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大會上的講話稿(通用3篇)
班主任大會上的講話稿 篇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所有的人,在降生之初,都是赤條條的,都是很簡單的動物,只會哭啼不會說話,只知吃奶不知做事。既無貴賤之分,也無貧富之別。任何人腦門上都沒有標注總統或乞丐,也沒有標注富豪或無賴。實為真真正正的“性相近”。
度過幾年盡情嬉戲的幼年之后,大家一起走進小學,走進初中。有的人依舊嬉戲,玩耍無度,于是這些人進入二高三高。還有的人則十分認真,敢于吃苦,這些人考入一高中。在小學初中里的行為習慣上的一點差異,帶來了人生的第一次分流,讓人第一次體驗到“習相遠”產生的差別。一高中學生大多是憧憬無限,二三高學生則多是傷心無限。
初高中交替之時,恰值每個人的青春期,生理萌動,心理叛逆,期待獨立,勇于嘗試。這是所有高中新生都具有的正常現象,屬于青春期階段的“性相近”。
有的人把生理萌動納于理性之中,用理智支配行為,做應該做的事,控制因沖動而想做之事。于是,在高中里處處都能看到孜孜以求、不辭辛苦的莘莘學子。還有的人按生理需求做事,常做沖動的事,耽誤該做之事。因此在高中里也能看到相當數量的“泡妞”群體,而且越是無所事事的人,就越容易去泡妞或者泡男。
給出兩段,字數不同,自己選擇吧!
結束語:
心存感恩,會讓一句簡單的話語充滿了神奇的力量,讓那些瑣碎的小事一下子變得無比親切起來。感恩是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它是自發性的行為。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做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實踐于生活中。一顆感恩的心,就是一顆和平的種子,因為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感恩是一種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學會做人,成就陽光人生的支點。每一個有愛心的人,都應該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人生也正因有了愛心、孝心和感恩而精彩起來,生動起來。心存感恩,回報他人。 班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還有一段:
首先感謝大家對這次活動的大力支持。看了大家的表演、聽了同學的發言,我非常感動,也有很多感觸。我們這一代人,缺乏中華民族的優秀人文傳統根基,再加上,我們這一代人常常埋藏于書堆之中,因為是獨身子女,雖受到方方面面的關愛,但有時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不理解父母、不理解他人,對感恩也很不重視,可以說現在的學生,就其心靈的一翼——“情”來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癥”。對父母之恩,熟視無睹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貪得無厭者有之,以怨報德者亦有之,唯獨知恩圖報者鮮有之。那么對父母無情無義之人,對師長、集體就更不會有情有義了。當然,我們又應該看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嚴重者弒父弒母,子女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恐怕還有一個原因——父母對子女太溺愛、太嬌慣,以至于子女要月亮,他們不敢摘星星。積習成癖,姑息養奸,才導致六親不認、怒而行兇的瘋狂。讓孩子知道感恩,是家長的重要責任。而且要從小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在教育孩子感恩父母、親友的同時,還要教育他們感恩國家、民族、政府和社會,并推而廣之,感恩大地、山河和人類。只有心懷感恩情,才能有善待和回報施恩者的行為,才能遠離違法犯罪和邪惡。因此.通過本次班會,努力喚回學生回報愛心的良知,并引導學生通過抒發真情實感的習作來重新構筑健全的人格,懂得愛的無私、偉大、純潔,激發學生愛的情感。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以學校開展的親情教育系列活動為契機,感到“感恩教育”為重點很有必要,使同學們在感恩行動中不斷成長,不斷提高人文素養。這次感恩主題會,全部題材都是各班學生在感恩活動中自主收集的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材料,是學生、家長、老師生活中一個個真實的記實,因此,觸動了在場所有人心靈深處。對于恩情的感悟,從走進親情到體驗親情,回報親情,各人都以不同形式表達著其思想內涵,同學們把感恩活動中收集到的材料采用演、講、唱、頌等形式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感恩的情愫又一回潤澤了學生乃至家長的心田,使學生與家長在互動中又一次感悟親情,體驗真愛。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優良傳統,感恩圖報就是其中之一。像“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寫照。常懷感激之心,能讓我們更好地體驗愛,感受情,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體驗著家人的關愛、朋友的關心、老師的關注、社會的關懷。親情、師情、友情,使我們能夠在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能夠更好地戰勝困難、獲得成功。常懷感激之心,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愉快,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動人,會使我們的生命充滿溫暖,會使我們的靈魂得到升華。 同學們,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報答師長、報答社會,報答所有關心愛護和幫助過我們的人,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謝謝大家。
班主任大會上的講話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用了一天的時間,圍繞“如何做一個知行合一的智慧型班主任”這個主題進行開展了具有實際意義的主題班會,進行了富有成果的經驗交流,大家在觀、評、議、悟中深入交換了看法,收獲了很多經驗、做法,得到了很多的感悟,引起了不少共鳴和思考。
第一,這次班主任論壇,為我們承擔的名叫“班主任”的這份工作增強了信心,增添了我們在教育一線為最辛苦也最有意義的班主任工作繼續戰斗的決心和勇氣。
試問今天各學校,有多少優秀教師真正心甘情愿承擔班主任工作?有多少人在獲得相應的職稱后還愿意干班主任工作?有多少承擔班主任工作的教師是主動樂意的?今天的交流,雖然解決不了物質待遇,但是我們多收獲了一層精神需求。人,沒有物質是活不下去的,但是作為教育者,只追求物質,那教育是徹底失敗的。我想,班主任這份工作帶給我們的更多是辛苦的充實,是精神的享受。班主任津貼與我們的付出不成正比,但是,我們想想,真的增加班主任津貼我們就可以不辛苦,不累了嗎,我們的心就“安”了嗎。我說這句話不是站在管理者這個角度說的,我的班主任,我可以摸著良心說,現有政策下我這個學校能給的最好待遇我絕對積極爭取,首先給班主任;但是,真的不是錢就能解決我們的內心安寧的。陽明先生說“此心安處是吾鄉”,什么地方才是我們的心安之處?于我個人而言,那是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是一份盡己責之后的釋然,是一份對家人、對工作的無怨無悔。班主任工作不僅讓我們在燃燒和釋放自己的能量,還讓我們去重構生命崇高感的意義,以一己之力去影響和改變50多個學生,乃至他們的家庭,我們做不到影響社會300年,我們可以通過學生去影響未來社會30年。
第二,今天的班主任論壇,為我們一線班主任在工作中出現的困惑找到了解決辦法,提供了不少方法和路徑。
小學組李玉蘭老師就如何培養學生的班級歸屬感、集體榮譽感;徐康琪老師就如何讓孩子們快樂成長這個素質教育下的大命題進行了探索。中學組黃燕老師圍繞“立志”,雷天順老師圍繞“愛國”,葛永全老師圍繞“夢想”,徐海老師圍繞“習慣養成”這些常立常新的話題開展了公開教學,我們大家也圍繞他們的話題進行了研討。
在經驗交流中,岳梅、唐玉蘭、周元虎、耿華英、彭永平、周真國6位老師結合自身學校的實際,就寄宿制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管理進行了分析和思考,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接地氣的可借鑒的經驗總結。黃以奎老師就當下的留守兒童安全教育做了交流,秦煜老師、吳永霞老師、賈維珍、張玲珠老師、宋慶奎老師就班主任工作的愛、嚴、細、實等談了自己的做法;張瀣老師就家長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進行了交流;梅錄全老師、劉長軍老師就班主任自身的藝術修養、班主任隊伍的培養做了很好的交流;蔡延軍老師、黃再洪老師、張大宇老師、周武堯老師就班級管理與學科教學進行了探索,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和做法。
綜上,今天的班主任論壇可以說從學生的學業提升,人格培養;班主任的自身修養,自我提升;學校的隊伍建設、精細管理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交流和分享。為我們今后的班級管理、學校發展提供了不少方法、路徑,也為今后我們的班級管理和學校建設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建議。
第三,今天的班主任論壇,增添了我們做一個快樂幸福的班主任信心和勇氣。《孟子.盡心上》有言“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做一個班主任是幸福的,因為每天和世界上最純真的人在一起。當前,教育功利化思想已經侵蝕到我們的年青人中,如何讓祖國的未來面對社會轉型期和多元價值觀,能信守人性的良知,充滿理想的奮斗并享受其中的幸福;如何讓我們的青年人,在學校學習中能獲得更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天賦,最終獲得終生學習的能力;如何讓我們的教育更多地激發孩子的良知,讓孩子的天賦得到正確而充分的表達,讓孩子生命中原本就有的真善美得到激蕩,讓孩子的生命活力得到自然的釋放。
這是我們做班主任優于其他科任教師的先天條件,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我們兼知兼行、且知且行、知行合一,做智慧型的班主任。
各位同仁!在我正式宣布會議結束之前,我想向大家表示誠摯謝意。感謝大家對一中集團的支持、理解和合作,感謝您們為推動xx縣班主任工作而付出的辛勤努力,也感謝特地來參加我們此次班主任論壇的白云二中的各位領導及老師。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這次班主任論壇取得了豐碩成果,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相聚美好而又短暫,第四屆班主任論壇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今天必將成為一個新的起點,讓教育從龍岡山再出發。
班主任大會上的講話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擎巨任,大愛無痕》。
我是來自衡水二中的陳雪冰。畢業十七年,擔任班主任工作十七年。邁出師范校門的那刻起,我就牢記住映門石上的八個大字:“學博為師,德高為范”并決心用自己的一生來踐行!
我帶過十屆畢業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工作成績優異先后被市政府給予嘉獎六次,記三等功四次;獲得過“優秀教師”、“模范班主任”、“師德標兵”、 ”三優標兵 ”等榮譽稱號30余項;所帶班級先后被評為市級先進班集體和省級先進班集體。20xx年河北省優質課評比中榮獲省一等獎。十七年來,我堅守著一個人民教師的信條,履行著一個平凡人民教師的職責。
攜愛上路,探尋教育的真諦
說句實在話,我不是很會演講,在這里,我只想把我每天做的比較難忘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也許,從中你可以體味到一個教師的真切生活,觸摸到教師這個特殊行業獨有的魅力與幸福。
20xx年的教師節,我收到了一個來自吉林的紅色包裹,在好奇與詫異中撕開厚厚的包裝紙,里面是一身厚實柔軟的保暖內衣。其中夾著一張小卡片:老師,天涼了,小心老-毛病又犯。我沒有亂花家長的錢,這是我打工掙來的,您一定要收下!張鵬。
握著卡片,我欣慰的笑了,這個曾讓我傷透腦筋的孩子真的長大了。他跟了我三年。剛認識他時,他留著自以為帥氣的小黃毛,一身滿是洞的牛仔服。當我強制他改變發型時,他擺出了一副“誓為護發,斗爭到底”的氣勢,接下來的日子,我的生活中經常布滿意外。先是自行車莫名其妙的爆胎,害得我只好在查完宿舍的晚上10:30推著車步行回家;后來是西裝上大-片的墨水污漬。最可怕的一次是我喝水的杯子內出現了一只漂浮的死壁虎,不用猜就知道是誰干的,而當我一臉怒色環視全班,將目光鎖定在張鵬臉上時,迎接我的卻是他高昂的下巴:十足的挑釁意味。
當時的我,血氣方剛,只想發一次大火,嚇一嚇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而當我了解到:他父母離異,跟著七十多歲的奶奶生活時,我感到了一陣陣揪心。原來這個孩子敵視目光的背后卻是那么的無辜與無助。他怕傷害,他渴望親人的愛與關懷。于是我無數次的家訪,找張鵬談心,了解他的內心世界,掌握他的知識基礎,從他的言行中尋找他的閃光點,鼓勵他,幫助他。針對他學習基礎較差的情況,我主動把他接到我家里,為其“開小灶” 。家里添了一位“家庭成員”。從此,我和同為人師的妻子又多了一份責任。我常抓住他學習、生活中的細節問題提醒他不要偏執,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他。終于有一天,我發現張鵬看我的眼神充滿了感動與信任,雖然他什么也沒說,但我知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張鵬終于轉變了。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這匹險些脫韁的野馬在愛心的感召、恒心的牽引下重獲了信心。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理想的學校。
還有什么比這更能令一個教師欣喜和滿足的呢?這更讓我明白一個合格的班主任不僅要成為學生的知識之師更要成為人格之師。
春天播下師愛的種子,秋天必定結出尊師的碩果。我對學生的愛贏得了他們對我的尊重和真摯的敬愛。畢業多年的學生還記得我教給他們那做人的道理,夜深人靜時電話那端傳來怯怯的聲音:“老班,我想你”。教師節時雪片般的賀卡紛紛表達著愛的信息。 “師愛”如無聲的春雨在不知不覺中滋潤著學生們的心靈,實現了愛的遷移,教給了孩子們如何愛別人。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永不言棄,追求平凡中的偉大
前行的路上僅有燃燒的激情是遠遠不能驅散霧靄、抵擋風雨的,更需要用恒心延續愛的生命力。永不放棄的意念,可以成就平凡中的偉大。
因為愛,我擁有了堅定的信念。這份信念使我對教育事業有了一份執著,這份執著使我面對困難有了一份沉著與堅強。
記得05年,由于考前的緊張,忙碌與即將收獲成果的憧憬,讓我經常忽略自己的胃,總是在疼得難以忍受時就下決心:一定要去醫院。可疼痛一過,又將之拋在腦后。趕上放假去醫院一查發現胃里已經有了4cm大小的潰瘍面,醫生建議我住院治療,否則不堪設想。我心里沉了一下,但隨即就有點認為醫生危言聳聽,這點小病,我肯定能扛得祝在我與胃病倔強的僵持中,我的學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再到醫院,是被同事“綁架”著去的。醫生沖我發了火:“沒見過你這么玩命的,已有這樣的便血現象,這是癌癥的前兆。”
現在,我的身體又像以前一樣棒了,我在想,古人說的“天佑勤惚也許就這樣吧。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事業傾注全部的愛與熱情,連老天都肯眷顧你。今后,我更要為孩子們多做一些了。
我每天都是早晨5:10出家門,晚上10:30進家門,沒時間照顧家庭,于是不得不把自己的女兒從二年級就送到私立學校讀書。我和女兒一個月才見一次面。一個周六的晚上,女兒為了見爸爸到學校來找我。正好班里有個學生得了急性闌尾炎,學生疼痛難忍,我趕緊把學生送到醫院,掛號,取藥,等待治療,等一切忙完后已經夜里十二點了。學生躺在病床上安然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