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站臺服務活動總結(精選3篇)
元宵節站臺服務活動總結 篇1
自20xx年2月25日來到樂都四中,我深感這是一次自我加壓、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良好機遇。同時也發現自己身上有不少問題。現自我剖析如下:
1重教書,輕育人。作為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我醉心于提高學生的成績,與學生的分析講解較多,但與學生的談心少了,對學生的家庭思想狀況忽視了不少。對學生出現的諸多不良現象,我也甚至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2、小成即滿。我發現自己習慣于自己跟自己比,特別是老把自己跟以前比,覺得一切都好,安于現狀,進取力度不大,甚至有時還為以前的那丁點的成績沾沾自喜。這是很危險的,這種思想要不得。
3、在嚴謹治學方面,我注意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師德的基礎是愛,核心是專;我注意嚴謹治學,提高業務水平,但探索教育規律缺乏長期性,教育教學方法還缺靈活性和改進力度,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還不夠。
4、在課堂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面做得不夠,尤其是課堂往往不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急于求成,結果適得其反。
5、在課程反思這方面做得不夠深入。因為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所作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要素”。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安教學的進程,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而恰恰在這方面,我不太擅長。反思的范圍缺少廣度,反思的內容不夠深入。事實上,一個教師在他的教育教學生涯中,不可能沒有失誤甚至是重大的錯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句古訓何其精辟!那么,反思就成了糾正自己失誤的最好的良藥。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教育方法是否恰當,教育手段是否具有價值,教學方法是否為學生接受,教學風格是否有真善美的特質,教學效果是否經得起歲月的校驗……
6、在鉆研教材方面做得不夠深入。課堂教學總是囿于經驗,陷入過去的老套教學模式之中,泛泛而談,蜻蜓點水。長期下去,這是很有害的。
整改措施:
1、指導學生檢測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確立能夠達成目標。
2、指導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資源。
3、指導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
4、指導學生發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進而社會價值。
5、指導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6、指導學生發現自己的潛能。
7、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除了面對學生外,還要與周圍其他同事發生聯系,要與家長進行溝通與配合。課程的綜合化趨勢需要與全體教師之間的合作,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相互配合,齊心協力的培養學生。不僅要教好自己的學科,還要主動關心積極配合其他教師的教學,從而是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學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同事之間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團結互助,這不僅具有教學的意義,而且還有教育的功能。另外還要處理與家長的聯系,加強與家中的聯系與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8、轉變作風,積極工作。堅持科學的態度和求實的`精神,兢兢業業的做好教育工作,樹立強烈的時間觀念、效率觀念、質量觀念。嚴格要求,自我加壓,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講價錢,不圖虛名,不事張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全心全意為教育,為人民服務。
9、加強教學業務知識學習,努力提高綜合素質。我必須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一是從實踐中學,向廣大教職工學習,學習他們先進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從書上學,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業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訓學,不斷加以改進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豐富人生。
10、我還要繼續正確對待大家的意見,從意見中看清自己平常沒有察覺或沒有引起重視的缺點和不足,虛心接受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解決自己的問題。
元宵節站臺服務活動總結 篇2
在20xx年春節和元宵節期間,為貫徹落實縣教體局、縣文明辦有關通知精神,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激勵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傳統節日文化氛圍,更好地體現傳統節日的魅力和時代感,積極營造喜慶祥和的社會文化氛圍,由于領導重視,周密部署,積極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有關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精心策劃,豐富內容,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春節、元宵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工作總結《元宵節主題活動總結》。我校圍繞春節和元宵節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孝老愛親、凝心聚力等主題,結合實際,遵循簡潔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則,主要開展了以下四項工作。
1.創編“節日小報”。結合“春節和元宵節”主題,開展了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結合寒假社會實踐,引導全校學生學習節日文化、搜集節日資料、參加民俗活動,深入了解春節、元宵節的文化內涵,并辦出“節日小報”,對學生的作品進行了展評。
2.開展公益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和公益宣傳,為孤寡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做好事、獻愛心,宣傳節日文明禮儀和低碳生活知識,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3.開展春節送溫暖活動。在寒假期間,學校領導組織教師代表慰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留守兒童、離退休困難職工等,并送上慰問金,向他們送去了新春的祝福。
4.參加春節文娛活動。我校組織學生參加了新春聯歡,豐富了學
生的節日文化生活,增強了學生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愛,加深了學生對我國民族傳統節日的理解。
二、主要做法
1.加強宣傳,著力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傳統大節,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放假前,我校將“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實踐活動寫入《寒假告家長書》中,要求家長積極引導學生了解春節傳統習俗、豐富春季文化內涵宣傳,增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2.制定計劃,合理安排,確保每位學生將此項活動落在實處。各我校結合自身實踐情況,順利完成了本次主題實踐活動。
3.收集成果,集中表彰。學校開學初以班級為單位將主題實踐活動成果上交到教導處,由教導處進行統一的評選,并組織部分學生對參展優秀作品進行評獎,集中表彰。
通過本次主題實踐活動,豐富了未成年人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了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了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永 豐 中 心 小 學
20xx年2月15日
元宵節站臺服務活動總結 篇3
2月28日-3月6日每晚16:30-24:00,由浙江奧美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溫州燈彩節,將在溫州國際會展中心為大家獻上一場璀璨的光影盛宴。
猜賞燈、猜謎、鬧元宵,看戲、祈福、鬧元宵…成群結隊的熱鬧場景,四處洋溢著的喜慶氛圍,讓大家在游玩之余,更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趣味兒和情味兒。
(一)主題燈彩盡顯風采,時尚燈飾璀璨綻放
通過現代燈彩大師手工制作,制作十多組以“祝福”等主題為特色的燈組,將整個燈彩現場布置成一個成片成片的燈彩世界,讓賞燈游客如入絢麗迷人的夢幻時空。同時,以現代時尚燈具為基礎,如“漫天飛舞的燕子燈,滿天高掛的網燈,民間燈彩達人制作的創意燈彩等。傳統藝術和現代時尚創意二者有機融合,組成一個色彩斑斕的新春燈會。
(二)民俗燈彩耀東甌,千門燈火夜似晝
溫州百姓喜聞樂見的燈彩有永嘉首飾龍、茶山百鳥燈、平陽發絲燈、瑞安曹村無骨花燈、蒼南跑馬燈、洞頭魚燈,燈彩節現場通過搭建具有傳統氛圍的亭臺樓閣,將溫州名俗燈彩融入其中,五花八門,如入不夜之城。
(三)越劇魔術連番看,新春匯演過把癮
傳統節慶當然離不開民俗文化表演,溫州燈彩節現場獨具中國新春特色的戲臺,邀請知名大師和戲班表演越劇、魔術等新春民俗展演,感受濃濃的新春味道。同時穿插各種臺上臺下互動的新春活動,帶動現場活躍的氣氛,讓游客融入到這場冬季里的光影盛宴中來。
全民狂歡除了玩,當然也離不開吃,要不吃貨們可不干了。燈彩節現場還有“民俗美食一條街”,瑞安的扎羊、樂清的花蚶、炎亭的江蟹、瑞安的莘塍香干,還有民間傳統佳肴三絲敲魚、爆墨魚花、八字橋松糕、馬蹄樺、陡門頭燈盞糕、豬油糕、白蛇燒餅、縣前頭湯圓,還有各種好看又好吃的中華美食等,想吃就吃。
(四)民間潮人潮物匯聚,賞燈逛集市兩不誤
除了賞燈、看戲、品美食,自然少不了充滿新春民俗味的民間藝術展示,這里匯集了溫州及周邊地區各路青年設計師、手繪潮人、民間手工藝人,集中展示、售賣年畫、對聯、剪紙、泥塑、花燈、布藝等多項民間傳統、原創手工作品和收藏品,游讓客一站式體驗吃喝玩樂的極致享受。
(五)各路神仙趕燈會,燈彩節“彩頭”十足
討彩頭已成為人們歡慶新年的方式之一,那么燈彩節上可以去哪里討彩頭呢?到“福、祿、壽”三星處領個吉祥禮物,討個兔年吉祥如意的好兆頭也是游客逛燈會必不可少的內容。福、祿、壽是人們一代代長期追求幸福生活而歸納總結出來的人生幸福的三大項。其中,“壽”指長壽安康,是人們的心愿;“祿”指財物豐饒,地位尊貴;生活中人們如果能同時具備壽、祿這兩點,福也就盡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