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動員講話稿(精選3篇)
教師培訓動員講話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行們:
大家上午好!
我有幸能代表我市參加第x期骨干教師培訓班學員在這里發言,很欣慰。我們市第四期骨干教師在xx年12月下旬這個特殊日子里,來到新區親耳聆聽、親眼感受各位領導、專家的講座和學習兩所學校同仁們的示范課,倍感榮幸和自豪。在此,我謹代表本期來自于24個學校的52位學員向給予我們關心、支持和幫助的上海市各級領導、專家,向為培訓班付出辛勤勞動的任課教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舉辦這次培訓,是適應我市教育發展的需要。小康大業,人才為本;科學發展,關鍵在人。人才已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方加快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有義務和責任把祖國未來的花朵澆灌好、培養好。兩地領導組織此次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技能強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提高我市教育事業改革創新能力,縮小東西部教育發展的差距,構建和-諧社會。
舉辦這次培訓,為我們提供一個互相了解、集中學習的機會。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三人行,必有吾師”。一個人自學,總是沒有幾個人一起學習、切磋、交流的效果好,這也是這次培訓的必要性所在。當今社會,惟有比別人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才能保持自身發展優勢。在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如果不及時補充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視野,必將會被社會所淘汰。上海市中華職業第二進修學院和我市主管局舉辦這樣一個培訓班,就是希望通過到上海集中學習,給我們一個充電、交流、提升的機會,我們要倍感珍惜。
我們參訓的每一位學員一定會從思想上真正重視起來,做到尊重老師,虛心求教;會嚴格遵守培訓紀律,嚴格遵守作息時間。上課期間要認真聽老師講課,積極做好筆記;要認真聽從組織人員和教員的安排,完成十二天的學習任務。
這次培訓班,從專家講座、學校的參觀學習以及時間的安排等方面都是經過進修學院認真準備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努力提高培訓質量,讓大家學有所獲。培訓時間雖然不長,但內容很豐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我們會按時參加培訓,沉下心來,集中精力,專心聽講,認真學習,既向專家、老師學習,又要互相學習,力求學得更多一點,更好一點。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緊密結合本人實際,把學習與思考很好地結合起來,用科學的態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探索工作新思路,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水平,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
同行們,平臺已經搭建,讓我們以此為起點,出發吧,相信神圣的教育土地上會留下我們深深的腳櫻讓我們以此為力量,借力起飛,讓上海浦東新區的藍天留下我們飛翔的痕跡。把生命中最靚麗的風景定格在我們為教育事業努力的過程里!最后,我建議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關心市教育事業發展的各位領導、專家、老師們!
謝謝大家!
教師培訓動員講話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上午好!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炎炎夏日,我們體味到是別樣的風韻。不知不覺間,假期已經過半,大多數老師身心得到了休整,享受了愉悅的假期生活。今天,我們全體學校老師坐到這里,將開始接受縣教育局統一組織的為期一周的培訓,希望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全體教師能夠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行為,全面提升自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就做好今年本次暑期培訓工作提幾點要求: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增強學習的自覺性。
全體教師要克服培訓期間高溫炎熱等不良天氣影響,既來之,則安之。我們要利用好這次學習機會,進一步夯實做一名教師的基本功,進一步增強新知識、開闊新眼界、提煉新思想、拓寬新思路;要利用好集中組織培訓的平臺,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我們要以高度自覺的態度,良好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學習精神來參加這次培訓,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圓滿完成培訓中需要學習的內容和任務。
二、學習上強化意識,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學習是從業的資本,興業的前提,是個人安身立命的需要,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愿望。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才能在教書育人中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不斷追求,英國哲學家培根講過:“歷史使人深刻,詩歌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確,哲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使人善辯。”我們現在面對的是新知識不斷更新、形勢不斷變化的信息時代。因此,為師者必須善于學習,做到學以致用。在學習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更新知識、提高素養,達到知識素養更全面、理論視野更開闊、師德形象更莊重。為學校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三、師德上注重修養,提升自身的素質。
古人云:“人可以一生不仕,但不可一日無德。”做人要講道德,當老師的就要講師德。教師素質,師德為先。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直接、體、最深遠的教育。當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師德,在行為上體現師德,在師德中體現自我價值,實現崇高的教育目標。師德體現在方方面面,如: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嚴謹治學,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用陶行知先生的話來說,就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精神。師德的核心是師愛,教育是愛的事業。作為教師,就應當把愛心傾注于整個職業生涯中,切實承擔起教育者的社會責任,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做學生生活的“知心人”、健康成長的“引路人”、道德行為的“示范人”。我們要矢志不移地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積極投身于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實踐中。
當前,學校已經改制成功,我們將面臨著新的問題,新的挑戰,打造一支充滿活力、富有創造力、具有良好師德修養和專業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是提升我校教育教學的關鍵,也是我們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教師就要不斷地更新知識和技能,不斷地、積極主動地、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才能與學生共同成長,與事業共同發展。本次集中培訓結束后,教育局要對教師進行業務能力考核。考核結果要在校內公示,學校要將教師培訓學習和考核情況記錄在《沭陽縣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規劃書》中,并把紙質及電子材料分學科排序報縣教育局,希望大家抓住機會,認真學習,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考核。
教師培訓動員講話稿 篇3
歡迎大家來到工業大學參加入職培訓并祝愿大家取得優異成績!對工業大學的新教師來說,歡迎大家加盟工業大學,成為工業大學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
首先,祝賀大家成為大學教師,成為人民教師。傳統教育是擇天下英才而教之,現代教育是不以類分均以教之,教之以愛,教之以器。這才是人民的教師。
一、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具有高尚性。
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世上職業千千萬,何以教師的職業最光輝呢?中國古代的先賢韓愈在他的《師說》中指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因為,教師是改變人的人,改變人類的人,進化社會的人。有了教師,知識才得以傳承,社會才得以創新,人才變得更加智慧。中國第一位職作,或者為了謀生,那是不夠的,那你就不應該選擇這一行。我相信,大家理解了教師的內涵,也準備好了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光榮的教師,那就要努力地去實踐它,去證明它。中國現在有近萬的大、中、小學教師,其中大學教師近200萬,他們正在從事這一光輝的職業。今天,又增加了你們這一批新生力量。我們為此歡呼,為此點贊!
二、教師是具有豐富內涵的人,體現其特質性。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我國社會,從古至今,歷來都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在古代社會里,形成了“天地君親師”的排序,教師位列第五。民間還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可見對教師的評價何等之高!在今天的社會里,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對教師有很高的評價。指出:“教師既是學問之師,又是品行之師。”他還說,教師應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學問和仁愛之心。這就是說,教師應該具有豐富的內涵,有著特殊的質底。教師之所以為世人所尊重,有其特質性。作為教師,應有扎實的學問,并孜孜以學。不說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滿腹經綸,那么也應該說是澆出一瓢水,還有一桶水,并不斷地追求學問。作為教師,應身正為范,世之楷模,不說他是一個完人、圣人,至少也能引導學生,示范學生。作為教師,必須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教師的生活一般比較清貧,雖然不是“苦行僧”,但絕不是披金戴銀,腰纏萬貫之人。作為教師,應潔身自好,情趣健康,自尊、自愛、自重,不為世俗所侵,不為浮躁所擾。作為教師,歌廳舞池、洗浴桑拿、酒桌牌桌,不是你常去之地。講臺書桌、實驗室、圖書館,那才是你生活的殿堂。作為教師,敬業、愛生是其本質,通過敬業和愛生,傳遞著無窮的正能量。前不久,我分別見過兩位留學生,一位是留美的學生,一位是留韓的學生,他們告訴我一個共同的信息,就是那里的教師非常敬業,也很熱愛自己的學生。這對我觸動很大。我想,這兩點作為中國的教師也應該是這樣的。當教師是有壓力的,尤其是青年教師,這種壓力來自于教學,來自于科研,來自于教育好學生,也來自于自己的生活。這些壓力是一種正常的壓力,是一種有責任的壓力,是一個行為過程的壓力,我們要正確看待這個壓力。經受住這些壓力,你就會成功,你就會成為一名真正受人敬愛的大學教師。
三、教師應努力踐行“五好”標準,體現其優秀性。
著名的特級教師,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總結自己從教40余年的體會說:“當教師就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她說有兩點是每位教師都必須要做到的:
1.是愛護學生,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愛是自然流溢的奉獻
2.是尊重學生,尊重是教育的真諦,尊重是創造的源泉。
那么作為教師,尤其是優秀教師,應努力踐行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信念堅。這里說的信念,除政治信仰外,則要求我們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針,堅守教育的良知,忠誠教育事業,把培養學生成長成才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作為自己的第一要務和人生的價值追求。唯有忠誠教育,才能奮斗不息;唯有熱愛學生,才會無私奉獻。無論條件優劣,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這一信念不能動搖。
二是品行好。這里講的品和行,是指教師的品格和德行。19世紀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中國流傳千百年的古語:“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些說明,對教育工作者而言,人格、品行、操守都是第一位的。教師是要講斯文的,我們不能讓斯文掃地。教師是要講顏面的,我們不能讓顏面蕩然無存。所以我在這里再次號召:教師不能讓斯文掃地,不能讓顏面無存。我們追求的是品行端正,修養深厚,師道尊嚴,誨人不倦。只有這樣,才能對教育工作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才能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三是水平高。在知識不發達的社會里,每當人們提起教師,就認為教師是學問的代名詞。在今天的社會里,教師的水平,決定著學校的辦學水平;教師水平的高低,也決定著受教育者水平的高低。這就是說,教師應是知識的淵博者、專業的精湛者、書山的攀登者,學海的遨游者!唯有此,才能堪為人師,才能播散文明。
四是會授業。教學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與人打交道的高深藝術。善于授課的教師,是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我們經常聽到學生議論某某教師的課上的好,某某教師的課上的不好,學生喜歡上課好的老師。我想,大家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應該感受比較深。你們聽過不知道多少門課,也面對了不少老師。我覺得會上課的教師有幾個特點:一是善于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方式。二是善于研究教材、處理教材。三是善于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知道學生、調動學生。四是有很好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我們要努力成為一名會授業的教師。
五是善育人。教書和育人,是一個主體的兩個方面,兩者是統一的。教師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只傳授知識,不關心學生的品德修養、思想行為,那是有悖教師之道的。至于說如何才算“善育人”,我想方式不同,方法各異,一個師傅一個“法”,只要有“效”就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忠誠教育、關愛學生”。只要大家都堅守這八個字,就會成為一個善于育人的教師。
老師們,今天大家來到工業大學,我們工業大學奉行的辦學理念是“教師至上”、“教師為尊”。在工業大學有這樣一種文化現象:每當召開教師干部大會時,都請教師坐前排,干部坐后排。我也經常為教師干部做報告,每當面對干部時,我是坐在講臺上講的,那體現的是平等。每當面對教師時,我是站在講臺上講的,體現的是尊重。面對你們這些新教師時,我今天仍然站在講臺上講,以此來表達對教師的尊重,也請讓我為光榮的人民教師鞠躬!
老師們,人類最大的光榮莫過于桃李滿天下。當你進入退休之年時,當你進入耄耋之年時,你走在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時,看到那么多有成就的學生時,遇到那么多熱情的學生來接待你時,你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當你每每享受春節濃郁的氛圍時,你會收到那么多真誠的問候與祝福,你又是一種什么感覺呢?
昨天你們是學生,今天你們是老師,即將踏上教書育人之漫漫長路。我相信,光榮屬于你們,你們一定會成為受學生喜愛、受社會尊重的一代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