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戴紅領巾檢討書(精選3篇)
沒戴紅領巾檢討書 篇1
尊敬的:
今天陽光明媚,所以心情極好,伴著這極好的心情我很早就來到了學校,并幻想著,這將是多么快樂的一天啊!就在這時,一個陰影擋住了我的去路,隨之而來的是老師那熟悉而可怕的聲音:"你怎么沒戴紅領巾呢?"這聲音有如晴空霹靂,驚醒了我還沒來得及開始的白日夢。我的頭腦一片混亂,是啊,我怎么能不帶紅領巾呢?要知道那是無數革命烈士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和獻血換來的呀!那是隊旗的一角啊,它是那么的來之不易和珍貴,可我怎么就能不帶呢?那是我少先隊員崇高的身份的象征啊,可是我把紅領巾放在哪里了呢?
我冥思苦想了很久,它會不會在我的書包里呢?我的書包是新買的,很漂亮,一共有四個口袋,紅領巾會在哪一個里面呢?我先打開最大的袋子,這里邊裝的是我的各種教科書和我那些漂亮得不得了的筆記本,我翻遍了每一本書的每一個角落,都沒有發現紅領巾的影子,我暗自給自己鼓勁,沒關系,我還有其它幾個袋子里沒有找過呢,我又翻開最下邊的袋子,這個袋子是用來裝好吃的的,一想起好吃的我就按耐不住流口水,不知道今天媽媽又給我帶了什么水果呢,我使勁兒的聞了一下,怎么又是蘋果,我最不喜歡了。我不耐煩的向里面看了看,沒有紅領巾的跡象。剩下的兩個口袋是半透明的,一個里邊裝的是水瓶子,透過水面,我沒有看到紅領巾那美麗的顏色。另一個裝的是一盒酸奶,酸奶的盒子是藍色和白色的,也沒有紅領巾出沒的跡象,我徹底失望了,看來我真的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把紅領巾忘在家里面了!
怎么會這樣呢!要知道把紅領巾忘在家里的后果該有多么嚴重啊!我家里養了一只可愛而且好動的小花貓,她長著雪白的小爪子,下邊還有粉嫩嫩的肉墊兒呢,可是肉墊的上邊是十個鋒利的指甲,什么都能撓壞,上次還把我的臉給撓花了呢。媽媽最近又忘記給它剪手指甲了。這時一個慘不忍睹的畫面出現在我的腦海:小咪正在那里洋洋自得的躺著,身子下面壓著的是已經被撕成布條的紅領巾!要是真的這樣,那可太可怕了!革命烈士的鮮血怎么能就這樣被一只小貓兒無情的踐踏著呢,隊旗那至高無上的一角又怎能成為一只小貓的玩物呢!我太沒有責任感了。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又怎能對得起我可愛的紅領巾呢!
這一切都是由于我自制力太差而造成的,如果昨天晚上我寫完作業之后沒有偷偷跑去看電視,我是不是就把紅領巾裝進書包里了?如果我今天早晨吃飯之前沒有和小咪玩游戲是不是我就不會忘記了?如果我吃完早飯,沒有偷偷跑回房間偷看那個沒看完的故事我是不是也不會忘記帶紅領巾呢?我想這一定還和我的記性太差有關,我總記不住語文的古詩,數學的公式,英語的單詞,這都是由于我下的功夫不到家,如果我平時加強練習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所以,在忘戴紅領巾的這件事上也一定是我平時的重視不夠,沒有充分的認識到紅領巾的重要性和重要意義。
通過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檢討,我決定,我今后一定要多讀愛國主義故事,充分認識到紅領巾對我們少先隊員的重要意義。此外我還要在書包里專門為它準備一個空間,力爭做到:紅領巾不是在脖子上就一定要在書包里,必要的時候我可以在錢包里專門準備出紅領巾專項基金,以防萬一。我還要多多觀察生活,隨時發現生活中被我隨處亂丟的紅領巾,把他們統統放在我隨時隨地觸手可得的地方,讓紅領巾在剩余的短暫的一年半小學時光里天天伴隨著我!
檢討人:
年月日
沒戴紅領巾檢討書 篇2
我們知道,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應是學生在感受和體驗中掌握和形成。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產生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等,都產生于一定的教學過程中。課文一、二兩節講述的是清晨小鳥的快樂、活躍,第三節是寫紅領巾的愛鳥行動。如何把文字所傳達的開心快樂轉為學生的快樂,變成學生的直觀體驗,從而讀出快樂呢?形象的畫面,逼真的音響,聲情并茂的朗讀,都將濃厚地渲染氣氛,讓學生深深地融入情景。
其實從文本角度看,只有學生在很好地解讀了“小鳥”之后,才能從“小鳥”這個側面真正感悟到“‘紅領巾’真好!”。新課標中指出的“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理想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在重視他們的情感體驗基礎上生成的”。所以教學中我在充分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于朗讀的優勢,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多形式讀文,尤其是通過想象朗讀、問答式對讀、賽讀,學生在興趣盎然中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在讀中悟,悟中讀,既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又讓學生感受“小衛士”的快樂自豪,萌發了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的熱情。
沒戴紅領巾檢討書 篇3
《“紅領巾”真好》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為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贊歌。文本中的“紅領巾”、“小鳥”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而且課文圖文并茂,面對這樣的一篇優美的課文,學生們非常樂于學習。而且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和語言表達能力。所以教學中我在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于朗讀的優勢,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多形式讀文,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小衛士”的快樂自豪,激發學生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中去。
一、引情入境
,建立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
面對二年級的小學生,如何讓孩子喜歡語文,走近語文,品味語文?一開始我讓學生們整理好自己胸前的紅領巾,明白誰就是“紅領巾”,并自始至終貫穿全文,讓學生明白自己就是紅領巾,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等。并設置了“知道這群可愛的紅領巾是誰嗎?”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學生在這樣樂意融融的情境中,開始學習課文。
二、設疑激趣,激發主動求知的欲望
在明白了“紅領巾是誰”后,我自然地引出“看著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在質疑問難中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求知的意識。因為學生的好奇心很強,他們自然地順著老師的引導,帶著問題去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