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反思總結(通用4篇)
班主任的反思總結 篇1
隨著20____年中考的結束,20____級5班的62位學生帶著各自的夢想,即將進入各自不同的學校學習,我三年一屆的班主任工作也隨之結束了。和學生朝夕相處三年,一旦分別,忽然有種如釋重負、悵然若失的感覺!回顧這三年自然有很多感觸,特別是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多、更深的體會、收獲和反思。總結一下主要有四點最值得說道。
一、責任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經常捫心自問:我是誰?班主任是干什么的?我天天早走晚來陪伴我的學生為了什么?初中三年,作為直接教育管理學生的班主任最應該教會學生什么?這就是我最大的責任!
盡管初中課程學習及其考試成績像是一座大山壓在每一位師生肩上,有時甚至會覺得很累,我卻越發清醒地認識到必須在初中階段教會學生認識兩個字:責任!責任感是一個人立足社會、安身立命的關鍵。
我們常說“責任重于泰山”。一個有著強烈責任意識的人注定會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盡心盡力地去做。態度決定一切。所以有必要讓自己的每一位學生明白在初中階段所必須承擔的責任,作為學生主要責任那就是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還有作為班級成員有責任擔當起相關值日任務等等。更有必要讓每一位學生學會認識自己在今后不同的人生階段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學生明確了責任,就會確定目標;確定了目標,就會產生動力;產生了動力,必將付諸行動;有了行動,必定有回報;有了回報,必會承擔更大責任,注定就會成為一個隊國家社會有用的人!
一名班主任能力各不相同,所謂能力有限,但應有責任無限的意識去盡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教書育人的任務。一名負責的班主任,不一定能教出全是負責的學生;但一名不負責的班主任,必定造就一大批不負責的學生。在當今物欲橫流、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里,心甘情愿地守住一間小小的教室,與身邊幾十位學生朝夕相處。老師承擔教的責任,學生承擔學的責任,師生三年同甘共苦,我在忙碌中有難得的空閑,煩惱中透著絲絲的甜蜜,累并快樂著。這個教育教學過程,也許就構成了“新教育實驗”中所提出的那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吧。我喜歡享受這種感覺。在這點上,我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我做到了!”
二、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地方和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講規則,規則意識是我們走上社會、立足社會的保證。而初中階段,是學生初步形成相對完整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中,讓學生知曉:進行任何游戲,都必須遵守相應游戲規則,這應該是班級教學與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七年級入學第一天,我就鄭重告訴每一位學生每一天從入校到上課到放學、上內堂和外堂、集體活動和單獨活動時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干什么;哪些是作為一個學生必須做的,哪些是必須不做的,等等。告訴學生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并負責消除由此產生的一切不良后果。所以各種規則的制定、頒布和學習,同樣重要。利用各種時機,讓班級所有學生(尤其學習、行為后進生)明白各種規則以及違反規則所要承擔的責任,甚至比懲戒更重要,同時也可以提高懲戒的有效性。這些意識的培養必定會對他們走向社會,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產生積極的影響。雖然班級后半段出了一個影響很壞的事情,但回想起來我們5班絕大多數學生、在很長時間里沒有出現影響較大的行為。我想規則意識或多或少的起到了作用。
三、交流
在每一個平平淡淡的教學日子中,交流無處不在,時刻發生。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似乎處于交流的中心位置。這種交流應該包括三個方面:師生之間的交流、師師之間的交流、和家長的交流。
為了及時發現班級學生學習與生活動態,班主任需要具備耳聰目明,時刻觀察著教室內外發生的各種現象和細微變化,傾聽不同類型學生的心聲。對于良好的、美好的東西很有必要在第一時間向全班學生表達自己的喜悅,鼓勵進步,表揚先進;對于不良的、丑惡的苗頭同樣需要進行迅速且有效的制止和扼殺,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和個體學生的自我放棄,甚至群體學生的全面墮落。雖然有些學生自甘墮落,但老師還應做苦口婆心的說服教育,盡到老師應盡的義務。作為班主任應該和科任老師加強溝通,及時發現學生對不同學科的學習狀況。
在當今教育形勢下,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交流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變化不僅僅是學校、老師的影響所能達到的。很多時候,我們發現班級中的問題學生往往來自問題家庭。多和家長交流,努力培養學生家長家庭教育與監管能力和技巧,往往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除非家長確實由于種.種原因疏于對孩子的管理、教育。我們班后期個別學生的發展趨勢,我不得不說家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與家長的及時溝通和催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家長會、電話交流、邀請個別家長到學校交流和直接到學生家家訪,都是非常好的形式。
每個學期,我都利用學生家長會。對班級前期教學工作和班級情況進行總結,同時對后期工作進行布置或動員。按照學生的不同發展階段,在家長會上針對學生出現或可能出現的各種現象與問題進行剖析,向家長灌輸最新最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所有這一切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從大多數家長的反饋和孩子的表現來看效果不錯。
四、反思
人常道做教師不干班主任是一種莫大的遺憾。幾年班主任當下來后本人對此表示嚴重茍同。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非常能夠鍛煉人的工作,這里面有苦辣酸甜,得既當爹又當娘,有時甚至當警察。因為他(她)是最直接地面對班級中每個完全不同的成長中的個體。而在現階段的社會和教育形勢下,班主任教書育人的工作,讓人覺得會更加艱辛和壓力,同時也面臨巨大的職業風險。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我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不斷反思。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正所謂“因材施教”。只有反思,才會進步。
初中三年,每個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誘惑或危機,班主任有必要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并處理。而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的工作隨時可能出現偏差或遺漏,因此,反思則成了班主任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法寶。也許我們做不到古人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但班主任應該時刻保持一份警惕,認真對待班級中所發生的一切,該處理地及時處理,處理不對的及時反思與糾正。靠拖、等、靠,逃避問題都是不可取的。更不應該因循守舊,抱殘守缺,守著老傳統、就經驗來開展工作。因為時代在發展,學生也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我們班主任老師也應與時俱進,更新教育觀念,用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開展工作。那就得反思過去、總結新經驗,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只有這樣,我們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才可以不斷得到提高,班級的各項成績自然也會不錯。爭取做到:學生在成長,老師也在成長,家長也應在成長!
總之,做班主任會失去很多,但收獲會更多。
班主任的反思總結 篇2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愛心。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是師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教育學生的情感基礎。
回想近十年的工作,的確給我帶來許多的快樂、煩惱、遺憾的地方,在此我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反思總結如下幾點:
一、關注細節,從點滴小事抓起,培養良好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新學期開學,學生的思想處于游離、散漫的狀態,班主任就要從關注細節,抓點滴小事,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
二、樹榜樣,成德行
首先我從嚴要求自已,以身作則,言教身教,良好的身教是樹立威信的最好辦法。如果威信能使學生對教師敬重,那親和則使學生對教師不會敬而遠之,情感像一根紐帶,把教師與學生緊緊聯系在一起。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用“愛”的思想來指導工作。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有情感,當孩子表現好時,教師看似不經意地摸摸其腦袋或拍拍其肩膀、后背等,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大鼓動。在和學生交流時我會注意自己的語氣和語速,讓學生感受到我對他的重視與尊重。我們希望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德”的人,因此在平日的教育中我非常注重德育的滲透,經常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等德育教育,我要讓學生知道在他成才之前首先要學會做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三、聯家校,促成才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協作,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只能通過家長來獲悉,同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也應及時反饋給家長,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我常常主動與家長們保持聯系,將一些孩子的表現通知家長,共同商量對策,使學生進步。
四、心播撒愛的種子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但要愛班上的優等生,更要對后進生傾注更多的關愛。在學習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在生活上,我無微不至地關心每個學生,幫他們削鉛筆、提醒學生按時吃藥、多喝開水,以至學生下課了,老愛拉著我問東問西的跟老師親近。
愛不能只作為一種理念掛在老師的嘴邊,更重要的是把愛這種情感滲透到學生心里。老師不經意舉手投足透露出的對學生的情感,特別是小學生,他會感受到那是一種巨大的愛。
愛學生,學生才會愛你;愛學生,學生才能服你;師生有了濃濃的情感,教育才能順利進行;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但我認為自己做的還不夠,我會繼續努力,為班級工作傾注自己的愛。
班主任的反思總結 篇3
小學期中考試告別一個段落,是對學生第一學期期知識掌握情況的掌握,作為一名教師認識到期中考試過后,還有更重要的學期,那就是期末考試,面對我所教的班級期中考試成績,我對自己進行一個期中考試反思總結,希望能檢討自己,同時在下一個學期也能有出色的提升。
我所教的兩個班接班時成績不是最好的,甚至有一個班是最差的!雖然期中考試說明不了什么,但也能反映一些情況:一個班雖然整體成績還是最差,但我覺得他們在進步。另一個班的優秀率是最多的,但不及格的人數也是最多的,這也是讓我傷心的地方。回想我的教師生涯,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我真的很盡力了,兩個班的數學加上一個班的班主任,每天忙得團團轉,星期六星期天甚至來學校加班,但為什么不及格的人數還會這么多呢,我認真的反思了。得到了以下幾點:
一、在課堂上過多的關注優等生,而忽視了后進生的接受能力。
在課堂教學時,每次講解時沒有留給學生過多的思考時間,有時只是短短一分鐘甚至幾十秒鐘,以至于只有幾個成績好反應快的同學有思路,而大多數同學還在迷茫階段,還沒有反應過來而我已經將答案告知大家。長此以往,哪些反應不快,成績不好的同學就忘記了思考,每次問題一出來,他們就坐著發呆,或者等老師同學來告訴他們答案。腦子是越用越靈活,但我卻讓他們喪失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二、課后輔導沒有到位。
在課堂上之后短短四十分鐘的時間,班內的學生不可能全部都接受,尤其是后進生,他們最多接受40%,有的甚至不到40%,因為上課肯定會有開小差的學生。課堂上如果不注意聽講,課后就需要花2倍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真正學會新知識。但小學生一般都貪玩,他們課后不可能全部用來學習數學,一次兩次不學,慢慢地越積越多,越來成績越差,慢慢地自己也就喪失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對于這樣的學生我應該抓住課后的時間對他們進行一對一輔導,但我卻忽視了這一點,這也是后進生太多的原因之一!
三、作業檢查
小學生自覺性差,必須要老師及時提醒。每個班都有不寫作業的學生,但我卻沒有及時催繳,有時候一忙就忘了,而學生看到我沒有催他們,慢慢就養成了不寫不交作業的壞習慣,而數學如果只是課堂是絕對不行的,還需要課后多練習多鞏固,沒有了課后的鞏固,數學是學不好的!這也是期中考試不及格人數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未來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在這方面改進!
期中考試也許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學生的真實成績,但卻能讓我們老師從中發現很多不足,期中考試給我敲響了警鐘。新老師不能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而要總結經驗,虛心接受教訓,再一一改進。也許我不是哪個最優秀的老師,但我一定會是最認真負責的老師!
班主任的反思總結 篇4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非常辛苦和瑣碎的工作,不付出艱辛的勞動和辛苦的汗水是不會收獲的。當然想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使每個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是每個班主任的愿望,也是所有科任教師的愿望。
一、為人師表。率先垂范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級織單位,而班主任和科任則是這個單位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學生素質,陶治學生的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里和學生接觸的時間長,在學生面前自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規范自己的行為,在教育工作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教育他們熱愛勞動,耐心幫助別人。
二、建立班級制度。我一直認為,一個班級應有健全的制度,這有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在建立各項制度的同時,我也建立了相應的獎勵機制。在班級中設立了進步獎、優秀獎及監督臺。每月評選一次,通過一次次班會的說教,讓學生清楚自己和同學的差距是多少,老師可以給予小結和鼓勵,以此來激勵學生。
三、正班風,樹威信。良好的班級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班風。因此在每學期開始,我就適時地召開家長會,學生、家長、班主任三者統一思想,達成共識,使班級的班風積極向上,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教師的教育教學目的明確;家長的協助目的明確。在家長面前全班同學便紛紛制定個人目標和階段目標。大家齊心協力,刻苦學習,互幫互助,班上形成了一股濃郁的學習氛圍。家長們看到這樣的班集體,作為班主任的我自然而然就在家長們的心目有了一定的威信。
四、關愛學生。在物質上給予幫助,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和愛護。在精神上給予鼓勵和支持。在學習中那些學習差的;退步的;考試發揮不好的;有困難的;無母愛的等等。我常常用語言開導、鼓勵、教育他們,不斷與他們談心,這樣即掌握了他們的心理活動,又消除了他們的精神壓力,還取得了他們的信任。在學習上不偏袒、不歧視、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從談話中關愛學生,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談話要找準時機,要在適當的氛圍中進行。在學生遭到變故惶恐不安時、在學生百無聊賴不思學業時,
五、發揚民主精神,保持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班主任是學生的偶像,學生對班主任有著苛刻的要求與標準。因而,要真正讓學生聽從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作為班主任必須發揚民主精神,保持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表現為: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向學生全面而深刻地展示自己,讓學生佩服你,信賴你。在活動時,適當地投學生所好,與學生談論他們感興趣的人和事,與學生尋找共同語言。
我深感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尚需不斷地磨練提高。我希望能吸取到更多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