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課展評活動的總結(精選3篇)
優質課展評活動的總結 篇1
為了檢驗我校新課改的最新成果,把高中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向深入,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的業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務處的精心組織下,在各教研組初評推選的基礎上,我校教務處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年度優質課評比活動,本次活動以常態課形式進行展示。
本次公開課涵蓋所有學科,文科組共有7位教師參與,總體來看,這次優質課評比活動充分激發了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內在要求,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7位教師青春澎湃,激情洋溢,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師的個性和風采,較好的呈現了我校新課程改革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現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1、課前備課充分,教學目標設計合理,能面向全體學生,并注意思想教育滲透。
全體教師接到通知后都高度重視,積極準備,深入鉆研教材,研究教學方法,并翻閱有關書籍或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力求把知識和能力既深入淺出又扎扎實實的傳授給學生。在教案的撰寫上,既詳細又認真,既不忘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又注重新課程理念的滲透。
同時,還注重利用多媒體技術服務教學,追求既生動形象又快節奏高效率的教學效果,努力把秀的課堂教學展示給所有評委和聽課教師。如xx老師的教案,內容豐富,條理清晰,目標準確,實踐性強。xx老師把社會主義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巧妙地滲透課堂,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收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xx老師的課件制作精美,課堂容量豐盈。
2、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能夠緊密結合學生實際,重點關鍵突出,知識科學精當,能力訓練有序。
備課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備學生,了解學生現有知識狀況和接受能力,才能有的放矢,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提高課堂效率。xx老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特點,一節課只教5個單詞,并且讓學生當堂掌握,并當堂反饋。沒有花里胡哨的表演,學生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收獲。xx老師的教學設計,講練結合,當堂反饋,效率極高。
3、教師課堂駕馭能力較強,教學環節科學合理,教師精神飽滿,教態自然,思路清晰。
7位老師,在整個課堂教學的組織中不慌不忙、松弛有度、收放自如。設計的問題合理科學,針對性強,大多數教師都能把握重點和難點,解決核心問題。如xx老師的復習課對主干知識的梳理,脈絡清晰,一線貫穿。xx老師的講評課詳略取舍,老練自然。
開展活動時,注重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來完成老師的問題,并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探討、展現自我、口頭表達等能力,整個的教學過程清晰流暢而完整。
優質課展評活動的總結 篇2
10月28日,我有幸參加了惠安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質課的展評活動。在螺城中心小學多媒體教室里,我觀摩、學習了4位青年骨干教師精彩的課堂展示,覺得感觸頗深,收益匪淺。現將自己幾點的粗淺感受記下,與各位同仁交流。
1、注重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本次展示課,老師們都有一手與學生溝通、拉近師生距離、營造和諧氣氛的絕活。如惠安實小郭麗梅老師在教學《分蘋果》一課時,在課前與學生通過“對口令”的游戲來活躍課堂氛圍,激活了學生思維,埋下了新課的伏筆;城南實小何立娜老師在教學《搭配中的學問》一課時,在課前以“老師想和所有的小朋友都握次手,可以怎么握?”為話題,引發學生用心思考,大膽猜測,再請學生說說握手時應注意什么,巧妙地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出濃濃的學習氣氛。螺陽中心小學陳丹鳳老師教學的《搭配中的學問》,整節課,態度非常和藹,語言也很親切,如: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搭配的?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等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
2、積極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本次活動,執教老師都能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注重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現實的、豐富的、有意義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情境創設真正成為點燃學生心中探究激情的興奮劑和催化劑。如螺陽中心小學陳丹鳳老師執教的《搭配中的學問》,以“笑笑過生日”為線索,創設了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貼近的情境,引出了一系列有關生活中的搭配問題,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城南實小何麗娜老師執教的這一課,情境創設也別有一番新意,聯系了當今最熱門的話題“去上海看世博”,緊扣教學內容,從穿衣搭配問題、路線問題,配菜問題等有關現實的生活問題,創設了充滿數學味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數學無處不在。惠安八二三實小吳遠云老師執教的《生活中的比》,創設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飯煲煮飯”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教師再適時地點撥,引出了比的概念。接著讓學生舉一反三列舉了生活中的例子,加深了對比的理解。這些情境的創設生動、有趣、真實可信,無雕琢之痕。讓人聽了心服口服,并由衷贊美教學設計者的匠心獨運。
3、重視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
在教學中,我們要適時地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空去體驗和探究,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本次活動的展示課,老師們做得尤為突出。如螺陽中心小學陳丹鳳老師和城南實小何麗娜老師執教的《搭配中的學問》雖然教學方法各有千秋,教學風格各具特色。
優質課展評活動的總結 篇3
一、活動概況
沭陽縣中學“教學光盤進課堂”優質課評比活動于20--年3月26日在沭陽縣七雄中學舉行。本次比賽日程緊密,組織有序,呈現了六大特點:
1、縣局和各學校非常重視。
一是縣教育局對“送優質教學資源下鄉工程”教學光盤應用工作非常重視,前后發了兩份文件,尤其教研室20--年第1份文件就是關于落實此項工作的實施方案。
二是學校重視,有選手參賽的學校都派了好幾位領導老師陪同。無選手參賽的學校也派了老師來觀摩學習,全縣有近百位老師到會進行觀摩學習。在李波校長帶領下我校兩校區共11位老師也到會進行了觀摩學習。
2、多個學科綜合進行比賽。
本次比賽沒有分學科進行,而是把多個學科放在一起進行評比。比賽的主題是“教學光盤進課堂”,關鍵看對光盤的操作使用情況和光盤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同時也體現了教師本人的教學基本功情況。經過各大片選拔,共有師3個學科14位老師(語文、英語和物理學科)參加比賽。
3、參賽老師歷經層層選拔。
本次參賽的老師都按教育局的要求,先是各校在校內進行選拔,然后選出一位老師參加片賽,每片再選出2兩位老師參加縣決賽。這些老師真可謂是過五關,斬六將篩選出來的優秀老師。相對來說本次比賽文科老師較多,理科老師較少(只有物理學科一位老師),政史地生等學科一位老師也沒有,這種現象值得我們反思。
4、光盤價值得以極大發揮。
推廣本套光盤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幫助推動提高薄弱地區的課堂教學水平。光盤中內容主要是優秀教師對課堂的教學設計或對課堂教學活動的示范、引導。各參賽老師在比賽中都能較好地利用了光盤中的內容,體現了光盤的推廣價值。
5、比賽評委陣容非常強大。
本次比賽既是光盤推廣應用的優課評比,也是多個學科優課的綜合評比。比賽評委由教研室8位領導和教研員擔任。第一組由教研室葉志兵主任擔任評委組長,第二組由教研室魏良亞主任擔任評委組長。評委涵蓋了多個學科的教研員,也體現了比賽的綜合性。
6、承辦單位準備充分有序。
縣級大型比賽很少在鄉一級中學舉行,但是本次比賽放在七雄中學舉行,這也體現了七雄中學的辦學實力。七雄中學為了辦好這次活動,作了充分的準備,比如在比賽前新購置了兩臺電腦,為參會人員準備了豐盛的工作餐,有序地調配了14個班學生參與上課等等,這些工作的落實使得本次比賽進行得非常順利。
二、聽課點評
我校觀摩老師今天都是馬不停蹄,連續聽課,一共聽了7節課。本人聽了5節語文,1節英語和1節物理課,都是跨學科聽課。我雖然不是專業課老師,但聽了這些課,感覺收獲很大,也更加堅定了我以前的觀點――跨學科聽課的收獲,有時比聽本學科課收獲更大。新課程改革中提倡要在教學進行跨學科滲透教學,那么任課老師進行跨學科聽課,就更加有必要。老師有了學科滲透的思想、學科滲透的行為,才能更好地做到學科滲透教學。
我對所聽的7節課進行了“2+2”式點評,這也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確合理。
1、第1節課七語課題《兩小兒辯日》
1)本節課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能關注學生的讀、說能力的培養。
2)整節課教學設計流暢,能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
3)老師對光盤中的聲音運用較多,未能很好體現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作用,使得師生之間容易產生距離感。
4)學生深層次的學習思考不夠,課堂生成較少,往往都是照書讀。
2、第2節課七語課題《松鼠》
1)在目標展示,引導學習等環節能有機對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很好地利用了光盤。
2)課堂板書設計合理,用字簡練、重點突出。
3)課堂問題設計有時不夠精確、簡潔,對學生學習引導不夠。
4)教學過程不夠精練,課堂氣氛不是很活躍。
3、第3節課八語課題《陋室銘》
1)教師上課富有激情,善于運用名言名句激勵學生學習。
2)教師課堂應變能力較強,尤其是在課件出現問題時,處理得非常好。
3)教學節奏較快,導致學生學習情緒有點緊張。
4)對學生學習情緒和學習活動調節方法不多,導致后半堂課比較沉悶,缺乏生機。
4、第4節課七語課題《我的中國心》
1)教師教態大方自如,語氣親切自然,能很快拉近師生間距離。
2)對學生學習過程關注仔細,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學習,還能很好地關注學生的心理感受,并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尤其是宣誓活動設計的非常好。
3)對課件可以進行適當的整合改造,使課件變得更加簡潔實用。
4)教學環節可設計的再緊湊些,則能更好地控制好時間,不至于超時較多。
5、第5節課八英課題《unit5》
1)教師教學基本功扎實,能熟練地進行英語口語教學。
2)能精心設計一連串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并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激勵表揚,有效的刺激了學生的表現欲,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課堂活動比較單調,參與式、體驗式活動較少,對學生訓練力度不夠。
4)對群體學生關注較少,問題大部分由少數幾個學生回答。
6、第6節課八物課題《宇宙的奧秘》
1)課堂用嫦娥探月衛星視頻引入新課,非常新穎有趣,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2)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層層遞進,符合學生對抽象知識學習的認知規律。
3)視頻播放較多,教師的講解、點撥不是到位,課堂氣氛比較單調沉悶。
4)雖然準備了一個實驗,但未能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效果不明顯。
7、第7節課七語課題《沁園春·雪》
1)教師語文功底深厚,對語文知識運用自如,對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很強。
2)教師情緒飽滿,語言富有感染力和幽默感,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3)課件設計和制作有點粗糙、簡單,可再進一步進行優化充實。
4)對一些教學細節處理不是很到位,比如對待學生回答問題的處理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