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感言守紀(通用3篇)
獲獎感言守紀 篇1
感謝各位同學的支持,推舉我為守紀之星。俗話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由,也是在一定范圍內的,就好比權利。權力是一匹烈馬,駕馭不當,則會禍國殃民。駕馭得當,則可以建功立業。造福于民。沒有限制的自由,就似比而不周的小人,守紀律,就像君子,周而不比。這么講,有些老王賣瓜的意味。但,守紀律確實重要。在大家眼中,可能我只是個沉默寡言,不善表達的人。這么講吧,為人要低調,做事須三思。謹慎,訥于言,敏于行。凡事要考慮后果,不要違反紀律,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規定”就是“龜腚”,沒有必要去和他較勁,做好自己分內之事足矣。紀律,也是幫助人們端正思想態度,減少人們犯的錯。人往高處走,首先要在思想行為上行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成績不佳不是最要緊的,人品要端正,也不是在故意說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品質就是一個人的精神基石,少犯錯,不貳過。雖然有人成績進步不大,也沒被選為什么星。要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屢戰屢敗不可怕,只要再去嘗試,屢敗屢戰,最后戰勝自己,F在不成功,不代表一直不成功。黃忠六十跟備,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為相,佘太君百歲掛帥,大器不能早成,就會晚成。要拿得起放得下,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不過現代人也未必會那么長壽,出名要趁早,人生之路漫長,荊棘小到,陽光大道都有,就是沒有回頭之道,走上去就別后悔,不要回頭。
獲獎感言守紀 篇2
守紀之星評選理由:
在個性張揚的時代,在年少輕狂的花季,他們能夠不被紛紛擾擾所惑,嚴格要求自己,這一份執著,為青春平添了無限亮色。
頒獎詞:
他們用文明守得一份淡定從容:智欲圓,不以善小不為,志存高遠,謹言拂去躁動;行欲方,不以惡小而為,求實坦蕩,慎行吹盡浮華。寧靜致遠,他們彰顯著當代學子風范。
遵守紀律是我們每個人的本分。很榮幸我有幸被評為紀律之星,在今后我一定繼續爭做遵守紀律的楷模,并積極影響其他同學,共創和諧!謝謝大家!
獲獎感言守紀 篇3
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我代表uc團隊,參加了在福州舉行的第12屆中國科協年會。這是我國科技領域最高級別、最高水平、規模最大的科技盛會之一。
今年年會的開幕式安排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開幕式上偌大的場館座無虛席,到會的有4000多名中國優秀的科技工作者代表,100多位兩院院士,中科院的老院長們、中央主管領導等悉數到場。這也是我參加過級別最高的盛會了。
與我以往參加過的大會不同,在科協會議上,少了一些官樣文章,洋溢的是科學家們的真知灼見?茀f主席韓啟德的開幕辭非常精彩,他用非常質樸和洗練的話語,闡述了當代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使命。我聽了很受感染,從中我能感受到一位優秀科學家的氣質,憂國憂民,為振興中華、發展中國科技事業所做的不懈努力。這正如林則徐所說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就是在這樣一個異常隆重的盛會上,周光召基金會,向uc團隊頒發了“應用科學獎”。
這個以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的名字命名的獎項,是科協大會上最重要的獎項。
在會后的晚宴上,基金會的顧問們(包括原中科院的老院長,和在任的副院長)透露出這個獎項背后的故事:這個基金會前后籌劃了7年時間,獎項由周院長率領的獨立評委會評定得出,周院長一向以治學嚴謹著稱,評選過程完全不受外部因素干擾。并且獎項以周光召的名字命名,凸顯出獎勵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在他們心目中,這就是中國的“諾貝爾獎”
本屆獲獎者是4位:
第一位是57歲的地質學家——多吉院士,他是藏族唯一的一位院士。在西藏高原上,從事地質勘探工作20多年,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了中國第一口地熱高產井——羊八井熱田深部高溫資源開發性勘查工作。
第二第三位是材料學專家,57歲的益小蘇博士,從事航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45歲的楊銳博士,從事金屬材料的研究工作。
uc團隊是這個獎項中,歷屆最年輕的獲獎者,也是it界唯一獲此殊榮的。在開幕式上,大會向在場的全體代表,介紹了uc團隊所取得的驕人成績。
與其它獲獎者相比,uc團隊是那么的特殊。沒有海外留學的經歷,也不是博士導師,更加不是科學院院士和首席科學家。因此她的出現是格外的引人注目的。
當我代表uc全體同學,上臺接受這個獎項的時候,我深深的為我們的團隊感到自豪。在我腦海中閃過的是同學們不畏艱苦的日日夜夜,正是這些努力,使我們贏得了同行的尊重,贏得了國家科學界對我們的認可。
坦白說,我們所做的技術研究難度,也許還達不到心目中“科學家”的稱號。
但是,我們的產品確是真真切切的幫助了每一位手機用戶,讓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都能便捷的獲取信息。
uc的確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uc的移動應用產品和更加智能的服務,將會深刻的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使人對信息的利用更有效率,生活變得更精彩。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uc團隊的成就,絕對不亞于任何一位科學家的成就。
這一份榮譽,不僅僅是周院長對我們這群年輕人的厚愛;更是老一輩科學家們對uc的深切期望。我感受到肩上的責任愈加沉重,我們必將矢志不渝的踐行uc的使命,共同譜寫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