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團委開展五四青年節活動總結(精選3篇)
校團委開展五四青年節活動總結 篇1
一、團委基本情況
共青團XX中學委員會設兼職正書記一人,兼職副書記2人,兼職團干3人。下設3個年級部團總支,32個班級團支部,1個教工團總支。共青團員人數約占全校人數的60%。一年來,我校逐漸形成了以黨建帶團建,以校團委帶年級部團總支,年級部團總支帶班級團支部的工作模式和以團委組織主導、學生骨干帶動、理論社團推進、團支部落實、廣大青年團員參與的立體式工作格局。
二、開展工作回顧
近一年來,我校團委在團縣委、校長室、黨支部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團縣委的工作會議精神,緊密圍繞學校黨政德育工作中心,以社會實踐和體驗教育為重點,努力營造了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綠色環境,為我校創建“一流學校”作出了貢獻。
(一)構建規范的組織網絡體系,夯實團建工作的基礎工程。
1、組織領導自動化。我校團委開展各項工作都得到了上級團組織和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團委直接隸屬于學校黨支部。蔡書記、趙校長常常親力親為,悉心指導我們團委工作。各項工作只要團委書記牽頭負責,都會得到各級部的支持配合,上下齊心,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見到成績。
2、組織機構網絡化。新學期開始,由于人員變動較大,我們首先健全了團委會、學生會等團隊工作機構。畢業生離校,新生進校后及時在新增班級通過民主選舉建立了高一團支部組織,認真做好團員組織關系的轉接,團籍注冊和團員基本情況統計工作。為了保證組織網絡的順暢運行,上至團委,下至各班團支部、團小組,都配備了各項工作負責人,使各項工作開展有了組織人事上的保障。
3、組織管理制度化。雖然今年暑假后,實驗中學初中部已并入龍城中學,在校生人數較之以前大幅度減少,但是管理工作仍然沒有放松,光靠我們團組織一班人的親和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以制度化建設為依托,逐步實現組織管理制度化。
自本屆團委成立后,我們陸續制定了《團干部會議制度》、《優秀團員評比方案》、《優秀團干評比方案》,近期又制定了《團支部評選方案》、《團校學習制度》。制度一旦出臺,就嚴格按制度辦事。比如依據《團校學習制度》招收團校團前班學員,需經個人申請,班級團支部、班主任、年級組層層推薦,經團委審核后方可進入團校學習,修完規定課程后經過考核合格方可確定為入團積極分子。再比如依據《優秀團員、優秀團干評比方案》,每學期都以團支部為單位對全體團員的“德”、“能”、“勤”、“績”進行考核評議,不但要評出“優秀團員”、“優秀團干”,更要使考核成績較差的團員找到了差距,心中鳴起了警鐘。
4、本學期,我校團委成立了中學生團校,舉辦了團校開學典禮和培訓交流會。內容包括團務知識學習,形勢政策學習,理想道德學習和民主法制的學習等。
5、團委會及時書寫并上報了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并及時召開了團委例會。
6、做好推優入黨的工作。今年11月,我校團委通過推優入黨的方式,向黨組織又推薦了一名優秀的共青團員。
7、加強對校學生會,廣播站,文明崗工作的指導
(二)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
1、開展系列德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教育之道首在立人,人立而百事舉;立人之道,首在尚德,德高而品自純。為此,我校進一步健全了德育工作領導機構,構建了德育工作體系,形成了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網絡。我校充分利用校內外德育資源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誠信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動。如三月掃墓,學雷鋒活動,四月“放飛青春”歌手大賽,五四青年節活動,請心理教師作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請優秀政治老師做一個愛國主義動員,準備在十二月份舉行十八歲成人儀式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德育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2、開展“喜迎祖國60華誕,培育民族精神”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民族精神的偉大。
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校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依據中宣部、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積極響應上級的通知,及時部署,認真策劃,在學校師生中開展了“喜迎祖國60華誕,培育民族精神”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民族精神的偉大,感受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活動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1)準備充分,宣傳到位
本學期開學初,團委制定了活動方案,通過升旗儀式、班會、團例會等途徑向學生進行有關“弘揚民族精神”、“感受新變化,喜迎國慶”的大力宣傳,組織學生收集素材,交流心得,利用校園廣播站、板報、宣傳欄等宣傳媒介,介紹這次活動的方式、目的、意義,以及民族精神的實質和表現等,營造了良好的活動氛圍。
(2)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①在開學的升旗儀式上,趙校長對全體師生進行了教育講話,要求全體教職工在每周的升旗儀式上與學生一起高唱國歌,讓愛國主義教育“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
②在9月20日“公民道德宣傳日”到來之際,結合《公民道德實施綱要》要求,組織各班級認真學習《中小學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尤其是對高一新生開展軍訓和《守則》、《規范》及《泗水實驗中學學生一日常規》教育,切實加強和改進中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方法、途徑。
③在“九·一八”事件紀念日前,請蔡書記向學生做了“銘記歷史,復興中華”的講話,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學習,讓學生回顧歷史,記住歷史,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從小樹立“不忘國恥、振興中華”之志。
④組織各班參加“響應時代召喚,弘揚民族精神”暨慶祝教師節黑板報評比活動。
⑤在全校學生中教唱《國歌》與《光榮啊,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⑥組織高一新生觀看愛國主義影片。
(3)強化措施,深入推進
向中學生宣傳我國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xx大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增強中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為活動的根本目的,我校特別注重這一點。我校為鞏固這次活動取得的效果,將以這次活動為契機,決定以后每年第一學期將組織一次“響應時代召喚,弘揚民族精神”的主題教育活動,形成強化民族精神教育的長效機制。通過這次活動,全校學生深刻了解了民族精神的豐富內容,感受了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體驗了民族精神的內涵,也正在逐步樹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好全面準備的責任感。
3、開展“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共青團員意識。
校團委開展五四青年節活動總結 篇2
五月到來,我們迎來了“五四”運動101周年,五月這個充滿朝氣的季節開始提醒所有的有志青年都要勇敢向上,這個就是青年節的意義所在。
彈指一揮間,人類已昂首跨進了二十一世紀,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掙脫了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然而,人們不會忘記那劃時代民族的“五四”愛國運動,更不會忘記那舉起民族救亡旗幟,開創民族獨立和民族振興新紀元的先驅者,不會忘記革命戰爭的峰火硝煙,更不會忘記,為真理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我們生活在一個靚麗的季節,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字眼,我們要去追回與你同行、釋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是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春,是季節,是成長的季節,青春就茁壯在成長季節的那片生命的綠色,是陽光下那片燦爛的笑容。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它也許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不過請記住,即使它象一顆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它成為一次輝煌的閃現,不懼艱難困險,敢于拼搏,志比云天。
青春是什么?青春可以是攜子之手,浪漫而溫馨地漫步于桃紅柳綠之中;青春可以是把頭發染成五顏六色,在大街上旁苦無人地大跳千奇百怪的街舞;青春可以是無休止地泡吧,瘋狂地蹦迪,如果還嫌不夠刺激的話,那就去蹦極,開飛機。難道,難道青春僅僅就只剩下這些了嗎?青春也可以是潛心于科學研究,十年磨一劍;青春還可以是扎根于邊疆,一心謀發展;青春更可以是手擎炸藥包炸碉堡時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吶喊聲。青春是整個人生旅程中最絢麗的一站,最奇妙的一站,最燦爛的一站。青春孕育著無窮無盡的能量等著我們去開采,去挖掘,去釋放,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對于人生價值的認識、詮釋,乃至于實現,而青春正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黃金時期。
中學時代,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知道,風雨會使我們變得強壯,挫折會使我們變得堅強。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來自于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我們要面對山峰,去欣賞它的風光,面對未來去爭創人生的輝煌,凸現生命的價值。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乖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仍然是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是的,我們在行動,在校政教處和團委的領導下學生會積極落實各項工作,學生會干部正以青春的誓言詮釋著存在即體現價值的工作理念,綠葉子協會、小記者協會、青年志愿者協會強勁推出各項活動,“書香滿校園”“學生凡語展”“校園廣播站”各大平臺紛紛提供青春舞臺……一中學子在活動,一中校園在沸騰。
青年節讓我們攜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讓我們為更好的未來而努力拼搏,這就是青年節的意義。
校團委開展五四青年節活動總結 篇3
四月的芳菲悄然落盡,不知道是不是為五月這個悲壯的日子默哀呢?令萬紫千紅為之動容的五四,再次到來。今天,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向1919年,發動那場起義的年輕烈士,為造就了我們如今美好生活的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縱使光陰荏冉,縱使白駒過隙,但歷史不會忘記,不會忘記那一年,那群錚錚鐵骨的年輕人,在怎樣的迫害中挺身而出。人們不會忘記,那群拋妻棄子的工人們,用怎么樣的勇氣維護那一片名為祖國的土地。或許,他們沒有經歷槍林彈雨,或許他們沒有馬革裹尸,但是,誰說只有戰死疆場的才是英雄?誰說的只有搖旗吶喊的才算士兵?在國家危難時刻,在眾人緘默時,勇敢的發出一聲足以讓世人驚醒的怒吼的,就是英雄。
我們遺憾,英雄無名。可又有什么好遺憾的呢?談起他們的時候,誰能不驕傲的說一句:這,就是我們中華兒女!
五四運動早起遠去,五四精神卻將永存。我們新一代大學生,應該擔負,不,是必須擔負起將五四精神傳承并發揚下去的責任。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完善自身文化建設。要知道,當今時代,文化和發展才是真正的主題。國家競爭都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我們,幸福的我們,不要流血犧牲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學好文化知識,報效祖國,回憒社會呢?
那些在國家危難關頭奮不顧身的英雄們,那些被貼上永垂不朽標簽的英雄們。你們為我們灑下的熱血,我們依舊感受的到它的溫熱。你們為我們流下的汗水我們依舊聞的到它的苦澀。最后,我想說,我也只能說:我,再次向你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