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臘八節的活動總結(通用3篇)
關于臘八節的活動總結 篇1
為了更好的讓孩子們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及習俗,xx幼兒園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臘八節活動,喝臘八粥,腌制臘八蒜,讓孩子們從多方面了解臘八節,在寒冷的冬日,讓孩子們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教室里,老師在生動有趣的講述臘八節的故事;在精彩的故事中,孩子們了解臘八節的由來及孩子們觀賞了關于“臘八節”風俗的圖片,一起欣賞繪本故事“臘八節”的由來及相關知識,還讓孩子們了解了制作臘八粥所需的蓮子、核桃、紅豆、小米等各種食材,感受這濃濃的節日氛圍。
接著,老師和孩子們按照我們的傳統手法一起制作臘八蒜。
老師們還講述了臘八節的來歷,特別是《過了臘八就是年》的兒歌,說起來朗朗上口,孩子們都特別喜歡,稚嫩的童聲在整個教室。在熱烈的探討中,孩子們認識了制作臘八蒜需要的各種材料,知道了臘八蒜是臘八節的傳統食物,聽完老師的介紹,小朋友們迫不及待的要進行臘八蒜的泡制了。
這些日常生活中的食材,在孩子們的眼里都是新奇的。老師在活動的同時,也向幼兒進行著講解,大蒜對身體的好處,我們做飯的時候會需要它來調味等等,豐富孩子的生活知識。
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將蒜皮一層一層的剝開,去膜,成白胖子。
將蒜放在無油無水的容器中,加入醋,蓋好蓋子放在陰涼處,等待著它們變綠,開蓋食用。
臘八蒜——需放在陰涼的地方,讓它一點點的入味,變色,直到白白的蒜,變成翡翠般的綠。而那棕棕的醋,色也變得更深,味更濃,里面溶進了蒜的辣味。
孩子們和老師一塊兒制作“臘八蒜”、共同許下美好的心愿,靜靜等待,等待品嘗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的那一刻,制作臘八蒜不僅讓孩子們了解和體驗了我國的傳統民俗,更是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看,這是我們自制臘八蒜的成品,傳統手工,傳統味道。等到臘八蒜變綠,過年時就包餃子吃,那味道特酸甜爽口,你要不要來一顆?
通過今天的活動,孩子們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氣氛,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了臘八節的快樂。
關于臘八節的活動總結 篇2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到臘八節,人們總要吃上一頓香甜可口的“臘八粥”。珠海路街道聯合轄區內的陽光暖情服務社、泉林家政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和街道的志愿者一道在汕頭路老年食堂和泉林家政服務中心煮起了臘八粥,開展“濃情臘八節、送福送溫暖”活動。
珠海路街道汕頭路社區老年食堂熱鬧非凡,食堂的師傅們將一早熬出來的八寶粥送到了老人面前,溫糯、香醇的臘八粥為他們帶去溫暖的新年祝福,老人們都覺得這臘八粥甜在嘴里暖在心頭。
在泉林家政服務中心,40多名剛剛結束工作的環衛工人也喝上了熱氣騰騰的八寶粥。在這數九寒天,一杯香甜的八寶粥為這些遠離家鄉的人驅除了寒冷與疲憊,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和政府的關愛。
同時,老年食堂還另外準備了50份八寶粥,與社區志愿者一起,送到轄區部分獨居、空巢老人家中,讓這些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也能喝上暖暖的八寶粥。一同送去的還有珠海路街道為老人準備的紅紅的福字,讓老人甜甜蜜蜜、紅紅火火迎新年。
在獨居老人家中,接過志愿者送來的八寶粥和大福字,老人高興的說:“我自己一個人住,一到過節就空嘮嘮的,也沒有精神去煮臘八粥。這下好了,這么多人來陪我、給我送臘八粥,來年的生活肯定更甜蜜”。
關于臘八節的活動總結 篇3
臘八節撣塵除舊、喝臘八粥是合肥人的傳統習俗。1月23日,在臘八節來臨之際,錦繡社區委在蓬萊居家養老服務站舉辦了“撣塵喝粥”活動,與轄區16名殘疾和孤寡老人一起共慶臘八迎新年。
走進蓬萊居家養老站的老年食堂,大老遠就飄來一股八寶粥的香味,走近一看,桌子上還擺滿了茶葉蛋、油條、糕點和各類小菜,16名老人圍著大圓桌樂呵呵坐在一起,不少老人表示這是第一次和這多人一起喝臘八粥。
喝完了臘八粥,老人們又聚集在日間照料室里看起了廬劇,來自巢湖社區之家的馬云聰和其他志愿者們端來了熱騰騰的中藥湯給老人們泡起了腳,另外一邊,幾名老人家正在量血壓。看著史紹文老人的腳趾甲長的戳穿了襪子,細心地馬云聰拿來了自己的指甲鉗給老人剪起了腳趾甲。史大爺笑著說自己年紀大了眼神不好,腰又彎不下去,上次剪腳趾甲還是夏天,由于指甲長了,把襪子戳穿了好幾雙,多虧了小馬細心又不嫌棄老頭子臟。
一碗臘八粥雖小,但是代表的是社區對居民的一片溫情關懷,對老人們的美好祝愿,大家喝的是吉祥,喝的是熱鬧。據悉,在每年的傳統佳節,錦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都會針對轄區的孤寡老人舉辦類似的慶祝活動,讓平時缺乏關愛的老人們也能享受下來自社會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