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活動方案的設計》講座提綱
縣心理健康教育
培訓材料
《心理輔導活動方案的設計》講座提綱
主講人:姜廣昌
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設計流程
㈠正確表述輔導理念
1、對輔導主題的理論辨析
2、對小學生的主要年齡特點的把握
3、對輔導主題針對性的思考
①所選主題是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共同心理現實問題
②所選主題要有針對性,切入點要小
③所選主題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年齡差異
㈡恰當設定輔導目標
1、輔導目標必須分層級
①要符合心理輔導的終極目的
②要符合學校教育的總目標
a、心理輔導活動課的總目標
a.學會認識自己
b.學會有效學習
c.學會社會交往
d.學會適應環境
b、心理輔導活動的階段目標
a.小學低年級
b.小學中、高年級
c、活動目標:依據具體主題設定
2、輔導目標必須清晰
3、輔導目標必須集中
①了解人際沖突成因
②了解人際沖突反應
③學會化解人際沖突
④學會防范人際沖突
4、輔導目標必須可操作
5、必須顧及團體共性目標
①幫助學生學習在具體情境下的人際技巧
②幫助學生學習在具體情境下的問題解決技巧
③幫助學生學習在具體情境下的認知應對技巧
④幫助學生學習在具體情境下的自我管理技巧
㈢精心設計輔導活動
1、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團體發展進程
①團體暖身階段
②團體轉換階段
③團體工作階段
④團體結束階段
2、團體暖身階段活動的設計形式
①游戲暖身
②肢體活動暖身
③音樂暖身
3、團體轉換階段活動的設計形式
①小品表演
②錄像或電影剪輯等媒體應用
③游戲情境
4、團體工作階段活動的設計形式
①團體討論
②創意思考
③聯想活動
④辯論活動
⑤機智問答
⑥角色扮演
⑦身體活動
⑧回饋活動
⑨比擬活動
⑩紙筆練習
5、團體結束階段活動設計形式
我的收獲、大家都來說、化裝舞會、把心留住、與活動主題相關的歌曲等。
㈣認真清理輔導思路
1、輔導思路決定輔導活動的成敗
2、輔導思路設計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①思路混亂
②思路繁雜
③思路狹窄
二、心理輔導活動設計示例
如何應對父母的嘮叨
——小學五年級心理輔導活動設計方案
活動理念: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獨立意識越來越強,有一種強烈追求自主的欲望。當強烈的獨立意識與父母的充滿關愛的嘮叨發生沖撞時,學生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為來表示自己長大了,有時心里明知父母的嘮叨是為了自己好,也會反感,覺得父母麻煩多事,甚至和父母產生摩擦,因而有時就會給親子關系蒙上陰影。
理解,是改善親子關系的第一步。通過本次輔導活動,讓學生感受父母養育自己的不易,理解父母,體諒父母,正確看待父母的嘮叨,共同探討積極應對嘮叨的好辦法,從而改善親子關系目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到父母養育自己的不易和培養自己的良苦用心,能從父母的角度為他們著想,從而理解父母的行為方式。
2、學會應對父母嘮叨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根據一組“父母與孩子”的生活圖片及歌曲《爸媽,謝謝你》的磁帶,制作課件。
2、每組1張8開白紙,1張紅色海報紙,1支粗的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小游戲:雨后春筍
指導語:讓我們先來做個游戲——雨后春筍。雨后,一陣春雨吹過來,筍媽媽在呼喚她的孩子們快快鉆出地面呢!現在我來做“筍媽媽”,同學們就是“筍芽兒”了,我說幾個“筍芽兒”鉆出來,每個小組就幾位同學站起來。準備好了嗎?
(開始游戲)一陣春風吹過來,一個“筍芽兒”鉆出來!……(以此類推)……又一陣春風吹過來,所有的“筍芽兒”鉆出來!
筍媽媽看見自己的孩子一個個鉆出地面,心里是多么高興啊!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營造一種開放、安全、溫暖、熱烈的氛圍。
2、憶真情:鋪墊情感
⑴同學們,我們的爸爸媽媽也在盼著我們健康快樂的長大,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他們關愛我們的點點滴滴。(出示ppt:配樂攝影作品《爸媽,謝謝你》)
看這些照片的時候,你可以對著畫面指指點點,可以和伙伴交頭接耳,想跟著唱也行。
⑵看到這些似曾相識的畫面讓你想到了什么呢?
(學生自由暢談)
小結:爸爸媽媽把我們養大多不容易呀,他們要為生活奔波,要為我們操心,可能會有許多我們想不到的麻煩、苦惱和辛酸。
[設計意圖] 通過交流,回憶起生活中一幕幕感人的細節,重溫那份感動,感知父母的不易,為以下環節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