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伴我健康成長”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及指導思想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yǎng)。通過感恩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懂得對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學會理解和關心,學會知恩圖報,感謝父母的生養(yǎng)之恩,感謝師長的教導之恩,感謝他人的幫助之恩。以"孝、忠、禮、義"的實際行動,回報父母、老師和他人。使“知恩圖報”這一傳統(tǒng)美德得以弘揚和傳承。
二、活動主題:“感恩伴我健康成長”
三、參加對象:全體師生
四、活動時間:.10.12---.1.24
第一階段:感謝父母養(yǎng)育我(10月份)
2、各班出一期以“感恩父母”為主題的專題黑板報,底稿上交少先大隊。
3、各班主任帶領學習二十四孝故事,讓學生了解并能講述每個故事。
4、在音樂課上教唱感恩歌曲——《感恩的心》、《感動中國》、《世上只有媽媽好》、《母親》、《常回家看看》、《愛的奉獻》、《燭光里的媽媽》等感恩歌曲。
5、閱讀一組親情文章。
認真開展親情閱讀,為豐富其情感內涵,積淀其人文素養(yǎng)打下堅實基礎。
推薦篇目:魯迅《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豐子愷《給我的孩子們》、巴金《懷念蕭珊》、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梁曉聲的《母親,我不識字的文學導師》、賈平凹的《父親的半瓶酒》、林清玄的《父母的期待》,朱自清的《背景》《兒女》、孫梨《母親的回憶》、史鐵生《合歡樹》、錢里群《哦,你是我的父親》、兒童繪本《愛心樹》、《猜猜我有多愛你》.《天下父母--有一種愛讓我們淚流滿面》、《傅雷家書》、冰心《寄小讀者》、印度泰戈爾《新月集》、意大利亞米契斯《愛的教育》、張潔《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周國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王小波、李銀河《愛你就象你自己》。
6、在活動月內背誦一篇感恩文章、古詩或名言。如《游子吟》等。
7、布置愛心家庭作業(yè):
(1)每天送給父母一句祝福的話。
(2)給父母捶捶背、搓搓手、承擔家里的小家務。
(3)每周利用雙休時間為家里做四件家務,打掃衛(wèi)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8、背誦孝敬父母10要求。(見附一)
第二階段:感謝老師教育我,感謝同學幫助我(11月份)
感謝老師教育我
1.出一期以“感恩老師、同學”為主題的黑板報,底稿上交大隊部。
2、班級開展《我和我的老師》故事演講比賽,說說自己和老師發(fā)生的故事,要真實、感人。
3、在全校開展“尊師重教”活動。
要求所有學生講十字文明用語,遇到老師自覺向老師點頭問好,標準語言是“老師早”、“老師好”,聲音宏亮。遇見年長者(不管是校內工人、教師家屬,還是校外來校辦事人員)自覺點頭問好,標準語言是“您早”、“您好”,聲音宏亮,然后逐步推廣到全校所有班級,所有同學(遇見老師與人談話時不需打招呼)。
4、和老師作一次溫馨聊天。
5、組織學生觀看感謝師恩的影片《 一個都不能少 》。
6、高年級結合音樂課欣賞、學唱感恩歌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中低年級結合美術課創(chuàng)作感恩老師的畫作。
感謝同學幫助我
1、召開以“同學如手足”、“手拉手、同進步”為中心的主題班會活動,倡導每個星期為同學做一件有益的事,給班級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動,掀起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互學、互進的熱潮,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2、在全校內開展一次拔河比賽。
3、在美術課上,每人獨立創(chuàng)作一副“感恩圖”。各中隊評選出兩幅優(yōu)秀作品上交大隊部。
第三階段:感謝社會關愛我,感謝自然賜予我(12月份)
感謝社會關愛我
1、出一期以“感恩自然、社會”為主題的黑板報,底稿上交大隊部。
2、搜集有關感恩社會的文章在班內讀一讀,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3、說一說國家、社會各界對小學生的關愛,(如:義務教育免收學費等)應如何回報。
4、宣講抗震救災中的感人事跡,引導學生感受社會各界給以災區(qū)人民的無私幫助,深入體會無私奉獻的偉大民族精神。
感謝自然賜予我
大自然是我們綠色的家園,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各種資源,我們的生存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必須感恩大自然,回報大自然;進一步培養(yǎng)隊員良好的社會公德,激勵他們?yōu)楸Wo環(huán)境,美化家園而不懈努力。
1、各中隊輔導員利用班會,向學生宣講大自然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2、開展了“節(jié)約資源,人人有責”“五個一”活動:“節(jié)約一粒米、節(jié)約一度電、節(jié)約一滴水、節(jié)約一張紙、節(jié)約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