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活動方案4篇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賽龍舟,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為了弘揚民族傳統節日,根據我們的特殊情況,制定適合的活動方案。
二、活動目的
在這個傳統的節日里,開展適合我院服務對象參加的游藝活動,讓傳統節日在游藝中體現。根據服務對象的能力、精力、動力、活力的不一致,將我院的服務對象分為"長壽組"與"活力組"針對不同年齡層次人群對傳統節日的不同需求,設計既符合傳統理念又體現時代特色的游藝方案,使我院的服務對象在游藝過程中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使民族精神得以弘揚、鍛煉大家的動手能力、參與能力,同時也能達到聯絡感情、促進友誼、活躍身心的作用。通過活動,使人們既能增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三、活動對象
四、活動地點
五、游藝詳細內容
1、賽龍舟方法:10人一組,分為4組參與比賽。將準備好的紙張發給參賽選手,聽到裁判員的指令后開始動手,首先折出一條船,并放在裝有水的容器內,利用扇子的風力讓自己的船到達終點。取前3名優勝獎。參與選手有參與獎。裁判員根據比賽結果發放相應"領獎卷"新意之處: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準備材料:彩色折紙、大水盆(長形)、10把扇子、桌子數張。
2、包粽子方法:10人一組,可分4組進行比賽。將準備好的粽葉(仿真)、糯米、紅棗、紅豆、豬肉(仿真)物品發放給參賽選手,聽到裁判員的指令,開始動手,完成的作品需達到指定的標準,(最終解釋權在裁判員),取前3名,參與選手有參與獎。裁判員根據比賽結果發放相應"領獎卷"新意之處: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與吃有關,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國通行的習俗,而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準備材料:布料、帶子、米、綠豆、仿真水果(小)、桌子數張。
3、制香囊方法:10人一組,給每位選手分發一塊色彩鮮艷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綠豆或花生代替香料。每位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愿的話,縫制在香囊外。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制作完畢后,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裁判員根據完成作品的質量發放"領獎卷"。
新意之處:
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準備材料:彩色絲布、細帶子、筆、綠豆或花生、針(十盒)、白線、穿針器、彩色卡紙、桌子數張。
4、唱童謠 品童趣
(一)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二)端午花,紅又紅;摘朵鮮花送金龍;端陽端陽,粽子粽;拿個粽子塞龍洞;龍戴鮮花吃粽子;吃飽粽子回龍洞。不要傷害屈原老公公。
(三)桃兒紅,杏兒黃;五月五,是端陽;粽葉香,裹五糧;剝個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四)五月五,是端陽;龍船雙雙鬧長江;兩邊坐著劃船手;中間坐著打鼓郎;咚咚鏘;咚咚鏘;咚咚咚咚鏘。
(五)粽葉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進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六)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方法:裁判員準備六首童謠,參與者從中抽取序號,并手持稿件,聽裁判員發令"開始",而裁判員手拿節奏器,參加人員必須按照裁判員的節奏,一不差的讀出來。必須使用普通話。(老人可選用語言表達方式,節奏可適當放慢)新意之處:
你是否還記得這些伴隨自己成長的童謠?聽著這些曾經熟悉的曲調,是否會令你回味兒時的童趣?傳統童謠,是民間文學遺產的一部分。因其文簡單、朗朗上口而在民間傳唱。我區12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童謠,尤以壯、漢兩族童謠為多。童謠也稱兒歌,是流傳于兒童之間的歌謠,它以說為主,也有連說帶唱的,還有一唱到底的。之所以代代流傳,除了淺顯生動、韻律響亮、詼諧風趣,還能夠將事物清晰表達,您是否又會想起屬于我們地方特色的童謠"月亮粑粑,兜里坐個嗲嗲,嗲嗲出克買菜,兜里坐個奶奶```````"!
準備材料:彩色卡紙、寫好童謠、準備抽簽號、一張桌子5、吹乒乓球方法:將一只乒乓球放入盛滿水的第一只杯子中,用嘴將球在30秒內連續吹入至第五個杯子中的為勝。分四組同時進行,如果超時或吹的過程中球掉落,則淘汰出局。取2組優勝,2組參與。
新意之處:
鍛煉肺活量、激發參與者的主動性,讓參與者有信心參與活動。
準備材料:乒乓球10個、25各水杯、5張桌子6、丟沙包方法:裁判員準備四種玩沙包方法,參與者必須都通過才能獲獎,(老人可適當減少難度)新意之處:
鍛煉參與者的眼、手、腦、回憶童年快樂時光,在游戲中找回自信。
準備材料:四個小沙包、一張桌子。
六、工作分配
1、 前期準備宣傳:
2、 游藝活動材料準備:
3、 "長壽組"活動場地準備:
4、 "活力組"活動場地準備:
5、 裁判員:14名裁判員(總裁判2名、精神科各2名、老年科各1名)志愿者:14名6、 頒獎組:4名7、 打印稿件(童謠)各活動細則:
8、 彩色卡紙裁剪準備:
9、 獎品采購:長沙通愛心社或愛心單位捐贈10、音樂播放:康復科(長壽組)、社工部(活力組)(烘托活動氣氛)
七、活動流程
1、9:00集合在老年科一樓大廳,各參賽組隊排列站好。
2、各裁判員各就各位。
3、黨總支書記:做重要講話并宣布游藝活動開始。
4、各部門的參賽選手可自由選擇參賽項目(注明:保持秩序、文明參與,各部門對服務對象做好安全防范)5、活動的結束后與社工部打好招呼,帶領服務對象,安全回病房。
八、經費預算
2400元1、彩色卡紙 50元2、扇子10把*4= 40元3、仿真水果30個*4= 120元4、絲布 40元5、針線 20元6、彩色帶子 30元7、宣傳 3008媒體費用:500元9粽子:300元8、獎品采購5(元)*200(人)=1000元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著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她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教育為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主題: 弘揚民族精神 共度和諧端午
三、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和習俗。
2、讓隊員了解屈原的故事,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的愛國進取精神,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四、活動時間
6月10日至6月18日之間。
五、活動內容
(一)上一節主題班會課
班主任老師在6月12日下午帶領學生上一節主題班會課,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的相關來歷、傳說故事和習俗活動,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激發學生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愛之情,培養學生愛國進取的精神。(6月13日前上交班會課設計)
布置學生課余時間搜集各地過端午節有關的知識和風俗資料,制作a4手抄報(可以手寫、打印或剪貼),6月18日前以班級為單位上交,一二年級每班3份,三—五年級每班5份。
(二)學一首端午節的詩
通過組織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每班至少自選一首關于端午節的詩詞,要求全班都能背誦。德育處將于6月13日開始抽查學生掌握情況。
(三)寫一篇文章
可以結合端午節學校的系列活動,也可以是自己的端午節感想,還可以聯系玉樹地震災情中的感人故事,面向全體學生開展“端午節里話端午”征文活動,6月18日交稿,抄寫在16開正規稿紙上,一二年級每班3份,三—五年級每班5份。
(四)體驗一項端午風俗
6月13日上午第四節課,全校開展體驗端午風俗活動,班主任根據要求提前做好準備,活動結束后,各班自主選擇4張照片集體沖洗,留下活動記錄,6月18日放學前交活動記錄。各年級分工如下:
一二年級:拴五色絲線
三 年 級:做咸蛋彩繪
四五年級:包粽子
為了重現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風采,體現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積淀,喚起現代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激情,結合都市水鄉——朱家角特有的景觀、地理和文化特點,特舉辦“中國龍卷風——朱家角中國民俗節系列活動”之一的端午節民俗活動。
一、活動主題:
本次系列活動以“中國龍”為主題,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體現歷史文化與現代元素的完美結合,讓外國人過中國節,讓更多的人了解朱家角、了解上海、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二、活動時間:
6月3日——6月8日
三、活動內容
(一)朱家角景區主題活動
1、對象:所有購票進入古鎮景區的游客
2、地點:朱家角鎮政府對面廣場
3、內容:
①、端午節相關故事和粽藝展覽
②、朱家角特產、端午節特色產品展覽及傳統手工包粽子技藝表演等。
③、每天兩場廣場文藝表演,表演朱家角民俗相關的節目
④、包粽子比賽。
游客可現場報名參與進行包粽子比賽,體會包粽子的樂趣,了解端午節和粽子的故事。
⑤、賽龍舟表演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必要組成部分之一,游客可觀看在漕港河中進行的賽龍舟表演
⑥、各景點其他傳統節慶項目
(二)、嘉賓活動
1、對象:嘉賓活動主要針對由有關單位組織的外國游客以及提前預定的團隊。
2、時間:10:00~13:00江南第一茶樓
13:30~16:30古鎮游覽
3、地點:朱家角古鎮江南第一茶樓、古鎮
4、內容:
第一部分(20分鐘):來賓從課植園停車場下車,乘船沿西井街→漕港河→江南第一茶樓;民樂四同奏在二樓門廳表演;來賓就座;
第二部分(15分鐘):《端午節故事采風》。以音樂和舞蹈為主要表現形式,編排令中外來賓都印象深刻的故事,通過音樂、舞蹈、戲劇表演等組合,給人全新感受。
第三部分(30分鐘):制作香囊。每位來賓參與制作香囊,將中藥和香料放入半成品的香囊袋。在制作過程中,解說制作香囊的緣由,使來賓更深入了解它的作用。
第四部分(30分鐘):品嘗粽子。并贈予朱家角地區有名的阿婆茶,享用福有特色的“茶餐”。朱家角的粽子聞名遐邇,一定值得品嘗,在了解了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后,品嘗粽子一定記憶深刻。
第五部分(30分鐘):體驗互動,嘗試學包“阿婆粽子”。來賓將分組進行包粽子比賽,感受學包粽子的樂趣,對于優勝者將給予獎勵。
第六部分:游古鎮,看龍舟。
5、費用
嘉賓活動以按團隊包場形式為主,每場30000元(人數最多為100人)
提供的服務內容包含:
(1)當日免gw908費游覽朱家角古鎮的所有景點;
(2)嘉賓活動線路免費乘坐游船;
(3)觀摩端午節特色活動;
(4)特色茶餐;
(5)贈送每位嘉賓一份具有端午節特色的紀念品。
6、團隊特別推薦線路
a、漁米之鄉端午游
(1)線路:課植園停車場下車→游課植園(參觀名人展、學包粽或比賽、欣賞評彈表演)→乘游船—→游稻米鄉情館→品端午特色中餐(含一口粽、黃酒、黃魚、咸蛋等)→游漁人之家→看龍舟→觀摩廣場主題活動→送團;
(2)報價:40元/人(不含學包粽和特色中餐);
導服費:80元/團;
學包粽約10元/人(送五個粽子),費用自理;
特色中餐標準一般在20元/人以上,費用自理。
b、民俗風情游
(1)線路:朱家角旅游停車場下車→游遠古文化展示館→游大清郵局→經北大街→看龍舟—→游課植園(參觀名人展、學包粽或比賽、欣賞評彈表演)→觀摩廣場主題活動→返回
(2)報價:30元/人(不含學包粽和特色中餐);
導服費:80元/團;
學包粽約10元/人(送五個粽子),費用自理;
特色中餐標準一般在20元/人以上,費用自理。
注:以上活動由于場地和時間有限,只接受團隊預定,歡迎各單位來電提前咨詢和預約。
端午節古詩文朗誦比賽活動方案策劃范本:
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日期:端午節,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
活動地點:保利外灘花園項目部
活動目的: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經研究決定,在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在保利外灘花園項目部開展古詩文朗誦比賽活動,具體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動內容: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要內容的古詩文朗誦比賽活動。
二、活動主題:傳承文化、熱愛祖國、謳歌生活、贊美和諧、擁抱親情。
三、活動時間:6月23日上午
四、活動地點:保利外灘花園項目部
五、參賽對象:全體工作人員
六、評獎辦法
1、獎項設立
集體獎4個。一等獎1個(獎勵 啤酒一箱),二等獎1個(獎勵),三等獎1個(獎勵),優秀1個(獎勵)。
個人獎 個。一等獎 個,二等獎 個,三等獎 個(物質獎勵)。
2、評委組成及評分辦法
)評委由謝鴻柱、謝祿忠、李紹忠3人組成。
)評分方法
①采用100分制評分。
②評委打分匯總后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求取平均分平均分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若出現同分,則精確到后三位,依此類推。
3、評分項目及標準
4、進出場(10分):進出場隊形整齊,安靜有序,能使用禮貌用語。
5、精神面貌(10分):參賽人員服裝統一整潔,儀表大方,舉止得體,精神飽滿。
6、朗誦技巧(60分):普通話標準,吐清楚,語速恰當,聲音洪亮;作品感情理解準確,表達自然流暢;節奏張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變化,具有感染力;表情與動作的運用恰當。
7、脫稿 (10分):熟習朗誦內容,能脫稿朗誦。
8、觀眾效應(10分)
七、工作人員安排
領導組:黃興永(組長)、王維義、趙海山、白和德
評委組:黃興永(組長)、鐵自紅、魏有福、任長存、楊元宏、祁小梅、潘紅霞、王福香。
秘書組:趙吉成(組長)、郎秀娟、范青蓮、李業元、李仁、楊淑蘭。
場地組:奎宏林(組長)、霍永明、甘存孝。(布置主席臺,劃分學生場地。)
安全保衛組:趙玉杰(組長)、李永德。(組織安排各校學生就坐,負責安全保護工作。)
后勤組:楊更龍(組長)、霍金杰。
攝 影:陳玉俊
學生管理:各校安排人員
八、活動要求
1、各校按要求加緊排練,保證朗誦節目的質量。
2、凡要背景音樂應提前告知中心學校,參賽學生服裝統一。
3、參加比賽時,各校要安排專人負責學生路上及場地的安全。到達活動地點按指定位置就坐,組織好學生的賽場紀律,確保比賽順利進行。
4、準時上交參賽名單、內容,遲交按棄權處理。
保利外灘花園項目部
年6月23日
附:
1、場地劃分示意圖
2、列席活動領導名單
3、活動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