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院2017學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為了深入學習宣講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進步、建設美好新農村的偉大實踐中奮發成才、建功立業,讓他們在實踐中 “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突出服務和諧社會建設、服務區域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災區家園重建,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學生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
三、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1、在繼承和發揚往年暑期、寒假社會實踐優勢和特點的基礎上,緊緊圍繞今年學校的實施意見,充分結合學院實際,認真抓好相應的重點項目。
2、進一步規范寒假社會實踐的組織和管理機制,形成以暑、寒假社會實踐帶動平時社會實踐的形式,為學院社會實踐常規化和經常化打下基礎。
3、繼續加強基地建設,并將其與學生的教學實習、畢業實習、社會服務社會實踐項目配合起來,積極探索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
4、使社會實踐更切實際,教育學生在實踐中講實話、做實事,使我院的社會實踐提升高度,建立良好的社會口碑。
5、使10級新生初步體驗社會實踐,讓他們積累經驗,為學院開展xx年暑期社會實踐做好鋪墊。
寒假社會實踐為大學生提供親身體驗社會生活的機會,通過實踐可以增長見識,加深對社會的了解,這些體驗不僅對思考能力有所幫助,而且對今后學生的發展也十分有利。當代大學生要成為現代化建設中的有用人才,就不能閉門讀書,必須走向社會,與工農相結合,積極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
大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對德智體本身來說是課堂教育的延續。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外一條重要渠道,使他們按著現代社會的要求健康成長。此外,整個實踐體驗過程對交流溝通的能力也是一種考驗,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活動主題及形式
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為了深入學習宣講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兩會”精神的偉大契機為出發點,以“我愛家鄉、實踐家鄉”為主題,將服務社會、奉獻家鄉的愿望付諸行動,開展社會實踐調研。具體選題不做硬性規定,例如可以開展社會調研、科技支農、掛職鍛煉、環境保護、支教掃盲、知識宣講、走訪校友、就業實習等實踐活動。活動形式則一般以自發組織的小分隊或個人形式。由個人申報,自行組織開展社會實踐,人數1-3人為宜。
四、活動組織機構
主辦:共青團工程學院委員會
科技實踐部:組織會議、活動策劃、組織報告會開展、總結
宣傳部:制作海報、橫幅、宣傳板、拍照
秘書部:現場記錄及后續材料整理
五、活動的具體流程
1.參賽團隊報名
報名時間:xx年1月3日——1月4日 中午12:15——13:00
報名地點:團委辦公室(新峰a棟232)
2.寒假社會實踐
各參賽團隊自發進行寒假社會實踐、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