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體考核評選方案(通用3篇)
班集體考核評選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班集體是學校工作的具體組織和實施的最基本單位,為了對學校各班集體進行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綜合評價,特制定該考核方案。
二、考核內容及方法:
一、本評價表由班主任自評、他評、校評相結合,參與評價者一定要實事求是、客觀、公平、公正;
二、班級團體獎項:獲段級第1、2名分別加2-1分,第3、4名不得分;校級一二三等獎分別加3、2、1分,區級一二三等獎的10、8、6;更高級別的獎項依次按下一級的2倍計分。同一內容參加不同級別比賽的,按最高的一次分值計分。(教育部門組織)
三、學生個人成績:校級區級一二三等獎的分別加2、1、0.5分,區級一二三等獎的分別加6、4、2分,市級的分別加12、8、4分,以此類推;由學校從各班抽調學生組成的.以學校名義組織參加的,各班按參賽學生人數乘每生相應級別得分計算;同一項內容參加不同級別比賽的,按最高的一次分值計分。
四、體育比賽第1-8名的等第分別是:第一、2名為一等獎,第3—4名為二等獎,第5—8名為三等獎。
五、班級建設與學風兩項計平均分為最后得分,即該項總分除以參與該項評分人數得平均分;其它項目分數如實累計。
六、體育達標檢測有一生不達標則該班評優一票否決;
七、班級出現重大事件的,或有學生嚴重違法違紀的,班級建設項為0分,如果因管理不善造成班級出事故、學生偷、搶、進網吧等按比例酌情扣分。
八、以本學年成績表現為評估依據(上年獲得校區級等優秀班集體不納入計分)。
九、評價統計后進行公示,從高到低,依次錄取推薦參與評選。
注意:
班主任填寫第一、六、七頂及第二頂中的相關學科評價分。
三、優秀班集體評價量化表(見下表)
優秀班集體評價量化表
班級:班主任:評價時間:20xx年3月15日
班集體考核評選方案 篇2
一、先進班集體條件:
1.班集體有明確的奮斗目標
班級有遠期、中期、近期目標,班級依據政教處、年級學期工作計劃,結合本班實際制定班級工作計劃,定期舉行班會或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或系列教育活動,組織全班同學為實現先進班集體目標而努力。
2.有較得力的干部隊伍
班委干部定期開會,分工明確,獨立工作互相配合,自治能力較強,能堅持原則,在各方面能起模范帶頭作用。
3.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在班委帶領下,共同進步。
4.有嚴格的組織紀律
上課、自習、集會、活動、宿舍就寢等均能自覺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無重大違紀事件發生,體育課、活動課、眼保健操、廣播操等組織有序,進出校門規范佩戴胸卡、履行請假登記手續,尊重管理人員。
5.有健康的班集體輿論
定期出好班級黑板報,并積極向校刊及其它媒體投稿,能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發揚正氣、批評缺點,敢于同不良現象作斗爭,有良好的班風。
6.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學生能尊敬師長,關心集體,愛護公物,言行文明,不打架、不罵人、不哄鬧,儀容儀表端正,不染發、不燙發,自覺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班級能按要求積極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
7.有優良的'學習氛圍
全班學生勤學好問、刻苦鉆研,思想活躍,競爭意識強,成績優良(或有顯著進步)。
8.有勤儉的良好生活習慣
堅持天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教室、保潔區、宿舍清潔整體規范,做到無紙屑、無果殼、無痰跡、無浪費糧食、水、電等現象,學生衣著樸素大方,行為規范。
二、評比程序:
1.班主任對照以上八條,寫好年度書面總結。
2.數據統計:
(1)班主任、班級常規管理考核積分;(政教處提供)
(2)班級成績優良或成績進步顯著。(年級組考核)
3.提供相關材料
4.由年級分管領導召開各班班長、支部書記和任課教師聯席會議,或召開班主任會議,進行民主評議,無記名投票,結果報政教處。
5.由校行政會議研究審核確定。
三、評比數額:
優秀班集體名額占年級班級數的30%,同時兼顧不同層次的班級。
備注:(出現以下1、2兩種情況,不得參加評選)
1.出現嚴重責任事故或嚴重影響學校聲譽事件的;
2.班級常規管理紊亂的;
3.學期結束前兩周開展評選;
4.市、區級優秀班集體從學校優秀班集體中產生。
班集體考核評選方案 篇3
主題簡介:
包括主題背景、設計思路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有些植物秋收了,同時也有了許多的種子,看到陸老師帶來的各種種子,孩子們很好奇,想知道他們會不會發芽,會不會長大。植物角又恢復了勃勃生機,孩子們除了象往常一樣給盆花澆水,也開始關注起蘿卜、蠶豆等的生長情況。孩子們每天在給植物換水的時候,發現那些種子的根須和葉子每天都在不斷地變化。“植物有生命嗎?”這個問題被提了出來,有的孩子說植物是有生命的,因為它們每天都在生長;有的孩子說植物是沒有生命的,因為植物不像我們人、動物一樣會跑、會跳。后來在老師和孩子們共同尋找的資料中發現,植物是有生命的,因為它們每天都在生長、開花、結果和死亡。由此引出了我們的主題活動《有用的植物》,來尋找各種植物與我們人類的關系。不僅可以讓孩子親身實踐撿落葉、培養種子,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植物對我們的作用和蔬菜的培植方法。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感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植物,要愛護植物,愿意在生活中做個小小護綠員。
主題目標:
1、 關心周圍與我們一起生活的花草樹木,了解花草樹木的作用。
2、 感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植物,要愛護植物,愿做小小護綠員。
3、 區別蔬菜的不同品種,了解蔬菜是吃不同的部位的。
4、 體驗買菜的過程,感受蔬菜品種繁多。
5、 通過參觀農科站,了解一些種植蔬菜的新方法。
6、 關注新技術在蔬菜培植中的運用。
7、了解有些植物具有保健和治療作用。
主題網絡:
次級主題活動
幼兒園的花草樹木
時間:
主題活動目標:
1、 關心周圍與我們一起生活的花草樹木,了解花草樹木的作用。
2、感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植物,要愛護植物,愿做小小護綠員。
內容
形式
預設
生成
活動內容
教材教具
園內活動
學習活動
集體化學習活動
綜合:樹林里
繪畫:樹林風景畫
歌曲:我和小樹來比賽
制作:可懸掛的樹
綜合:樹木的用途
歌曲:拾落葉(復習5以內數的組成)
制作:籬笆
計算:分樹葉
散文詩:樹真好
故事:嘰嘰和喳喳
綜合:秋天的雨
歌曲:小樹葉
綜合:樹媽媽和樹寶寶
綜合:各種各樣的葉子
綜合: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
個別化學習活動
1、小小數學家:樹葉分類、數樹葉、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寫數字
2、小小制作家:提供各種材料
3、小小科學家:釣魚
4、小小藝術家:樹添畫、樹葉印畫等
5、小小閱讀家:猜樹
寫有數字的樹圖片若干、寫有10以內算式的樹葉若干。
游戲活動
娃娃家、小超市、小銀行、幼兒園、大舞臺、小吃店
生活活動
給植物澆水
運動活動
小孩小孩真愛玩(摸各種不同的樹木)
會跳舞的樹葉
大風和樹葉
園外活動
家庭活動
帶孩子了解我家門前的樹,收集“樹的本領”的相關信息
社區活動
參觀小區的綠化,觀察常綠樹和落葉樹,撿樹葉
環境創設
將孩子們撿來的樹葉、做的籬笆粘貼在活動室中,將孩子們拓印的樹葉懸掛在活動室中。
其他背景材料
(網頁、書籍等)
課件:樹媽媽和樹寶寶;課件:各種各樣的葉子;幼兒園《學習活動》圖畫本——樹真好;幼兒園《學習活動》操作材料包——可懸掛的樹
次級主題活動
綠色菜籃子
時間:
主題活動目標:
1、 區別別蔬菜的不同品種,了解蔬菜是吃不同的部位的。
2、體驗買菜的過程,感受蔬菜品種繁多。
內容
形式
預設
生成
活動內容
教材教具
園內活動
學習活動
集體化學習活動
兒歌:菜地里的歌
談話:我知道的蔬菜
綜合:什么部位可以吃
綜合:小船裝菜
歌曲:菜場
綜合:植物品嘗會
綜合:蔬菜品種多
綜合:買菜
各種蔬菜、課件:蔬菜品種多
兒歌:買菜
個別化學習活動
1、小小數學家:種子分類、蔬菜分類、給蔬菜去皮、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寫數字
2、小小制作家:提供各種材料
3、小小科學家:釣魚
4、小小藝術家:蔬菜添畫、蔬菜印畫等
5、小小閱讀家:猜蔬菜
各種蔬菜及蔬菜的根、各種種子若干、供粘貼的圖片若干
游戲活動
娃娃家、小超市、小銀行、幼兒園、大舞臺、小吃店
小菜場
生活活動
會照顧種子寶寶,能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
運動活動
園外活動
家庭活動
和爸爸媽媽一起買菜、去超市找種子食品、收集種子、做蔬菜
社區活動
參觀農科站、參觀種子店、參觀菜市場
環境創設
其他背景材料
(網頁、書籍等)
課件:蔬菜品種多;課件:小麥的一生;幼兒園《學習活動》操作材料包——媽媽的菜籃子;
幼兒園《學習活動》操作材料包——什么部位可以吃?
次級主題活動
種植園
時間:
主題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種子,感受種子的發芽過程,并能記錄。
2、通過參觀農科站,了解一些種植蔬菜的新方法。
3、關注新技術在蔬菜培植中的運用。
內容
形式
預設
生成
活動內容
教材教具
園內活動
學習活動
集體化學習活動
綜合:各種各樣的種子
綜合:有趣的種子
故事:騎“白馬”的蒼耳
綜合:種子食品品嘗會
故事:張奶奶買菜
綜合:快樂的種植園
個別化學習活動
寫寫算算:快樂的種植園
游戲活動
生活活動
關心種子、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
運動活動
種蔬菜
園外活動家庭
活動
和孩子一起種植蔬菜,記錄種子發芽的過程
社區活動
參觀種植園、參觀溫室
環境創設
將孩子們種植的`種子陳列在自然角
其他背景材料
(網頁、書籍等)
幼兒園《學習活動》操作材料包——快樂種植園;幼兒園《學習活動》操作材料包——撒豆豆
次級主題活動
能保健和治病的植物
時間:
主題活動目標:
了解有些植物具有保健、治病作用。
內容
形式
預設
生成
活動內容
教材教具
園內活動
學習活動
集體化學習活動
綜合:中草藥
綜合:八寶茶
綜合:保健茶展覽會
八寶茶若干、各種中藥若干
個別化學習活動
看看講講:有用的中草藥
做做玩玩:橘皮粘貼
試試玩玩:做八寶茶
游戲活動
生活活動
運動活動
園外活動
家庭活動
收集茶葉、了解中藥
社區活動
參觀中藥店
環境創設
其他背景材料
(網頁、書籍等)
幼兒園《學習活動》操作材料包——自制保健茶
主題實施過程反思記錄
自從孩子們知道了植物是有生命的以后,他們開始關心自己周圍的花草樹木。他們在戶外尋找自己喜歡的植物時,發現我們幼兒園有些地方的花草被折斷了、踩死了,孩子們都覺得非常可惜,并展開了討論。針對孩子的這一個興趣點,引導幼兒討論植物對我們人類的用處,同時,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讓孩子感受,植物在被別人搖晃、擠壓時的感受,由此引出我們要提醒那些隨意破壞綠化的人一起來保護綠化讓他們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環境、使空氣變得更加新鮮,它們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著我們人類。讓孩子在與同伴的交流中充分發揮想象,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保護綠化的想法,通過大家的努力使我們周圍的環境變得更美好。
在主題活動《有用的植物》開展以來,孩子們對植物在中的蔬菜產生了興趣,提出了蔬菜的種植、蔬菜的買賣等,可活動剛開始就產生了許多問題,于是,我鼓勵幼兒通過各種途徑來了解蔬菜的知識和統計的方法,也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與他人合作、交往,為他們今后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11月21日組織孩子們去買菜,孩子們身揣一元錢,滿心歡喜來到菜場。剛開始,幼兒面對各種各樣的蔬菜,有些不知所措,但僅一會兒,就積極的參與進去了。活動中,孩子們有的二人一起買菜各自付錢,有的三人,還有的多人在一起買菜,黃瓜、青菜、蘿卜、茄子、西紅柿、冬筍、土豆等等都有。特別是當葉盛佳看到一個大白菜,想買,一問價錢,要一元一角,可葉盛佳這時剛買了土豆,用去了五角,現在手里還剩五角,而大白菜又不能切開來買,怎么辦呢?在我的啟發下,張奕昕和徐佳一起幫助葉盛佳解決了困難,三個小朋友都把手中的錢拿出來,湊在一起買下了這棵大白菜。在另一處,王穎買菜象大人似的討價還價:“給我們便宜一點,我們有好多小朋友今天來買菜。”其他孩子也紛紛模仿起來當孩子們拿著自己買回來的菜回到幼兒園時,他們都樂開了。
在“一元錢買菜”活動中,孩子們初次嘗試自己買菜,他們帶的錢不多,因此他們買的數量也不多,正因為他們的錢不多,于是問題就出現了。這時教師及時的啟發引導,使幼兒在買菜中體驗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樂趣。
11月23日在什么部位可以吃的活動中,孩子們對熟悉的蔬菜一下就說到什么部位可以吃,可是當看到有些尚不熟悉的蔬菜幼兒就開始疑惑,就產生了分歧。如芹菜,有的說芹菜是吃葉子,有的說不能吃葉子只能吃芹菜的梗子;花菜也是同樣,有的說是吃花的,不能吃花菜上的一些小葉子,而有的小朋友說就是可以吃葉子,還說自己吃過。
幼兒雖然經過自己搜集、探索,而且對蔬菜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對一些幼兒尚不熟悉的蔬菜不要通過老師的嘴巴直接告訴孩子,可以讓幼兒在不斷的探索、活動、實踐中來取得經驗、獲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