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活動總結報告
七月十三號回到家,第二天我就開始出動,尋獵見習的醫(yī)院。在回汕頭之前我已經想好了,先去汕頭市中心醫(yī)院看看,那是一家三級甲等醫(yī)院,實力在汕頭首屈一指,但是門檻很高,如果進不去,我就到汕頭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去找找,那是李嘉誠先生投巨資興建的,也是三級甲等,但是他們是教學醫(yī)院,說不定更好進,還能學到更多東西。
早上九點鐘,我就來到了中心醫(yī)院,醫(yī)院位于老市區(qū),看起來很有歷史滄桑感,如果不看門口擁擠的車輛,大廳里眾多的病人,還以為是一個縣醫(yī)院呢!他們沒有辦公樓,所有的職能部門都擠在門樓的五樓辦公,但是在舊的住院大樓的后邊卻是嶄新的住院大樓,二十層高。我找到人事科表明來意,但他們一句話就回絕了:我們院不是教學醫(yī)院,院長上月剛下的規(guī)定,一律不接納見習生 。這讓我多少有些失望,但我相信還有機會,于是我找到了院辦,沒想到院辦里有一位我院98級的師兄,他熱情的接待了我,并同我解釋了原因,最后他說: “要不你把電話留下,我?guī)湍慊顒右幌拢茨懿荒茏屇懔粝拢阆然丶业任蚁ⅰ!睂τ谙瘛盎顒踊顒印钡淖盅畚冶容^敏感,當時我就拒絕了,我相信在找見習的醫(yī)院的過程中,我也會有所收獲的,我希望到附一院去碰碰運氣,他們帶學生應該比中心醫(yī)院強,畢竟他們是教學醫(yī)院!
于是我乘車來到了附一院。附一院坐西面東,建的很有意思,像個方形的城堡,堡心是一個大花園,樹木蔭翳,曲道通幽,還有空中走廊連接與各樓棟之間。他們辦公的地方在西區(qū)的二樓,在推開那厚重的玻璃門的時候,我心里邊感到沒有底氣。于是我又走了出來。“他們會要我嗎?他們是教學醫(yī)院,但我又不是汕頭大學的學生,他們完全沒有必要接納我的。但如果我硬是要在這里見習呢?以前,廣東最好的金山中學我還不照樣考進去了,難道還怕這里不成?”在給自己打氣加油之后,我毅然地走了進去,沿著走廊依次是科教可,信息可,醫(yī)務科直到院長辦公室。我想見習該是科教科管的吧,于是敲門進了科教科。里邊坐著兩個女老師,里邊的四十幾歲,很樸質,外邊的三十多,打扮得很妖艷。我就近問“老師,打擾您一下,我是同濟醫(yī)學院的學生,希望暑假期間能在我們的附一院職能部門見習。”“什么?見習?同濟的?我們不接受外校的學生!”她的一句話讓我的心涼了一半,“謝謝您!”在我無可奈何的即要走出門的時候,我停住了,“走出去了,還能再回來嗎?事情不該是這樣做的! ”于是,我轉回頭,“不好意思,老師,多打擾您一會,為什么我們院就不接一個渴望的到學習機會的學生,我們院不是教學醫(yī)院嗎?”“是教學醫(yī)院啊。但不是你們同濟的教學醫(yī)院!”“老師,那我們院是不是汕頭的?是的話,為什么不能給家鄉(xiāng)的孩子一次學習的機會?那老師愣了幾秒,“這事我管不了,你找我們科長!”“那,科長是那一位?”“ 林科長!她下班了,下午她不上班,你等星期一來吧。”“謝謝老師,再見!”
就這樣,我走了,雖然沒有成果,但是我爭取到了下一次機會,而且我知道了那個女老師的姓楊,從她的胸卡上可以看到。
等待是漫長的,但它依舊如期到來。我一大早就來到醫(yī)院,到時才八點。科教科,先后來了那兩個女老師,卻不見其他人。等了半小時,有不少人進進出出,但女老師卻不啃聲,終于,我忍不住問:“楊老師,林科長來了嗎?”“沒有!”她的態(tài)度依舊很冷漠。我耐心的等著,我想我并不寂寞,我相信背著書包在外邊走來走去的幾個人肯定跟我差不多,也是有事要找科教科的,不是見習就實習。
突然外邊來了好多學生,有兩個老師帶著,楊老師接待了他們。原來他們是潮州衛(wèi)校的,要來這里實習。我覺得很奇怪,衛(wèi)校的都能來實習,我同濟的怎么就不可以啊?但我不敢說。后來,來了一個醫(yī)生,說了幾句就把他們領到會議室去了,好像要交待什么事情。我問“ 楊老師,那是林科長嗎?”“那是我們陳科!你怎么不跟著去啊”“噢,不了,陳科有正事要做,我等他散會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