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心理活動的總結(精選3篇)
有關于心理活動的總結 篇1
本次心理活動月內容多、戰線長、覆蓋面廣,學校制定有基礎、有新意、有效果的心理教育目標,從學生、教師、家長三方面進行心理活動教育。
一、一場完整的心理評估測驗
開學一周內,三小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心理測驗,學校下發身體心理健康表格紙質表,對全校表格進行回收篩查,完成一次全面的心理實測。同時為了提高檢測的信效度,三小心理老師對班級實行抽查檢測和部分學生心理量表再測。結果表明三小學生心理素質良好,全校心理測驗無重大心理問題。
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三小領導安排部署全體班主任對班級內學生進行談話,明令要求班主任100%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訪談,全方面了解學生的基本信息,對有需要的學生重點登記,正副班主任進行家訪,持續關注這些學生的后續發展,重點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況,建立完整的追蹤心理制度。
二、教師心理危機干預培訓
周一例會中,三小心理老師對全校教師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培訓。此次培訓一方面為教師進行心理知識的宣傳,另一方面也為全校教師傳授與學生訪談交流的技巧。此次培訓重點講解了什么是心理危機干預,如何正確識別心理危機,心理危機干預的知識與技巧,如何處理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如何增加對待心理危機的應急敏感度,同時心理老師對三小的心理危機干預制度進行講解,讓每一名教師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心理危機干預中的職責,對三小的干預制度更加了解,防患于未然。
三、一次密切的家校合作
三小召開了以“關愛學生,呵護健康”為主題的家長培訓,全校家長無懼風雨,積極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共分為三個流程:首先,學校心理專職教師屈杰瑩老師進行了“關愛學生,呵護健康”專題講座,從心理專業的角度,以簡明常見的例子,對家長進行了培訓。她清晰易懂的語言以及發人深省的例子,向家長傳授了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家長們個個聚精會神聆聽,并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家長培訓會更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波動,盡心呵護孩子的身心健康。緊接著,林杏嬋副校長做本次家長會的總結發言。
隨后,各班主任老師針對不同年級孩子的特點,選定主題,對家長們進行了市編教材主題培訓,家長們認真拍照并做記錄,獲益良多。班主任就開學來的工作談論了班級的種種表現以及班風學風的樹立,指明了孩子們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各任課老師從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介紹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家長帶來了指導學習的方法和建議。
整個家長培訓安排緊湊,內容豐富,會后家長們還就個別問題與相關任課老師進行簡單交流。相信家校聯手,定能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
有關于心理活動的總結 篇2
我們都向往著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生都在為心中的夢而奮斗,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光需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更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指引人生方向的那顆北斗星,在茫茫的社會大洋上指引著我們的方向。青春短暫,從此刻起,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好好描繪生命這張白紙。5月28日下午,我們邀請了大學計算機學院心理輔導員戚娟老師進行了心理講座。
在本次活動開始之前,我們做了如下準備:
1、部門人員開會討論活動相關事宜。邀請戚娟老師,確定該講座的主題,活動流程及人員安排等。
2、聯系學院制作本次講座的展板以及條幅,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并且邀請宣傳部作為本次講座的攝影助手。
3、準確下達活動通知,確;顒诱S行蜻M行。
4、對于本次的心理講座,每個人都很重視。心理部所有成員都提前到場,調試多媒體,并且打掃會場衛生,擺放展板以及懸掛條幅。
由于本次講座的宣傳力度大,并且宣傳范圍廣,不僅只有計算機學院的同學參加,還包括許多其余學院的很多同學。參加講座的同學們都熱情高漲,人數充足,并且無遲到現象。講座在進行過程中,同學們都在認真的傾聽,學習。講座一開始,戚娟老師通過一個群面應聘的視頻引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在本次講座中,戚娟老師通過閉上眼睛,想一下身邊有什么紅色的東西以及出現一組圖形讓我們觀察并提問有幾個五角星圖形的互動讓我們了解了目標對一個人的影響。告訴我們職業規劃對于大學生來說的重要意義。并且講解了如何制作生涯規劃,和確定正確的合理的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已經人生目標的重要性。同時戚娟老師還講解了許多人生規劃的理論知識。講座結束后,心理部的成員安排同學們有序的退場并且對會場進行了打掃。
總體來講,此次活動是比較成功的。首先,準備比較充分,部門成員開會確定了活動主題,流程,并且積極宣傳本次的心理講座,調動了同學們參加心理講座的積極性。其次,氛圍良好,絕大部分同學們都認真的聽講座,學習到很多關于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使本次活動的主題和意義得到充分體現。但是此次活動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比如在老師講的時候,有極少部分的同學玩手機,這些不足也指出了我們今后工作的重點,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一定會做的更加出色。
有關于心理活動的總結 篇3
本學期已經開始了,本班很多學生在學習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進步,心理也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這既有學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長的協助,更有教師耐心的指導,下面我就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小結:
一、走進學生幫助學生。
由于小學生正值成長發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獨立意識較差,所以小學生很容易發生心理行為偏差。
近年來,小學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為,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因此,通過講故事、學生表演小品、小組討論、學生點評的方式,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接受相關的知識。
在家長開放日,結合學生的平時表現和家長及時交流。給家長相應的指導,讓他們多關心孩子的成長,多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
二、通過課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知識。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過程,從教材內容看,各科內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著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聯系家庭,引導學生家長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學生家長與學生固有的血緣關系,感情和倫理道德上的內在聯系,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學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父母在關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才得壯、不生病就是健康,這是不全面的認識,事實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礙,如說謊、無理取鬧等行為。然而,由于認識的片面性,不少家長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甚至采取違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這是不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的。在發現他們心理有缺陷時我們就及時與家長聯系做到及時矯正,引導他們熱愛生活、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養成樂觀進取的精神。
在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到在小學進行心理輔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擔負著培養下一代重任的小學教育,在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我們更應當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實踐證明,教師只有融入學生,才能夠傾聽學生的聲音,為他們煩惱而煩惱,為他們快樂而快樂。要使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展,教師必須掌握好心理知識,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心理教育規律,探索學生的心理發展,總結心理教育的經驗,與家庭、社會緊密聯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