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愛心援助活動的總結(通用3篇)
參加愛心援助活動的總結 篇1
原工學院有一個扶貧助教活動,扶助對象是區二段姐弟倆,自原工學院分成生物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和機械學院,我們生食學院主動接過這個活動,一直堅持到現在,從未間斷,并且在被團市委評為市級“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
自從原工學院分團委手中接過這個“愛心火炬”,我們就決心要把這個“火炬”傳下去,并且要越做越好。在這一年多里,我們積累經驗,在活動形式上創新,活動開展越來越細,責任到人,贏得了廣大師生的支持和贊許。
我們將大一新生的班級分為兩組,由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干事輪流帶領新生到他們家開展工作。活動的具體內容有:
一、根據扶助對象的要求,我們開展了義務家教工作。每次活動的班級挑出兩到三名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由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干事帶領給孩子進行家教,每班一周,一周兩到三次。
二、為了使工作更加完善,我們生食學院組織了各年級同學進行了“扶貧捐款”活動,同學們積極參加、踴躍捐款。到目前為止,我們共集到捐款近千元,并且我們實行帳目公開,捐款由專人保管等措施,保證捐款都用到扶助對象身上。
三、我們還不定期給扶助對象帶去作文本、課外練習冊、書包、鉛筆盒等與學習密切相關的禮物,這些物品都是由同學們的愛心捐款購買的,代表了同學們的一片心意。
四、為了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我們在05年每星期日帶張志斌來學校參觀,并且教其電腦的基本知識。
五、扶貧形式多種多樣,有家教、聊天等,在節假日我們還會帶孩子游玩天津。
六、每逢過節,我們都會為扶助對象送去節日的祝福并且給他們帶去節日禮物,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懷,比如我們每年中秋節給他們家送去中秋月餅及節日的問候。
七、為了不斷提高活動質量,在各班扶貧助教結束后,每班要求寫一份扶貧助教總結,談談自己的感想和認識。我們會選出優秀的文章推薦到宣傳中心發表。
我們生食學院分團委和青年志愿者協會對此工作傾注了不少心血,同時也達到了發揚雷鋒精神、調動同學獻愛心積極性的目的,使同學們體會到幫助別人的樂趣,切切實實的體會到了雷鋒精神的深刻含義。
從原工學院到現在,我們的扶貧活動已經有五年了,雖然人員有些變動,但是我們的活動從來沒有間斷過,證明了雷鋒精神并不是一句空口號,也不是在新世紀被人們恥笑的唱高調,而是我們青年志愿者們的一份關懷,一份愛心,一份祝福。我們的愛心無怨無悔,我們會把這“愛心火炬”繼續傳遞下去。
參加愛心援助活動的總結 篇2
經過約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善恩小學。一個小時的車程,再加上,上午課程結束后沒有來得及休息就出發,大家顯然顯得有些疲憊,但為了給孩子們帶來一個好的活動效果,又鑒于這些孩子的特殊性,我們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一點都不敢馬虎。
到達學校時,學校只有兩棟簡易的教學樓,和一個小小的操場,再簡單不過了。校領導接待了我們,我們來到學校的圖書室坐下,這原本是教師辦公室,因教室有限,只能兩用。接待我們的校長更是樸素,要不是老師介紹,沒人能看出他就是學校校長,老師們辦公的場所同樣簡陋,只有空蕩蕩的幾張破舊的桌子。
通過此次活動,加強了社會與這些孩子的溝通,了解到社會萬象,同時我們通過此次活動將愛心傳遞給了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給與他們的溫暖與關愛,他們沒有被社會遺忘,我們都再關注著他們的成長。讓作為青年的我們,認識到應該擔負起祖國興旺發達的使命,不僅我們要不斷進取,我們還應該擔負起幫助我們下一代的未來。通過此次獻愛心活動,讓我們深知我們身負重任。活動獲得較好的效果,在活動中,打開了他們的心扉,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學習上的困難,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培養了孩子們的勇氣和自信心。同時,此次活動為我們的班級巡禮月的開展,上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在圖書室,陳校長接待了我們全體同學,和我們探討了當代中國教育的缺陷與不足。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到這所學校所面對的各種難題與困境。通過交流,我們了解到,這所學校缺的就是沒有充足的資金來發展教育,培養這群特殊的孩子,它迫切需要外界給與他們幫助。
二、交流結束后,開始了我們的自教環節。針對不同的年級,出現了不同的活動效果和情況:
(1)幼兒園:幼兒園的小朋友,天真、可愛、純潔,但其中一些孩子表現出一絲倔強,內心封閉,不愿與人交流。在我們的志愿者的引導下,孩子們活躍了,通過手指游戲、繪畫等各種活動的開展,所有的孩子都參與了進來。
(2)一年級:一年級的小朋友開始表現出不團結,自私、霸道、相互欺負,這大部分的原因是因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的老師。但對于從小就缺乏父母照顧的孩子們來說,父母的影子若隱若現。成長的特殊,也許養成了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要強的心理,所以讓他們變得有些自私。志愿者交給同學們唱歌,大家都認真的跟著學。因學校老師的缺乏,這對于他們有著新鮮感。
(3)二年級:二年級的學生表現出的是,不愿意與殘障同學玩,彼此相互爭吵,情況與一年級的無異。志愿者們通過玩猜謎的游戲,增強他們對思考的興趣,并以此增進同學間的團結和友情。
(4)三四年級:志愿者根據三四年級的實際情況,開展了一些益智的游戲,將游戲與教學相結合,培養他們對學習的樂趣。在活動中出現一些棘手的問題,例如,一些小朋友因為沒有得到自己喜歡的禮物而哭鼻子,有些脾氣急躁的直接摔東西或罵粗話。因為他們的特殊,起初志愿者們擔心會給他們造成陰影,都和著他們的意思分發禮物。但在一旁的老師示意我們不用理會,就應該讓他們從小接受挑戰的事實,這是給他們的磨礪。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他們。我們提心吊膽地結束了我們的課程。
(5)五六年級:五六年級的學生也許年紀稍大些,體現出一些叛逆的思想。有部分學生看到我們志愿者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對于我們的教學內容他們也沒有多大的興趣。有的同學不知道尊重他人,完全以自我為中心。這些同學大多是心理存在陰影和問題。
在整個自教的環節中,志愿者們應付了一個個的突發事件,生拍我們的一個小小的失誤會吃痛他們脆弱的心靈,所以我們一點都不敢怠慢和懈怠,萬分的小心進行每個環節行進。
三、自教結束后是進行我們的拔河比賽,在比賽中,所有人在此刻真正團結了,沒有了上課時的爭奪與自私,大家的力量匯聚在一起,為獲得比賽的勝利,爭取最后的榮譽賽后,我們的志愿者告訴所有人:一個小小的拔河比賽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不能忘了團隊的協作。不僅在現在,而且在將來的道路上,也要記住團結的力量,讓大家學到了做人的道理。
四、原計劃的舞會,由于時間有限,只好取消。但同學們和我們志愿者們玩得一樣盡興。我們要走了,同學們對我們揮手告別。我們許諾,在下次來看他們的時候,會給他們帶來他們喜愛的禮物,我們會兌現我們的。
五、我們整理好一切,與校領導老師合影留戀,成功地結束了此次善恩行。
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不是智障,就是殘疾,或是服刑人員的子女,每個人的背后都有個心酸的故事。他們厭學,脾氣倔強,心理存在極大的障礙,但他們仍然是祖國的未來,急切需要社會的援助。教育是個永恒的話題,農村的教育讓人揪心,而這些特殊的學生更讓我們深思,看著他們,心中不免有些震撼。如果他們有個好的教育,也許他們的心理障礙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對他們的成長也是非常有益的。
參加愛心援助活動的總結 篇3
為了促進學生的課余時間的娛樂性,我建筑工程系學生會技術部開展了ppt制作大賽來增強學生的學習水平,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的多樣性,并且能反映出我們建筑工程系的特色活動,加強電腦的應用水平,增長知識。
一、活動時間:20--、11、76:30
二、活動地點:主教學樓301
三、活動流程:
1、負責人員在6點30分準時到達比賽現場,做好準備工作。
2、開始階段,由負責人員負責點名。
3、6:35宣布比賽正式開始。
4、各選手抽簽決定播放自己的作品和順序。
5、在各選手依次播放完自己的作品后。由學生會主席宣布獲獎名單。
四、此次活動獲得獎項的人員為:一等獎、王衡二等獎、劉培怡三等獎、尹良玉
五、活動規則:
1、參賽各隊選擇一個“人文環保低碳”并圍繞主題制作出一組幻燈片或視頻。
2、比賽方式:提交作品并選出的優秀作品。
六、活動總結、
這次PPT比賽雖然規模小,卻含義深遠,反響良好,充分體現了我系學生對PPT制作和視頻制作的執著和熱愛,同時也體現了我們當代大學生的良好的修養和較高的審美意識。這次活動充分調動了我系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是一次技能操作展現的大好機會,讓同學們在展現自己好的一面的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可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揚長避短,目標更加明確。通過PPT比賽,組織者取得巨大收獲的同時,也找到了不足,為我部今后的PPT制作大賽舉辦的學習與相關活動積累了經驗,我們要不斷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克服不足,以利與我們今后的活動組織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