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幼兒園方案(通用6篇)
平安夜幼兒園方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中西方國家的文化的差別,知道圣誕節是西方的重要節日,培養幼兒學英語的興趣。
(2)給幼兒講述圣誕節的來歷,讓幼兒來制作Christmas star,Christmas cards等活動來體驗圣誕節歡樂的氣氛。
(3)能夠和同伴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
二、環境創設:
(1)圣誕樹
這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往圣誕樹上掛滿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圣誕氣氛立刻就顯現出來了。
樹頂星
樹頂星是插在圣誕樹上的一顆星,就像是圣誕樹的皇冠一樣,有了樹頂星的裝扮,戴上“皇冠”的圣誕樹也會頗具幾分仙氣。有的樹頂星還可以充電發光,一閃一閃的非常奪目。
布偶
在裝扮華麗的圣誕樹的樹枝上掛上一個個漂亮的圣誕小布偶,會讓孩子們愛不釋手。
雪花片
在綠色的圣誕樹上掛滿了各種色彩的裝飾品后,你仍會感覺到好像少點東西。對了,就是潔白的雪花片(可用塑料泡沫代替)。同時還可以再買些大的雪花掛在屋頂,可以在房間中享受到大雪紛飛的感覺。
教學卡片
也可把我們的教學卡片剪下來掛在樹上,然后請幼兒點讀,既有趣又起到了復習的作用。
很有創意的圣誕樹!好好喜歡哦……
原來梯子還可以這樣用
(2)將每個窗口打扮起來,也是圣誕裝飾重要的一項,它把人帶進一個童話般的世界,用鐵絲將松枝串扎在一起,掛在窗戶周圍,串上彩燈,或各色燈籠或在玻璃窗上噴上雪花和“Merry Christmas!”的字樣。 明亮的玻璃窗前,掛上圣誕花環、圣誕襪、圣誕鈴鐺、金銀星星等小飾物,孩子們會特別的喜歡,孩子們很容易被環境所感染,所以學起英語來也是特別的感興趣。
(3)可用彩條在墻壁上圍成一個圣誕小屋,還有小雪人等、
(4)全園孩子學會唱英語歌曲:《Jingle bells》;《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在圣誕節那天晨操的時候全園一起邊唱邊跳)
(5)通過實物或圖片學會單詞Christmas tree ,Santa Claus ,stocking,candle,reindeer,并學會祝福語“Merry Christmas!”
三、請一名老師扮演圣誕老人,穿上圣誕老人的衣服,背上裝有禮物的大包袱,到各個班給孩子發禮物,唱圣誕歌。
早上晨接的時候也可以請圣誕老人在幼兒園門口接待孩子,給孩子一個驚喜,孩子與圣誕老人互相祝福:Merry Christmas!或請KFC的工作人員來幼兒園和孩子們一起表演并相互贈送禮物。
四、圣誕游戲:
(1)Christmas star:給幼兒每人制作一個Christmas star,并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老師把它掛在墻壁上。
(2)Christmas cards:老師做好賀卡給每個幼兒發一張,讓幼兒制作(涂色)圣誕賀卡,并寫上祝福語(大班以上適合,中班老師可以把幼兒想說的話寫到他的賀卡上也可),然后送給伙伴。
(3)也可用一些豆類來拼成圣誕樹、雪人或是圣誕襪等。
好漂亮啊……
這么漂亮的圣誕樹,原來是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的哦!讓我們的爸爸媽媽也回到了“童年”。
老師們可作為了解:
各國圣誕節習俗:
法國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圣誕節前后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圣誕歌之后,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圣誕美酒。
芬蘭芬蘭在12月圣誕節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圣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和德國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圣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圣誕節假日外出旅游。
美國美國人過圣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圣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活動流程:
1、圣誕老人出場
圣誕老人敲門
教師:小朋友們聽,敲門的聲音!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問問好嗎?Who is it ?
圣誕老人: I am Santa Claus!
教師:哦!是圣誕老人來了!我們一起讓圣誕老人進來好嗎?
Please come in !
圣誕老人:I’m coming ! Merry Christmas!,children!
幼兒:Merry Christmas,Santa Claus!
2、主持人:今天圣誕老爺爺要跟我們一起慶祝圣誕節。主持人宣布圣誕慶祝活動開始。(放禮花)
圣誕老人:小朋友們!快看我這鼓鼓的口袋里都是送給你們的禮物,想不想要啊?如果你們跟我一起唱起來跳起來我就送給你們,哈哈,讓我們跳起來吧!
3、《鈴兒響叮當》的音樂響起,圣誕老人和老師、幼兒一起唱歌跳舞。
4、播放視頻:主持人講解西方各個國家慶祝圣誕的方式。
5、圣誕老人給孩子們發禮物。
平安夜幼兒園方案 篇2
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25日
活動地點:
大班教室、大操場
參加人員:
大班教師及全體幼兒
活動目標:
1、了解圣誕節的來歷以及傳統。
2、增進父母與幼兒園之間的溝通。
3、感受西方文化節日的歡樂盛況。
活動準備:
圣誕音樂、親子裝、圣誕照片、小禮物、拉光紙、剪刀、獎狀、圣誕節PPT、募捐箱、宣傳海報。圣誕義賣品
活動流程:
圣誕老人問候入場--圣誕介紹--包裝禮物--擺放圣誕禮物--游戲發禮物--義
賣開場舞蹈-義賣開始-義賣結束
活動過程:
一、歡樂圣誕。
幼兒跟圣誕老人問好,用英語問候。學習本學期的英語單詞和句型。
二、介紹圣誕的來歷以及習俗。
師:小朋友一起了解圣誕的來歷和習俗。集體表演英文版圣誕歌曲舞蹈《鈴兒響叮當》
三、包裝禮物。
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去和父母一起包裝小禮物。然后將圣誕禮物放在圣誕樹下。
四、游戲獲得禮物。
親子表演節目獲得禮物。幼兒玩搶椅子游戲、梅花開游戲、大風吹游戲獲得自由選擇禮物的`權利。
五、義賣準備以及介紹規則。
1、介紹義賣的規則和方法,引導家長按規則進行。將錢裝入本班募捐箱。
2、義賣開場舞蹈《左手右手》
3、教師集體舞《天使的孩子》
4、義賣結束,各班統計所得款項。
平安夜幼兒園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邀請家長入園陪同孩子在幼兒園度過一個愉快、難忘的親子圣誕節
2、了解圣誕節的來歷,感受圣誕節歡樂的氣氛!
3、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自我展示才能。
二、活動準備:
1、家長準備:家長及幼兒以圣誕裝扮出席:如戴圣誕帽、戴面具、拿仙女棒、服裝喜慶、穿運動鞋;各家庭自己準備心愿卡(要求在家填寫好)
2、幼兒園準備:大圣誕樹三棵;糖果若干;圣誕老人禮物袋六個;氣球十包(要求全是粉紅色);貼貼紙若干;紅地毯一大塊、音樂音響、游戲卡(見附)、英語歌曲《圣誕快樂》、手掌拍拍6個。
3、老師們自備圣誕帽一頂
4、竹竿根
三、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x日上午9:00——12:00
參與人員:小、托班全體老師、家長及幼兒
四、環境布置:
所有的地方全用英語標上,小托班英語單詞(x5位實習老師)
五、活動流程:
1、9:00—9:30入場式:(家長到老師處簽到,領取“兌獎單”)全體家長帶孩子入園,在門口掛上心愿卡六位圣誕老人在門口迎接家長及幼兒,要求孩子與圣誕老人問好,可獲得圣誕禮物,然后與圣誕老人合影,再走紅地毯并簽名,早到達操場的家庭可先跳竹竿舞,播放歡快音樂。[大操場中心放一棵大的圣誕樹,游戲開始時,大家圍著樹站成圓圈]
2、活動開場9:30—10:30
1)主持人開場白
2)圣誕老人表演節目
3)集體舞:
a、圣誕快樂
b、親親小寶貝
c、1+1≠2
3、游園活動10:30—12:00
在每個活動區,孩子在準備時老師出示的英語單詞請孩子讀,讀對的當場獎糖果一個入。
a、游戲《看誰投得準》(三組共同比賽,一個家庭為一組。)
1)托班活動地點:二樓舞蹈室左半邊教室
2)小班活動地點:壯壯牛班班
準備:小框x個,海洋球若干(三個大框裝海洋球)
玩法:2分鐘之內。家長和寶寶面對面站,相隔一米距離,家長手持小筐,寶寶投球,看哪組家長接的'球多,接球多為勝,分別取一、二、三名。五個家庭同時進行比賽。
b、游戲:抬花轎(三組同時進行比賽,一組由五個家庭組成。)兩個年級班一起比,不分年級。
準備:障礙物x個,每組各x個
地點:二樓舞蹈室右半邊教室
玩法:家長(爸爸和媽媽)雙手搭成十字架,幼兒坐在上面在老師指定的地方跑,從中需要穿過障礙物,那組先完成那組為勝,分別去一、二、三名。(如果一個家庭只來了一位家長,可以請本組成員中的其他家長幫忙完成)
平安夜幼兒園方案 篇4
一、活動名稱
歡樂的平安夜、圣誕節
二、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了解西方的傳統節日——平安夜、圣誕節。
2、使小朋友體驗與老師、父母在一起歡度節日的幸福和快樂。
3、讓小朋友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和表現自己。
4、訓練小朋友的觀察能力及動手的靈活性。
三、活動準備
1、裝飾有節日氣氛的活動室,睡眠室及“圣誕節”墻飾。
2、大圣誕樹一棵,成人圣誕服裝一套,幼兒圣誕帽每人一頂。幼兒禮物每人一份,包裝好并編上號。小獎品若干,智力錦盒一個,內裝若干智力題卡片。
3、即時貼剪成 “紅色圓形” “黃色半月形”“綠色小松樹形”,發給幼兒每人一套。即時貼剪成 “紅色三角形” “粉色五瓣花” “綠色半圓形”,發給家長每人一套。其它同樣的即時貼都分散地藏放在睡眠室的各個地方。例如:床邊上,窗臺上,玩具架內……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教師開場:
圣誕節到啦,我們和家長一起來慶祝圣誕節好不好?今天,小丑姐姐(另一名教師扮演)還特意舉辦了一個圣誕派對,想邀請大家一起去跳舞、玩游戲。但小丑姐姐要求你們先做一個“尋寶”游戲。大家快來聽聽這個游戲怎么玩。
2、示范講解“尋寶”玩法:
出示范例,請幼兒觀察老師手上的小卡片都是些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紅色圓形”“黃色半月形”“綠色小松樹形”)
老師把這些小卡片都藏在了寢室的各個地方,你們進去后要認真的、輕輕的去翻找。找到后,要快速將它揭下來貼在自己的臉上。然后到舞會門口請“服務員”檢查正確后,可以領一頂圣誕帽,帶上后才能進入圣誕派對去跳舞、玩游戲。
3、家長也同幼兒一樣去“尋寶”,分別找“紅色三角形”“粉色五瓣花”“綠色半圓形”。
4、幼兒、家長一起進行“尋寶”游戲。
(二)圣誕舞會
圣誕快樂(互動舞蹈)、歌曲《鈴兒響叮當》。
1、幼兒、家長尋找到“寶”后逐一進入“舞場”。一個跟一個拉在小丑姐姐后邊,隨著音樂一起跳舞、唱歌。
2、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室的墻飾、各種道具,引出主題——慶祝圣誕節。
3、幼兒傾聽音樂,引導幼兒大膽積極地舞動。
(1)幼兒傾聽音樂,讓幼兒說說:你聽完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
(2)請幼兒為音樂配上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和模仿。
(3)教師把幼兒表演的動作進行組合,教師示范表演。
(4)引導幼兒學習韻律表演,重點指導幼兒跑跳步的動作。
4.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道具裝扮自己,隨音樂進行表演。
(三)欣賞童話劇——圣誕節的來歷
1、教師:小朋友,我們又跳舞又做游戲,來慶祝圣誕節,那你們知道圣誕樹是怎么來的?圣誕老人是怎么來的嗎?
2、下面請欣賞由我們班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共同表演的童話劇——圣誕節的來歷。
(旁白—教師):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非常寒冷的冬天,有一位可憐的乞丐(家長),他又冷、又渴、又餓。(乞丐穿著破衣、拐杖出場)他來到了一個村莊,遇到了一位富人(幼兒)和一位窮人(幼兒)。(富人、窮人出場)
乞丐(對著富人)說:我又渴又餓,你行行好,給我一點面包吃吧?
富人:我是富人,我很富有,我有的是面包、牛奶,就是不給你這個窮光蛋,并踢了乞丐一腳。
乞丐(艱難的站起來對窮人)說:我又渴又餓、又冷又累,請你行行好,給我一點面包吃吧?
窮人:我很貧窮,只有一片面包,但我愿意分一半給你。
乞丐(脫去破衣,變成一位可愛的圣誕老人):謝謝你,善良的孩子,幸福、平安會永遠伴隨你,送你一支松枝,你要記住每天給它澆水、施肥,精心照顧它,它會永遠祝福你。
(旁白):慢慢的,松樹枝真的發芽了,并長成了一棵圣誕樹,而且樹上結滿了各種各樣的禮物,圣誕老人把這些禮物送給了可愛的孩子們。
(四)圣誕老人送禮物
1、教師:我們輕輕地圍坐在燭光旁,每個人都可以許個愿望。美好的愿望,圣誕老人一定會幫你實現的。來,孩子們,我們許完愿,一起吹滅蠟燭。
2、噴放禮花:彩花從天而降,伴隨著歡樂的音樂和孩子們的歡笑,圣誕老人(老師)推著禮物出現在大家面前。
3、圣誕老人:孩子們,你們可以說出自己所選擇禮物上的號碼,這樣你將會得到一份心愛的圣誕禮物。
4、幼兒說出自己選擇的號碼開心的選禮物,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快樂。
(五)國外的圣誕節習俗
教師播放圖片和視頻,向幼兒講述國外的圣誕節習俗,讓幼兒了解中西方國家的文化差別,知道圣誕節是西方的'重要節日,培養幼兒學英語的興趣。
法國: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誕標志,因為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圣誕歌之后,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圣誕美酒。
芬蘭:芬蘭在12月圣誕節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遠遠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圣誕令人心曠神怡。
英德:在英國和德國,圣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圣誕節假日外出旅游。
美國:在美國,過圣誕節注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圣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瑞士:在瑞士,圣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后,圣誕節就到了。
丹麥:在丹麥,人們對不合意的圣誕禮物,可去商店兌換價格相似的其他商品。
音樂準備
1.《紅鼻子馴鹿魯道夫》
2.《鈴兒響叮當》
3.《圣誕節的12天》
4.《祝愿大家圣誕快樂》
5.《薄荷棒棒糖之歌》
6.《圣誕老人》
7.《爬上屋頂》
8.《圣誕老人來到鎮上》
9.《圣誕循環詩》
10.《圣誕節的圣歌》
圣誕知識
1.紅、綠、白,是圣誕節的色彩。
2.圣誕節的餅干和糖果是特意為圣誕節準備的。
3.圣誕老人、馴鹿、長襪和圣誕樹是圣誕節的象征。
4.裝飾圣誕樹是圣誕節的活動。
5.圣誕裝飾物和花環是被懸掛在圣誕樹上的。
6.圣誕節有特殊的圣誕之歌。
7.在圣誕節可以聽見鈴聲和圣誕頌歌。
8,猩猩木、槲寄生、冬青是圣誕之樹。
9.很多人與他們的家人或朋友一起過圣誕節。
10.有些人會掛特殊的長襪,里面塞滿了糖果和小禮物。
11.圣誕節是贈送和接受禮物的日子。
平安夜幼兒園方案 篇5
1、邀請家長入園陪同孩子在幼兒園度過一個愉快、難忘的親子圣誕節
2、了解圣誕節的來歷,感受圣誕節歡樂的`氣氛!
3、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自我展示才能。
活動準備:
1、家長準備:家長及幼兒以圣誕裝扮出席:如戴圣誕帽、戴面具、拿仙女棒、服裝喜慶、穿運動鞋;各家庭自己準備心愿卡(要求在家填寫好)
2、幼兒園準備:大圣誕樹三棵;糖果若干;圣誕老人禮物袋六個;氣球十包(要求全是粉紅色);貼貼紙若干;紅地毯一大塊、音樂音響、游戲卡(見附)、英語歌曲《圣誕快樂》、手掌拍拍6個。
3、老師們自備圣誕帽一頂
4、竹竿40根
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24日 上午9:00——12:00
參與人員:小、托班全體老師、家長及幼兒
環境布置:
所有的地方全用英語標上,小托班英語單詞(向芳、梁玉嬌、付翠、彭瑩瑩、5位實習老師)
活動流程:
一、9:00—9:30 入場式:(家長到老師處簽到,領取“兌獎單”)全體家長帶孩子入園,在門口掛上心愿卡六位圣誕老人在門口迎接家長及幼兒,要求孩子與圣誕老人問好,可獲得圣誕禮物,然后與圣誕老人合影,再走紅地毯并簽名,早到達操場的家庭可先跳竹竿舞,播放歡快音樂。[大操場中心放一棵大的圣誕樹,游戲開始時,大家圍著樹站成圓圈]
二、活動開場9:30—10:30
1、主持人開場白
2、圣誕老人表演節目
3、集體舞:
a、圣誕快樂
b、親親小寶貝
c、1+1≠2
三、游園活動10:30—12:00
在每個活動區,孩子在準備時老師出示的英語單詞請孩子讀,讀對的當場獎糖果一個入。
a、游戲《看誰投得準》(三組共同比賽,一個家庭為一組。)
1、托班活動地點:二樓舞蹈室左半邊教室
2、小班活動地點:壯壯牛班班
準備:小框3個,海洋球若干(三個大框裝海洋球)
玩法:2分鐘之內。家長和寶寶面對面站,相隔一米距離,家長手持小筐,寶寶投球,看哪組家長接的球多,接球多為勝,分別取一、二、三名。五個家庭同時進行比賽。
b、游戲:抬花轎(三組同時進行比賽,一組由五個家庭組成。)兩個年級班一起比,不分年級。
準備:障礙物9個,每組各3個 地點:二樓舞蹈室右半邊教室
玩法:家長(爸爸和媽媽)雙手搭成十字架,幼兒坐在上面在老師指定的地方跑,從中需要穿過障礙物,那組先完成那組為勝,分別去一、二、三名。(如果一個家庭只來了一位家長,可以請本組成員中的其他家長幫忙完成)
平安夜幼兒園方案 篇6
設計意圖:
感知5以內的數量是小班幼兒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提出,要"利用生活和游戲中的實際情境,引導幼兒理解數概念"。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創設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包餃子"情境,支持與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進一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出若干開放x的問題,將以"點數"為核心的多種數學內容蘊含其中,形成一個充滿挑戰的數學學習環境,激發幼兒積極嘗試,主動獲取數學經驗。
x作卡片設計簡單、巧妙,由于餃子的數量、擺放位置和拍攝角度不斷改變,卡片上呈現了整齊、散亂、遮擋、干擾、環繞等不同擺放形式的餃子,不但加大了點數難度,而且增加了點數的樂趣。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昕限,整個x作過程需要幼兒克服動作、時間、材料等多種因素的干擾,認真專注地完成x作任務,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并給幼兒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
目標:
1、能不受餃子擺放形式(整齊、散亂、遮擋、干擾、環繞等)的影響,正確感知5以內的餃子數量。
2、嘗試不受干擾,準確地完成"按數量包餃子"的任務。
3、喜歡參與活動,體驗數數的樂趣。
準備:
1、幼兒有用x泥包餃子的經驗。
2、用x泥包好的餃子1盤。
3、每張桌子上放3個自制的娃娃,每個娃娃的身邊分別擺放著3、4、5的點卡。
4、實物投影儀,電視機。
5、x作材料:不同擺放形式的餃子實物圖片(如圖)每人4張,小盤和x泥球各若干(數量要充足,夠每人包4盤餃子)。
過程:
一、進入游戲情境,回憶前期經驗
1、引發幼兒興趣。
師:娃娃家的娃娃們想吃餃子了。今天,我們就來給娃娃包餃子。
師(出示一盤"餃子"):瞧!這是什么?你會包餃子嗎?
2、師幼共同玩手指游戲"包餃子"(附后)。
二、排除餃子擺放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5以內的餃子數量
1、幫助幼兒熟悉x作材料,初步了解x作要求。
師:這里都有什么?(卡片、盤子和x泥。)要讓我們做什么?(包餃子。)包幾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小結):對,這些材料是包餃子用的,卡片上有幾個餃子,我們就要包幾個餃子。
2、引導幼兒觀察卡片上餃子的擺放形式,學習正確點數5以內的餃子數量。
師:桌子上有一些卡片,每一張卡片上的餃子都不一樣,快去數一數。
(幼兒練習點數,教師觀察指導,針對幼兒的點數情況,選取"遮擋"和"干擾"擺放形式的餃子卡片各一張。)
3、引導幼兒對"遮擋"和"干擾"擺放形式卡片上的餃子進行點數。
師(出示"干擾"卡片):這張卡片上有幾個餃子?還有什么?它是餃子嗎?能不能數?
師(出示"遮擋"卡片):這張卡片上有幾個餃子?這個餃子只露出了半個要算進去嗎?我們在數餃子的時候可不能把它漏掉了。
三、學習按照數量要求包餃子,并按數量分類擺放
1、引導幼兒觀察娃娃身邊的點卡,了解每個娃娃要吃幾個餃子。
師:娃娃們都餓了,看看他們都要吃幾個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講解包餃子的x作要求。
(1)教師示范包4個餃子:先點數卡片上的餃子,將卡片x在盤沿上,再包出相應數量的餃子放在盤中,最后進行點數檢查。
(2)師:我的餃子包好了,應該送給哪個娃娃吃?送餃子的時候要大聲說:"娃娃,請你吃4個餃子。"誰來幫我送?
(3)請一名幼兒送餃子,鼓勵全體幼兒學說:"娃娃,請你吃4個餃子。"
3、幼兒x作活動:給娃娃包餃子并按數量分類擺放餃子。
教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邊x作邊講述:"卡片上有×個餃子,我包了×個餃子,盤子里的餃子和卡片上的餃子一樣多。"同時,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根據卡片上餃子的數量包"餃子",提醒幼兒包完一盤"餃子"后再次選擇卡片進行x作。
4、展示分享。
(1)師幼共同做手指放松游戲,吸引幼兒圍坐在教師跟前。
(2)教師根據幼兒的x作結果,提前選取兩、三盤餃子引導幼兒進行展示分享,對正確的x作給予肯定,對錯誤的x作進行糾正。
師:你們真能干,給娃娃包了這么多餃子。這一盤有幾個餃子?為什么要包×個餃子?
師:這一盤"餃子"和卡片上的餃子不一樣,怎么辦?
四、結束活動
鼓勵還想x作的幼兒繼續x作,提醒不想繼續x作的幼兒將餃子卡片按照數量放到相應的點卡盒里,活動自然結束。
延伸活動:
將材料投放到娃娃家或娃娃餐廳供幼兒繼續游戲,可根據幼兒的能力適當增加卡片上餃子的數量。
附手指游戲:包餃子
"咕嚕咕嚕"搟搟皮兒,(左手手心向上,右手在左手手心上做搟面杖滾動的動作)
"嘩嘩嘩嘩"和和餡兒,(伸出右手的食指在左手手心上做攪拌狀)
"嘿喲嘿喲"捏捏邊兒,(左手五指聚攏,右手在左手手指上做捏餃子動作,最后捂住左手手指停住)
咝——(做聞餃子動作)
咂一咂一咂一咂一(做流口水動作)
香噴噴的餃子給誰吃?(教師大聲問)給我吃!(幼兒大聲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