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感恩活動總結十五篇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1
作為學生要懂得感恩,感激給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過你的師長,感激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感恩磨難磨礪了你的意志。成長中的學生,要懂得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不懂得為別人的難處考慮的人是自私的,沒有一個人能離開別人的關心和幫助而成功。讓學生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看世界,乘著感恩的翅膀成長翱翔。
一、積極宣傳感恩月活動。少先隊大部出了一期《知恩、感恩》的黑板報,每班級在黑板的左邊開辟溫馨提示欄,告訴同學們11月份是學校的感恩教育月,提醒同學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
二、感恩社會。學校組織學生為雙中過世的學生顏鵬飛的家長愛心捐款,愛心捐款共計1611元。本次獻愛心活動,全體同學都積極響應學校少先隊的號召,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在這次活動中,涌現了許多“愛心小天使”,孩子們把自己的零花錢,自覺自愿地捐了出來,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特別是五(1)的學生,捐款錢數再多,其中彭柳青同學就捐款100元整,吳杏林同學捐款20元。
三、11月24日各班開展了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知恩”。在這個社會里,誰都沒有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權力,人人每時每刻都在享受著父母、老師、朋友、他人、學校和社會的恩惠,人人都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這一切。
四、感恩父母。讓同學們知道我們在媽媽的肚子里懷胎十月,來到這個世界很不容易,父母為我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感恩節期間,各班開展了給媽媽、奶奶倒一杯水,拿一雙拖鞋,捶捶背、揉揉肩,洗一次腳,做一件家務事的活動,要求三、四年級的同學每人寫一篇感恩日記,要求五年級同學每人寫一篇感恩父母的信,在父母生日的那一天祝福他們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五、感恩師長。感恩節當天的輔導員講話中,我在廣播里建議孩子們全體對老師深深的敬一個禮,并對老師說了一聲“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我們感謝您!”以此來教育孩子們尊敬老師是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師的勞動,教學是一種艱苦細致的腦力勞動,老師為此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老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方案,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仔細批改每一份作業,老師的工作是辛苦而繁重的。
11月感恩月馬上就要過去了,但我們感恩教育的活動不會結束,我們還會通過身邊的一件件小事,抓住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樹立身邊的好榜樣,讓同學們從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將來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2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過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我們也應該時刻感謝那些幫助你的人。一個人的成長,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國家的恩惠,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所有人的恩惠。
感恩不僅僅是在于班會時同學們講的點點滴滴。感恩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感恩生活給予我一切;感恩對手讓我認識自己,看清別人;感恩快樂讓我幸福,美好的生活著;感恩傷痛讓我學會了堅強。讓感恩走進心靈,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和報答,感恩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因為有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締。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
此次班會舉行得很成功,大家通過這次班會深深懂得了自己以前從未思考過的某些問題,深深反思了以前自己在對待父母、老師方面的錯誤,大家表示要以此次班會為起點,真正學會如何去感恩。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3
11月26日是感恩節,感恩節是西方國家一個古老節日,是合家歡聚的節日。中國自古就有“受人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古語,感恩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傳統。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感恩節流行于中國。南宮實驗中學全體頂崗實習生借此機會,向幫助我們成長的領導老師表達我們的感謝,特舉辦“感恩有你”團日活動。
一、活動目的
感恩之心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感恩是一個永不退色的話題。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得到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的關心。我們正值人生的第一次實習,在這期間實習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給我們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借助感恩節這個契機,向幫助我們的每一個人表達我們的感激。
二、活動實施
感恩節當天,我們每位實習生通過寄送賀卡和發送短信的方式向特聘以及沒人的指導老師表達了我們的感恩之情,感謝老師們在教學方面耐心的指導,在生活方面對我們的關心,同時老師們也向我們表達了誠摯的祝福。
三、活動效果
通過本次活動提醒了全體實習生要時刻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不要忘記幫助過我們教導過我們的每一個老師,簡單的一條短信和手寫的一張賀卡,帶著的是我們滿滿的感激,通過這樣簡單的活動,向老師們表達了感激之情。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4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鞏固和深化“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未成年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成果,進一步豐富德育內容,教育引導全校學生從小學會感恩,尊敬師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樹立良好道德風尚,結合學校實際,就我校開展學會感恩尊敬師長道德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
本次活動,學校堅持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小學德育綱要》和《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為指針,結合我校實際,以“感恩教育”為突破口,發揮“感恩教育”的優勢,突出“感恩教育”的重點,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為了切實提高“感恩教育”水平,學校科學制定“感恩教育”計劃,精心設計“感恩教育”活動,努力深化“感恩教育”內容,細化活動內容和目標,培養對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質,塑造健全的人格,不斷提高全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教育學生常懷感恩之心,常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激發和增強“報答社會、感恩社會、報效祖國”的深刻情感。
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學會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要感謝老師的教誨和辛勤的培養,尊敬師長,樹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觀念。
要感謝同學、朋友的真切關愛幫助,促進互助互愛;學會包容,贏得友誼。
要感謝大自然的賜予,熱愛祖國的一草一木,樹立環保意識、節約意識。
二、開展主要活動
1、在家庭,積極開展“小手牽大手,家校文明共創”人活動。要求未成年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學習自己管,自己的責任自己盡,培養自理、自立能力;教育未成年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提倡未成年人主動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疊被、掃地、澆花,向父母道一聲辛苦、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為父母過生日、吃飯等父母、好菜讓父母、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學會感恩;教育未成年人學會理財,記錄壓歲錢的支出使用,不挑吃穿,珍惜糧食,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積極建立學習型家庭,加強家長與子女的溝通交流,共同學習,努力營造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為子女做出好榜樣。
2、在學校,開展“感恩從我做起,尊師伴我成長”活動。加強未成年人倫理、心理、生理教育,引導學生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推行校園文明禮貌用語,做到知禮儀、重禮節;倡導同學之間結對互助,互學互愛,通過交流談心、節日聯歡、補習功課、贈送學習用品等方式,培養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德;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愛護公物,關心集體,強化集體觀念,增強誠信意識、合作意識。
3、在全校師生中開展思想教育大洗腦活動。學校狠抓師生學習教育,結合每周政治學習,引導廣大教職工認真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相關論述。同時深化課堂主渠道,結合主題班隊會、國旗下演講、專題講座、文明禮儀宣講、印發宣傳材料等活動,狠抓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和養成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文明行為和文明習慣。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國旗下系列演講活動,倡導尊敬師長,感恩父母,組織召開主題班隊會100多場次,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廣泛宣傳感恩常識,落實文明禮儀規范,鞭撻陳規陋習,引導廣大師生增強自覺性和主動性,弘揚遵守禮儀規范,禮貌待人、健康文明的良好風氣。在活動中,注重長效工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把經常性的宣傳鼓勁貫徹始終,把經常性的批評教育貫徹始終。通過學風建設和常規檢查周評比,表揚好的方面,指出存在的問題,做到學有榜樣,比有目標,趕有方向。
4、廣泛開展尊師感恩伴我行系列活動。學校結合慶祝建國60周年、“道德教育實踐月”、第七個“公民道德宣傳日”和全國第六個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動月”活動等,精心設計活動載體,扎實組織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并及時總結交流推廣典型經驗,推動活動深入開展。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5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教誨,
作為學生要懂得感恩,感激給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過你的師長,感激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感恩磨難磨礪了你的意志。成長中的學生,要懂得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不懂得為別人的難處考慮的人是自私的,沒有一個人能離開別人的關心和幫助而成功。讓學生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看世界,乘著感恩的翅膀成長翱翔。
感恩我們偉大的祖國,先要從我們的身邊做起,從感恩我們的社會、父母,老師、同學、開始。因此,我校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一系列活動。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活動之一就是書寫家書。“家書”這個傳統由來已久,也是表達感情的重要渠道,品讀名人家書,我們時常被書中蘊涵的殷殷關切、希望與愛所感動,所折服。希望同學們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回憶家長對你的付出,把它寫下來,并且發動家長積極參與,寫一封回信或一段寄語。我們希望通過“家書”這樣的形式,培養學生感恩父母的情感,在校園內開展一次對學生也是對教師自身的感恩教育活動,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恩情的可貴、生活的美好,共建和諧融洽的校園文明和家庭環境!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于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學生現在都是家庭的中心,平時只知有自己,不知愛別人。所以,學生要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要讓學生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讓學生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的生活。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6
我班召開了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此次班會的目的,是想讓大家真正理解感恩的含義,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同學,進而提高大家的思想情操。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過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我們也應該時刻感謝那些幫助你的人。一個人的成長,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國家的恩惠,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所有人的恩惠。
感恩對手讓我認識自己,看清別人;感恩快樂讓我幸福,美好的生活著;感恩傷痛讓我學會了堅強。讓感恩走進心靈,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和報答,感恩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因為有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締。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
我們班的田粟蕊同學說:感恩父母,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父母孕育了我們生命,把我們養大成人也很不容易,小時候我們經常在父母面前撒嬌,聽著他們嘮叨。如今我們都長大了,父母不再我們身邊,我們少了一份關懷,但我們都知道,父母時刻在關心著我們,雖然有時候覺得他們很嘮叨,但還是覺得很幸福。我們關心父母也是理所當然的,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也很少回家看望我們,他們在外賺錢也很不容易,所以說,體諒關心父母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
此次班會舉行得很成功,大家通過這次班會深深懂得了自己以前從未思考過的某些問題,深深反思了以前自己在對待父母、老師方面的錯誤,大家表示要以此次班會為起點,真正學會如何去感恩。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7
感恩是一種文明,一種品德,一種責任。心存感恩,人生才會充滿幸福。德州學院化學系開展了“誠信為本,感恩于心,回報于行”的感恩主題教育活動。
學生通過參加此次活動,明白了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父母、老師、朋友的努力和關愛,懂得了感恩父母、老師、朋友的恩惠,并且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感恩之情。
一、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感恩教育需要學生的參與,“感恩”主題宣傳欄、條幅,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感恩、為什么要感恩;另一方面通過評比感恩教育專題板報,營造校園感恩氛圍。
二、開展活動,積蓄感情
我們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樂的感恩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大學生從點滴中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樹立了關愛父母之心;通過《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感謝您,老師》演講比賽,學生深刻理解老師的諄諄教誨、進而感恩老師;通過征文比賽,學生回憶了同窗好友對自己的愛,進而萌發感恩朋友之情。通過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同學們逐漸明白平淡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的哲理。這些“感恩活動”從感性的品評,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靈的碰撞,使學生經歷了深刻的體驗過程,心中不禁蓄滿了深深地感恩情結。這些活動釋放了學生積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8
中國自古就有“受人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古語,感恩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傳統。南宮實驗中學全體頂崗實習生借此機會,向幫助我們成長的領導老師表達我們的感謝,特舉辦“感恩有你”團日活動。
一、活動目的
感恩之心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感恩是一個永不退色的話題。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得到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的關心。我們正值人生的第一次實習,在這期間實習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給我們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借助感恩節這個契機,向幫助我們的每一個人表達我們的感激。
二、活動實施
感恩節當天,我們每位實習生通過寄送賀卡和發送短信的方式向特聘以及沒人的指導老師表達了我們的感恩之情,感謝老師們在教學方面耐心的指導,在生活方面對我們的關心,同時老師們也向我們表達了誠摯的祝福。
三、活動效果
通過本次活動提醒了全體實習生要時刻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不要忘記幫助過我們教導過我們的每一個老師,簡單的一條短信和手寫的一張賀卡,帶著的是我們滿滿的感激,通過這樣簡單的活動,向老師們表達了感激之情。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9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教誨。
每年國家都會拿出大量的資金,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資助,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我們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國家的資助,我們心懷感激。為此,我們班于11月20日在晚點名地點教一104進行了感恩教育主題班會。班會由班長馬輝開篇引出感恩的主題。團支書張梅子就助學金的事情對同學展開陳述,她讓同學們懂得這些助學金的來之不易,讓同學們懂得我們應該珍惜這份恩惠,更加努力地去學習,更好地去生活。生活委員衛丹丹向同學們表達了我們在享受這份資助的同時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激所有幫助我們的人。班上同學展開了討論,大家都深刻認識到感恩的意義。班長馬輝在最后總結時說到,我們不僅應該對國家助學金的資助懷有感恩之心,同時我們應該感恩父母、感恩老師以及身邊的同學朋友,我們應該時刻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生活。
通過這次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我們深刻認識到,國家資助給我們的資金來之不易,它同樣來自廣大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這份資助是黨和國家對我們的關懷,是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們的期許。我們享受了這些資助,就是享有了黨和國家以及廣大人民群眾賦予我們的權力,同樣,我們應該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并且堅持去履行這份責任和義務――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努力學習,認真生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將來報答黨和國家以及廣大人民群眾。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于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讓學生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生活,正是我們這次班會的意義所在。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10
按照上級教育部門的要求,我校于開學第一天,全面啟動“感恩世界,感恩社會”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活動搭橋,細節滲透,文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學會感恩。
1、活動搭橋,營造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感恩。
我們首先利用開學典禮,告知學生此次活動的意義,讓學生明白感恩是一個健全人的必備品格,同時我們舉行了“感恩世界,感恩社會”的全校師生的簽名儀式,大家鄭重地在上面寫下了自己的。我們還讓部分孩子現場進行書法與美術表演,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感恩”的含義。
其次,我們還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隊活動,讓孩子們知道什么是感恩,為什么要感恩。我們還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樂的感恩活動:講一講自己從生活中,媒體中了解到的“感恩”的故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還開展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的黑板報比賽等。這些“感恩活動”從感性的品評,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靈的碰撞,讓孩子們經歷了深刻的體驗過程,心中不禁蓄滿了深深的感恩情結。釋放出孩子積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2、細節滲透,讓孩子在生活中踐行“感恩”。
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著,我們運用以大見小,以點帶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項感恩作業,就是讓孩子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最讓孩子們受益的是,通過與父母交流,他們開始關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們的心愿,記住他們的生日。孩子們會在不經意中給父母長輩送去最溫馨的祝愿。他們還試著通過自己的努力給父母帶去進步的喜訊、成功的喜悅。
3、感恩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可懈怠。
為了使活動長期有效的開展,落到實處,我們根據上級要求,把每一項活動我們都留下了詳實記載。雖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還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創新,讓全體同學在學校、家庭、社會共同營造的充滿愛心的大環境中,成為知恩圖報,心存博愛的人。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11
此次“感恩”詩歌朗誦比賽的組織、策劃等工作也全部收尾。作為本次活動的總負責人,針對此次朗誦比賽的各項工作的開展做詳細的分析和總結,以便為以后舉辦類似活動積累經驗和成果。
這次活動是為了更好地開展文化藝術節,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而組織的。廣大同學積極參與,充分展現了我校學生的風采,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的朗誦水平。從比賽整體情況來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比賽參與面廣。全校同學積極參與,通過初賽復賽到最后決賽,層層選拔出優秀選手,通過這樣有梯度的選拔,給同學們提供了能充分鍛煉自己的舞臺,不僅展現了同學們的時代風采,而且給我們以后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二、比賽內容能緊扣主題。這樣使整個比賽的意義更加鮮明,看到同學們在臺上富有激情的朗誦,讓我們不禁為之動容。
三、比賽形式有新意。這樣使參賽的同學有了新鮮感,能盡情展現同學們的風采,特別是對于那些比較害羞的同學更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
四、比賽設備較齊全。這次比賽我們為每位參賽選手提供了背景音樂,音樂由他們自己挑選,這樣將朗誦內容和美妙的音樂結合起來,營造了詩朗誦的良好氛圍。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12
本次活動,學校堅持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小學德育綱要》和《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為指針,結合我校實際,以“感恩教育”為突破口,發揮“感恩教育”的優勢,突出“感恩教育”的重點,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為了切實提高“感恩教育”水平,學校科學制定“感恩教育”計劃,精心設計“感恩教育”活動,努力深化“感恩教育”內容,細化活動內容和目標,培養對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質,塑造健全的人格,不斷提高全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教育學生常懷感恩之心,常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激發和增強“報答社會、感恩社會、報效祖國”的深刻情感。
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學會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要感謝老師的教誨和辛勤的培養,尊敬師長,樹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觀念。
要感謝同學、朋友的真切關愛幫助,促進互助互愛;學會包容,贏得友誼。
要感謝大自然的賜予,熱愛祖國的一草一木,樹立環保意識、節約意識。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13
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集體,從而提高對生命意義的認識,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提高思想道德素養,在人格上獲得健全發展,我們一如既往的開展了感恩教育活動。
1、開展主題班會,以班級為主體,組織“感恩”教育主題班會,班會的內容主要以感謝父母感謝老師為主,讓學生深刻領悟親情的同時,能把對父母的感恩以及對師長的感恩更好的付諸于行動。
2、完成一次“感恩”作業,作業的內容就是學生自己像父母調查了解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所需的費用,以及從小到大享受的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學生在完成作業后要寫出自己內心地感受,并在班上交流,共同領悟父母對他們的恩情。
3、出一期以感恩為主題的辦報,在學生中起到更好的宣傳教育作用。
4、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把感恩落實到行動中,讓孩子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
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我們要求孩子們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并且能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5、在學生中間開展同學如手足的活動,鼓勵他們互相珍惜友情,互相幫助。
6、以小組為單位,調查身邊發生的感恩故事,增強學生“孝敬長輩,關愛社會”的思想意識,從而以實際行動,盡自己所能幫助他人,“為父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增進感恩體驗。
通過我們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學生更懂得了愛父母、愛老師、愛身邊的人,總之,感恩教育”作為一項活動畢竟要落下帷幕。但是作為一種品質的修養,“感恩教育”應該成為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話題,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永恒主題。只要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相信天空更加蔚藍,陽光更加燦爛,生活更加和諧、幸福。讓感恩教育進行到底吧!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14
我校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學校全面啟動“學會感恩,與愛同行”感恩主題教育活動,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的真諦。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我校開展感恩教育活動的具體做法,懇請領導和專家、家長和老師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我們的第一個做法是:策劃寓教于樂的感恩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蓄情。
第二個做法是: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孩子在生活中踐行,與此同時我們還編寫了一本《感恩心語錄》,孩子們人手一冊,記錄自己完成感恩作業的情況,表達自己在感恩活動中的點滴感受。
第三個活動是:構建三位一體的感恩網絡,讓學生在文化中熏陶。
為了讓愛的動力源源不斷,學校還大力營造感恩文化。我們曾組織孩子們觀看感恩電影,并作觀后交流,孩子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憾。我們還組織孩子學唱感恩歌曲、誦讀感恩文章,講述感恩故事等等。感恩文化成為校園內最亮麗的風景線,成為校園內最和諧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心、有榮辱觀的少年茁壯成長起來。
在“感動舟小”十佳隊員評選中,涌現出來的為樂于助人,把好座位讓給體弱同學的愛心少年宋昕燃;歷經六次手術,用堅強的意志戰勝困難的小海迪金勉均;心中有集體,心甘情愿為同學服務的大班長李文冰;給身患絕癥的外公帶去快樂與安慰的開心果沈忱等等。孩子們在學校、家庭、社會共同營造的充滿愛心的大環境中,從“受愛”到“施愛”,從知恩到報恩,逐漸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為知恩圖報,心存博愛的人。
“感恩教育”作為一項活動畢竟要落下帷幕。但是作為一種品質的修養,“感恩教育”應該成為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話題,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永恒主題。只要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相信天空更加蔚藍,陽光更加燦爛,生活更加和諧、幸福。讓感恩教育進行到底吧!
開展感恩活動總結 篇15
今天,由青年志愿者協會在學校餐廳門前舉辦以“感恩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活動獲得圓滿成功。同學們積極參與,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父母的感恩之情。所有成員積極投入其中,他們不怕冷、不怕餓、不怕累的身影讓整個活動充滿活力。人活在世上,我們應該感激的人確實很多。同學們通過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感恩之情。有的同學在黃絲帶上寫下自己的感恩箴言,有的同學在條幅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有的人將自己的感恩寄語寫在便利貼上,望著貼滿便利貼的畫板,望著寫得滿滿的條幅,望著那么多的黃絲帶在樹上隨風擺動,心里覺得很幸福!
此次活動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同學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手袋其實,讓他們想起了一個個值得自己感恩的、一件件值得他們感恩的人和事。
站在畫板前看看那同學們的寄語,大多數的同學首先感恩的是自己的父母。確實,父母是最值得我們感恩的。沒有他們我們是不可能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更不能長大成人。當我們遇到挫折、困難時,我們第一個小島的是父母;當我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時,我們需要父母的支持,父母是最偉大的人!
黃絲帶給予了我們的感恩之情,讓每個人心存感恩,噶恩在新,感恩在行動!
這次活動的圓滿結束取決于組織者的精心安排,全體成員的積極配合以及學院學生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我們希望以后多舉行這樣有意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