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年底教育工作報告及2015年打算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書育人能力
1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試行)》,把師德師風列為教師培訓重要內容和教師年度考核、績效考核、職務評聘的重要依據。完善教師考評機制,進一步規范對教師職業道德、業務能力、專業發展、工作成效等方面的評價。引導廣大教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模范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樹立育人為本思想,忠誠履行教書育人職責。加大師德監管力度,著力解決教師隊伍建設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嚴禁教師從事有償補課、有償托管、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違背職業道德的不端行為。
14、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貫徹執行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精神,按照省新修訂的教職工編制標準,配合編制、財政部門全面開展學校教職工編制核定工作。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工作,認真實施并逐步完善《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職務年度考評辦法實施細則(試行)》。進一步完善《市教育系統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績效工資考評分配實施方案(試行)》和各校績效考核及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妥善處理績效工資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制定《市中小學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聘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依法履行中小學教師的資格認定、招考聘用、職務評聘、培養培訓和考核管理職能。建立教師補充機制,按照每年教師自然減員總數的30%為缺編學校補充新教師,落實好省核增我市的專項編制,用于補充中小學緊缺學科教師。全面推行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制度,嚴格程序,擇優聘用,保證新增教師質量。進一步完善教師管理體制,探索教師“縣管校用”機制,統籌教師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15、完善教師交流機制和實施“名師工程”。完善教師交流機制,健全評價考核辦法,對參加雙向交流評價優秀的教師予以激勵,有效促進教師交流工作開展。選派城區優秀骨干教師到鄉鎮學校任職,安排農村學校后備干部到城區學校跟班學習。繼續開展城鄉學校“雙向交流”和農村中心小學內定期輪崗工作。完善城區學校與農村學校結對幫扶制度。繼續實施名師工程,建立一批市“名師工作室”,開展“名師結對”、“名師講壇”、“送教下鄉”等活動,切實發揮優秀人才在課堂教學、新課程改革、課題研究等方面的示范、引領、帶動、輻射作用。開展教育系統第二屆優秀人才評選。
16、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重視開展校本培訓,提高學校自我造血功能。充分發揮教師進修學校省示范性校的作用,制定教師和管理人員全員培訓規劃,扎實開展繼續教育全員培訓、新課程改革培訓、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培訓和幼兒教師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培訓,開展崗位大練兵和教學技能競賽活動。認真實施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和提高培訓。繼續鼓勵在職教師通過電大開放教育、自考、函授等多種形式提高學歷水平。
17、提高學校班子管理水平。改進和完善校長選拔任用制度,健全校長履職監督體系,進一步完善校長崗位責任制及績效考評辦法,充分調動校長工作積極性。舉辦校長“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理論培訓、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積極組織參加國家、省、地校長提高培訓、骨干校長培訓及校長高級研修班學習,扎實舉辦中小學校長論壇,進一步提高校長的理論水平和管理能力。以“樹品牌、創特色”為抓手,鼓勵校長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發揮學校優勢,樹教育品牌,創學校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