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民政局民生保障工作重點
總體思路:緊緊圍繞促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民政為目標,以提高民政為民服務水平為核心,以標準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設為著力點,踐行“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宗旨,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需求,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強化民政“社會管理、保障民生、公共服務”功能,推動各項民政事業創新發展。
(一)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一是實施均等化服務,加強城鄉困難群體管理。積極發揮民政“兜底”保障職能,加強對城鄉困難群眾的管理,讓應享受到社會救助的群體充分納入救助范圍,對已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的困難群體,以公平化、均等化、法制化服務作為有效的管理方式,合理分配社會救助資源,保障社會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通過完善低保動態管理機制,加強對城鄉低保群體的管理。完善社會救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和居民家庭收入核對信息系統,強化分類施保,做到發放資金有升有降、低保對象有進有退,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進退。通過完善五保供養機制,加強五保老人的管理。加快推進敬老幸福園新、擴、改項目建設,創新服務機制,改進服務方式,加強敬老幸福園的管理,打造五保老人幸福樂園。
二是健全幫扶機制,加強優撫群體管理。創新醫療保障機制,推廣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強化分類施保力度,切實解決優撫對象“醫療難”。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適時提高優撫救助標準,著力解決優撫對象的“生活難”。穩步推進優撫對象住房保障制度建設,大力實施危房改造工程,努力解決優撫對象的“住房難”。深化雙擁建設,健全雙擁建設網絡,大力培育雙擁品牌,加快推進雙擁社會化進程,創建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新局面。落實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兩個待遇”,加強軍休所內部規范化管理,開展文娛活動,積極爭創“星級軍休所”和“和諧軍休家園”,全面提升軍休服務水平。
三是服務監督并重,加強社會組織管理。堅持培育發展和管理監督并重,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真正發揮好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組織管理格局,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作用。堅持政社分開,社企分開,轉變政府職能,通過社會組織自我管理和約束,促進其健康有序發展。強化民政部門服務監督職能,嚴把社會組織入口關、審核關、監督關“三關”。積極探索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和登記管理方式創新,逐步建立登記管理、備案管理與分類管理相結合的社會組織管理方式。加強年度檢查和日常監管,及時注銷、撤銷和取締不合格社會組織,凈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擴大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推行黨員“一方隸屬、多重管理、全程作用”發展模式,創新活動載體,完善黨建機制,加大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力度,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力爭黨的工作覆蓋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