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家訪活動總結(通用3篇)
教師個人家訪活動總結 篇1
為密切學校和學生家庭聯系、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進一步發揚教師家訪的優良傳統,取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與支持,我校暑假期間根據縣家訪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和我校家訪制度,認真組織實施了一次全員家訪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明確要求
1、在家訪前,各組長要與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師進行具體協商,確定好各自的家訪對象并認真落實。
2、各班級家訪學生比例不得少于50%,盡量擴大家訪面,做到被家訪對象不重復。
3家訪時要向家長宣傳教育法規、學校課改情況、學校辦學模式、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贏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我校與城區相比的優勢,盡量動員我校的生源不流失
4、聽取家長對學校辦學、師德情況、班級管理及對自己孩子要求等意見和建議。
5、宣揚正確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
6、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家庭狀況、成長環境、行為習慣、個性特點等。
7、在確定家訪對象時,被家訪的學生要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覆蓋面,可以是學困生、單親家庭的學生,也可以是特長生、優等生、潛力生等。
8、在家訪過程中,要講究家訪的方法,教師要態度和藹,舉止端莊。對學生要以正面肯定、積極鼓勵為主,真實、客觀地給學生家長反映其在校表現;家訪時應請學生在場參與,便于教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的交流溝通。避免粗暴地對家長發怨氣、批評指責學生,堅決反對“告狀式”家訪。不得以電話聯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訪。
9、教師要做好家訪記錄,收集和整理好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填寫好家訪信息反饋表。照片記錄家訪過程。
二、效果明顯,成績喜人
首先是學生的高興,看起來還是挺受歡迎的。然后是家長的高興,許多學生和父母幾乎沒什么溝通,大家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務,但互不了解。父母有些干著急,可沒什么辦法。還有些家庭去了就是很好地完成了父子、或者母女的調解、矛盾化解工作。可以在送客的時候大家臉上的真誠和感激看出此行的意義。在這次家訪活動中,我發現多數家長的綜合素質還不高。有的家長還習慣于傳統的“棍棒教育”,只要學生不聽話就打一頓再說。有的家長無法理解學生日益增長的“自我”意識,凡事搞包辦,助長了子女依賴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當做小皇帝。有的家長在復習最緊張的情況下教育學生,生病了就可以不寫作業了。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與孩子進行經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而家長具有把孩子教育好,培養其成才的心理,現在的家長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很高,有著培養成才的強烈愿望,因此家長往往能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包括精神和物質等方面的,F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數,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這些都需要我們摸清對象,對癥下藥,特別是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共家訪143名學生,這次家訪最大的收獲是通過宣傳我校的優勢使六年級新生絕大部分都能在我校就讀;宣傳了我校的優勢,消除了我校要撤銷的謠言。
教師個人家訪活動總結 篇2
十一月的秋天在這金桂飄香的日子里,我們懷著對退休教師崇敬、感恩的心情,11月25日組織他們開展了一次浦東一日游活動。本次活動我園共有6名退休教師參加。
上午8:30分我們從XX中學出發,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在博物館內我們的退休教師們,邊走邊聊,一起興致勃勃地回味了上海世博會的精彩片段,對館內珍藏的展品、模型都贊不絕口。
中午用過午餐后,退休教師們又一起坐車來到了上海浦江郊野公園,湛藍的天空映襯著公園里的綠樹紅花,顯得格外的漂亮,退休教師們也個個神采奕奕、精神抖擻的在公園內到處合影留念,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的青春歲月?紤]到部分退休教師腿腳不便,我們就專門購買了公園內游覽車的車票,讓他們坐車游覽公園的全貌,退休教師們再次感受到了我們的貼心。游覽完上海浦江郊野公園后,我們坐車返回,我們為退休教師們送上了重陽糕,表示我們對他們節日的問候,退休教師們也連聲說著“謝謝”,心滿意足地結束了一天美好的活動。
幼兒園每年開展退休教師慰問活動,關心他們的身體和退休生活,也感謝他們對幼兒園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祝福退休教師們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教師個人家訪活動總結 篇3
參加了讀書社團之后,我真的是獲益匪淺。作為新上崗的教師,雖然知曉多看書、多學習是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的捷徑,但看到商店里各種書籍琳瑯滿目,難免讓人有些望而卻步。先不提選擇恐懼癥等矯揉造作的毛病,光是意欲選取一些對自己目前的困惑有所幫助的書,就夠頭疼。無從下手,總是令人沮喪,猶如在本想用來取暖的火爐里澆上一盆冷水。在社團里,成員們會相互推薦書籍,對作文教學有幫助的、對班級管理有指導意義的、有助于班主任成長的、能夠指引教師往正確方向發展的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欣賞的書。這樣一來,就省去了不少篩選的時間,不用自己一本一本閱讀,慢慢鑒別。最為重要的是,那些有教學經驗的老師往往會推薦出非常適宜年輕教師閱讀的書。比如《剝開教育的責任》,故事細膩生動,語言樸實真摯,讓我們浮躁的心得以休憩,更快的體會到教育的本質和責任。
品茶講究環境,讀書亦然。讀書社團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閱讀環境。這不是簡單的一張桌子和幾把椅子的事情,而是一個氛圍,一份激勵,一種鞭策。盧梭有過這樣一句話,文明誕生于人類開始建造藩籬之時。我是非常贊同的。可見,大凡文明都是不自由的產物,閱讀同樣不該是太過散漫自由的事情。閱讀量的要求,讀后感的交流,每一次讀書的主題等等,這些看上去是對讀書的一種限定,但實際上卻更有助于提升我們的閱讀品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沒有紅綠燈,我們反而不知道何時該前進,何時該停下。任何事情都是在相對的自由中進行的,閱讀當然也不例外。所以,這些“約定”,就是我們閱讀時的信號燈。之前的我,閱讀習慣并不好,讀完之后,基本不會寫讀后感,甚至連思考都是短暫和微量的,可想而知,閱讀效果是多么的微乎其微啊。即便是看了好幾本書,那也是囫圇吞棗。雖然我們并不能做到對每一本書都抽絲剝繭,但對那些有益的書籍,確實應該取其精華,納為己用,做到有效閱讀。
讀書社團不僅糾正了我一些閱讀習慣,解決了讀何書的難題,還給了我有關于闡述讀后感方面的幫助。我想,每一個讀書的人都有過這樣的困擾:掩卷沉思,腦海中明明思緒萬千,待到下筆之時卻做不到行云流水。心中明明有千言萬語卻好似堵在喉嚨口表達不出來。萬千思緒不知從何說起,不得不說是一種煎熬。讀書社團的交流會就成為了解決這一困境的突破口。在交流會上,大家就自己的心得體會暢所欲言,不拘泥于形式。不管是旗幟鮮明的觀點還是尚存疑慮的質疑,都能夠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不管是謙虛的“拋磚引玉”還是認真的“觀點剖析”,都能給人啟發和靈感,對問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不管是充分準備的“長篇大論”還是仔細思考的“簡明扼要”,都讓我接觸了不一樣的視角和體會,這是我一個人閱讀所無法收獲到的。思維的撞擊,碰出了智慧的火花,如堵塞的河流被疏通了一般,想法越來越多,感悟也越來越深刻。
我想,讀書社團所帶給我的這些幫助,是對閱讀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