲透的還不夠完善;在板書的設計上還需精煉!
神筆馬良課后反思 篇2
這首詩從語言特點上看,每段的句式相對一 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詩中反復出現。適合對學生進行仿寫的練習。而且這篇課文的內容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學了這首詩,學生 產生了許多共鳴,產生了許多新的“假如”,萌發了寫詩的沖動。我抓住時機,通過對省略號含義的挖掘,讓學生認識到身邊需要關注的事物還有很多。讓學生把自 己的愿望說出來,寫下來。讀寫結合,讓學生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讓體驗在學生寫話中升華。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造力,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 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總之,整個設計我注意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在輕松愉悅中掌握知識,發展語言。
神筆馬良課后反思 篇3
各位老師:
你們好!
在此我懷著無比愧疚的心情向你們遞交這份四級考試補報情況說明書,首先我對自己因為某些原因錯過了四級考試網上報名的時間,失去了證明學習英語取得成績的這么一次機會以及由此帶來的一些后果,給學校有關領導、和從事四級考試報名工作的各位老師帶來的諸多工作上的不便深表歉意。
關于這份說明書,我覺得我最有必要說明我的犯錯原因:
客觀錯誤原因:由于剛剛兩周前我的手機失竊,給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便,也給我學習與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產生了一些影響。因此我上網購買了一部新手機。但新手機功能很多,與我之前的手機款式很不相同,繼而造成了我對新手機上的操作非常不熟練和不了解。常常會操作錯誤而導致誤刪一些信息。
因為之前手機上傳來的都是一些不要緊的資訊,我誤刪這類信息之后也未有多大影響。但很不幸地,在那一段時間里我出門在外收到一條校訊通信息,因此操作不當無意將這條信息給刪除了。殊不知那條信息是通知我英語四級考試的具體時間,而那一次我是在沒有看清手機短信的標題情況下刪除的,之后也未能夠有所顧及。
檢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