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長給老師的檢討書(通用4篇)
有關家長給老師的檢討書 篇1
尊敬的老師:
您好!
在孩子小時就少了太多的寬容。我一直在滔滔不絕給孩子講她“不聽話,不自覺,沒自信,注意力不集中,辦事不分主次”好像就束手無策,只能嘮嘮叨叨的不斷的重復這些話。每天的親子生活在戰爭中。
自己非常明白父母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與標準,父母本身要以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榜樣。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自身教育的過程,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我認識自己的不足,可偏偏在關鍵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說一些刺激孩子的話,擴大事態嚴重性。我錯了。
我希望孩子能夠朝著所希望的價值標準去努力,忘了幫助孩子自己認識自己的價值,忘了尊重女兒的個性及能力,久而久之女兒達不到我的期望值,不開心,沒動力,沒自信,不努力的跡象就越來越明顯,我太求好心切了。
孩子成長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不斷改掉缺點、追求進步的過程。在這方面我不應該只以女兒的過失所造成的結果指責孩子,沒有給女兒自我思考的過程,當孩子的行為出現較大錯誤時,沒有讓女兒自己想出處理方式,沒有充分對孩子的尊重,不利于孩子站在一個客觀角度評價自己并逐漸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這種的結果造成了她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經常犯同類的過失。真的沒有考慮到女兒當時心情,長久之后女兒將閉口不言。
在心理學上,耐心屬于意志品質的一個方面,即耐力,它與其他方面如主動、自制、心里承受等有一定關系。可我的耐心偏偏跑到那里去了。全都錯了。我對待孩子教育不夠耐心,沒有培養她的耐心,總是用“我是媽媽你就必須聽我的”方法來對待她。我錯的這么離譜,女兒怎么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呢?
所以女兒現在這么多缺點都是我沒有正確的認識引導造成的。
現在改還來的及嗎?
此致
敬禮!
檢討人:
20xx年xx月xx日
有關家長給老師的檢討書 篇2
汪老師:
你好!
作為家長,首先對老師為孩子們費盡心機的辛苦表示深切的感謝。孩子在成長中出了一些問題,我們做家長的是有責任的。
請允許我以家長的視角分析一下孩子性格缺陷的形成過程和一些相關因素,以利于老師在對孩子的調教過程中更加心里有數并且省時省力。
這家伙自九三年出生到三歲期間,我這個做父親的,因為自己從小是教師養大的,受的是說服教育,不太挨打,所以自身的性格很脆弱,受不得挫折,經不起打擊,由于不想孩子走這樣的老路,所以就打孩子,那三年,孩子挨打算起來平均一天不會少于一次。到孩子三歲的時候,我發覺這樣的方法對孩子傷害大了,一是影響了智力發展,二是性格也形成了逆來順受。
城關幼兒園的鄧軍和陳夕春老師,都是非常優秀的心理咨詢師,他們對孩子成長中意志品質和智力發展的研究都非常深,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很少打孩子了,現在又過去了十多年,回想起鄧老師和陳老師對孩子成長中所給我們的恩德,就知道我們一家人都會終生感佩的。
孩子上小學,小學的班主任是一個工作認真負責到近于苛刻的人,但由于孩子一到三歲時受過我這當父親的荼毒,所以小學六年,孩子的成績雖然呈上升趨勢,但總難進班里的前十,所以我這個不稱職的父親在自責中度過了六年,一直羞于見孩子的小學老師。所幸的是這六年中一直牢記幼兒園的鄧軍老師和陳夕春老師的輔導,所以孩子終于能順利的進入璧山正則中學,有幸的遇到了他們的初中班主任曾紅英老師。
初中三年,孩子的成長走上了健康的軌道,在曾老師的調教下,孩子越來越懂事,但孩子畢競是孩子,隨著自身的成長,慢慢開始產生多多少少的驕傲情緒,對待學習的努力程度有所下降,這成了個很不好解決的事情。在艱難的思考中,我甚至產生了非常荒唐的想法。因為覺得孩子對待學習不發狠,也許是少受委屈的緣故,如果叫社會上的小混混去打他一頓,讓他受些委屈,激發他發狠發奮的心態,但這個荒唐的想法,被曾老師阻止了。曾老師為孩子的成長費盡心機,我們一家人也不會忘記曾老師的恩德的。
我自己是一個小學音樂老師,平時就很注意對孩子們意志品質的激發和培養,現在自己的孩子在意志品質方面存在的缺點,雖然深知,但孩子大了,他的生活圈子已經到了高中,所以我在很大程度上都寄希望于孩子的高中老師和同學對孩子意志品質形成方面的良性刺激。
這次發生的扣分事件,事情很小,但被孩子搞得有些大了,初中三年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上進心,似乎就要破罐子般的摔去,這充分暴露了孩子的脆弱。作為家長,我們完全支持老師對孩子所采取的教育手段,我們非常希望孩子在學校不但能學到知識,還能得到情緒方面的有益的訓練,孩子能更加體諒人,更加善解人意,學會檢討自己,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失去上進的信心,也只有這樣,才算是長大了,成了一個堅強的人,能夠鐵肩擔道義的大寫的男人,男子漢。
汪老師,我只是一個小學音樂老師,目前羞于見老師,相信汪老師能夠理解是因為囊中羞澀。我們也非常理解汪老師所承受的壓力,希望在娃娃畢業之前,能有績效工資到手,好大大方方的來拜訪孩子的各科老師們,向你們道一聲辛苦了,表示我們家長的深切謝意。
有關家長給老師的檢討書 篇3
尊敬的老師:
你好。從離開試室后,我想了很多東西,反省了很多的事情,我也很懊悔,很氣我,去觸犯學校的鐵律,也深刻認識到我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對我所犯的錯誤感到了羞愧。學校一開學就三令五申,一再強調校規校紀,提醒學生不要違反校規,可我卻沒有把學校與老師的話放在心上,沒有重視老師你說的話,沒有重視學校頒布的重要事項,當成了耳旁風,這些都是不應該的。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應該把老師說的話緊記在心,把學校頒布的校規校紀緊急在心。
事后,我冷靜的想了很久,我這次犯的錯誤不僅給我帶來了麻煩,而且我這種行為給學校也造成了及其壞的影響,破壞了學校的管理制度,在同學們中間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由于我一個人的犯錯誤,有可能造成別的同學的效仿,影響班級紀律性,年級紀律性,對學校的紀律也是一種破壞,而且給對我抱有很大期望的老師,家長也是一種傷害,也是對別的同學的父母的一種不負責任。每一個學校都希望我的學生做到品學兼優,全面發展,樹立良好形象,也使我們的學校有一個良好形象。每一個同學也都希望學校給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來學習,生活。包括我我也希望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靠的是大家來共同維護來建立起來的,而我我這次卻犯了錯誤,去破壞了學校的良好環境,是很不應該的,若每一個同學都這樣犯錯,那么是不會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對違反校規的學生給予懲罰也是應該的,我想了很多,也意識到我犯了很嚴重錯誤,我知道,造成如此大的損失,我應該為我的犯的錯誤付出代價,我也愿意要承擔盡管是承擔不起的責任,尤其是作在重點高校接受教育的人,在此錯誤中應負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我真誠地接受批評,并愿意接受學校給予的處理。
對不起,老師!我犯的是一個嚴重的原則性的問題。我知道,老師你對于我的犯校規也非常的生氣。我也知道,對于學生,不觸犯校規,不違反紀律,做好我的事是一項最基本的責任,也是最基本的義務。但是我卻連最基本的都沒有做到。如今,犯了大錯,我深深懊悔不已。我會以這次違紀事件作為一面鏡子時時檢點我,批評與教育我,自覺接受監督。我要知羞而警醒,知羞而奮進,亡羊補牢、化羞恥為動力,努力學習。我也要通過這次事件,提高我的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措施。
對于這一切我還將進一步深入總結,深刻反省,懇請老師你能相信我能夠記取教訓、改正錯誤,把今后的事情加倍努力干好。我已經意識到我的錯誤了,而且認識到了此次錯誤嚴重性。我知道確實是太沖動,太不冷靜了。我錯了,脾氣差已經不對,不聽勸告再動手打人就更不對了。我以誠懇的態度承認我的錯誤,我身上的確存在問題,我已經很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通過這件事,我充分認識了自身的嚴重缺陷。我知道我應該認真檢討我的行為,認真對我的脾氣、性格進行深刻的反思。我確實脾氣暴躁,不夠冷靜,應該通過這件事清醒地認識我的錯誤,積極改正。其次,我還應該替其他同學著想,我不應該大聲講話,我應該一早就借好考試工具,而我不但沒有那樣做。再次進行深刻地自我檢討。事情已經發生了,我應該積極的面對它,解決這件事。現在我能做的,除了反省我的錯誤,檢討我之外,唯一的就是希望能夠把這件事以很好地方式解決,能夠讓老師像以前一樣的教育我。
從現在起,我必須時刻警示我,吸取教訓。從今以后,我要更加嚴格的要求我,決不再犯類似的錯誤。不但是對這個缺點積極改正,還要多方面反省我自身的缺陷,多方面完善我。
檢討人:
時間:
有關家長給老師的檢討書 篇4
尊敬的老師您好:
我是母親,在得知兒子英語默寫不及格這件事后,我深刻反思,我的過失,首先我作為孩子的母親,我不僅僅是要從生活上給他好的生活,我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未來,讓他好好的學習,進度鼓勵他,讓他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我的過失,我忽視了孩子的學業,只顧著賺錢,孩子都是天性愛玩,我沒能好好的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一旁鼓勵,支持幫助他接到孩子英語不及格的通知,讓我很吃驚。英語不及格簡單這件事,說明了很多問題。首先,說明班級的管理很嚴格,英語默寫不及格已經是很嚴重的過錯。第二,說明了班級管理嚴謹細致第三,不及格這件事通知家長將會讓老師——學生——家長三者之間得到充分的溝通,對錯誤和過錯有一致的認識。
說到這里,作為學生家長既臉紅又高興。臉紅的是,在我們成人的世界里,在我們的工作單位,管理方面也達不到如此嚴格,如此細致。高興的是,我們的孩子處在一個管理嚴格有效的團隊里。
古人云,以善小而不為,勿勿以惡小而為之,未雨綢繆,孩子的這次英語默寫不及格引發了我的思考,不及格的縱容,會讓他閱讀困難,讓他難以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也許這個單詞將來就是他高考中遇到,也許他會在將來的末次考試中遇到,也許他會應為某個單詞耽誤了自己的美好前程,鑒于此,作為家長我們要積極支持班級管理,不講任何理由,不找任何借口。
在未來的日子里和老師們一起關注孩子,杜絕一切不利于我們共同目標的壞毛病,把孩子培養成學習好、嚴謹、自律、具有團隊精神的未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