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技局雙擁工作計劃范文(通用3篇)
2023年科技局雙擁工作計劃范文 篇2
20xx年我縣科技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培育科技創新能力為重點,以“調轉促”為主線,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主方向,以深化科技改革為源動力,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一、發揮創新主體作用
1、發展壯大高新技術產業。順應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趨勢,改造鐵礦采選、杞柳編制、機電、紡織、農產品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產業層次。同時按照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三種類型,對照新修訂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分層次、分批次做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工作,引導帶動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全年力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5家以上,新通過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
2、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圍繞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打造一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示范作用的創新型企業,培育一批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支持引導企業自建或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鼓勵引導園區通過自建、引入團隊等方式建設眾創空間。力爭20xx年,新培育創新型企業1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家,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
3、抓好科技重大專項實施。圍繞國家和省“十三五”科技發展戰略布局,超前謀劃一批重點科技項目,爭取列入國家或省科技重大專項。抓好全面對接,重點實施現代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省級以上科技重大專項,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力爭全年實施省級重大專項1項以上。全面完成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項目的結題驗收工作。
二、推進農村科技進步
4、深化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探索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和科技專家大院服務模式,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重點圍繞杞柳編制、農產品精深加工等,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培育一批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創新主體。深入開展科技進村入戶和科技精準扶貧工作,組織科技特派員與貧困戶結成利益共同體,促進農村實用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加快農村與社會發展領域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全年新認定科技特派員10人以上,專家大院1家,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工作站1個,農業科技園區1個。
5、開展春季科技培訓。與扶貧辦聯手,開展科技下鄉培訓工作,計劃集中一個月的時間對全縣32個鄉鎮90個行政村開展44場次科技培訓,重點圍繞主導產業、特色農業,介紹新品種,宣傳新技術。
三、實施知識產權戰略
6、大力推進發明專利申請授權量。充分發揮發明專利在創新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和專利質量導向作用,進一步落實發明專利實審資助和授權獎勵政策,兌現20xx年度專利資助及獎勵資金,充分調動企業申請專利的積極性。全年不定期邀請專利代理機構深入企業摸排專利,力爭20xx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 220件以上、授權量達31件以上。
7、強化專利宣傳及行政執法。認真做好“4.26”知識產權宣傳周宣傳活動,在全縣范圍內營造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的氛圍。扎實推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集中打擊假冒專利違法行為。全年查處假冒專利案件不少于6件,調處專利糾紛案件不少于1件。組建專利聯絡員隊伍達60人以上。專利權質押貸款有所突破。
四、完善落實科技創新政策
8、兌現落實扶持政策。認真貫徹落實省“1+6+2”創新型省份建設政策。按照省“1+6+2”配套政策文件精神,認真摸底,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申報,最大限度地爭取企業購置研發設備補助等省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按照《六安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霍邱縣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市、縣兩級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
9、認真開展防震減災工作。由針對性的開展“六進”(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農村、進家庭)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合理規劃地震宏觀網點布局,做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堪選工程。同時積極申報省級、市級科普示范學校、安全社區。
10、提升服務效能。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和效能建設。加強日常績效考核,大力提升科技工作的執行力和落實力。進一步做好科技宣傳、依法行政、社會綜治、雙擁創建、綜合治稅、政務公開等工作,振奮精神,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為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幸福美好霍邱作出新的貢獻。
2023年科技局雙擁工作計劃范文 篇3
各縣市區糧食局,濟寧高新區社發局、太白湖新區經發局,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局屬各單位,機關各科室:
20xx年是我市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七連冠”的評比之年。為進一步深化雙擁工作,促進軍地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建設,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形成軍民共建文明城市,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為進一步鞏固軍民關系,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和聯系;為成功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七連冠”貢獻力量,特制定雙擁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高度重視雙擁創建工作
今年是新一屆全國雙擁模范城的評選年。按照我市今年提出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目標,糧食系統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雙擁模范城創建工作,要以此為契機,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市雙擁辦的部署要求,把創建工作列入糧食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單位“一把手”親自抓雙擁工作,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同時,按照“組織健全、政策落實、活動經常、關系融洽”的要求,對照創模標準條件,自查自糾、補缺補漏,逐項落實。對需要提供的材料做到及時保質保量報送。確保在雙擁模范城“七連冠”驗收過程中,軍糧供應工作不失分。全面完成創建任務。
二、加強宣傳,進一步增強國防觀念和雙擁意識
黨的xx大對做好雙擁工作、加強軍政軍民團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充分認識增強國防觀念,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性,堅持不懈地做好雙擁工作。廣泛宣傳軍地在服從、服務大局的共同基礎上,宣傳圍繞發展抓雙擁,抓好雙擁促發展的重要意義。
1、各單位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做好軍事斗爭準備為重點,以擁軍優屬為主要內容開展國防教育。一是組織干部職工學習貫徹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二是組織參觀烈士陵園、國防教育基地和歷史遺址;三是結合重要時節(國慶節、建軍節、國防教育日等)和征兵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雙擁活動,如:雙擁聯誼會,雙擁晚會、座談會、國防教育知識競賽等。
2、緊密結合“六五”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國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保護軍事設施法》等法律法規以及有關雙擁和優撫安置的政策法規,宣傳我市制定的有關擁軍優屬的各項優惠服務措施。
三、開展節日慰問,增進軍地友誼
今年,在重要節日,如“八一”及“元旦、春節”期間,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組成慰問組,本著“熱情、節儉”的原則,不鋪張浪費,不流于形式,注重從關心部隊官兵日常生活、幫助解決具體困難出發,采取不同形式對濟寧軍分區、濟寧預備役師、濟寧市武警支隊和消防支隊進行走訪慰問。還要召開濟寧市軍糧供應工作座談會,邀請駐軍部隊后勤官兵到軍糧供應“窗口”指導、提意見,不斷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
四、保障軍糧質量,提高保障水平
1、確保軍糧質量。做到“三不準”、“五把關”,即: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糧油不準采購、不準入庫、不準供應;把好糧源關、進貨關、檢驗關、儲存關、銷售關。切實落實軍供站長質量第一責任人制度、出入庫檢驗制度、各項崗位責任制度。
2、加強監督檢查。要加強對全市糧食系統“雙擁”工作的檢查,在市軍供站設立軍糧質量監督檢查員,每個季度向全市部隊伙食單位發放一次“軍糧供應征求意見表”,誠心聽取部隊官兵意見。定期對全市各軍供站點進行監督檢查,及時解決供應中出現的問題,按照部隊需求改進軍供工作,切實提高軍糧保障水平。
3、做好迎接全省軍糧質量大檢查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檢查合格率達100%,為我市軍糧供應工作爭創榮譽。
五、爭創全省規范化管理星級軍供站,提高雙擁服務水平
積極爭取政策,加大資金投入,擴大軍供站營業面積,改善供應環境,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爭取年內成功創建全省規范化管理星級軍供站。一是完善軍供設施,通過增加營業面積,建成集辦公、庫房、營業、服務于一體,較為規范的軍糧專供站。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優化購物環境,不斷提高軍供服務質量。三是完善軍供應急保障機制,保持1—2個月正常軍糧供應量的周轉庫存,并確保應急軍需物資供應單位明確、渠道順暢,以滿足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