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活動方案(通用12篇)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在同伴原有繪畫形象的基礎上大膽想像,為同伴的作品添畫。
2、感受同伴的不同思維方式和表現方式,體驗交換作畫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幼兒有根據任意圖形想像作畫和合作繪畫的經驗。
2、勾線筆、背景音樂、油畫棒、畫紙。
3、坐位安排成環形。
活動過程:
一、引導
1、出示基本圖形,啟發幼兒說說:“你想把它變成什么”。
2、從簡單的基本形開始,分步驟示范,讓幼兒猜想老師畫的是什么。
3、師生共同想象添畫,讓幼兒感知其中的創造性和變異性。
4、講解“大轉盤式作畫”的方式和游戲規則。
二、創作
1、幼兒按“大轉盤式作畫”的方式和規則作畫。(播放優美的音樂)
2、啟發幼兒在同伴原有繪畫形象的基礎上大膽想象 ,為同伴的作品添畫。
3、教師參與活動,并積極引導。
三、交流、體驗
1、引導幼兒回憶、尋找自己原先的創作圖案,與同伴分享創作的快樂。
2、展示幼兒作品,談談“大轉盤式作畫”的感受。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根據作品創編故事,并相互交流。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漫畫作品內容,嘗試運用語言和圖畫創編故事結尾。
2.通過漫畫欣賞、初步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更加喜歡漫畫這一藝術形式。
3.養成細致觀察和大膽想像的習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漫畫書《父與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畫作品、不加背景的圖4一幅。
2.供幼兒續編添畫的作業紙每人一張、黑色水筆每人一根。
3.布置一個漫畫墻,上面貼有許多有代表性的漫畫作品(單幅的、連環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滿幻想的、諷刺褒貶的)。
活動過程
1.幼兒在漫畫墻前面自由欣賞漫畫。
2.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看漫畫嗎?為什么喜歡?(可根據幼兒回答歸納漫畫的部分特點:幽默,夸張;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國人不識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簡單,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再次感知漫畫的特點。
介紹漫畫書《父與子》及作者,為幼兒理解作品做鋪墊。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漫畫書。作者是德國漫畫家卜勞恩,卜勞恩很愛自己的兒子。常常把父子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畫下來。
介紹漫畫作品名稱《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圖片1~3幅,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講述參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兒子還在睡夢中,爸爸和一個叔叔輕手輕腳地走進兒子的房間,要給兒子一個驚喜。
提問:你從哪里看出來他們是“輕手輕腳”?還可以用什么詞?
第二幅:他們輕輕地把兒子抬上了汽車。
第三幅:兒子睡得可真香,還沒有醒。汽車開在馬路上,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著他們。父親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別吵醒兒子,指揮交通的警察也讓大家保持安靜。
師: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兒子抬到哪兒呢?
出示第四幅沒有背景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兒子的表情,想像、講述。
分組討論:每組一名幼兒將自己小組討論中最“驚奇、大膽、浪漫”的情景,講給大家聽。
出示漫畫原稿,感受漫畫帶來的驚喜與幽默。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樣?
講述參考:父親把兒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園里、牧場)。太陽出來了,兒子醒來一看吃驚極了:“咦,我是在夢中嗎?”他看到了……以為在做夢呢。爸爸躲在樹后悄悄地笑了。
4.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兒子的心愿,這幅漫畫體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5.幼兒完整講述漫畫作品。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3
活動背景:
“太陽是綠色的。”不對,太陽是紅色的!”“太陽是彩色的……”聽著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搶著表達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問題,我不禁被孩子的話語感動了。對于太陽,每個孩子都知道,而說起太陽是什么樣子的,他們的回答卻異口同聲“圓的”。這是孩子們最直觀的感受,也是他們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太陽的形態。是啊!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們心中的太陽就是五顏六色的。于是,在這些想法的督促下,我設計了《美麗的太陽》這一教育繪畫活動,和孩子們共同探討太陽、畫太陽。藝術活動是需要創造的,創造基于敢想、敢說,我希望孩子們繪出屬于自己的一個太陽形象,而不是千篇一律。從活動中幫助幼兒感受藝術活動的夸張性,體驗藝術活動中大膽想象和創作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積極想象,大膽用畫筆表現自己喜歡的太陽。
2.學會用多種顏色的涂畫法,感受色彩美,提高大膽運用色彩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了解關于太陽的粗淺知識,欣賞過有關太陽的美術作品。
2.物質準備:油畫棒、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導入課題。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太陽的顏色》。
附故事:小白兔每次看見太陽它都很想知道:“太陽是什么顏色?”小白兔去問小鳥。小鳥說:“太陽是綠色的。您瞧,太陽照在樹葉上,樹葉綠油油的。”小白兔跑去問小蜜蜂,小蜜蜂說:“太陽是紅色的。您瞧,太陽照在花朵上,花朵紅艷艷的。”小白兔跑去問小青蛙,小青蛙說:“太陽是黃色的。您瞧,太陽照在稻穗上,稻穗黃燦燦的。"小白兔想:小鳥說太陽是綠色的,小蜜蜂說太陽是紅色的,小青蛙說太陽是黃色的。(提問:剛才小動物們都怎么說太陽的顏色的?)那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小白兔想啊想,這時天上下起雨來了,不一會雨停了,太陽又出來了,天邊出現了一道彩虹。小白兔想彩虹阿姨住在天上,一定知道太陽的顏色,就跑去問彩虹阿姨。彩虹阿姨先讓小白兔數數她身上的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啊!共七種顏色。”小白兔說。于是,彩虹阿姨就說:“對啦!我身上的七種顏色全是太陽公公給的。”小白兔快活地說:“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評析:此環節主要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導入,然而幼兒也喜歡聽故事。因此,兩者結合圖文并茂的為幼兒講解,直觀的讓幼兒感受熟悉太陽的形象,更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活動中以擬人化的口吻來問幼兒,小兔子說:“他明白了,那你們明白了么?”此問題的設置,既為下一個環節作了鋪墊。又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傾聽,更能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2.討論:讓幼兒談談對太陽的認識和感受。
師:提問,小白兔明白了,孩子們你們明白了嗎?那你們想一想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師:嗯!你們可真聰明。(哎呀,原來太陽有這么多美麗的顏色啊!)那請你們再想一想,如果沒有太陽會怎么樣呢?
幼:沒有太陽,花、草、樹木,它們會都死掉。沒有太陽我們也會生病。
小結:嗯,你們說的真好!如果沒有太陽,不僅小花、小草、樹木都會死,而且我們的身體也容易生病。原來太陽對我們這個大家庭有這么大的作用。那你們想不想畫一畫自己心中最美麗的太陽啊?
【評析:此環節主要是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討論的空間,使他們敢說、想說,活動中主要讓幼兒自己談談對太陽的認識,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鍛煉幼兒的膽量。讓幼兒在說的過程中,理解如果沒有太陽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加深幼兒的感官意識,為接下來的幼兒繪畫作了鋪墊。】
3.教師講解,請幼兒示范太陽的畫法。
師:請個別幼兒上來畫太陽,讓其他幼兒觀察討論畫法。
師:引導幼兒用多種顏色涂畫太陽,增加幼兒對色彩表現力的認識。
師:這兩個小朋友畫的都漂亮,那你們心中最美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呢?
【評析:此環節為活動的難點。這一環節再次強調太陽的畫法,主要是讓幼兒上臺來示范畫太陽。讓幼兒來當老師,把機會留給幼兒,給幼兒一個自由表現的機會。這樣幼兒的自信心和膽量都得到了提高。教師簡單的講解和幼兒示范太陽的畫法,孩子們對畫太陽已有了更深的認識為接下來的繪畫活動作了鋪墊。】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提示幼兒大膽的表現心中想象的太陽,越夸張、越擬人化越好。
【評析:幼兒的繪畫水平能力是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勇敢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對美術的理解和想象。活動中放手讓幼兒去畫,教師只是充當一個引導者,幫助幼兒解決在繪畫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時給與幫助,提升幼兒的藝術創造能力。】
5.引導評價、互相欣賞。
(1)展示作品互相欣賞。
師:可請畫好的小朋友把畫展示給其他的幼兒看,互相說一說自己心中最美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把幼兒畫好的作品拿到教室布置主題墻。
【評析:此環節為幼兒創設了互相展示作品、交流的機會,即使有的幼兒還沒有完成。但在他們的繪畫過程中都付出了努力,作為教師,應當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繪畫等方面存在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使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能獲得滿足感、成功感,從而不斷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活動反思: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育方法運用要恰當、靈活、多樣,充分體現兒童教育過程的主體原則。”活動以“故事”為線索,引導幼兒大膽暢想,用已有經驗,大膽說出不同形態的太陽形象。在活動中首先通過故事導人,讓幼兒在聽聽、說說、講講的過程中了解太陽的顏色。緊接著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思考、了解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這個過程充分展示幼兒想象、用語言大膽地表述為下一環節打下伏筆。接下來,結合了課件太陽的圖片讓幼兒觀看,讓幼兒感受色彩美,通過太陽的七種顏色的美和色彩帶來的心里感覺,有效的將心理健康滲透到美術活動中,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學習美術的興趣。在美術活動中感受色彩美為下文的繪畫作鋪墊。整節活動給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放手讓幼兒去畫。從而幫助幼兒感受到藝術活動的夸張性,體驗藝術活動中大膽想象、創作的快樂、有趣,萌發對藝術創作的興趣。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小雞的外形特征,用一個圓以及兩個連接圓的方法畫小雞。
2、大膽添畫,表現出小雞的動態。
3、感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雞圖片。
2、范畫、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出示小雞圖片學小雞“嘰嘰”地叫,小朋友們,是誰來了?哦,是小雞來了,小雞是什么樣子的呢?
二、講解示范
1、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嘰嘰嘰嘰,可愛的小雞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雞是什么樣子。幼兒回答,教師進行總結。
小結:小雞的頭是圓圓的,黃色,身子也是圓圓的,黃色,尖尖的嘴巴和短短的爪子。
2、小雞真可愛,看看老師是怎么畫的。老師邊講解邊示范小雞的繪畫方法:用黃色的蠟筆畫一個圓,再畫一個大一點的圓,兩個圓連接起來,再用橘黃色的蠟筆畫短段的線做小雞的嘴巴和爪子。
3、請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師一起來畫小雞,帶幼兒進行書空練習。
先拿一支黃色的蠟筆,畫一個圓,再挨著它畫一個大一點的圓,再用橘黃色的蠟筆小雞的尖尖的嘴巴和爪子。一只小雞就畫好了,小朋友可以畫幾只小雞在一起玩,可以畫兩只、三只或者更多一些。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分發幼兒繪畫材料,幼兒作畫,并啟發他們創造性地畫出小雞的動態。
2、老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將小雞畫大一些,注意保持小雞身體的干凈,鼓勵先畫好小雞的幼兒在天空中添畫太陽,在小雞腳下和旁邊添畫小草和五顏六色的小花和蟲子等。
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學習畫小雞。
四、評價幼兒作品。
1、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我們來看看誰畫的小雞最干凈、最漂亮,展示畫面干凈、完整的作品。
2、收拾繪畫材料,結束游戲。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線條畫的手法表現美麗的鳥,利用已有經驗和教師講解,會畫鳥的大致樣子。
2、嘗試運用各種豐富的顏色和圖案裝飾鳥。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勾線筆,白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麗的季節,小朋友們在春天的時候能看見什么小動物啊?(幼兒回答)
2、哦,我們能見到許許多多的小鳥。大家來說說看小鳥是什么樣的?
教師小結:這些小鳥都有共同的特征,都有尖尖的嘴巴,翅膀和尾巴,它們還有五顏六色的花衣服。
二、學習鳥的畫法。欣賞感知鳥的基本結構
剛才啊,我們看了這么多的不同的鳥,我們大家一起來畫畫小鳥,給它們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1、教師示范講解注意:
1、畫紙的構圖;
2、示范不同身形的鳥(還包括鳥的不同動態表現);
3、重難點處要重點多次強調。
師:我們畫小鳥的時候啊,可以先畫小鳥的頭(圓圓的腦袋),然后再畫小鳥的嘴巴,還有圓圓的小眼睛,小鳥的身體可以畫半圓型,也可以畫橢圓型、或者是圓形都可以。最后,我們再畫小鳥的翅膀和尾巴。
師:現在啊,小鳥已經畫好了,接下來我們給小鳥穿上漂亮的衣服。(教師邊講解邊畫)
2、嘗試用線條和鮮艷的色彩來裝飾小鳥
師:小朋友們我們該給小鳥穿上怎么樣的衣服呢?(可以提示小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的線條,顏色給小鳥穿衣服)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的建議,將可以用來裝飾的線條(波浪線,曲線,直線等)進行繪畫示范
3、教師提繪畫要求注意:不同顏色之間要分割清爽,不混合
教師:現在該輪到小朋友大顯身手了,那我們用各種線條和顏色來畫小鳥吧。小朋友們可以給小鳥穿上各種好看的衣服,畫一個你認為最漂亮的小鳥。老師這邊有幾只穿好衣服的小鳥,等會等小朋友們畫好的時候,我們來比比看,誰畫的小鳥最美麗。(教師出示示范的畫)
4、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三、展示幼兒的作品。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6
重點難點
分組合作描畫不同人體動態。
活動過程
1.欣賞范畫,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張畫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們想不想畫一張特別的畫?
2.游戲《木頭人》
交代規則:首先,咱們做一個木頭人的游戲,女孩子全體起立到前面來,聽到音樂,做各種各樣優美的動作,音樂一停你就得變成一個美麗的木頭人。 (發標志)男孩子全體起立到前面來,游戲規則是聽到音樂,做有趣的、可笑的動作,音樂一停你就得變成一個有趣、可笑的木頭人。
3.教師示范
小朋友的動作都很特別,用什么辦法能把咱們的動作留下來呢?某某小朋友到前面來,請你擺出一個特別的動作請大家欣賞,教師描畫出該幼兒的體態。
4.討論
請7位身上有標志的小
朋友上前擺各種各樣的動作(站姿或臥姿)。大家共同分析7位小朋友的動作能不能畫在紙上,將個別動作稍做改動。
5.幼兒分7組,合作完成人體姿態的描畫
6.游戲《找信》
每組幼兒共同解讀密信,分析信件中的藝術表現方式,激發幼兒創作的。
7.幼兒自由創作
運用線條,圖案或者色彩裝飾人體并為畫面涂底色。
8.欣賞作品
請幼兒談一談,哪一組作品中人物的動作清晰,色彩鮮艷,人體裝飾的非常有特點。
9.結束部分
歡慶舞。師生在音樂伴隨下自由舞蹈,展示自我獨特魅力。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請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
幼兒合作完成人體動態的描畫和人體的裝飾。
使幼兒了解到美就在我們的身邊,它來源于我們的生活。
活動準備
音樂帶、半開紙7張、水彩筆、油畫棒、水粉、毛刷、抹布、水桶、標志、范畫、工作服、將幼兒分7組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有關恐龍圖片,了解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
2、在認識和了解恐龍的基礎上,抓住不同恐龍的個性化特征進行表現。
3、大膽表現自己想象中的恐龍。
活動準備
1、幼兒對恐龍有初步的認識。
2、各種恐龍圖片,如霸王龍、蛇頸龍、翼龍、劍龍等。
3、勾線筆,畫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識恐龍。
教師:你們知道它們是什么恐龍嗎? (霸王龍、蛇頸龍、翼龍、劍龍等)
2、觀察圖片,了解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霸王龍的特征。
教師:這是什么恐龍? (霸王龍)霸王龍最明顯的特征是什么?(滿嘴都是尖利的牙齒,可以撕咬任何食物)它的頭部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它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可以用什么線條來畫呢?
(2)引導幼兒觀察劍龍的特征。
教師:這又是什么恐龍?(劍龍)在它的外形上有個最明顯的特征是什么你們知道嗎?(身上長著劍一樣的骨質板,從頭到尾都是)這些“劍”是什么樣子的?它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呢?
(3)引導幼兒觀察另外幾種恐龍,把握恐龍的外形特征。
教師小結:恐龍一般身體大,尾巴粗而長,后腿粗壯,從頭至尾線條像山坡一樣,它們都有鋒利的牙齒,有甲、劍等生長物。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大膽作畫。
(1)教師:今天我們要用線描裝飾的方法來畫恐龍,可以先在紙上將恐龍輪廓畫出來,再用不同的線條和花紋進行裝飾。
(2)教師:恐龍畫好后,還可從添畫上我們上次畫過的蕨類植物,來豐富畫面。
4、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建議
☆環境創設①開辟“恐龍博物館”,引導幼兒搜集、展示各種形態不同的恐龍玩具。②設置“恐龍創意空間”,展示以幼兒繪畫形式表現的各種恐龍想象創意作品。
☆家園共育①與幼兒共同搜集關于恐龍的圖片或玩具,讓幼兒了解各種恐龍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②可開展親子活動,請家長利用節假日帶幼兒到恐龍園去玩一玩,讓幼兒親身去感受恐龍的兇猛、恐龍的巨大。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潔工為我們大家服務
2.把分開的心形圖畫粘貼起來,
3.用感恩的心情去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清潔工的錄相。
2.剪刀、畫筆、油畫棒、紙。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1、導入:"小朋友,現在我們先來看一段錄相"
"錄相看完了,誰能告訴老師你們看到了什么啊?"
幼:清潔工在掃地,在打掃衛生,在檢垃圾。
師:那你們想一想,要是沒有這些清潔工阿姨,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么樣子啊?
幼:很臟,垃圾很多
師:清潔工阿姨,叔叔為了保持我們城市的清潔,非常辛苦。我們大家都很感謝他們,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該送給他們什么禮物來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感謝呢?
幼:花、賀卡
2.示范、講解做賀卡的方法
師:有的小朋友說啊,可以做賀卡送給他們,那我們今天就來做賀卡,好不好啊?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張老師已經做好了幾張賀卡,你們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教師操作,把幾張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個更好看的像燈籠一樣的賀卡了!
師:恩,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待會你們做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做一樣的,也可以做不樣的,我要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較能干,可以做出不樣的?
3.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4.展示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說出一句感恩的話。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9
設計意圖
房子是幼兒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房子多樣的造型吸引著幼兒的眼球。在搭建玩具、討論房子話題中幼兒積累了房子外形、功能等初步經驗,也常常幻想自己會設計出與眾不同的房子。《有趣的房子》就是將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現實興趣、認知體驗與創意表現進行整合,引發幼兒對房子“造型”與“功能”的遐想,并大膽表現。
為了解決重難點“如何設計出獨特造型和功能的房子”,通過有趣房子的圖片欣賞,幫助幼兒建構“特別”的概念,并以問題驅動引發幼兒設計解決生活麻煩的房子,既關注幼兒經驗的提升,又將創意與幼兒生活對接。
活動目標
1.感受房子造型的獨特創意和趣味,大膽想象,嘗試用炫彩棒設計有趣的房子。
2.體驗借助局部鏤空表現房子的樂趣。
活動準備
剪刀、白色炫彩棒、畫紙、PPT。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感受房子的與眾不同。
1.街道上、馬路旁有各種各樣的車子,說說有哪些房子?
2.老師發現了一些特別的房子,有哪些?(大象房、汽車房……)
3.你最喜歡哪一款房子?為什么?它可能有什么特別的功能?
4.教師小結:瞧,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動物、樂器及交通工具都可以創意成房子,造型很獨特。
二、交流討論,感知用炫彩棒創意車子的方法。
(一)交流房子創意
1.你們想不想也來設計一款有趣的房子呢?它有什么特別的造型和功能呢?
2.出示擁擠的人群,稀少的綠地的ppt,提問:你們的房子能不能增加一些功能來解決生活中的麻煩呢?
(二)感知炫彩棒作畫的方法
1.介紹作畫工具
2.梳理步驟和要求
三、大膽創作,體驗創意作畫的樂趣。
1.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2.鼓勵孩子描述設計的是什么房子,有什么特別的功能。
四、展示作品,分享大家的創意。
1.請小朋友上前交流分享。
2.進一步感受獨特創意的房子。
五、延伸活動。
將紙盒、積木等材料投放于區域,請幼兒繼續展開立體的房子創作。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橫線、豎線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膽編制自己喜歡的網,注意線與線之間的疏密。
2、能繪畫出幾種基本的網狀圖形。
活動準備
1、圖片-捕魚
2、宣紙,毛筆,顏料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小魚游動作。
二、出示圖畫
1、教師:從前有個捕魚人,他非常厲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魚。看!他為什么他能抓到這么多的魚呢?
(捕魚人用網抓魚)
這些魚能不能從網里跑出來?為什么?他的網怎么織的?怎么樣的?
(觀察網的特點,認識橫豎線交叉的編織方法)
為什么能牢牢網住魚不會跑掉呢?
(注意觀察網眼的疏密)
2、教師:小朋友你們仔細看看這張圖上,有沒有發現魚是不是都被抓到了?
(一條魚跑得出來,說明編織時注意控制網眼大小)
3、教師補畫
三、顏色
1、教師:這個捕魚人很聰明,你們看看他是用什么顏色的線織網的?那他捕到的魚是什么顏色的?
為什么他要這么做呢?
(理解“好朋友顏色”,這樣魚不容易辨。)
2、教師出示藍色魚示范編網
四、創編魚網
1、教師:除了這樣的編織方法編網,還可以怎么編?你還見過其他的網嗎?是怎么樣的
2、嘗試讓若干幼兒講述、表現創編的魚網
3、幼兒操作練習編網師:
現在請你們也做一個小小捕魚能手,去編織一張和別人不同的魚網,看誰捕的最多最能干!出發!
五、評價活動
1、展示幼兒作品師:
捕魚人都很累了,我們現在來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豐收?有沒有都網住魚呢?(觀察幼兒編織的網有沒有注意疏密和顏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編織方法的網)你覺得誰的網編織的?
2、戲結束活動師:今天我們也大豐收了,抓了這么多的魚,我們拿回去吃魚大餐吧“!好嗎?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掌握樹的基本結構及樹干、樹枝、和樹葉的形態,畫出不同的特征。
2.培養幼兒保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彩色水筆,蠟筆,樹的一家。
活動過程:
1.出示范圖: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這是秋天的樹林)為什么這個地方會叫樹林呢?(這有許多許多的樹)這就是樹寶寶的家,找一找樹寶寶在哪里?(樹寶寶就是畫面上最小的一棵)小結:樹寶寶和爸爸、媽媽及許多叔叔、阿姨們住在一起,它們有著不同的樹枝、樹枝、樹冠和樹葉,就象人們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衣服上有不同的花紋一樣。在這片樹林里長得的是樹爸爸(請幼兒找出來)淡灰色樹干的是樹媽媽,黑色樹干的是樹阿姨,三位大叔叔叔各有幾根樹枝。(均請幼兒從畫面上找出來)。
(反思:利用情景,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我讓孩子在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樹中,獲取樹的有關經驗。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樣的樹木之間的不同,但又有著共同的規律)。
2.示范與思考
(1)請樹寶_和我們做朋友,老師畫一部分,請小朋友說出這是樹寶寶的哪一部分。
(2)A樹干--就象我們的身體。
B樹枝--就象我們的手。
C樹冠--就象我們身上的衣服。
D樹葉--就象我們衣服上的花紋。
(反思:美術活動中想象創造需要一定的繪畫技能,先讓幼兒掌握樹的基本形態,然后讓幼兒進一步表現他們熟悉的部分組成的物體)
3.創作要求大家都來種樹,種成一片更大更美的樹林。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點
(1)分辨樹根、樹干、樹枝和樹枝,各部分不遺漏。
(2)思考變化各種樹的形態,區分高矮、粗細、樹枝的多少,樹葉的形態。
(3)選配用深淺不同顏色涂樹葉、樹冠、樹干。
5.引導評價
(1)找一找有沒有兩棵完全相同的樹?(體會樹和人一樣,沒有兩個完全一樣,否則就分不清了。)
(2)怎樣讓每棵樹都美麗?(每棵樹都選兩、三種顏色,把其他的顏色讓給別的樹。大家在一起各不相同,就非常美麗,如果每棵樹都把所有的顏色穿在身上,又變成穿色彩一樣的衣服了。)
(反思:美術創作是個性化的,主觀的。其中有許多值得幼兒相互借簽的地方。因此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很重要。教師要把全體幼兒的作品拿出來展示,引導幼兒善于發現他人的有點和評價他人的創造性、技能性,是幼兒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大班美術活動方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能在西瓜皮上聯想出多種物體,并通過添畫表現其主要特征,激發想象力 。
2、能主動參與創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豐富聯想。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培養幼兒間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半個西瓜皮的圖片人手一張。
2、小動物卡片、畫有幾個西瓜皮的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對西瓜皮進行初步想象。
1、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半個西瓜皮)
2、這半個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3、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傘、屋頂、臺燈……)
二、對西瓜皮想象并添畫,嘗試用句子進行描述。
1、西瓜皮會變魔術,瞧!它變出了什么?(秋千)
2、誰會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3、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了兩句話:西瓜皮,變秋千,松鼠蕩來蕩去真有趣!
4.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讓西瓜皮變個魔術?變好魔術后想一想,哪個小動物會用它來干什么?
5、幼兒自由想象添畫并講述。(提醒幼兒相互講述)
6、請個別幼兒講述
(1)西瓜皮,變帽子,小兔戴在頭頂上遮太陽。
(2)西瓜皮,變雨傘,下雨小貓用它來撐傘。
(3)西瓜皮,變木桶,小狗用它來舀水。
(4)西瓜皮,變籃子,小羊用它裝青草。
7、請幼兒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賞。
三、引導幼兒再次對西瓜皮展開想象,小組合作創編《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1、老師出示背景圖,示范編故事:
有一群小動物到草地上玩,發現地上扔了許多西瓜皮。小動物們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貓撿了個西瓜皮說:“讓我來做個翹翹板吧!”它到樹林里找來一塊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個翹翹板。小貓和小狗一起玩,翹呀翹,玩得真開心!小朋友,西瓜皮有許多,別的小動物會用西瓜皮來做什么呢?他們會怎么說,又會怎么做呢?請你們也來編個故事吧!一組上的小朋友你先編,再我編,再他編,大家一起接龍編個動聽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2、幼兒分組創編故事每組提供一幅畫有幾個西瓜皮的背景圖、若干小動物(提醒幼兒選好小動物,再講述)活動結束:
3、請個別小組講述 鼓勵小組間相互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