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敬業獲獎感言(精選5篇)
愛崗敬業獲獎感言 篇1
:
大家上午好!我叫,非常榮幸參加這次與祖國同奮進,與企業共發展的演講比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奉獻無悔青春,唱響安保之歌》。
身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感到莫大的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名安保里的青年員工,能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為祖國的繁榮興旺添磚加瓦,為首都機場的發展壯大貢獻自己的青春,我更是感到光榮和幸運。
革命戰爭年代,一曲《義勇軍進行曲》喚起無數熱血青年為挽救民族危亡而奮斗犧牲。新成立初期,“把青春獻給祖國”的響亮口號燃起一代團員青年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保安人員愛崗敬業。改革開放初期,“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口號響徹祖國大地,成為激勵一代青年奮發進取的強大力量。如今,“我與祖國共奮進,與企業同發展”又成為我們當代青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出的時代最強音。
“與祖國共奮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企業同發展”則是我們青年人實現理想和價值的必經之路。作為安保里的年輕人,我深知,個人的命運與企業的命運、國家的命運密不可分。
有人曾問過一位哲學家這樣一個問題,“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哲學家回答說:“把它放到大海里去”。這個富有哲理的小對話能給我們太多的啟示:為什么洶涌的波濤蘊涵著激蕩一切的無窮力量,正是因為有那一滴滴海水的力量匯集;而那一滴滴水,也只有納入大海的懷抱里,才能以多樣的形態來證明和展示自己演講稿。安保的今天不就是這滴滴水珠匯聚而成,而這滴滴看似渺小的水珠,正是在這個集體的大海里,實現了生命的價值,獲得了充盈的力量。
早在培訓班上,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安保事業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和所取得的光輝成績。是多少代安檢人用青春鑄就了保衛祖國航空安全的生命頌歌。生命不僅僅是一滴滴的鮮血,它更是渴望燃燒的激情;青春也不僅僅是一聲聲的贊美,它更是擁有使命并為之奮斗不息的源泉,因為生命的光環,一個個看似平凡的身體賦予了安檢人獨有的堅強靈魂;因為青春的絢麗,一個個懵懂的少年捍衛著代表榮譽的“藍色盾牌”。
為表彰先進,激勵員工隊伍,公司對20xx年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員工給與了表彰獎勵,20xx年是集團公司的價值年,也是安保公司之后的關鍵年——成長年。在這里我要問大家,在每一位的心里什么是最有價值的員工?是接受很多的嗎?是腳踏實地的工作嗎?是那些服務標兵嗎?
在我們的團隊里,有這樣一個人。20xx年10月的一天,我們得知爸爸患了肝癌!爸爸病了,女兒一定很著急,一定很心疼,尤其是這樣的不治之癥——癌癥!可是仍然堅持工作在安檢現場!~我們每天都不曾想過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可是它竟然真的降臨在一個僅僅22歲的女孩身上!~一個女孩每天要為空防安全辛辛苦苦的工作,下班后又要為爸爸那高昂的醫療費用而發愁!小小年紀的她承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生活重擔!春節就要到了,爸爸想和她一起過新年,可是看到別的同事因為想家而落淚,毅然放棄了休假!沒有陪爸爸回家過年。她心里其實也很想回去陪爸爸。可是竟把這樣的機會讓給了別人!有一次晚上回家的路上,我遇見了她,只見她正坐在車里掉眼淚,原來她爸爸的病更加嚴重了,吐了一地的血。可是家里所有的錢都已經用在了為爸爸治病上,眼看著家里再也拿不出錢了,爸爸放棄了治療!…。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被生活打倒,主動要求戰斗在安檢第一線——人身現場。并連續四個星期查出的違禁品獲得部里第一名!就在這個時候,爸爸真的離她而去了
聽到這個噩耗時,她哭了。一遍又一遍的呼喊著爸爸、爸爸…。就是這樣的一名員工,舍小家,顧大家,從沒請過一天的假!送走爸爸以后,又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這不就是我們身邊的徐秀麗嗎!在日常工作中,立足崗位做貢獻,扎扎實實干工作。她是平凡而又是偉大的,是廣大員工的優秀代表,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這不正是安保公司最有價值的員工嗎?
愛崗敬業獲獎感言 篇2
創新的動力
常有所疑,是創新的開端。勇于破疑,是創新的動力。從前有一種病,只要有人患上,便無藥可治。一位化學家不幸患上此病,他四處求醫也沒有治好。一天,他聽說有一口井的水能治好這種病,化學家便悻然前往,從此井中取水喝了之后,病居然真的好了。化學家對井水進行研究發現,井水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芒硝,對這種病有神奇功效。化學家因發現井水的秘密獲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治好了病,更重要的是他“從有所疑,到破疑”,通過自己的深究去發現了治病的根本物質。
誠然,成功需要能力,但www.letgol.com是“常有所疑、勇于破疑”則取決于我們的熱情和勇氣。一支鉛筆不僅僅可以用來寫字,必要時還能用來做尺子畫線;還能作為禮品送人;能當商品出售獲得利潤;鉛筆的芯磨成粉后可作潤滑粉。故事傳達給我們的是創新的啟迪,只要我們有創新的熱情和勇氣,那么就已經臨近成功的門檻。創新,是醫院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作為醫院的一分子,醫院的未來在我們肩上,我們只有不斷創新,不斷進步,才能給醫院給自己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愛崗敬業獲獎感言 篇3
拉呱,也是一門學問
聽了李克富教授的《如何與人溝通》后,感觸頗多,原來“拉呱”也是很深奧的一門學問啊!
記得我們科曾經住過一位老年骨折患者,入院時體檢血壓高,醫生對癥給老人用藥控制血壓,但奇怪的是,老人的血壓一直居高不下,進而不得不延遲手術時間,老人非常著急。護士長得知這一情況后就經常抽時間去與老人聊天,安慰老人要耐心配合醫生治療。閑談中護士長意外了解到導致老人血壓一直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竟是其經常食用的豆腐乳。經過護士長的細心講解,老人從此不再食用豆腐乳,血壓很快就降至正常,進行了擇期手術,解除了病痛。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護士不要把“以病人為中心”只是掛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中,要站在患者的立場,重視患者的感受,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同時還要主動多與患者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把醫學健康知識及時傳播給患者,讓患者在聊天和拉呱中增長健康知識和體會骨醫的人文關懷。
愛崗敬業獲獎感言 篇4
開闊眼界規劃職業
聽完張院長關于“個人職業規劃”的培訓后,翻開我的小本子,看著上面寫給自己的問題:
我有沒有目標?我的目標是什么?我為我的目標作了怎樣的努力?我還要再為我的目標做什么樣的努力?
不可否認,像我一樣中專起步開始工作的人,在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方面還需努力提升。所以張院長提出個人職業的三個十年規劃時,我不禁暗自在此基礎之上又為自己加上十年,以用來補充知識,提高學歷。
培訓中張院長講到,我們應開闊視聽,了解外界訊息,才能確定自己發展的方向。對此我深有感觸,記得XX年時,我科技術組準備研制一個可調節的角度盒,滿足普通x線片不同角度的拍攝需求。當時張院長就提醒我首先要了解這一裝置是否有已經有人做了。但年輕莽撞的我只是到網上查了查,查無結果就想當然的認為并沒有人做。可是,在當年的放射技術學術交流會上,我得知這一項目已被我市另一家醫院申請了專利。而那時,我的設計剛剛被送去做模型。這個教訓告訴我,做任何事不能只是埋頭瞎干,更應看看外面廣闊的世界,閉目塞聽最終只會讓人變成自大的井底之蛙,而如會旁征博引,取他山之石亦可以攻玉。
愛崗敬業獲獎感言 篇5
與時俱進的成長路
以往經常把科學技術或學科建設掛在嘴邊,卻從未真正理解其內涵,今天聽了黃院長的《科技興院與學科建設》的課程,我才對其有了新的深刻的認識。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從石器時代的原始社會到青銅器時代的奴隸社會和鐵器時代的封建社會,最后到現在的高分子時代,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從來都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兩個車輪。回顧醫院歷史,就是科技興院的歷史。我們個人的成長也同樣需要不斷的學習和進取,我們要像海面一樣不停地汲取知識,豐富和充實自己,使自己與時俱進,成為一名被社會所需的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