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敬老院的志愿者活動總結(精選3篇)
參加敬老院的志愿者活動總結 篇1
我們懷化學院音樂舞蹈系全體志愿者集體乘車去往我市某敬老院進行志愿活動。本次活動內容包括陪老人聊天,打掃衛生,表演節目等。現對于敬老院之行感受總結如下:
經過同老年人的交流,我們發現,在敬老院居住的老年人大多數由于某種原因,造成生理上的疾病或殘疾,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乃至自理能力,加之其子女工作無閑暇時間予以照料或因子女不孝等種種復雜原因,老年人失去去所,不得不居住于敬老院。換言之,老年人居住在敬老院實屬無奈之舉。
據老年人反映,在敬老院居住的生活并不像外界宣傳的那樣幸福。工作人員雖能履職,但態度一般且對于老年人存在某種偏見,不能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料。敬老院的伙食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據老人說,很少能吃到肉菜,飯菜的品質只能用一般形容,而且志愿者活動中由志愿者提供的食品等福利也很少能到達老人手中。費用方面,敬老院對于一般需求老人的收費標準大約為1000元/人,對于需要空調或特殊照料的老人,收費標準會有不同程度提高。
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百無聊賴,很需要提高物質生活水平,得到精神慰藉。大部分老人都對于志愿者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據反映,幾乎每個周末都會有志愿者到來,進行志愿活動。他們熱情地同我們交談,回答我們的問題。他們認為我們的到來并沒有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干擾,而是帶來了很多快樂,臨走時,他們依依不舍地同我們道別并期待著我們的下一次到來
經過此次敬老院之行,我對于敬老院的生活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真實的了解。此行使我知道社會上還有許多老年人需要我們發自內心的幫助。
我認為,國家和社會應該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重視,加大養老領域的投入,提高養老金標準,并同時改造敬老院,美化敬老院環境,升級敬老院設備,提高衛生水平;同時要加強敬老院工作人員的挑選和培訓,尤其是思想道德領域的培訓,讓工作人員清醒地認識到老人們的今天將是他們的明天,使其發自內心地關心老人,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社會人士應加強思想道德素質,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榮辱觀,讓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充分發揚,作為子女要積極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給予其充分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慰藉,從根本上扭轉社會老齡化給老年人帶來的不利局面;還應積極轉變就業觀念,積極落實職業平等觀,減輕敬老工作發展阻力;并給予老年人更多關注和關心,讓老年人安享晚年。
總之,社會老齡化是今天中國社會人口形勢的特征之一,做好安撫老年人工作勢在必行,任重道遠,這需要社會各個階層,群體的共同努力,改變認識,加強修養,積極行動。
參加敬老院的志愿者活動總結 篇2
為了提高和培養小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響應尊老敬老精神,了解老人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歡樂,為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南汶西聯小大隊部帶著“服務之心,關愛之心”于5月16日走進了敬老院,進行了本次敬老院獻愛心活動。
5月16日,在大隊部的帶領下,我校一行四十余人乘車前往敬老院,一路上同學們熱情洋溢,激動萬分。
在敬老院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對敬老院進行了清掃勞動,對敬老院的老人們進行慰問。萬事開頭難,這是學生們第一次來到這里活動,還沒有與老人們熟識,所以剛開始幾位同學還有些手足無措。但是老人們卻是和藹可親,主動邀請我們一起坐。隨后在敬老院工作人員的溝通下,在同學們互相的鼓勵下,不多久,大家就各自找到了聊天的老人。本以為聊天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那時學生們才意識到原來同老人聊天也是要有技巧的。福利院的老人們大都是歲數比較大的,他們有的語速很慢,有的聽力很差,這都需要同學們有足夠的耐心。同老人聊天的內容也是很有講究的,畢竟是相差了大半個世紀的人了,于是同學們盡力去想一些我們所知道的老人那個年代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同老人聊子女的工作,聊最近的天氣或是聊老人的身體近況等等。在聊天的過程中,老人們精神狀態越來越好,到后來學
生們不用想話題,老人自己就侃侃而談,同學們的熱情也隨之高漲,不多久,孩子與老人之間就少了份隔閡,多了份親熱。直到4點半老人們準備吃飯了,我們才依依不舍的告別,老人們希望我們學生們有時間一定再去看他們。
此次活動得到了我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也體現了我校對社會福利事業的積極支持與關注,校里各級同學的踴躍參與,不但對福利院的老人們奉獻了我們的一片愛心,還使同學們的內心得到了觸動和洗禮。
參加敬老院的志愿者活動總結 篇3
XX年12月21日,我們xx學院音樂舞蹈系全體志愿者集體乘車去往我市某敬老院進行志愿活動。本次活動內容包括陪老人聊天,打掃衛生,表演節目等。
現對于敬老院之行感受總結如下:
經過同老年人的交流,我們發現,在敬老院居住的老年人大多數由于某種原因,造成生理上的疾病或殘疾,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乃至自理能力,加之其子女工作無閑暇時間予以照料或因子女不孝等種種復雜原因,老年人失去去所,不得不居住于敬老院。換言之,老年人居住在敬老院實屬無奈之舉。
據老年人反映,在敬老院居住的生活并不像外界宣傳的那樣幸福。工作人員雖能履職,但態度一般且對于老年人存在某種偏見,不能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料。敬老院的伙食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據老人說,很少能吃到肉菜,飯菜的品質只能用一般形容,而且志愿者活動中由志愿者提供的食品等福利也很少能到達老人手中。費用方面,敬老院對于一般需求老人的收費標準大約為1000元/人,對于需要空調或特殊照料的老人,收費標準會有不同程度提高。
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百無聊賴,很需要提高物質生活水平,得到精神慰藉。大部分老人都對于志愿者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據反映,幾乎每個周末都會有志愿者到來,進行志愿活動。他們熱情地同我們交談,回答我們的問題。他們認為我們的到來并沒有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干擾,而是帶來了很多快樂,臨走時,他們依依不舍地同我們道別并期待著我們的下一次到來
經過此次敬老院之行,我對于敬老院的生活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真實的了解。此行使我知道社會上還有許多老年人需要我們發自內心的幫助。
我認為,國家和社會應該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重視,加大養老領域的投入,提高養老金標準,并同時改造敬老院,美化敬老院環境,升級敬老院設備,提高衛生水平;同時要加強敬老院工作人員的挑選和培訓,尤其是思想道德領域的培訓,讓工作人員清醒地認識到老人們的今天將是他們的明天,使其發自內心地關心老人,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社會人士應加強思想道德素質,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榮辱觀,讓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充分發揚,作為子女要積極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給予其充分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慰藉,從根本上扭轉社會老齡化給老年人帶來的不利局面;還應積極轉變就業觀念,積極落實職業平等觀,減輕敬老工作發展阻力;并給予老年人更多關注和關心,讓老年人安享晚年。
而作為一代大學生,我們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熱量,充分利用每次志愿活動的機會為老年人帶來安慰,并要積極組織、策劃、實施每次敬老活動,使得敬老活動進行得有意義,真正達到減輕老年人心理負擔、提高老人生活水平的目的。要竭力避免形式主義行為的出現,避免在活動中擾亂老人的正常生活,采取正確、合理的溝通手段,認真傾聽老年人的訴求,如果可能,則尋找機會向有關部門反映所發現的問題,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總之,社會老齡化是今天中國社會人口形勢的特征之一,做好安撫老年人工作勢在必行,任重道遠,這需要社會各個階層、群體的共同努力,改變認識,加強修養,積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