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的隊會反思(精選3篇)
愛國的隊會反思 篇1
20xx年11月15日,我校開展學習少先隊隊章活動,討論會有大隊輔導員甄志軍主持,全體中隊輔導員參加討論活動,學習少先隊《隊章》、《中共河南省委關于加強少年兒童和少先隊工作的意見》。我們深入交換了意見,充分了解少先隊的組織定位、根本任務、討論學校少先隊工作與德育工作的區別與聯系,充分認識到少先隊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對少先隊工作充滿信心。
我校少先隊認真貫徹全國第五次少代會精神在市、區少工委的領導下,努力實踐“建設、服務、創新、發展”的工作理念,加強基礎建設,強化創新意識,增強服務本領,把創建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組織,作為少先隊建設的龍頭工程和重要抓手。樹立服務意識,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切實加強對少先隊工作的服務與指導,提高為少先隊組織服務的能力。構建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服務平臺,推動少先隊工作的穩步發展。
一、新的歷史條件下少先隊工作根本任務
在基本層面,要引導少年兒童有愛心,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增強國家意識、科學意識、勞動意識,有條件的還要培養審美意識。在思想層面,要注重黨、團、隊組織意識的銜接,非常重要的是要灌輸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這就要求我們做好少先隊的工作。
1、從小事著眼,從細處入手,把德育教育的重點放到少先隊活動過程中,放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幫助每一個孩子“尋找一個崗位,扮演一個角色、獲得一種感覺,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
2、開展豐富多彩的、扎實有效的主題活動讓少先隊員在體驗中快樂成長,如:入隊教育、感恩教育、環保教育、自護教育等,以及結合時令節日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二、做學習型、全能型、創新型、反思型輔導員
少先隊隊章定位為:輔導員是少年兒童的親密朋友和指導者。21世紀將是科技高度發展,國際競爭更加激烈的時期,競爭的焦點,歸根結底是國民素質的競爭。因此,面向21世紀,輔導員只有加強科學修養,才能更好地認識和把握少先隊教育的規律和特點,糾正少先隊工作中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方針的作法,探索少先隊教育的活動模式和途徑,從而增強少先隊教育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避免被動性、盲目性、隨意性。這就要求:
1、輔導員要樹立“道德為先”的工作理念就是要始終把少年兒童的道德習慣與品格的培養放在優先的位置。素質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少先隊自下而上的參與及作用的發揮。但其中首要的是:關注兒童的道德生成,關懷兒童的心靈世界,提升兒童的精神生命。
2、輔導員要以愛為源,愛與責任是少先隊工作的靈魂。 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線,愛是輔導員職業生存的至高境界。凡是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發展。這項工作,常常不被理解,往往遭人誤解,似乎做膩了而又難分難解。這項工作,讓人委屈得要掉淚、愁煩得想罷手,而一覺醒來卻又精神百倍。這項工作,叫人喊破嗓、跑斷腿、操碎心,又讓人話愈誠、情愈真、心愈凈。
三、加強服務,搭建平臺,為少先隊員健康成長服務
以“陽光心語行動”為依托,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服務。我們聘請專家開展了“陽光心語大課堂”活動,在學生、家長和青年教師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識、心理保健知識、自我調適和心理訓練的方法,增進了學生、家長、教師之間相互了解和溝通,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和諧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推出了素質拓展項目進校園活動,通過素質拓展游戲、活動等形式提高少年兒童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創新思維意識、健全的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并通過簡易的游戲活動,讓更多的少先隊員參與,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按照“四個一”活動的要求,廣泛開展推薦優秀影片、優秀話劇、優秀圖書進校園活動,為激發少年兒童學習興趣,為兒童接觸高雅藝術服務。組織少先隊員觀看兒童話劇《紅領巾》。在少先隊員中廣泛開展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推薦優秀書目進校園,開展讀書競賽,交流讀書心得、暢談讀書體會等活動,擴大少先隊員課外閱讀范圍。通過優秀影視、話劇、圖書的影響,使學生開眼界、長見識,逐步提升道德素養、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為少年兒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服務。利用本地區的德育資源優勢,廣泛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樹立遠大理想、堅定的信念。深入開展了“告別生活陋習,爭做文明學生”、“文明生活、健康成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展示少先隊員文明風采。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禮儀進社區”活動,教育引導少年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完善道德修養,做新時代的文明少年,傳播社會文明新風尚,提升社會責任感,不斷提高文明素養,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也積極的促進了地區精神文明建設。
在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教育網絡發揮少先隊組織的作用,為少先隊員在社區學習生活服務,為構建和諧社區、和諧家庭,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服務。我校少先隊組織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聘請校外輔導員、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少先隊活動等形式,產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影響。少先隊員在社區組織活動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增強了組織意識、團隊意識,增強了社會責任感。社區少先隊活動使少年兒童受教育在社區,服務在社區,在社區發展中體現了少年兒童小主人的地位。通過“小手拉大手”,達到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為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愛國的隊會反思 篇2
有人曾這樣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塊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你播下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你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因此,如何將少先隊活動和德育結合起來,理應成為每一個少先隊工作者應當思考的問題。下面我將就這一主題,結合日常少先隊工作的一點經驗,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一、增強學生的主體體驗
教育專家班華指出:“體驗是內化的必要環節,內化必須經過體驗,偶爾有些認識、體驗、行動,不能算是內化,內化必須是反復實踐,多次體驗中才能逐漸實現。”學生因為其自身水平的局限性,在道德體驗中,認識往往比較膚淺。只有通過教師多方面、長期引導,才能逐步形成自身成熟、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少先隊工作者應注重構建體驗教育的系統性、長期性,把學生的整個小學階段看作一個整體,有計劃、有步驟、有層次的制定目標,系統性地開展體驗及思想品德教育,取得預定的教學效果。
二、精心選材,讓德育走得更近
德育活動如何怎樣才能更受學生歡迎,怎樣才能走近學生身邊?就是組織德育為主的少先隊活動。
小學生天性好奇,以一些特別的方式來引入德育,進行選材,往往會收到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例如,針對孩子們喜歡看戰爭片的興趣,在“愛國主義”教育日里,我特地選擇了國慶90周年大閱兵的
視頻,讓孩子們被解放軍的英姿所震撼,之后又展示了一些檢閱部隊訓練時的艱苦場面,讓孩子們深深體會到解放軍用汗水和血肉筑成了鋼鐵長城,體會到幸福安寧來之不易。從而受到了一次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我校場地小,娛樂設施少,學生在課余只會折一些紙飛機在操場上跑,既不安全,落到地上,又成了垃圾,破壞了環境衛生。于是我設計了“愛動手,愛科學”團隊活動,我鼓勵隊員們自己設計,用廢舊紙張疊飛機,比一比誰設計的最好,飛的最高。在不斷的比較中,在不斷的比較中,孩子們掌握了更多的知識,也養成了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召開全體隊員大會,引導他們思考學好科學文化為什么?多數同學都認識到從小要努力學習,長大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實踐使我體會到:只要輔導員真正留心生活,善于發現,善于引導,就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動題材。
三、攜手家長,共筑教育大環境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社會化的起點,是其他教育形式無法替代的。少先隊活動、建設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學生的德育離不開家庭的支持。輔導員需要和學生家長保持溝通。有些隊內的活動,我會有意安排家長參加,積極主動與家長交流,安排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任務。有些活動,我會用倡議書的形式,告知家長,讓他們也參與進來,和學校一起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品德教育。
四、走出校園,在社區中開拓視野
對學生的品德教育,不是“空中樓閣”,不是“空喊口號”,更不僅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它應當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它不能只依靠學校的一己之力,而應當與家庭、社區聯手,構建教育大環境;它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而應當隨著學生的一言一行,內化成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想,這才是品德教育的實質所在。
要培育少先隊員美好心靈、養成優良品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少先隊輔導員,我們要進一步發揚甘為人梯的精神,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水平,把少年兒童培育好、呵護好,為培養祖國下一代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愛國的隊會反思 篇3
這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直觀的活動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節課中,我擔當了導演的角色,創設了一個輕松的氛圍,讓學生自己擺擺造型引出步驟①-構思,了解到五年級學生的創作經驗十分有限,因此,在教學中的示范環節,我把主角讓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臺上做好講解、示范,我及時出示步驟(②捆扎-③裝扮),通過學生對示范作品的點評提醒學生注意用線固定稻草的位置要簡要精到一些,還有裝扮材料的多樣性,否則作品容易呆板或者來不及完成,讓學生大膽創意的創作。學生在創作稻草人時提醒學生注意環保,自己動手收拾廢棄的材料。在這節課上,學生表現的很積極,因此課堂上學生很活躍但秩序并不混亂。
俗話說:“編簍編筐,重在收口,描龍畫風,貴在點睛。”課堂結尾是老師盡情發揮才智、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大舞臺。課尾作品展示環節,我嘗試了一種新的結尾模式:課本劇表演的形式,讓人耳目一新,讓學生扮演稻草人、稻穗、棉桃、麻雀…等角色,表演過程中,允許學生根據故事情節自由發揮,這樣有利于學生獲得真切的感受,學生即興表演的很投入很快樂,讓人“言有盡而意無窮,余言盡在不言中”!敖Y尾無定法,妙在巧用中”,我相信,只要勤于思索,巧于構思,敢于創新,展開想象,放飛激情,就能夠演繹出“五彩繽紛、光芒四射”的精彩課堂結尾。
老師只有“善教”,學生才會“樂學”,師生才能“共同成長”,這是我們高坪小學的校訓,也是我在這節課上的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快樂而自信地投入到鄉土美術活動之中,充分體會家鄉的自然美與人文美,從而積極地參與鄉土美術的資源開發與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