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街道信訪工作計劃(精選3篇)
2024街道信訪工作計劃 篇1
一、強化責任,落實信訪“一把手工程”
做好信訪工作,關鍵在于加強領導,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一是簽訂責任書。從今年開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黨政主要領導要與各科室、社區主要領導簽訂責任書,深化“一把手工程”,把領導履行信訪工作職責和減少“三訪”作為責任書的重要內容。二是建立街道信訪電工作領導小組,健全信訪電工作制度,完善街道、社區二級信訪網絡建設,形成一種責任到人,責任共擔的良好局面。三是實行街道黨政領導信訪接待日,進一步拓寬群眾信訪渠道,切實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四是嚴格責任追究。按照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制定的責任書和考評辦法,認真落實信訪責任考核。各單位在具體承辦信訪電件時,要按照各自責任制的要求,勇挑責任,及時解決。對因工作失誤或辦事不力,誘發的“三訪”,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要嚴格追究有關單位責任人的責任。街道信訪領導小組將不定期對各單位的工作進行抽查。
二、從源頭抓起,減少“三訪”問題的出現
基層是信訪問題的產生源頭,也是解決信訪問題的關鍵。在~年的信訪工作中,我們要力爭做到“三個提高”、“三個降低”和“二個不出”。各科室和社區一定要在提高初信初訪的辦結率、息訪率和當事人息訪息訴上下功夫,明確目標,做深、做細、做到位;降低來信來訪率、越級上訪率和集體上訪率。力爭將發生在本轄區范圍內的問題,解決在本轄區范圍內。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二各科室、社區單位要加強預警機制,樹立防早防小,及時解決問題的思想。經排查,今年的信訪重點主要有:“城中村”改造工程的啟動,可能引起的矛盾糾紛和集體訪;湖畔花園第三屆業委會的換屆工作中,個別老訪戶可能會煽動~,或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投訴;競舟社區雅仕苑小區部分業主與開發商之間的矛盾糾紛;社區內因環境、業主委員會、鄰里糾紛等引起的上訪情況。針對這些重點信訪、重點人員,涉及到的科室和社區要嚴加關注,經常摸排,準確掌握情況,并制定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即使一時解決不了的,也要積極做好穩定說服工作。在重大政治活動和節日期間等重點時段,各社區單位要提高警惕,做到摸排在先,工作在前,盡量減少重要時段的群眾上訪。
三、加大宣傳,引導群眾依法文明上訪
當前,群眾無序上訪的現象增多,這既干擾了機關的正常工作秩序,又給問題的解決帶來了不便,甚至影響了社會正常秩序。針對這種現象,首先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宣傳教育,使居民群眾從思想上提高對合法上訪的認識!墩憬⌒旁L工作條例》已經出臺,《西湖區信訪工作手冊》也即將印發,今年街道將組織各科室人員、社區書記、主任和社區信訪干部,集中進行一次學習。各社區、科室人員也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切實提高信訪工作水平。各社區單位要充分挖屈各種渠道,以形式多樣的載體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活動,使《條例》真正走進社區,家喻戶曉。二是要積極引導。對一些涉法的信訪問題,要盡量引導群眾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預防產生過激違法行為。三是要依法規范群眾的信訪行為。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改變當前信訪活動中存在的無序現象。將堅決打擊違法信訪行為和實事求是解決信訪問題結合起來,對有理有序的信訪,要盡一切努力幫助解決;對有理無序地信訪,要先變無序為有序后,再認真對待,及時解決;對無理無序的信訪,特別是對組織煽動~的人,一定要嚴厲打擊,依法處理,切實規范群眾上訪秩序。
2024街道信訪工作計劃 篇2
201x年,民政局信訪工作以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認真貫徹“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牢固樹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和社會穩定壓倒一切的理念,以領導責任制為龍頭,健全各項排查化解制度,完善辦信、接訪、督查制度,強化和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做到“有理上訪熱情接待,無理上訪及時勸解”,敞開大門,善待信訪群眾。進一步加大信訪工作調處力度,提高民政干部的綜合素質,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全力以赴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積“小平安”為“大平安”,確保全縣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一、信訪工作目標。
1、局機關信訪工作由“一把手”負總責,建立完善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分管領導明確,全年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信訪工作不少于兩次。
2、局機關配備1位兼職信訪干部,下屬單位信訪工作隊伍網絡健全。
3、建立領導閱批群眾來信制度、黨政領導接待群眾來訪日制度和下訪(約訪)制度,每位領導下訪或約訪群眾全年不少于3次。
4、重要信訪(縣以上領導和上級部門批示交辦及縣領導接待日批示交辦)按照報結率達100%,疑難信訪問題實行包案處理,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5、對突發性事件、集體信訪苗頭和信訪熱點問題及時預測報告和定期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
6、民政工作涉及鄉鎮的重大疑難信訪糾紛,有關科室要給予及時解決。
7、認真做好本部門信訪登記、轉辦、呈報、立案、催辦、查辦、回復、審結、反饋、統計等日常工作,各項信訪工作制度健全完善。
8、按時上報半年、全年信訪綜合分析、信訪工作總結和信訪統計資料。
9、參加有關信訪工作會議。
10、堅持就地化解矛盾,努力減少越級上訪,全年無赴京、省、市集體上訪,嚴格控制到縣集體上訪(集體上訪進行單項考核,如超出該項分數,扣完為止)。
11、及時提供信訪信息,每年不少于4篇。
12、加強信訪檔案管理。
二、具體要求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有關人員為組員的信訪工作領導小組,由專人負責來信來訪接待處理工作,節假日由辦事大廳負責接待。
(二)完善制度,責任到人。進一步規范完善民政信訪承諾制度、處理程序,落實365天信訪接待。信訪事項一般由經辦科室做好處理,要求當天受理,當天處理,不得拖拉、推諉扯皮。一般事項必須在7天內辦結,復雜事項應在15日內將受理(處理)結果書面答復當事人,最長時間不超過1個月。
(三)提高認識,抓好落實。加強機關干部的綜合素質培養,努力提高調處水平。發現苗頭,及時處置,對集體上訪苗頭,堅持就地化解矛盾,努力減少越級上訪,工作人員要耐心細致、熱情誠懇地接待每一位上訪群眾,實現零值集體越級上訪和群眾性事件。
三、檢查考核與獎懲
1、縣民政局將信訪工作列入年度部門工作目標責任制并在年底對照責任書進行檢查考核。
2、考核實行百分制,由局信訪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考核。考核得分95分以上的為優秀,80—95分的為合格,79分以下為不達標。
2024街道信訪工作計劃 篇3
為了進一步夯實我局綜治維穩信訪基礎工作,充分發揮綜治、信訪在維護穩定、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積極推進“平安洪湖”建設,經局黨委研究,成立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及上級有關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全市“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工作大局,以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服務新農村建設為首要任務。按照“打造平安洪湖,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以“主體不變、分工負責、聯合運作、方便群眾、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為原則,整合現有力量、創新工作機制、完善工作制度,真正地把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打造成為不安定因素收集中心,社情民意反饋中心,調處矛盾、維護穩定指揮處置中心。
二、整合方式
我局按照“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協同作戰,形成合力”的工作要求,整合力量,規范行為,完善制度,創新機制,構建綜治維穩信訪工作的總體思路,將局監察室、法制科、辦公室、人教科等部門集于一體,各科室人員在工作職能不變,工作性質不變的基礎上,實行集中辦公。局綜治維穩信訪領導小組設立集中接訪辦公室,局綜治維穩信訪領導小組下設立4個工作小組:民情信息收集組、人民調解工作組、治安防控指揮組、追蹤問效協調組,并實行“五統一”工作機制即:統一受理來信來訪、統一分流矛盾糾紛的處理單位、統一協調疑難復雜問題、統一調配人力、物力、統一跟蹤問效,確保局綜治維穩信訪領導小組各項工作高效運轉。
三、綜治維穩信訪領導小組主要職責和任務
1、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社會穩定的方針、政策及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研究制定矛盾糾紛調處、治安防控工作計劃,并負責督促落實。
2、定期對轄區內不安定因素進行排查,對可能發生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和動向及時協調有關方面做好處置工作。
3、及時總結、上報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的經驗和做法。
四、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運行辦法
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運行程序:按照“集中接待,統一批轉,歸口辦理,協作配合,報結,跟蹤問效”六個步驟進行操作?梢愿爬閷嵭小拔鍌統一”:
1、統一受理來信來訪。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專門接待來訪群眾、處理來訪信件,根據來訪群眾反映的問題,認真填寫《洪湖市財政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接訪記錄》,對一些簡單問題,通過解釋能使群眾滿意的,當場進行解釋答復;對一時解釋不清,需要由其他科室和部門處理的,填寫《案件受理登記表》,報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主任批轉。
2、統一分流矛盾糾紛的處理單位。各類矛盾糾紛在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立案后,根據糾紛的性質,經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主任批準,填寫《案件轉辦通知書》,責令有關科室和單位辦結。
3、統一協調疑難復雜問題。對涉及多個科室和單位的疑難復雜糾紛和治安問題,由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協作,共同解決。
4、統一調配人力、物力。資源整合首先是人力物力的整合,整合后的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具有相對集中的維穩力量,對一個時期的中心工作、特殊時期的穩定工作,可以由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統一調配人力、物力,各科室和單位協同作戰,確保按時完成任務。
5、統一跟蹤問效。各科室和單位對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安排的各項工作按照期限要求認真辦理,辦結情況及時向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反饋結果,以便局綜治維穩信訪工作領導小組能全面掌握、統籌安排,并對分流到各科室和單位的工作實行根蹤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