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元宵佳節的活動總結(精選3篇)
開展元宵佳節的活動總結 篇1
為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節日,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全市開展了豐富的群眾文化生活,市文明委下發了《關于在春節、元宵節期間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通知》壇文委x號文,全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村鎮結合實際,開展了豐富的節慶活動,總結如下:
元宵佳節是我們中華名族傳統的節日,每逢元宵佳節我校都會組織開展“元宵猜燈謎”活動,今年的元宵節活動在校領導的統籌領導和各位老師的大力配合下更是在以往活動的基礎上錦上添花,現將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活動計劃縝密、流程清晰
本次活動經過了兩周精細的策劃準備,場地、人員、各項任務都分工明確,這為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活動流程也是非常合理的,在猜燈謎活動開始前給學生介紹一些元宵的習俗習慣,誦讀元宵的詩詞,即增長了學生對傳統元宵節日的了解,又激發了同學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興趣。
二、教師團結一致、相互配合
活動的圓滿成功少不了各班班主任和配班老師的大力支持,各班班主任收集燈謎、給燈謎編號、手抄燈謎等都肩負著活動組織過程中的重擔,江莉娟老師帶領藝術組王麗娜、李蓉蓉、王彬彬帶領學生制作的燈籠、燈謎紙上的小涂鴉都給這次活動增色許多。
三、活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
此次活動設置了學生作品展板,六塊大型展板頗有氣勢地展出了學生的繪畫作品和手抄報作品,十分引人注目,也大大地增加了學生美術創作的興趣,也給了學生得到肯定的自豪感。
燈謎區域懸掛的謎題彩紙都畫上了可愛的圖案,其間還懸掛著師生共同制作的紙燈籠,足見此次活動中老師們的用心。
此次活動學校還邀請了今年剛入學的一年級小朋友的家長來到校園和孩子們一起進行親子活動,享受這難得的共同思考的樂趣,家長和孩子們在小小彩色燈謎字條的包圍中其樂融融。
四、活動宣傳到位,大放異彩
此次活動除本校宣傳員范露、楊秀云、趙嵐、汪文愛之外還請到了媒體的記者,對本次活動進行大力報道,目前我校此次活動已被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人民網、安徽政府網、鳳凰資訊、瑤海發布等媒體報道。這大大增加了活動的宣傳力度,更為學校做了很好的宣傳。
五、學生積極參與、樂在其中
學校開展活動最重要的就是豐富學生們的生活,此次活動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陶冶性情,在活動中知足知不足。我想孩子們一定會記得他們今年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元宵節。
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感受到快樂,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增加了了解,加深了情誼,使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得到更好的傳承,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開展元宵佳節的活動總結 篇2
為了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增加團隊的凝聚力,促進員工之間的相互交流,我司于2月22日舉辦了“元宵節活動”。活動已結束,現做如下總結。
1、活動的組織關于工具的組織及場地的布置
(1)要改正的地方:做這項工作的時候是大家一起參與的,有的人完成一項任務之后,往往不知道下面該干什么,總是問組織人,而此時組織人也在進行自己的工作,這樣不僅打亂了別人的工作,也可能使工作做的不到位,要進行二次返工。這樣的結果就是,人員很累,效率很低。
(2)今后的改正方法:采取總負責人總負責制。總負責人在活動計劃中就把每個活動組織人的職責寫清楚,計劃通過后,每個組織人按計劃的時間完成自己的任務,最后向總負責人匯報,發現問題后及時改正。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不能出現“做了沒有”,“我以為誰誰誰做了”這樣的問題。要做到職責清晰。如自己中途遇到突發事件,需做別的工作,要及時告知負責人,并進行工作交接。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組織中每個人員的積極性,還能夠提高配合效率。最終達到人員不累,效率很高的結果。
2、活動進行中應急措施及活動臨時變動的問題
(1)活動開始前,廠里來貨,需要有人卸貨,這是一個突發的狀況,對活動的進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在進行“猜燈謎”的活動時,原定的比賽規則在實施過程中效果不是很好。后聽取了現場領導及員工的方法,才使比賽順利的完成了。
今后改正的方法:不適應的比賽規則在今后其它的比賽中將不再使用,對于新的比賽規則在今后的活動中首先推行,并及時做調整以及改正。
(3)在計劃公布之后,比賽報名截止之前,唱歌比賽報名的人員不足3人,這樣就及時改變了方案,不采取比賽的形式而是大家自由參加。
今后改正的方法:當事先準備好的比賽遭遇執行不下去的情況時,要及時改變策略。這種策略應該是組織人員在做計劃的時候進行討論過的并且結果一致認同的。
開展元宵佳節的活動總結 篇3
泰州有句老話“上燈圓子,落燈面”,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親自做圓子,吃圓子,在正月十八的時候呢將會吃面,意味著新的一年真正的開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將“搓元宵”這節活動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節”同時學會“搓元宵”。
為了更加突出元宵節的這一氛圍,我提前一天讓小朋友將花燈帶到幼兒園,用花燈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及幼兒園,有了孩子們五彩絢爛的花燈,使得節日的氣氛更加濃郁了。
活動開始我選擇讓每個孩子參觀我們的教室,讓他們討論“為什么要玩花燈”。孩子們像事先說好似的,一起說著是因為元宵節快到了,看來孩子們已經在家中從家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元宵節要玩花燈的特點。可是當我問到“除了玩花燈還要干什么”的時候,孩子們歪著小腦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眼睛都盯著我的時候,我便告訴他們元宵節還要搓元宵。可能是因為方言原因,孩子們對于“元宵”這個詞匯不是很了解,后來向孩子們解釋了一下,孩子們終于了解了“元宵”=“圓子”。
當我出示濕糯米粉的時候,孩子們都很奇怪,因為他們沒有見過,等我解釋并告訴他們今天我們要用濕糯米粉制作圓子的時候,孩子們高興的叫起來了,當我講解如何制作圓子的時候,孩子們一個個把耳朵豎起來認認真真的聽著,眼睛睜得大大的,認認真真的看著。最后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夠將濕糯米粉搓成長條再分成幾段搓成元宵。當看著他們搓好的元宵時,我很開心和自豪,感覺真甜。
因為時間關系,我把品嘗元宵作為延伸改成了下午品嘗元宵,孩子們吃起自己的元宵很開心很激動,有些孩子還說回家要教自己的爸爸媽媽呢。
在《搓元宵》活動中我們班上的小朋友積極參與,用他們的心,用他們的雙手來搓元宵,那認真勁兒,使這活動取得了成功。但也有幾點需在今后活動中加以改進,如活動中準備濕糯米粉的時間過長,占用了時間。班上有幾位小朋友不愿嘗試搓元宵,老師應該與家長多聯系,讓家園合作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