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足球課程方案(通用9篇)
幼兒園足球課程方案 篇1
教育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學習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懂得初步的交往禮儀。
2、通過游戲,增強幼兒講文明、懂禮儀的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分析和探索的能力。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學習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
活動難點:
使幼兒掌握初步的交往禮儀。
活動準備:
1、故事《粗魯的小》課件。
2、小、蝸牛、小魚、小豬的頭飾各一個。
3、幼兒日常行為(包括文明的和不文明的)圖片若干,即時貼做的哭臉、笑臉幼兒人手各一個。
4、自制的"文明小天使"胸貼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中的兒歌《小》,導入課題。(計劃用時4分鐘)(老師帶領幼兒隨兒歌的節奏,做身體律動進入活動室,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問:
1、兒歌中說的是誰?(小、小貓)
2、小平時喜歡干什么?(偷吃別人的東西;挖別人的'墻角····)
3、小見了貓會怎樣?(會害怕,然后逃跑,是個膽小的家伙。)
小結:一般的小比較膽小,見到有動靜就趕快逃跑。可是有一只小可不是這樣,它總覺得自己了不起,結果吃到苦頭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只小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
二、播放課件《粗魯的小》,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計劃用時8分鐘)提問:
1、故事中的小是什么樣的?(自以為了不起,說話粗魯,對別人很不禮貌。)
2、小是怎么對蝸牛的?(兇巴巴地讓蝸牛滾開,并一腳把蝸牛踢得很遠。)
3、小對河里的小魚做了什么?(用石頭扔小魚,把小魚嚇跑了。)
4、小后來碰到了誰?(小豬)小的腳怎么腫起來了?(小踢到了硬硬的豬蹄上。)
5、小為什么低下了頭?(小知道自己對別人不禮貌,結果嘗到苦頭了,覺得自己做錯了。)
小結:小自以為了不起,說話粗魯,對人很沒禮貌,最后得到教訓了。
三、展開故事,分角色扮演,引導幼兒懂得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計劃用時8分鐘)小朋友們,你們有過對別人不禮貌的行為嗎?如果你是小,你會怎樣很有禮貌地對待蝸牛、小魚和小豬?
(教師分別依次請出蝸牛、小魚和小豬,引導幼兒探索正確與人交往的方式。)
1、你碰到正在慢慢爬行的蝸牛,應該怎么做?(可以這樣說:"對不起,請讓一下可以嗎?我想先過去!")
2、你想喝水時,有小魚在游泳時怎么說比較好?(這樣說比較好:"小魚,你好!我口渴想喝水,你能等我喝完水再過來游泳嗎?")
3、小豬睡覺擋住了你的去路,你該怎么辦?(應該這樣做:先叫醒小豬,然后對它說:"打擾一下了,小豬,你睡在這里可不好,別人過路會不小心踩到你的,你還是換個地方去睡吧,你說呢?")
4、如果小很有禮貌地對待別人,那它的腳會不會受傷?(不會,你不去傷害別人,別人也不會傷害你的。)
5、在生活中,我們還應該怎樣做個文明懂禮的人呢?(鼓勵幼兒暢所欲言。如:不要瞧不起別人,要學會謙讓;別人有困難時要出手相助;和朋友要友好相處等等。)
四、游戲:《我是小法官》,增強幼兒講文明、懂禮儀的意識。(計劃用時5分鐘)游戲規則:將幼兒分成五組,每組八人,五組依次進行。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對錯,對的在圖片上貼笑臉,不對的貼哭臉。
五、總結:(計劃用時1分鐘)小朋友們從小要學習文明禮儀,和別人說話時要輕聲細語,不要說臟話、粗話,做人要謙虛,可不要象小那樣,自以為了不起,最后吃虧了才后悔。只有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活動延伸:
1、幼兒根據自己所知道的交往禮儀,自編兒歌。
2、家長可以請朋友或同事來家做客,讓幼兒學習待客禮儀。
活動反思:
本此活動中,通過生動形象的課件播放,讓幼兒懂得故事中的小的做法是錯的,特別是看到小踢到豬蹄,腳腫起來的時候,表現得非常開心。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大大的激發了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表現力,如:他們在扮演小看到小魚時,會想到友好地和小魚握手,說明他們對平時生活的觀察是很細致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扮演著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和幼兒共同完成整個活動過程,同時又引導幼兒從活動中得到啟發,達到了預訂的教學目標。
幼兒園足球課程方案 篇2
教學內容:
1、傳控球練習
2、趣味游戲:傳遞奧運火炬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積極參與小的學習與游戲活動,培養學生對運動的興趣。
2、通過對傳控球的練習,使80%的學生能掌握傳控球的技術。
3、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與他人合作學習的.心理感受。
教學重難點:
腳內側傳球和前腳掌停球的動作方法。
傳停球的力度和準確性。
教學過程:
一、引導部分
(1)熱身活動: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熱身運動,讓幼兒充分活動開自己的身體。
(2)教師介紹比賽的相關踢法和規則。
二、主體部分
(1)踢球入門:幼兒分成幾組,分別開展踢球入門(弓形門)游戲。看誰踢進門的次數最多。左右腳都可練習。
(2)比賽: A、教師把幼兒分成四隊(紅、黃、藍、綠隊) B、教師宣布比賽規則,使幼兒清楚比賽規則,如:過程中不能推、拉、踢其他小朋友等等。 C、比賽開始,教師組織幼兒有序的進行比賽,及時的提供幫助。 D、比賽結束,教師鼓勵和表揚比賽勝出的幼兒。
教學反思:
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要注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包括體質上、性格上、協調能力上等。)
對師幼互動的環節:和幼兒隨意的自由交流對的認識,參與踢球,滿足幼兒好奇好動的天性。
8、優質課賽課設計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 文明小乘客反思
幼兒園足球課程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溫馨、柔美的意境和音樂的神奇、美妙。
2.能用較恰當的語言、動作、表情表現故事中的部分情節。
3.體驗與人友好相處的美好感受。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溫馨、柔美的意境和音樂的神奇、美妙,體驗與人友好相處的美好感受。
2.難點:能用較恰當的語言、動作、表情表現故事中的部分情節。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故事的課件、音樂、動物頭飾
2.經驗準備:認識小提琴,欣賞過小提琴音樂。
活動過程:
一、用音樂為線索導入,引導幼兒進入安靜、柔美的音樂氛圍。
1.你覺得這是一段什么樣的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2.優美、動聽的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溫馨、柔美的意境和音樂的神奇。
(一)講述故事第一部分,知道小提琴是用梨子做的好聽的音樂是誰演奏的?它是用什么特別的樂器演奏的?
(二)觀察第二部分畫面,嘗試用自己的動作、語言表現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特點,體會音樂的神奇作用。
1.觀察追小野雞的畫面
(1)是什么樣的表情?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你來表現一下兇狠可怕的樣子。
(3)小野雞是什么樣的表情?
2.觀察追小兔子的畫面
(1)小兔子為什么這么害怕?
(2)大露出了什么樣的表情發出了怎樣的聲音?它會對兔子說什么?你來表現一下。
(3)快追上兔子了,兔子會喊什么?
3.觀察聽到音樂后的和畫面,說出動物表情和心里變化。
(1)和聽到優美的琴聲時,可能對小動物說些什么?
(2)和的表情還是那么兇那么可怕嗎?變得怎么樣了?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兇猛的動物變得溫柔、善良了,其他的小動物心里也不再緊張害怕了。
4.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追兔子的情節,師幼共同評價。
三、講述故事第三部分,感受音樂的'美妙。
1.小松鼠演奏的時候,是什么樣的表情?為什么要閉上眼睛?
小結:音樂太美妙了,我們和小松鼠一起,靜靜地欣賞美妙的音樂,想想快樂美好的事情。
2.小動物們聽到音樂后,為什么腳步輕輕來了?
3.果子蜜味是什么意思?
經驗遷移:生活中有什么事情也讓你感覺甜蜜蜜的?
四、講述故事最后部分,感受音樂的力量,體驗與人友好相處的美好感受。
1.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嗎?
2.為什么把梨子都做成提琴了呢?
小結:音樂的力量真大啊,現在動物們和和睦睦、團結友愛,每天在一起練習拉提琴,森林里到處可以聽到音樂,到處都有快樂!聽,森林音樂會開始了,小朋友,我們也演奏起來,一起參加森林音樂會吧!
播放音樂,幼兒隨著音樂自由表現,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梨子小提琴》是一節比較經典的大班語言活動。為了讓其更加適合我們班的孩子學習,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我做了一定的修改。從活動的實施效果來看,目標達成度還是較高的,活動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始終以自己豐富的情感來感染孩子,將鼓勵的目光投射給孩子,始每個孩子都能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想象,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在設計提問的時候還注意到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環扣一環,盡量做到讓每一個提問都比較有價值、有意義。
幼兒園足球課程方案 篇4
教學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學習用教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2、學習描述人物的外表、行為,能進行合理的情節想象。
3、注意傾聽同伴講述,并樂意與同伴交流。
活動準備
1、物體沉浮實驗;袋鼠的習性特點。
2、指講訴圖片四幅。
活動重難點:
仔細觀察圖片并用較連貫、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
指導要點: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動物表情、動作,并通過充分想象完整的句子講述圖片的內容。
活動過程
1、導入激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有趣的圖畫,一起來看看圖片里講的是什么有趣的事。
2、觀察講述。(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發揮想象。)
(1)出示圖片一(遮擋住袋鼠)
提問:小兔和小熊在干什么?發生什么事?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教師小結:一天,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踢足球,玩得真高興!突然,小兔用力一踢,把足球踢得很高很高,足球一直向遠處飛去。
(2)重點觀察圖二。提問:
足球不見了,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到處找,它們看見了袋鼠媽媽,它們會對袋鼠媽媽說些什么話呢?
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小袋鼠的表情、動作,體驗小袋鼠的心理活動;同時啟發幼兒通過描述小動物間的對話來豐富情節。)
過度語:奇怪了,足球到底在哪里?(掀開遮擋住的袋鼠,解開謎底)噢,原來足球在袋鼠媽媽的口袋里,怎么辦呢?
(3)出示圖片三。
提問:大象在做什么?它為什么要這樣做?
(4)出示圖片四。
提問:大象用什么辦法找到足球的?小熊、小兔和袋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里看出來?
3、自由講述。
請幼兒看圖自由講述,教師幫助幼兒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片并講述。
(1)這幾幅畫面說了一個故事,我們怎么看?(引導幼兒明確看圖的方法與要求:按順序從第一幅開始看。)
(2)請幼兒與旁邊的同看互相交流,看圖講述故事。(教師注意傾聽幼兒講述時是否能圍繞畫面內容展開,幫助幼兒想象小動物的對話和心理活動,豐富情節。)
4、集體講述。
(1)引導幼兒集體看圖,較完整、連貫地講述四幅圖的內容。
(2)提問:我們能不能將四幅圖連起來說一說呢?(引導幼兒按順序用完整的句子進行講述,教師注意提示和豐富相應的詞句,如很高很高、緊緊地捂著等。)
5、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6、討論。
(1)小象是怎么幫小兔、小熊找到足球的?你喜歡袋鼠媽媽嗎嗎?為什么?
(2)足球為什么能浮上來?(引發幼兒的經驗進行講述。)
活動建議
1、將講述圖片投放在區域中,讓幼兒繼續講述。
2、鼓勵幼兒嘗試將該故事講述給伙伴、家長聽。
幼兒園足球課程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乘車時應排隊上車、需打卡或投幣、前門上車、后門下車,給需要的人讓座等必要的規則和基本禮儀。
2.在觀察比較中,能對各種乘車行為進行正確的判斷,并能說出理由。
3.體驗遵守規則和文明乘車帶給人們的愉悅。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有乘坐公共的經歷
物質準備:乘車場景、課件、文明小乘客標志
活動過程:
一、組織談話,引起興趣
教師帶幼兒伴隨《郊游》音樂入活動室,然后組織談話:春天到了,你們想去春游嗎?我們坐什么車去春游呢?
二、創設情境,知道乘車應遵守的規則和應做到的文明禮儀
1.組織幼兒上車,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你是怎樣上車的?這么多人上車怎樣做才能既文明又有秩序呢?
小結:乘車時要排隊上車,前門上車,后門下車做一名文明的小乘客。
2.組織幼兒討論并現場測量:人們上車后首先要做什么事情?為什么有的小朋友要投幣,有的小朋友不用投幣呢?
引導幼兒用現場測量的方式,了解自己是否要投幣,知道達到身高參照線就要自覺投幣,是一種文明的行為。
3.組織討論,引導幼兒了解在開動時應遵守的規則和文明禮儀。
(1)開動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呢?為什么?
引導幼兒知道乘車時要站穩扶好,不把頭探出窗口,不在車上打鬧是可以保障我們安全的乘車規則,我們要自覺遵守。
(2)要做文明的小乘客,我們還應該怎么做呢?如果有了垃圾我們應該怎么辦?看到有人大聲喧嘩我們可以怎么做?我們應該給哪些人讓座呢?為什么?
引導知道不亂扔垃圾、不大聲喧嘩是一些文明的行為,乘車是應該給老人、孕婦、殘疾人等有需要的人主動讓座,做一名有愛心的文明小乘客。
(3)引導幼兒觀看動畫片,進一步了解乘車的規則
孫悟空告訴我們什么?
三、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對各種行為進行正確的判斷。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討論:
圖片1.這位叔叔做的'對嗎?為什么?如果我們在車上看到有抽煙的人,我們可以怎么做?該怎樣提醒他呢?
圖片2.這是什么?可以帶小狗乘車嗎?為什么?
圖片3.這位叔叔做得好嗎?為什么?如果你看到有老人下車,會怎么做?幫助了別人,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圖片4. 這位司機叔叔為什么不允許這位乘客上車?為什么不可以帶鞭炮上車呢?
引導幼兒小結:公共是公共場所,我們不能做影響別人的不文明的行為,要遵守乘車規則,文明乘車,這樣既可以保證我們的安全,又可以使我們的心情愉快。
四、組織討論:
下車前我們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下車后我們要注意觀察什么?引導幼兒有秩序、文明的下車。
活動反思:
公交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乘車禮儀,增強文明乘車意識,我設計了這次活動。讓孩子們通過看,聽,說,玩,了解乘車的基本禮儀,體驗乘車的樂趣,從而激發幼兒爭做文明小乘客的意識和行為。
幼兒園足球課程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過程。
2、知道小水滴在這個旅行過程中的變化,并能有序、連貫、清楚的表述出來。(難點)
3、對小水滴的變化過程產生興趣,萌發初步的科學探究興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通過討論、猜測等多種方式,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活動準備:
《小水滴旅行記》的動畫和課件、小水滴圖片、小水滴的旅行路線圖。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激發幼兒興趣,引出故事。
1、提問:“小朋友,你喜歡旅游嗎?為什么?”
2、出示小水滴圖片,猜想:如果小水滴想去旅行,它會到哪里去旅行?怎么去呢?
二、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過程。
1、提問:小水滴都去哪里旅行了?旅行過程中,它們發生了什么變化?
它們先變成了什么?然后變成了什么?最后變成了什么?去了哪里?
2、猜想:小水滴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
三、分段欣賞故事,進一步了解小水滴在旅行過程中的變化,并能用語言清楚的表述出來。
1、欣賞故事第一部分:
(1)提問:“太陽照著小水滴,小水滴覺得怎么樣?他們的身體怎么樣了?他們變成了什么?”
(2)理解詞語:“暖烘烘”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暖烘烘”是什么感覺?
2、欣賞故事第二部分
(1)提問:“在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覺得很冷,他們怎么樣了?
又變成了什么?”
(2)教師扮演風爺爺,幼兒扮小水滴,表演“三個一伙,五個一群,緊緊抱在一起,越抱越緊。”
3、欣賞故事第三部分
(1)提問:“小水滴變成白云后怎么樣了?又變成了什么?最后回到了哪里?”
(2)理解詞語:“縮成一團”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什么時候“縮成一團”并用動作表演。
四、幼兒分組進行交流,通過旅行路線圖,進一步了解小水滴的旅行過程。
1、“小水滴們做了一次歡樂的旅行,讓我們一起把他們的旅行路線記錄一下吧!”
師幼一起制作小水滴旅行路線圖“小水滴----水蒸氣----白云----小雨滴一小水滴”。
2、分享交流,鼓勵幼兒用有序、連貫、清楚地語言進行表述。
3、游戲:幼兒做小水滴,按順序邊表演邊講述小水滴的旅行。
4、小結:小水滴通過太陽公公、風爺爺等的幫助在旅行過程中發生了變化,這是為什么呢?萌發幼兒初步的科學探究興趣。
五、活動延伸:小水滴還會到什么地方去旅行?
活動反思: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整堂課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互動,互動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動力,幼兒之間的互動是有感情的交流,也有經驗的分享,更有不同觀念的碰撞與提升。我們大班的孩子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們都希望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被他人所接受。我發現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性較少,我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性也不多。如果我能在講故事中多多關注每個孩子的表現,并把游戲參與故事中,多與他們建立互動的空間,并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及時的反饋與鼓勵在提問中,多引發孩子進深層次的探討與思考,孩子的積極性可能會更高,整節課上下來效果也會更好。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善于引導孩子,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那么孩子才會學得更起勁,知識掌握的也會更牢固。
幼兒園足球課程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懂得學會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2、學會換位思考,體驗不同職業的辛苦。
3、使幼兒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ppt動畫、蘿卜若干、小象頭飾、圖書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出示大蘿卜圖片,導入主題。
教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蔬菜?你知道這是誰的勞動成果嗎?
二、基本部分
1、傾聽故事《小象的蘿卜地》,感受辛苦勞動成果被破壞的心情。
教師:勤勞的小象做了哪些事情?
教師: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被破壞,小象是什么樣的.心情?
教師引導幼兒感受小象勞動成果被破壞的傷心情感。
教師小結:收獲勞動成果,需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所以我們要學會尊重、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
2、幼兒觀看動畫,懂得尊重、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
師幼共同討論應該怎樣對待別人的勞動成果。
幼兒看動畫,啟發思考:
教師:寶寶在家有沒有尊重媽媽的勞動成果?他是怎么做的?
教師:后來,寶寶為什么體會到要尊重媽媽的勞動成果呢?
幼兒結合已有生活經驗,互相討論如何尊重環衛工人、清潔員、服務員、老師等不同職業的勞動成果。
師幼共同小結:尊重是相互的,我們要學會理解他人的辛苦,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4、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
1)、師幼共同觀察兩張圖片內容。
2)、引導幼兒判斷對錯并思考原因。
3)、請個別幼兒表達觀點,教師進行指導。
5、教師組織幼兒玩《我會整理》的游戲,學會換位思考。
1)、教師請幼兒分別整理班級的圖書、玩具。
2)、幼兒整理好之后,教師將幼兒整理的書本弄亂。
3)、請幼兒分別說說看到自己整理好的東西被弄亂后的感受。
4)、對個別不理解的幼兒進行心理輔導。
三、結束部分
誦讀《弟子規》,感受經典熏陶。
分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活動延伸:
教師搜集關于環衛工人、飯店服務人員、幼兒園保教阿姨的圖片讓幼兒感受他們的辛苦,并知道如何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在幼兒園開展勞動活動時,組織幼兒撿樹葉、擦公共樓梯等。
區角活動:在區域角給幼兒提供道具,讓幼兒扮演不同職業的人民,從中體驗勞動的辛苦,以及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領域滲透:在語言領域活動中,讓幼兒描述不同職業的辛苦。
幼兒園足球課程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語言講述與欣常活動,教育幼兒勤勞動的孩子人人愛。
2、通過調查活動,知道幼兒在家勞動的情況,鼓勵幼兒要積極參加勞動。
3、通過實踏活動,教育幼兒自己能做的事要積極大膽地做。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愛勞動的孩子人人愛》圖片、磁帶、記錄表、鉛筆、臟毛巾等。
活動過程
1、結合圖片講述,知道勤勞動的孩子人人愛。
2、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結合圖片,引出中心:勤勞動的孩子人人愛。
3、老師提問:
(1)小朋友你們在家有沒有洗過自己的襪子?想不想自己動手洗呀?想不想做一個愛勞動的孩子呀?
(2)我們來看看明明在家是怎樣做的?老師引導幼兒看書。讓能力強的幼兒看書講述。
4、記錄自己愛勞動的事。
5、和同伴互相交流。
活動延伸
我會洗毛巾。
教師提供臟毛巾,請幼兒積極參與自己會做的事,提高幼兒勞動的積極性。
活動反思
使幼兒懂得勞動是快樂的、光榮的,只有勞動我們才會有幸福的生活從而激勵幼兒從小愛勞動、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幼兒園足球課程方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進一步知道勞動節的真正意義,知道勞動節的由來。
2.讓孩子們在“勞動真快樂”主題中親身體驗到“以辛勤勞動為榮”,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3.培養幼兒從小懂得關心他人,關心身邊的事,提高幼兒的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萌發熱愛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的情感。
4.培養幼兒同伴間的合作精神,體驗師幼、幼幼互動帶來的快樂。
5.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6.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活動準備:
歌曲磁帶、抹布、塑料盆、噴壺、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使幼兒了解有關“五一勞動節”的基本知識。
“五一勞動節”是誰的節日?(所有勞動人民,如我們的爸爸媽媽、醫生、教師、警察、營業員、工人、農民......)那它是怎么來的呢?
二、學唱歌曲及看教育片
教師教孩子們學唱歌曲《勞動最光榮》,并觀看全國優秀勞動者宣傳教育片,讓幼兒深知勞動是最光榮的事情,潛移默化的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
三、開展一系列的活動
帶領幼兒把自己的小衣服疊好,給班級內自己的小花澆水,幫助老師擦干凈桌子,午睡時幫助老師搬床,兩個小朋友之間互相穿衣服、系扣子,互相幫助系鞋帶,洗抹布等一些簡單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勞動比賽
在活動的最后,在班級內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勞動比賽,看看誰疊衣服疊的最整齊,哪位小朋友穿襪子最快,誰能迅速的把自己的小衣服疊整齊。經過層層選拔,分別推選出了兩位“小勞動之星”,并給他們戴上了小紅花。
小百科:五一國際勞動節,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