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會的實踐優秀活動總結(精選3篇)
暑假社會的實踐優秀活動總結 篇1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走向社會的一個重要的過渡活動,它在大學生日后的生活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大一這一難得的社會實踐期間,我來到了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浙江經濟重鎮——臺州市。
經同學介紹我到了浙江特斯林工貿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以生產網布為主的知名企業,并有幸進入技術部在老師傅們旁做些雜工。體驗了一些技術活的工作情況。
老師傅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技術活在別人眼里相比于體力活顯得輕松而簡單。當我真正體驗他們的生活時,我才發現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和工作強度并不像人們所想,所說的那樣。俗話說,一分耕耘一份收獲,既然那些老師傅們的工資比一般的工人要高,那么他們的“勞動強度”呢?在技術的世界里那一項不是靠大腦努力思考猜得出的呢?腦力勞動有時候會更加辛苦,所以他們所得的酬薪當讓相對好一些,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熱愛長期從事的某一行。而特斯林工貿屬于中型企業,員工人數在200人左右,負責技術的人數不足20人;由于這是一家勞動相對密集型企業,技術含量并不是很高,創新空間有限,因此老師傅們的年齡并不是很大,大多是40歲左右的人。
日起而勞,日夕而歸,是每天生活的常態,年齡相對大的師傅們習慣了這種忙碌的生活,而對于年齡相對較輕的技術工人他們并不是很適應這種有點平淡的生活,畢竟他們還年輕,渴望更多的是挑戰!然而工作勞累度也是不小的。每天要不斷檢查各種機器設備的情況,對于生產環節的每一個關鍵點都會認真排查。除此之外,他們還必須生產環節中的每一個關鍵點進行時刻的關注。而且,對于工人反映出的設備問題要及時快速地解決以免出現更大的損失。
還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內容就是公司的客戶反映出的問題,像特斯林工貿產品銷售范圍廣,不同客戶對于產品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對于外國的客戶他們對于產品的品質要求還是十分苛刻的(這是老技術工人所說的),這就對技術工人的設計要求提出了不少挑戰,這也是挑戰之所在。最近以來,由于世界經濟不太景氣,因此該公司接受的訂單并不多。我有幸在此期間了解到澳大利亞客戶來該公司訂貨,澳大利亞客戶所給的技術要求用老師傅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帶刺的蘋果。該批貨物的訂單價值在八百多萬,對于公司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因此大多數負責產品開發的技術工人們在一起討論如何設計才能達到要求的技術指標。
從訂單下發到進入產品生產經過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在此期間,這些技術工人經常在一起忙碌的工作有時甚至不吃晚飯和午飯。辦公室里日光燈晝夜明亮是常有的事,經過大概約四五天的時候,技術工人們的生活并沒有那么忙碌了,他們的節奏也開始恢復了正常。從一位師傅那里,我了解到他們終于攻克了一個設備引起的技術難題,這一點是非常值得興慶的。也正是從此時,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他們另一面的生活。
作為學材料加工的我,希望能在所從事的領域有一番作為,首先就必須在學習期間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耐心細心地做事的能力,這是技術生活中的基礎點也是必備素質。挑戰來自于自己內心對于現狀的不滿,勇于向未知發起進攻,同時必須有更多的知識作為儲備。只有這樣才會在未來的某天發揮出來。曾有一位哲人說過,知識總會在你需要她時才會顯示出它應有的價值。的確,當今大學生浮躁過多,而且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現在知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實踐。現在看來這是一種極為短視的觀點,他并沒有認識到實踐出現的成果正是知識積累發揮出的一種折射或者說是一種反映。當認清本質后,他們才發現自己是多么需要知識,可是現實還會允許他們嗎?那時的后悔不晚嗎?
暑假社會的實踐優秀活動總結 篇2
社會實踐活動不但能磨練人的意志,而且還可以增加社會經驗,按照學校規定,我參加了鏟小廣告社會實踐活動。
x月2日上午,我來到北京理工大學居委會。居委會主任給我一個“任務”——鏟小廣告,她帶我到了目的地,囑咐我:“就把這個宣傳欄的小廣告鏟干凈。”心想:鏟小廣告,太輕松了!一會兒的事。我拿起鏟子開始鏟,左鏟一下,右鏟一下,可廣告還是安然無恙,實在鏟不下來,就用手摳,小廣告怎么也不下來。原來,鏟小廣告并不簡單。宣傳欄上,小廣告都是糊上厚厚一層膠才貼上去的,而且是大面積的涂,好像貼小廣告的人,生怕自己的廣告被人鏟下來似的。不過,為了讓宣傳欄干凈,再難鏟我也得鏟。時間流逝,快中午了,我才鏟了半面宣傳欄。幾乎累得快不行了。這時,我的耳朵聽見一個路過的老奶奶對另一位老奶奶說:“看!那小伙子在鏟小廣告,真不錯,真棒!”聽到這番鼓勵的話,我又來了力氣,繼續鏟。不過一會兒,又有一位老爺爺,看我鏟的太費力,便告訴我鏟廣告的訣竅:“先用鏟子把廣告上能產下的部分鏟掉,再用水澆那些鏟不掉的,過一兩分鐘再鏟,就會輕松許多!”我照著干了,果然,很輕松的就鏟下了小廣告,在老爺爺地指點下,我很快完成了“任務”。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令我受益匪淺,明白了在自己受到困難時,會有好心人幫助你。當然,如果看見別人需要幫助時,自己也應該去幫他,正所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嘛!同時,我也明白了勞動者的不容易。用自己艱辛的勞動,博得了別人的夸獎,這是我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收獲。
暑假社會的實踐優秀活動總結 篇3
書籍作為生活的一個載體已經成為我們生存、發展、進步的必需品。有了書籍才使我們的話語有了意義,讓我們的存在有了價值。好的書當然是要精心細讀,細心品味。讀好書有如品嘗美味食品,只有細細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養才能充分吸收。
最近我看了一本《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門。這本書里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實例,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是每個一線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里面還有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一、教師與兒童
現在的孩子都是在“6+1”的環境中長大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全部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從小生活在被關心、寵愛的氣氛中。所以當孩子要從家庭進入幼兒園時,總是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情緒不穩定哭鬧的、挑食、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問題強烈要求我們幼兒教師要“隨機應變”,能擁有像孫悟空般的72變。既然沒有悟空那種能耐,那就只有看書吸收本領了。
4歲的幼兒在活動時,已經具有與伙伴友好合作的愿望了。但是往往在真正合作的時候卻出現了搶或是沒有計劃沒有組織的合作,以前我一直也很頭痛,覺得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去好像影響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如果不進入活動,再發展下去就會演變成矛盾。而書中也是極個小朋友在建構區搭建房子,由于分工不明確而發生了矛盾。案例中的老師沒有急于介入,而是抓住機會引導他們獨立解決交往中的問題。老師首先是說:“你們搭建的的東西都很好,地方不夠怎么辦?”于是孩子們開始搭建游樂場。老師繼續引導說:“游樂場真好玩,想想看,游樂場里還有什么呢?”于是孩子們又開始搭建木馬、滑梯、小橋、游船等。孩子們自己開始分工忙起來。這樣做有利于化解矛盾,減少沖突發生。因此,當幼兒發生矛盾沖突時,在沒有危險的前提下,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解決與小伙伴之間的矛盾。
二、教師與家長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合作伙伴.教師有責任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任務,以便雙方能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家長工作難做,但是很重要。家長一直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只是在玩,有的家長自己早上想睡懶覺,便很晚才送孩子來園,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師在有時間跟家長個別交流的同時,還應經常召開家長學校的交流會,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對家長進行教育引導,可以讓家長和教師保持一樣的教育觀念。家長可以親自參與孩子的活動中去,可以更快的轉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觀念。這個學期我們組織了好幾次親子類型的活動,以便家長參與到幼兒園孩子的活動中去。成立家長助教自愿者隊伍,請家長來體驗做老師。
三、教師與社區
作為教師還要利用好周邊社區的資源。教師不僅要發揮專業人員的創新能力,而且需要有與有關部門、各方人士聯系和協調的能力,要有動員社會力量,與不同職業、不同文化水平、對幼兒教育持有不同認識和態度的社會群體交流、合作的能力。
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門,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門需要開,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要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尋找更多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