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會議講話稿
親愛的同學們:
晚上好!
今天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我和所有英語老師想利用這個特別短暫的時間里坐下和同學們聊聊有關學習英語的問題!
自從有了語言,人們便開始了暢快的溝通;自從有了文字,思想便有了傳承的載體;而自從有了書籍,技能便有了傳遞的階梯。難怪有名人會感慨:書籍是人類最好的伙伴,是全世界的營養品。也難怪有名人會比喻:閱讀是生命的光合作用,因為閱讀,生命才春意盎然。
的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讀書將直接影響著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和人文素質,甚至關系到人類文化價值的傳承。然而,面對浩瀚的書海,多如繁星的書籍,我們又當如何是好?知無涯,而學有涯,唯有“勤”為徑,默默開拓,才能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寶藏。
屈原小日寸候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都躲到山洞里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成為一位偉大詩人;著名詩人李白以“鐵杵磨成針”的苦讀,終成中國文學史上無人逾越的“高峰”;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曾以“發憤識讀天下字,立志閱盡人間書”的專心攻讀精神成為宋代文壇巨匠;少年諸葛亮對天文地理、詩文書論等無不廣泛閱讀,潛心研究,把積累于身的才學化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才干,創出了非凡的業績;毛澤東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也不忘戰馬馱書,充分顯示了一代偉人精于讀書的風范,才有了令外國記者都折服的豐厚學識和侃侃妙語。
近期,一位來自非洲貧困農村的家庭婦女更是用她實現夢想的過程生動地詮釋了“書山有路勤為徑”的含義。她口u特萊艾·特倫恩特,一個僅有小學一年級學歷、撫養著五個孩子,還要照顧身患艾滋病丈夫的農婦。在特萊艾三十多歲時,她一點點攢下了為國際援助組織工作所得的工資,開始攻讀函授課程,從小學課程一直補到高中。就靠著一股子韌勁,在1998年,她被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錄取進本科學習。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好不容易完成本科學業的特萊艾選擇了繼續攀登書山,繼續碩士和博土的學習。XX年?2月,四十四歲的她在美國西密執安大學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只有小學一年級學歷的特萊艾尚能以“勤”開路,用毅力和智慧抗拒著生命中的一個個“高度不可能”,實現了自己的全部夢想。那些心懷夢想,又愿意以勤為本,沉浸在書海中的人們,何愁夢想不得實現呢?
想想今天的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每天有細心照顧你的老師,有關心呵護你的家長,有勤奮努力的同學與你相伴,有你自身聰慧,伶俐的頭腦……可以說你們應該具備的已經一一俱全。唯一缺乏的是:勤奮。世上沒有登不上的巔峰,沒有趟不過的河流,為什么區區一門英語就讓你跌倒了?我可以說,只要你是一個健全的人,頭腦完整的人你就一定能學好英語。因為事實告訴我們你們學好了語文,學好了數學,學好了物理,學好了政史地生,你一定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只是你沒有全身心的投入,你沒有用“勤奮”二字來裝點自己。
XX年,我和所有追尋教育理想的老師們一同來到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