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真好課文反思(通用5篇)
第一次真好課文反思 篇1
在分析文章事件的基礎上,再結合中心指導學生為什么如此安排,讓學生明白材料和中心之間的關系。由于 本文材料的詳略安排特點明顯,所以課堂教學中以此為例安排的作文指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課后要求學生根據課時的教學,對第一次的作文介紹自己的習作進行再 次的修改,注意詳略安排和中心關系,要求材料詳實,中心突出。由于指導到位,所以學生的修改作文進步較大。
這堂課對我的啟發也很大,作文的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在沒有一個完整訓練體系的基礎上,一定要抓住所給文章的特點找準入口進行作文教學,教學要結合學生實際,這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第一次真好課文反思 篇2
記敘文材料的安排中,材料與中心關系密切,能體現中心的材料要詳寫。《第一次真好》主要抓住兩個第一次:第一次看 到結實累累的釉子樹和第一次看見十姊妹孵出小鳥來寫。這兩個第一次內容簡單卻寫的各有特點,詳盡精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點強調詳寫和體現中心的關系,學 生能很好的理解接受。文中另外的六個第一次都是用一句話加以略寫,這既是對前面兩個第一次的內容的補充,也使文章內容更加的充實豐滿,能更好的體現中心。 教學中學生都對這幾個略寫的第一次印象特別深。因為平時在學生的作文中,往往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學生記敘的事件常常就是詳盡有余而精練不夠,所以這幾個 略寫的事件指導對學生啟發很大。
總覺得一篇課文的情感先入住學生頭腦,等待時間去消化體會,反反復復,以時間和空間來讓學生在生活中啟示,成為自己的東西。我想,在教學中老師也未嘗不是一種體驗和提高。
第一次真好課文反思 篇3
上《第一次真好》這篇課文之前,我拿著文章讀了好幾遍,總覺得沒什么好教,在參照別人教案的過程中,我還是覺得這篇文章太淺,不知道教給學生什么。《第一次真好》這篇文章著重要抓住語句中的字詞來品味出作者在其中所蘊涵的情感,且它的字詞相對來說較為淺顯,只要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便能簡要說出其涵義。
至于文章的主旨,學生通過朗讀也很容易把握。如何來教學這篇文章呢?其實,我們仔細想想語文教學目的的三個維度,我們就不難找到教學本文的方法和重點。語文教學不僅要關注語文知識的教學,還有語文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的培養。明的了這一點,這篇文章的教學就不豁然開朗了。所以我就重點設計了對學生語言表達訓練上,讓學生暢談自己經歷的第一次,以及對學生人生中什么第一次是可以嘗試的,什么第一次是不能嘗試的。
第一次真好課文反思 篇4
曾講過一篇課文《第一次真好》,講完之后問學生:誰愿意把你們的第一次難忘的經歷講給大家聽一聽,同學們紛紛舉手,有的講第一次做飯,有的講第一次挨打, 有的講第一次表揚,第一次獲獎,第一次-----所有的同學講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第一次,在學生們的心中似乎有一個標準:只能講有益的第一次,絕不能 講不太光彩的第一次。
后來,有一個學生突然問我:“老師,你有沒有難忘的第一次?能不能講給我們聽一聽?”這話一說出口,同學們紛紛響 應,都讓我講第一次的故事。于是我給學生們講了我的一個第一次:小時候偷學抽煙。我注意到孩子們的眼睛是亮亮的,被我的語言感染著,他們專注的表情在述說 著他們的內心感受:原來老師也有不太光彩的第一次,原來不好的第一次也可以講。于是,同學們才真正敞開自己的心扉,講述了自己難以啟齒的第一次:第一次偷 媽媽的錢,第一次上網吧,第一次撒謊等。于是,老師很自然的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可以去嘗試,有些第一次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水到渠成的達到了教 學目的。
這堂課的經歷讓我深思:教師應該努力創設一種和學生平等對話,平等交流的平臺,課堂應該是平等互動的,教師應真正轉變自己的角色,消除“惟我獨尊”的思想,真正走到學生中間,更新觀念,平等交流。用靈活多變的課堂用語使課堂產生魔力,激發學生更投入的參與到學習中來。
第一次真好課文反思 篇5
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安排在七年級語文(上)的第二單元,這個單元安排的都是和人生有關的課程,單元側重于寫對人生的理解和選擇,內容都是比較嚴肅而深刻的,理性的成分相對比較多。
對于和生命、人生相關的內容,往往需要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生活體悟進行理性的思索,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在本單元中,周素珊的《第一次真 好》主要寫的是人生的體驗,內容比較貼近生活,所以相對《理想》和《行道樹》來說學生理解上還是比較方便的。教學中從學生生活的第一次入手來請學生談自己 的感受,再結合課文對文中的第一次進行分析整理,學生多能找到內容進行概括并能對作者的體驗和感受談自己的看法。對于文中的中心句“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 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學生都能結合文本內容和和自己的人生經歷發表自己的見解。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起到引導、點播的作用,學生反應較熱烈。
我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最花心思的是如何利用好這篇小短文進行寫作的指導。在人教版新課程的課文安排中,很注重培養學生知識的自我探索,對自然、社會、人生 的思索,但是知識的系統性相對原有的老教材有所欠缺,尤其是作文教學也缺乏完善的體系。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內容較貼近生活,內涵豐富但不是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