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創造綠色的生活》教學反思(精選3篇)
小學美術《創造綠色的生活》教學反思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一些有關家庭生活中的環保知識,即“綠色生活”的基本知識,重點了解“綠色消費,環保選購”這一綠色理念。
2能力目標:發展自主探究,參與實踐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家鄉美好生態環境的熱愛和向往之情,從生活的細微處入手,為著心中的綠色家園不斷努力。
教學重點:發展自主探究,參與實踐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乘坐時空穿梭機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時候人們的生活狀態,如建筑、交通、通訊等。
(2) 想一想現在人們的生活有了哪些變化?
(3) 是什么力量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二、 講授新課:
(1) 學生分組,從建筑、交通、通訊、醫學、日常用品等方面,將自己收集到的材料進行交流,探究科學的發展帶給我們的變化。
(2) 學生可對現在的科學發明或生活進行幻想。
三、啟發創作:
(1) 引導學生看書中的學生作品,了解體現學科功能的表現方法。
(2) 欣賞一些運用科學技術設計的生活用品。
作業要求:用繪畫或制作的方法,表現一副體現科學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題作品。
四、展示作品:
科技產品發布會,設計師展示自己小組的設計作品,并進行講解。
五、 小結。
六、反思
在創作中,結合作業進行“互助互動”學習。作業的完成應從封閉走向開放,由個體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質量。
盡管課前我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做了充分的預設,但是在教學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巡視過程中我發現小組同學團隊協作能力太差,尤其是小組同學沒有協作各顧各的忙,磨磨蹭蹭地最后導致本組任務沒有完成;我還發現學生的時間意識不強。
小學美術《創造綠色的生活》教學反思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一些有關家庭生活中的環保知識,即“綠色生
活”的基本知識,重點了解“綠色消費,環保選購”這一綠色理念。
2、能力目標:發展自主探究,參與實踐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家鄉美好生態環境的熱愛和向往之情,從生活的細微處入手,為著心中的綠色家園不斷努力。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綠色消費,環保選購”,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覺保持環境衛生,不做污染環境的事。
[活動過程]
一、綠色自然——“十大魅力城市”之泉州
1、同學們,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們的家鄉泉州終于在20__年3月17日被評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瞧,(播放剪影并簡介)
2、欣賞完家鄉的美麗風光,你想說什么?
3、師相機貼上綠樹:是呀,今日的泉州猶如一棵春意盎然的綠樹,但是我們身邊的的確確還存在著破壞環境的生活現象。“泉州是我家,環?看蠹摇” 我們應該進一步規范個人生活行為,營造綠色家居,追求綠色生活!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家的綠色生活” 。(板書課題)
二、綠色知識——衣、食、住、用、行知多少
(一)必答題測試。(出示課件),考題是涉及“衣、食、住、用”四個方面的選擇題,等下請各組長上來抽題,然后組織同學解答,注意要想好所選的理由并推選好匯報員,答對一題得20分。 題目如下 :
衣:以下哪種服裝消費行為是符合綠色生活理念的。( ) A盡量選棉、麻、真絲類的天然纖維服裝
B多買時尚的人造纖維服裝
C 購買各種名貴皮衣
食:購買食品時,( )是符合綠色生活理念的。
A 選購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的食品
B選購好吃的食品
C選購價錢便宜的食
住: 裝修房子時,下列行為中符合綠色生活理念的是( )。
A 選擇便宜的裝修材料(較省錢)。
B選擇“綠色”建材,如水性涂料、環保復合木地板等。 用: 買( )符合綠色生活理念。
A 電熱水器 B 太陽能熱水器 C 燃氣熱水器
(二)反饋交流。
1、 衣 (答案要點:時尚的人造纖維服裝會刺激皮膚;而購買各種皮衣則間接殺害了動物)師小結:同學們,從中我們知道了綠色生活要求我們穿著要環保,即——“穿綠”,板書:穿綠(貼于綠樹上)
2、食 (答案要點:因為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的食品叫綠色食品,它不受污染,不使用添加劑)
師引:(面向全班發問)怎樣辨認是否是綠色食品?
A、指名回答(綠色食品上貼有綠色食品標志)
師:單單貼有綠色食品標志夠嗎?(師引導學生觀看標志旁的編碼,相機點機出示“綠色食品身份證”:瞧,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給每一種綠色食品配了一張"身份證",身份證上有“綠色食品標志”,還有以“LB”開頭的一串編碼。)
B、大家動動腦筋,想想這枚綠色食品標志有什么特殊含義? 要點:標志上的太陽、葉片和蓓蕾描繪了一幅和諧的生機;它提醒著我們,在飲食方面要保護環境、防止污染,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即食要綠(板書:食綠)。
C、這一串以“綠標”開頭的綠色食品身份證號碼各表示什么呢?請大家仔細觀察(點擊逐一出示)
3、 住 (答案要點:許多人造板材、油漆、涂料、壁紙、家具等質量不合格,傷害到人體健康,嚴重的會導致死亡,應該選擇綠色建材。)
師小結并補充一條信息:裝修污染已經被列入對公眾危害最大的五種環境因素之一。全國每年因裝修污染引發呼吸道感染的兒童高達210萬人。
師:210萬,多么可怕的數字呀!你們想說什么?是的,我們應該堤防這個"室內殺手",請同學們提醒家長裝修房子時選購帶有“綠色建材產品標志”(出示“綠色建材產品標志”)的“綠色材料”,做到“住綠”(板書:住綠)
4、用:(答案要點:我國的水、電、燃氣能源非常有限,我們南方日照時間長,太陽能是無污染又無須花錢購買的清潔能源。) 師引:對,太陽能熱水器是一種環保型的綠色用品,上面貼有“中國環境保護標志”(出示標志)師:再次動動腦筋,這枚標志想告訴我們什么?(標志外圍那十個緊密相扣的環,表示公眾要共同參與保護圖中心的青山、綠水、太陽等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師小結:從這一題,我們又學懂了生活中要盡量選購綠色用品,做到——用綠,板書:用綠。
師再引:我們的學習伙伴冬冬家是否選用綠色用品呢?(出示課文插圖)指答。
生1:冬冬家使用無磷洗衣粉,不污染水資源。
生2:冬冬家準備購買無氟冰箱,不污染大氣。
師小結:是呀,大到熱水器、冰箱,小到洗衣粉,我們都要自覺選用綠色用品。
(四)第一輪比賽總結:通過這一輪的競賽,大家互幫互學,我們懂得了綠色生活要求人們做到:穿綠、吃綠、住綠、用綠,即綠色消費,環保選購,使得我們手中的鈔票成為一張張綠色選票。
(五)搶答題測試
1、過度:綠色生活不僅僅是剛才我們所學習的,冬冬的省略號告訴我們綠色生活知識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繼續探究。下面進入第二輪比賽——搶答賽,注意哦,看完題目會回答的同學請快速站起來(哪組站起來的同學多那組就優先獲得發言權),答對一題就給大組再加30分,答錯的倒扣30分,請聽題。
2、測試
、傩校阂韵履姆N生活時尚屬于綠色生活時尚? ( ) A一出門就打的或開私家小轎車。
B 根據實際情況盡量以步當車或騎自行車。
理由是:
小結:是呀,交通方面也要“綠”。
、谝韵履姆N行為是綠色生活所不提倡的?( )
A.隨手關上電源 B.一水多用 C. 垃圾混裝在一起 D 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用品
理由是:
(要點:垃圾混裝是把垃圾當成廢物,而垃圾分裝是把垃圾當成資源。)
師小結:我們又學懂了綠色生活還要求我們做到舉手投足做環保,即個人生活行為也要綠。板書:行為綠
3、小結:“綠色生活知識競賽”到此結束,公布各組得分并總結通過學習后自己對綠色生活的理解。( “綠色生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意保護環境,做到穿綠、食綠、住綠、用綠、行為綠。)
師引: 同學們,今天我們只是借助幾道競賽題從這五個方面初步地了解了綠色生活。
小學美術《創造綠色的生活》教學反思 篇3
一、科學教師要認真抓好備課環節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上好任何一門課都必須得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備課對于科學課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科學課這一門課程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僅憑一本課本、一支粉筆就上好一堂課,因此抓好備課環節是上好一堂科學課的重要前提,我認為科學課的備課應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
1、從全局入手,讀通整冊教材。
要上好科學實驗課,首先就得通讀整冊科學教材,對整冊教材所需材料進行整體性的研究,列出清單,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材料準備,才能在準備具體的某一課時得心應手。而如果一課課臨時去準備材料,就難免會發生措手不及的情況,影響科學課的教學。就一冊教材來說,每一冊教學參考書上都有主要材料清單,上面列出了本學期要用的主要材料。因此,在開學初就應該去認真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數,是非常有必要的。
2、要熟悉本單元的教學內容
科學教師要想比較輕松的上好科學課,除了通讀整冊教材之外,還要更加細心的去鉆研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因為教師只有熟悉了本單元的教材之后,教師才能在準備實驗材料的時候,事先知道本單元哪些材料使用的頻率高,哪些材料可以順便一次性準備好,哪些材料實驗儀器室里已經有了,哪些材料需要自制,哪些材料需要購買,哪些材料學生能夠自己準備這樣提前心中有數,教師在準備材料時才能得心應手,輕松自如,從而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3、教師提前動手做實驗
科學課中的每項實驗,在讓學生動手實驗之前,教師應該提前做一做。這樣就能明白這個實驗哪些地方學生容易出錯,哪些現象不夠明顯,哪一項器材要換,哪一種方法需要改進。教師課前做好實驗,才能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才能預防各種失敗和事故,防止教學中的失誤。再者,科學課堂不像語文對一首詩歌或一篇課文的理解,每個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不會出現什么危險,而科學課中有些試驗卻不同,如果科學老師不認真備課,不事先做一做課堂上要求學生做的試驗,就不能發現實驗過程中的危險,就沒法給學生講解試驗注意事項,如果課堂上試驗出現了危險又沒法及時有效的處理,那麻煩就大了。因此,上科學課要求科學老師更加認真、嚴肅地備課。
二、精心組織課堂教學
1、設計好導課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課精彩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提高科
學課的教學效率,就必須想辦法從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思維集中到教學中來,這就要求老師們要想盡辦法設計好精彩的導課環節,導課有很多的方法,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而且每一種方法也不是萬能的。
2、科學教師要掌握好實驗課教學的各個環節。
小學科學課中的實驗教學,無論是操作實驗,還是觀察實驗,雖然沒有科學家所做的科學實驗那樣復雜和規范,其目的也正是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用科學實驗的方法,去探索、認識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質和規律,從而能動地改造自然。這就是一種科學能力,一種科學素養,但是現在我們的科學教學由于為了應付考試,老師們往往只注重教給學生實驗的方法,滿足于學生看到實驗現象為目的,忽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至于為什么這樣做?還能怎么做?想得不多。學生作為實驗主體,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所以科學實驗課教學,如果我們都嚴格的遵照“提出問題——猜測結論——設計實驗方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五個環節進行教學,我想課堂教學效果一定會有明顯提高的。
3、科學實驗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佟⑴囵B學生學會傾聽的習慣。
科學課上學生除了自己要積極發言以外,不僅要學會傾聽老師說的每一字,每一句,也要善于傾聽別的同學的發言,也許在別人的發言中,只有善于傾聽的學生才能從比人那里獲取更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②、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習慣。
不管是上觀察課還是動手操作實驗課,都要培養學生愛動腦筋愛思考的習慣,俗話說“雙手越用越巧,大腦越用越靈!敝挥羞@樣學生學的知識才扎實,對所學的知識才能真正的理解,才不至于囫圇吞棗,課堂效率也才會高。
③、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養成。
我們的科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組合作的成效如何。但現在的很多課堂的小組合作流于形式,表面上熱熱鬧鬧的討論,實際上卻不知道是不是在討論課堂問題,所以我們在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教學時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確,有記錄員、材料員、組長、監督員、匯報員、操作員等,安排得井然有序,這樣教學效率才會得到提高。
④、注重對學生課外實驗習慣的養成
科學課有些實驗是不可能在課堂上短短的40分鐘內能完成的,種鳳仙花、養蠶等等,這些實驗需要的時間都很長,不可能在課堂上完成,所以只能布置給學生課外完成,于是就會出現一些學生不做或者即便做了效果也不理想,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課外實驗的檢查與指導,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實驗的習慣。
總之,我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總結發揚教學的成功經驗,改正彌補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只有不斷進步,不斷完善,經常寫好教學反思,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