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社會實踐總結(通用3篇)
護士社會實踐總結 篇1
轉眼間,十個月的實習生涯已結束,雖然這段實習有點苦有點累,但我依然很高興。回憶起實習這段時光,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神經外科。
七周的神外實習,雖然忙忙碌碌,但讓我覺得很充實,也學到了不少東西,神外不同于其他外科科室,它的病種錯綜復雜,基本都是大手術,術后護理尤為重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意識、瞳孔、保持引流管的通暢、保持患者的正確體位、嚴格記錄出入量等等,不能有一絲疏忽。就拿早上掃床來說,認真觀察病人有無不適、床鋪是否清潔、協助病人翻身、保持舒適的體位。我想很多時候,我們對病人的服務就體現在這些小事上。而且在代教工作中讓我頗感欣慰的是張惠仙護士長,雖然每天忙碌于行政工作,但她不乏對我們認真地教導,指導我們規范操作,尤其是她那和藹的態度,對我們的教導尤如對自己的孩子那樣,讓我們覺得總是那么的親切、和善。記得我剛來科室,看到一個顱骨缺損患者,就感到很好奇地說這個病人頭兩邊怎么陷下去了?護士長就給我們認真講解病因、病理、治療等。
與此同時,整個科室的護理帶教氛圍很是融洽,老師們團結協作、教學認真,總會耐心地給我們講解每一種疾病及其護理要點,并且給學生們很大的操作空間,但又不失帶教中的放手不放眼。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師生關系的融洽:記得有一次我感冒了,郭婷老師拿來了藥讓我吃,并且囑咐我說:“天氣冷了,多穿點衣服”。一句短暫的話語,便許下了很多關心。回想起我們的入科場景,至今歷歷在目,帶教田婉瑩老師不僅能夠認真規范全面的宣教,而且對實習生的每一次小講課都能夠形象生動的講解。
神經外科護理工作相當累,這就是外科的味道,如同五味瓶,其中復雜的滋味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而每個在外科實習過的同學的五味瓶的味道也不盡相同,或偏酸、或偏辣、亦或偏甜,但有一點是相同的,無論是什么滋味,都將是值得我一生回味的味道,屬于神外,屬于我自己的味道。
護士社會實踐總結 篇2
今年寒假我第一次參加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不同于中學時代的社會實踐,我們到了大學,學習的知識具有了專業性,所以此次的實踐活動也更具實踐針對性和專業可行性。
這次,我把實踐地點選定在xx省xx市xx醫院,我秉持著接觸臨床,增長見識;提供服務,奉獻愛心;培養能力,鍛煉自我;宣揚醫學,服務百姓的宗旨,充分利用了實踐的一周時間,走進醫院,為病人提供了具有本校專業特色的相關幫助及服務,讓病人及家屬更好的親身感受護理人員的魅力,身宣傳單來與醫了解醫護人員的生活和工作特點及病人的生活和想法。
我這次的實踐內容一共分為五大部分。
一、熟悉醫院環境,了解工作流程
我第一天獨自一個人熟悉了整個醫院的環境,以便于以后幾天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我認真聽取了醫院里老醫生的介紹,熟悉了醫院各部門的職責和分部間的工作聯系,了解其之間的相關配合及工作流程。在熟悉醫院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我便按計劃開始了我的工作。在熟悉醫院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每個部門的工作性質都有一些差別,但是只有各部門各司其職并且合理配合才能使醫院正常運轉為患者服務,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都會影響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所以,以后我到了工作中就必須認真對待本職工作并學會和其他人密切配合。
二、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況并作相應的心理疏導
我們每天都和患者進行談心,感受他們患病后的心理狀態和對醫療工作的感想,運用我們掌握的心理疏導的知識及技巧為他們做簡單的心理疏導。為醫患間筑起了溝通橋梁,院方也表示了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和贊賞。通過溝通,我們了解到大部分醫患問題根結都在于雙方不能互相理解和體諒。患者及家屬對醫生的工作生活不了解,所以容易產生對醫務工作者的各種誤會。同時,醫務工作者也沒能很好的及時與患者溝通,沒能去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考慮,所以使矛盾產生。
三、積極與醫護人員溝通,悉心聽取學習
我們不僅向身邊的醫護人員請教專業的醫學知識和寶貴的工作經驗,還向他們咨詢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況及他們對他們現在工作的看法以及關于醫學實習生的不足之處和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了解到醫學工作的嚴謹和辛苦,我們的工作關乎生命,所以我們要一絲不茍,也正因為這一特性,我們的工作就格外辛苦和勞累。可即使如此,我們依舊會學好練好,不畏辛苦,為患者服務。
四、運用掌握的知識技能,協助治療工作
我們在老師的允許下,定期對患者進行測血壓量體溫等檢查,并聽取老師對病人病情的分析。不僅增強了我們的知識,更鍛煉了我們的實際操作技能,彌補了在校學生只可“紙上談兵”的不足之處。
五、宣揚醫學養生之道
在現代社會,盡管國家開始逐步重視我們的醫學養身,可百姓對此并沒有一個很好的熟悉度。所以我們通過發放前期準備好的醫學養身宣傳單來介紹一些簡單的醫學知識和有關冬季易患病的注意事項和防治方法。這一宣傳活動得到了大家的熱烈反響,很多病人及家屬都會認真閱讀傳單并向我們提出各種相關的疑問,在老師的幫助和隊員的努力下,他們得到了滿意的解答。
六、啟發和感悟
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結束了,從中我也得到了許多啟發和感悟,大體有以下幾點。
1、掙錢的辛苦。
這些天在住院部實踐,我們每天走來走去為病人服務,跟著老師學習,每天回到家都感覺累趴了。可是看看爸爸媽媽,他們同樣工作的很累,可他們回到家還要給我們做飯做家務,他們才是真正的辛苦啊。我們都是成年人了,我們怎能再任性再亂花錢惹父母生氣?
2、人際關系。
在這次實踐中,讓我很有感觸的一點就人際交往方面。大家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要跟他們處理好關系得需要許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說的一點就是,在交際中,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一些東西,那我們就學著適應它。如果還不行,那就改變一下適應它的方法。我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掌握了很多東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這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因為工作的特性,我們更需學會的是處理好與患者間的關系。只有設身處地的去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患病后著急無助的心情,理解他們無法及時康復而擔心煩躁以致質疑我們的工作能力的煩惱,去主動積極耐心地溝通,我們才能處理好和他們的關系,才能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使他們早日康復。
3、自強自立。
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招"難!"意思就是說:在家里的時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顧、關心和呵護,我們的日子都過得無憂無慮,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時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難,挫折都是靠自已一個人去解決。雖然這些年的住宿生活讓我學會了在生活上的獨立,可在工作中依然不夠自立。在這次的實踐中,我懂得了,雖然你可以請教其他人,尋求幫助,可更多的時候我需要的是自強自立,很多問題我們需要冷靜地獨立判斷和處理。
4、認識來源于實踐。
一切認識都來源于實踐。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5、專業的重要性。
當患者生病時,醫生是他們希望的寄托。因為只有醫生才能給他們健康生活的希望。所以我們的工作是如此的神圣,我們更應努力地在學校學好專業知識,在實踐中鍛煉能力,積累經驗。同時,在這次實踐中我還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勤于動手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設法解決,實在不行可以虛心請教他人。知識是會被遺忘的,只有反復的記憶鞏固才能不斷加深牢固記憶。
短短7天的實習轉眼就結束了,我最終還是堅持住了,耐心地為大家服務,遇到不懂的虛心誠懇地請教老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學習。我感到很充實,感到很有收獲,我們認為這些長進是教室里學不到的,只有通過親手參與才能感受醫學的實踐性,醫療工作的細致入微和義務工作者的無私奉獻。
護士社會實踐總結 篇3
(一)扶貧攻堅在永川區菜茵巖村
7月3日,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工商管理系張翊老師帶領9名學生前往永川區菜茵巖村開展為期一周的“扶貧攻堅”三下鄉活動。
7月5日,村委會扶貧干部帶領團隊走訪了最困難的20戶家庭。通過走訪,同學們向貧困家庭宣傳扶貧相關政策,提高貧困家庭的脫貧意識,并積極幫助他們干一些挑水、割草等力所能及的農活。同學們還在村委會會議大廳開展“扶貧攻堅”的系列活動,舉辦脫貧宣講以及文藝匯演活動。
活動結束后,村書記陳善斌、扶貧辦唐主任給在座的20戶貧困家庭講解脫貧工作是村委會工作的重點,解讀村委會近期脫貧工作的政策方向及計劃,還為貧困家庭孩子發放學習用品,鼓勵貧困家庭積極生活。
7月6日,永川區陳食街道菜茵巖村委會與學院簽訂長期脫貧對接幫扶協議,希望學院不定時派遣優秀學生到當地調研和慰問,加強彼此間的溝通互動。
(二)服務關愛進長壽區鳳城街道三峽路社區
7月4日,工商管理系“教育關愛服務團”來到重慶市長壽區鳳城街道三峽路社區,開展一系列以“關愛留守兒童,關愛孤寡老人”為主題的暑期實踐活動。
7月5日,“服務團”的同學們與留守兒童們一起在風箏上繪畫,讓孩子們自由發揮,展示天性;同時又鍛煉孩子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孩子們互幫互助的精神。
7月6日,“服務團”的同學們來到醫院探望生病的孤寡老人,并給他們帶上一點小禮物,送上關愛和溫暖。同學們來到幾位老人的家中,幫他們做家務,陪他們拉家常,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
通過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進一步了解社會的現狀,增強自身的社會實踐力和責任感,更懂得要懷一顆感恩之心回報父母,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