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開學教研活動方案范文(通用4篇)
學校開學教研活動方案范文 篇1
一、領導小組:
組 長:張湘斌
副組長:劉雙燕 宋毅萍
二、承擔教研組情況:
中心校本期共有16個教研組。20xx年下期成立的小學語文、數學12個教研組繼續開展活動,各教研組的主持學校不變。新增加體育、英語、綜合實踐、校本課程四個教研組,分別由披塘小學、新港小學、黑石小學、黃鶴小學承擔。
三、任務分配:
各校教導主任為該校教研組的第一責任人,該校教研組的直接任課教師為該教研組組長。教研組長負責制定該教研組的活動計劃、開展活動、收集資料和做好活動總結。教導主任要積極有效地引導、幫助、督促組長做好本校主持的教研組工作。各教研組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要有宣傳意識,要及時將活動中看到的`閃光點上報天心教育信息網,精彩的案例、反思、課件、教育故事等也要及時上傳天心教育網。對于教研組由制訂計劃到活動結束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的資料,各教研組都要注意及時收集,裝訂,期末上交大托中心校。
四、活動安排:
各教研組本期活動不少于兩次。活動時間為~年3月――~年6月。12個語、數教研組活動中心校將不再統一安排活動時間,各主持學校自行安排。體育、英語、綜合實踐、校本課程四個教研組,中心校將統一安排第一次活動時間和內容。各教研組在制定好計劃,確定好活動內容后,要將計劃書面上報中心校辦公室,上報時間為3月中旬。每組在開展活動前,一定要將活動的內容和時間通知中心校辦公室,便于中心校的統一協調。各校教師也只能聽到中心校的通知后,才能參與片內教研組活動。
五、活動形式:
各教研組應堅持以課堂教學問題研究為核心,發揮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和教研專業人員等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對話機制,營造求真、務實、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圍,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發展專業、展示成果提供平臺。因此,各教研組應圍繞核心,創造性的開展活動,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有效的辦法,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課堂駕馭的能力。
以下活動內容可供參考:
1. 召集本年級組教師商議、討論,擬定本年級組教育教學活動計劃。
2.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
3.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研討課。
4.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示范課。
5.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不定期下校聽課。
6.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開展課堂問題教研。
7.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開展課題研究。
8.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改革。
9.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開展教育專題講座。
10.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外出學習考察。
11.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撰寫論文、教學隨筆、教學反思、教育故事。
12.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學習制作課件,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13. 組織本年級組教師集體備課,開展說、授、評活動。
六、注意事項:
1、3月中旬交計劃;
2、各教研組開展活動前,必須將活動時間、地點、內容上報中心校辦公室,便于中心校統一協調。各校教師聽到中心校的通知后,方可參與活動。通過此規定,以保障各校的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3、各教研組本期活動不少于兩次。
學校開學教研活動方案范文 篇2
一、活動目的: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課堂。關注課堂、聚焦課堂、研究課堂是當前塘藕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過中小學聯合教學研討活動,努力將有效教學的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即圍繞一個核心——“一切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三個著力點——
1、四個“基于”:基于課標、基于教材、基于學生、基于評價;
2、四個判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邏輯必要條件”:引起意向、名釋內容、調適形式、關注結果;
3、四個“倡導”:倡導扎實、樸實、平實、真實的課堂,進而探討構建符合學情的課堂方式,符合校情的教學模式。
二、活動對象:
塘藕中小學語文、數學、英語教師
三、活動時間:
待定(初定4月19日—20日)
四、活動議程:
時間活動內容地點負責教師負責行政
4月19日開幕式:講話
(1)明確本次活動目的與意義;塘藕小學階梯教室x
(2)執教者圍繞本次教學闡述對教材的解釋,教學目標的制定,為達成教學目標設計的思路等。
(3)分管教導或教研組長向全體聽課教師明確聽評課的任務,即觀察點。語文:階梯教室執教者x
數學:科學教室1x
英語:科學教室2x
4月20日上午8:10—8:50聽小學的數學展示課、英語展示課塘藕小學各相關教室小學各執教者x
9:00—9:40聽小學語文展示課x
10:35—11:25聽中學的數學展示課、英語展示課初二(1)初一(5)
下午13:30—14:15聽中學的語文展示課初一(5)x
14:30—15:30圍繞聽評課的觀察點評課語文:學生閱覽室x
數學:行政會議室x
英語:退協辦公室x
15:40—16:20閉幕式:(1)中小學各學科派一名代表向全體與會者匯報聽評課活動,得出結論塘藕中學階梯教室教研組長x
16:20—16:50(2)塘藕中學胡校長總結
五、活動準備:
各項準備工作中小學各自負責,在活動前落實。
六、備注:未盡事宜,另行通過。
學校開學教研活動方案范文 篇3
一、本學期教研活動工作重點:
1. 堅持“以就業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方針,樹立職業教育要為當地經濟和社會服務的辦學理念,完善現有財經商貿類專業、新辦特色專業,加強課程設置和實訓設備的研究和指導;
2.針對財經商貿類教師專業技能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分析問題的成因,開展理論和實踐研究,力求找到解決問題對策,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3.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發揮校本基地和財經商貿類教師團隊的作用,幫助青年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使年輕教師更好更快地健康有序成長;
4.繼續致力于課程研究,以職業情境、任務驅動和案例教學為鮮明特色,開發編寫財經商貿類學生的文化課基礎實驗課程,并進一步了解一線教師教材使用中的問題。
5.了解中職學校創業就業教育、公共素質課程,以及教材使用、課堂教學和師資隊伍等情況。
二、教學調查的內容和方法
1.通過問卷、訪談等多種方式調查研究,走訪企業和學校,發現學校在專業設置、課堂教學、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訓設施建設等環節存在問題,結合學校的實際,提出合理化建議;
2.經常深入課堂聽課,檢查教師的教學常規,針對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分析思考、研究對策;
3.隨著學校投資設備經費逐步到位,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與學校領導和教師交流,調查思考中職學校如何將有限的資金和空間,為教學和學生服務,發揮其最大效益。
三、專業教學研究的課題
《中職財會“任務——情境”范式下專業課教學設計的實踐研究》
教研活動表
注:以上計劃根據當時實際,可能會做適當調整。
學校開學教研活動方案范文 篇4
一、研究主題:
如何在計算中培養學生能力。
二、參加對象:
四年一、二、六、八、九班。
三、四年級數學教師。
四、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教研活動,促使教師以研促教,在教研中提升教學能力。
2.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計算技能與技巧。
3.培養學生計算的能力,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五、教研過程:
(一)教研組長簡述確立本次研究主題的背景:
針對本年級的實際,結合上學期末質量分析所反饋的情況,大部分學生的計算不扎實、正確率不高,本學期我們把提高學生計算技能為切入口,新教材的使用為研究取向,確立“賞識”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主題研究,準確地把握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以提高本年級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二)各位教師圍繞主題談自己在日常教學中是怎樣進行計算指導的。
1:教學中可利用學生典型錯誤的題型來進行糾正,避免重犯同樣的錯誤。
2:計算教學必須使學生明白算理,每一步是怎么得來的?學生理解了算理,做起來就容易了。
3:在自主探究中總結出規律,并能靈活運用規律。
4:書寫格式必須規范、數位對齊,豎式的數字要稍分開一點。
5:弄清計算的順序,乘法從個位先乘,除法從最高位除起,乘法的難點是進位疊加,除法的難點是試商。
(三)集體共研。
一、根據研究主題,我們選擇四年級上冊第三、五單元中的口算、筆算乘除法集體備課:
1.備教材———發揮集體備課的力量
(1)依據《新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
(2)分析教材,結合學生情況,確定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3)挖掘教材隱性內容,確定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2.備學生———
(1)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2)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思維特點。
(3)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學的適應性和接受性。
3.備教法———針對教材的內容和知識的特點,結合教研主題,確立教學方法和教學步驟。
4.備學法———探討針對本次活動主題,學生怎樣才能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下學會除法筆算方法。
二、課堂教學展示。
(1)、在課堂教學環節中讓五位老師各上一堂展示課,然后聽課教師對所聽的課進行評議,肯定好的、可借鑒的地方,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等。通過評議,使執教教師認清自我,受到啟發和教益,聽課老師也在這樣的學習研討機會中得到學習和提高。在課堂交流后,組織學科組的老師討論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是一種互動的研究,是一個共同參與、共同構建的過程。分析思考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行為和對策的合理性,鼓勵參與者主動通過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斷提出新的設想、新的思路。互動研討時,充分調動參與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二練”老師在“一練”的基礎上,特別注重擺小棒的方法和豎式寫法的結合,用課件演示更加深學生的印象。
(3)、“三練”老師在前幾位老師教學的基礎上;注重擺小棒的方法和豎式寫法的結合,明白算理。教學中重學法指導,利用學生典型錯誤的題型來進行糾正,很好利用課堂生成資源進行教學。
五、活動設計簡析:
《新課程標準》把數與計算方面列為重要的一部分,乘、除法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為此我們特別設計了這次教研活動,發揮團隊精神,各抒己見,讓每個教師從確立主題、收集資料、集體備課到互動教學都全程參與,最后以“一課多磨”的形式將教研主題展現出來,將理論還原于課堂,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
通過本次活動教師把形成的共識和見解進行概括、總結、提煉,加深對教育教學規律的認識,指導教學實踐,提升教師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學生的計算能力并非一節、兩節課就能解決的問題,平時可采用每節課的課前幾分鐘訓練,長期堅持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