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單位語言文字工作計劃(通用3篇)
機關單位語言文字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大力推進普及普通話和社會用字規范化,全面提高我局干部職工素質,形成我局語言文字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使之與衛生行業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有機結合,當好社會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表率,為促進我區衛生事業的文明、和諧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標
(一)全局上下積極做好迎接全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的語言文字工作評估的相關準備工作,力爭我局負責的有關工作內容達到《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評估標準》的要求,確保我區順利通過評估。
(二)進一步加強推廣普通話。各級領導以及廣大干部職工在下列場合使用普通話率達到100%:執行公務時;重大活動的主持、發言;各類會議的發言;對外宣傳,包括新聞發布、接受媒體采訪等;接聽來電,接待來訪;對外服務、政務受理等。
(三)繼續搞好漢字規范化。本局內標牌、指示牌、標語(牌)、印章,各類宣傳櫥窗、宣傳欄、張貼物、布告以及各種會議和活動的會標等用字規范率達到100%。本局公文、政務信息、網頁、宣傳資料以及各種獎狀、證書和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的名片等用字規范率達到100%。
(四)我局語言文字工作的領導機構得到進一步加強,語言文字工作機制、工作網絡以及語言文字工作管理規章制度得以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基本達到語言文字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的要求。
三、具體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我局語言文字工作網絡。一是安排專人負責我局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辦公室)的日常工作;二是設立我局語言文字規范化監督員,加強對我局用語用字的監督檢查;三是從我局下屬有關單位中選出語言文字基礎知識較好的人員作為聯絡員,認真落實和完成上級語委及我局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有關工作任務。
(二)狠抓制度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局語言文字工作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
(三)制定印發我局迎接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實施方案,并召開迎評工作動員會議,對迎接評估工作作出統一部署與要求。
(四)根據《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標準》的有關內容以及區語委的工作安排,將有關迎評工作任務、指標與工作責任分解到有關單位,并嚴格抓好落實。
(五)舉辦語言文字工作聯絡員培訓班,指導各單位認真做好迎接評估的相關工作,提高我局各單位聯絡員的語言文字工作能力與水平。
(六)在我局機關、下屬有關單位中組織開展用語用字規范化工作自檢自查。并在此基礎上,由我局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督查指導。
(七)進一步健全完善語言文字工作管理檔案。
(八)深入開展“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工作,根據區語委的統一部署,積極會同有關單位多形式、多渠道地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宣傳教育,進一步拓寬宣傳領域,加大宣傳力度,創設良好的語言文字規范化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九)根據市語委的工作安排,認真組織參加普通話水平培訓、測試工作。
四、其他事項
(一)為保證做好本工作計劃的落實與完成,局機關各科室、下屬有關單位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做好語言文字工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近期各單位要認真組織對本單位的用語用字開展自檢自查,找出自身不足,制定本單位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計劃,并做好總結,落實整改措施,并按要求上報局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機關單位語言文字工作計劃 篇2
1、年初,組織人員到各科室征詢意見,根據征詢意見的結果,進一步做好工作。特別是對各科室提出的意見,確定是工作中確實存在的問題,我們將提出整改意見進行整改,確保辦里的工作順利進行。
2、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布置,做好我辦《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計劃》、《干部職工理論學習計劃》,組織好全辦的政治理論學習。計劃每周五下午為學習時間,理論與業務學習交替進行。
3、繼續深入開展民主評議行風、政務公開與效能檢查考評的活動,在X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各種準備材料,積極實施各項相關工作。按要求每季度更換公示欄內容,制做工作人員職責欄以及增加電子觸摸屏。同時加強與行政效能監察小組成員的聯系,爭取他們更多的支持和幫助,使我辦民主評議行風、行政效能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4、根據業務科室的實際工作情況,擬訂我辦目標考核項目,并拿到各科室征求意見,擬訂項目應為能做到的項目,同時盡量增加一些能加分的項目,同時與市目標辦簽定X年的雙文明目標責任制。簽定責任制后,每季度向目標辦報進展情況,年終負責檢查、落實各項考核工作的進展情況,按市目標辦的要求,計算發放一年兩次的目標獎金。
5、組織好辦里開展的各項集體活動,如春節、“三八”、“七一”活動等以及平時的文體活動,準備每季度組織大家一次集體活動。
6、繼續做好扶貧點、支教點、生態文明村幫扶點、亮化工程點的幫扶工作,定期到以上各點了解情況。積極協助他們解決一些實質性的問題。
7、做好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我們辦退休干部職工不多,要經常了解他們的情況,關心他們的生活,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為他們解決一些問題。同時,做好每年工資的晉升及春節、重陽節等慰問工作。
8、按照辦里的工作安排,X月份為全辦“對外樹形象,對內強素質”的學習月,我們負責擬訂學習計劃方案。我們將根據市里布置的學習計劃及內容,并結合辦里的實際情況,在做好方案的同時組織好全辦的學習,使學習月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
9、市領導對外事工作非常重視,擬將市人大舊辦公地點作為我辦新的辦公地址。辦公室的搬遷將是我科本年的工作重點,我們一定做好搬遷辦公室的各項工作。如辦公室的裝修、分配、電腦設備的增加以及辦公室用品的購置等。給大家一個全新的感覺。
10、加強業務學習,做好各項工作。秘書科的工作比較繁雜,涉及的工作很多,因此業務學習非常重要。我們將根據各自的工作情況,組織有關學習。如學習文秘知識、人事規定、檔案管理、保密規定,通過學習,提高大家的工作能力及辦事效率,更好地為機關服務。
11、加強內外的協調工作,在業務科室遇到困難時,主動為科室進行協調,盡量為他們解決問題。同時,注意了解情況,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協調處理,做好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的工作。
12、做好機關后勤服務工作,為其他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根據目前的情況,要增加一些辦公設備,我們在20xx年底就做好相應的計劃報市財政局,確保資金到位。
13、繼續嚴格財務制度,把好我辦財務關。認真做好每月的費用核算,出訪團組經費預算、落實等,使有效的資金發揮更大的作用。
14、加強對汽車的管理,認真做好汽車的各項管理、維護工作,按時交納養路費,每月對汽車進行定期檢修,確保安全行駛。
15、對科室人員的工作進行重新分工。隨著工作量的增加和人員變動,擬對人員的工作進行調整,使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做到用人所長,齊心協力把工作完成得更好。同時組織人員分批到涉外科學習因公出國審批有關知識,進一步了解詳細的工作程序。
16、完成辦里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機關單位語言文字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江蘇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文件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扎實有效地開展防震減災工作。
二、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完善地震災害預防體系。
1、繼續完善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審批手續,全面提升審批手續的辦理率。
嚴格按照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泗陽縣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及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管理辦法》文件要求,對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標準進行分類管理。認真做好一般建設工程和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的抗震安評工作。嚴格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工作,規范審批手續的把關
行為,并做好建設工程的跟蹤服務工作。
2、加大防震減災行政執法工作力度。
依法加大行政執法工作力度,是履行行政職能的有效保證。提請縣人大城鄉建設環保委員會組織縣相關部門,對《防震減災法》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促。拓寬行政執法的工作面,加大執法工作力度。
3、建立地震安全性評價中介服務機構。
為做好地震安全性評價技術服務工作,配套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籌建“東臺市震安防震工程技術服務中心”。集中全鹽城市的技術力量,向江蘇省地震局申報丙級資質;此項工作力爭在上半年完成并取得資質。
三、全面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1、抓住契機進行重點強化宣傳。
利用“3〃1”、5.12、“科普宣傳周”、“7〃28”、等有利時機開展全縣規模的宣傳活動。拓寬宣傳領域,開展常規性宣傳。
2、召開宣傳點觀測工作,指導基層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四、地震監測和地震應急工作
1、做好地震應急中心的建設。
一是確定工程建設場地。與相關單位共同協商確定,建設場址意向,再邀請省地震局相關專家進行現場測定,以確保場地符合地震前兆觀測項目(電磁波、核旋)所必備的條件;
2、進一步完善《泗陽縣地震應急預案》,指導各部門修
訂地震應急預案。在政府的組織下,與相關部門單位一起共同修訂《泗陽縣地震應急預案》;指導各鄉鎮、各部門和重點單位制定、修訂各自地震應急預案。對地震局的應急工作進行自查,修訂地震局地震應急預案,并落實地震應急通訊、交通等條件。
3、對現有的地震前兆觀測項目進行維護,保證地震基礎資料的準確、及時、連續、可靠。加強城南165井維護與管理。
4、適時召開全縣防震減災聯席會議,通報近年來的防震減災工作,部署今后的重點工作。
5、召開防震減災工作會議,防震減災助理員會議等活動。
6、加強防震減災隊伍建設,開展防震減災執法檢查活動。
7、編制縣防震減災“十二五”規劃。
8、加強宣傳網點、宣傳隊伍、科普基地建設,以鄉鎮、社區、學校為載體,構建防震減災宣傳網絡,以鄉鎮防震減災助理員為骨干,組建防震減災兼職宣傳員隊伍。
9、編印防震減災宣傳材料,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以《防震減災法》施行十二周年、科普宣傳周、科技文化“三下鄉”為契機,集中組織兩次以上較大規模的宣傳活動,營造聲勢,形成氛圍,提高效果。
10、繼續創建科普示范學校。
11、建設一個功能齊全的應急避難場所
12、積極向上爭取建立前兆監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