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語言活動方案(精選6篇)
小班幼兒語言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愿意跟讀兒歌,能與老師一起朗誦兒歌。
2、知道上幼兒園是很快樂的,小朋友在一起很開心。
3、幼兒能積極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課時:
一、活動準備:
1、幼兒園的背景圖
2、兒歌中的動物圖片
3、字卡
二、活動過程:
�。ㄒ唬⿲耄簬熒勗�
1、小朋友們喜歡幼兒園嗎?
2、表揚班上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引出兒歌中的小動物。
�。ǘ�、教師運用字卡和圖標展示兒歌,幼兒欣賞。
1、看看有誰來上幼兒園了?
2、它們來幼兒園的時候怎么樣?
3、小朋友來幼兒園的時候怎么樣呢?
(三)、看字卡和圖標,逐句理解兒歌內容。
1、看字卡、圖標學念兒歌。
2、邊念兒歌邊表演。
�。ㄋ模⒖偨Y:幼兒園真好,有許多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戲,很開心。
(五)、識字游戲
三、活動建議:
動物圖片要做得形象、美觀、能吸引幼兒。
四、活動評價:
1、有喜愛上幼兒園的情緒。
2、會獨立地念兒歌。
第二課時:
一、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故事字卡
二、活動過程:
�。ㄒ唬�、教師帶領幼兒操作幼兒用書(紅纓幼兒用書),感受、復述故事
P9:幼兒練習翻書、定位
(二)提問:
1、圖上有哪些小動物?(引導孩子能以小象的口吻自我介紹“我是一只……,這是我的好朋友……”)
2、請你摸一摸。(讓孩子逐一摸圖中的小狗、小貓、小兔、小鳥)
3、用“我是……”句式,以小動物的口吻自我介紹。
4、瞧!這些玩具朋友變成小頁碼是什么樣子的?你能在后面找到他們嗎?(讓孩子找一找小狗、小貓、小兔、小鳥所在的頁)
P10—P13:教師帶領幼兒邊指圖邊復述
�。ㄈ┨釂枺�
1、P10-P11:誰來上幼兒園了?他們怎么來幼兒園的?
2、P12:小雞在幼兒園里做什么?
3、P13:小朋友在幼兒園做什么?他們開心嗎?
4、P13:你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嗎?
�。ㄋ模�、識字游戲,復習鞏固關鍵字
【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傾聽散文的同時,感受到語言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附兒歌:大家來上幼兒園
小貓來上幼兒園,
看見老師笑瞇瞇。
小狗來上幼兒園,
排隊走路一二一。
小雞來上幼兒園,
唱歌跳舞做游戲。
我也來上幼兒園,
朋友多呀真開心,真開心!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蒲公英就小蜜蜂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內容和排序圖片,用完整的語句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講述圖片內容。學習詞:著急。
2.發展幼兒思維的發散性和獨創性。
(二)情感目標
知道在自己或別人有危險時,要積極勇敢地自救或幫助他人。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蜜蜂木偶,教師用大圖片一套,字卡:著急、錄音機、磁帶。
2.幼兒每人一套小圖片、排序板。
(二)知識經驗準備 了解蒲公英的特性與作用。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引出課題。
教師操作小蜜蜂木偶,放錄音:小朋友,我是小蜜蜂。昨天我去采花蜜時遇到了危險,你們想知道我是怎樣脫離危險的嗎?我的同伴將這件事拍了下來,現在將相片帶來給你們看。
2.出示圖1,發展幼兒思維的擴散性及獨創性。
教師出示圖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內容,理解圖意:相片上是什么地方?有誰?它怎么了?你知道小蜜蜂為什么快要掉到湖里了?(讓幼兒從圖片內容聯想到圖片外的內容)小蜜蜂快要掉進湖里了,它的心情會怎樣?(學習詞:著急)讓幼兒進行討論:如果你是小蜜蜂,這時候你會怎樣使自己不掉進湖里?如果你去救小蜜蜂會用什么方法?怎樣救?啟發幼兒大膽想像,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然后老師與其他幼兒進行集體分析,分析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對于幼兒的獨創性想像給予肯定。出示木偶小蜜蜂:謝謝小朋友們給我想出這么多的方法。
3.出示圖2、圖3,理解圖意,進行排圖講述。
教師操作小蜜蜂木偶:你們想知道后來我是怎樣脫離危險的嗎?
你們看了這兩張相片就知道了。出示圖2及圖3,請幼兒分別講一講圖中的內容:這兩張相片中又有誰呢?它們在干什么?教師:這三張相片里講了小蜜蜂的故事,但是前后位置弄亂了,請小朋友幫助小蜜蜂將相片排好,并將故事內容講給大家聽,要講清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幼兒操作圖片及排序進行排圖講述。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能遵循事情發展的規律進行排圖講述。最后請有代表性的幼兒進行講述,要求幼兒講述時語言完整、連貫。
4.增添新的講述經驗。
教師:除了用這樣的'順序排列相片,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排這些相片?故事的內容又是怎樣的?讓幼兒再重組圖片進行講述,如有不同的排列,請幼兒講述給大家聽,集體分析這種方法行不行。只要故事的情節合乎客觀規律,有說服力,就給予肯定。
5.引導幼兒知道在自己或別人遇到危險時要積極勇敢地自救和幫助他人。
教師:如果你遇到了危險,但是附近沒有人幫助你,你會怎么辦?如果你看到別人有危險時,你又會怎樣做?(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意見)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讓幼兒將自己所想出的救小蜜蜂的方法都畫出來,再結合其他圖片進行講述。
社會:讓幼兒進行“遇到危險怎么辦”的主題活動,知道遇到危險時應該怎樣自救或幫助別人脫離險境。
五、生活中滲透 引導幼兒知道遇到危險或困難時,首先要考慮怎樣自救擺脫困境:要保持鎮定,不要慌亂;當別人遇到危險或困難時,要積極勇敢地幫助別人擺脫困境。
六、環境中滲透 將圖片投放到語言角,讓幼兒進行排序,創編出與別人不同的故事情節。
七、家庭中滲透 讓幼兒將圖片帶回家,排圖并講述給爸爸媽媽聽。讓家長平時利用身邊的人和事,教幼兒一些自救常識。
小班幼兒語言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為小雞購物的故事情景中,初步嘗試運用觀察、比較、思考推理等方法,準確判斷物體的數量。
2、體驗不同識別、比較的方法為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圖片若干、ppt、超市場景
活動過程:
一、引導討論、激發情感
1、過幾天就是新年了,小雞想在新年來到之即舉辦一個聚會,它會怎樣對媽媽說呢?媽媽又會怎么做呢?(ppt1—3)
2、媽媽為小雞開了一張購物清單,請小雞自己試著到超市去買東西。(ppt4)
3、小雞到了超市買到東西嗎?從那里看出來?
二、按購物單的提示購相應物品
1、小雞到了超市被那么多東西搞得暈頭轉向,什么也沒買,想請小朋友來幫忙,你們愿意嗎?(請小朋友領任務卡,同時去超市購買)
2、牛奶你們買了嗎?買了幾號。為什么?
3、奧利奧難不倒你們,你們買了幾號?
4、誰為小雞買了幫棒糖,媽媽的.購物清單是12根,你們為它買的是幾號棒棒糖?(ppt8)
5、你們買到香蕉了嗎?怎樣才能買到9根香蕉?(ppt12)
6、我們去買雞蛋好嗎?媽媽的購物清單要買多少個雞蛋?你買的是那一種?這幾盒雞蛋分別有幾個?你是怎么數出來的?(ppt14)
7、剛才買綠豆糕是出現了不同意見,媽媽的購物清單上讓我們買多少塊,我們因該買幾號的呢?讓我們分別來數數看。(ppt19)
8、買到東西了真開心,可以舉辦聚會嘍,看看來了誰?來了多少?
9、又來了誰?來了多少?
三、尾聲
1、新年聚會要開始嘍!除了動物朋友小雞還想邀請一些人,你們知道是誰嗎?(幼兒猜測并說出理由)
2、伴著新年音樂結束活動
小班幼兒語言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用深淺間隔的方法粘貼。
2、手工活動時能細心耐心地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
1、紙剪成的毛衣。
2、彩紙條。
3、環境布置中有編結好的“毛衣”。
過程推薦:
1、師生共同布置毛衣角并組織欣賞與討論:毛衣上的花紋漂亮嗎?是怎樣編織的呢?
2、設問:怎樣讓毛衣上花紋的顏色好看?是不是顏色越多越好?幼兒操作。
3、幼兒交流、切磋:看看誰的毛衣好看,說說是怎樣配色的。
4、幼兒再操作�;ハ鄥f作,完成作品。
5、教師有意識地展示幾個幼兒的作品,群眾觀察討論。
設問1:那里的毛衣都能進商店嗎?為什么?
設問2:你的顧客喜歡哪件毛衣?為什么?(顏色搭配好)請幼兒把已經完成、正確的毛衣陳列在“櫥窗”里。
小班幼兒語言活動方案 篇4
一、制定方案的目的
幼兒第一次離開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時,總會不同程度的缺乏安全感,產生分離焦慮,作為幼兒園我們能夠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給孩子最大的支持就是幫助他們擺脫焦慮,在短時間內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因此,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需要,結合幼兒園的綠色教育的理念,幼兒園精心設計了小班幼兒《新生入園適應方案》。
二、方案的主要內容
方案主要關注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幼兒園與家長建立起相互理解、支持及合作的關系;二是家園合力幫助孩子建立起對幼兒園的信任感及安全感。適應方案的實施主要以游戲的方式進行,五天的活動目標層層遞進:第一天的活動“走進幼兒園”達成目標:認識幼兒園環境――第二天的活動“幼兒園里真快樂”達成目標:認識幼兒園里的人――第三天的活動“大力士爸爸”“我愛彩虹傘”,達成目標:感受幼兒園里一起游戲真快樂――第四天的活動“抱抱”,要求家長將幼兒交給老師暫時離開班級,活動結束時家長在老師創設的“和爸爸媽媽抱一抱”的情境中回到班級,達成目標:在一定時間內離開爸爸媽媽和老師小朋友在一起同樣很愉快、很幸福――第五天的活動“溫暖的家”,要求家長完全將孩子交給老師,同時邀請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參與到適應活動中來與弟弟妹妹互動,達成目標:幼兒園是個快樂的大家庭,我喜歡自己上幼兒園。整個五天的適應活動在孩子們與老師和同伴在一起的幸福體驗中告于段落,相信這樣一個方案的實施一定會幫助孩子盡快熟悉幼兒園的環境,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節奏,喜歡幼兒園的老師、小伙伴,最終愉快的在幼兒園生活。
三、方案的具體時間安排及幼兒分組情況
下面請家長記錄
適應周時間安排:8月27日―8月31日,共計5天
各班級幼兒的安排:
為了便于家長、教師、幼兒之間的交流,班級隨機將幼兒分成AB兩組
A組活動時間:每天上午8:30――9:30
B組活動時間:每天上午9:30――10:30
幼兒分組的具體名單會在各個園的大門進門處張貼公示,家長可以在下午辦理入園手續時查閱、確認。
四、家長參與活動的注意事項
為使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并取得好的效果,幼兒園對家長帶幼兒參與活動有一些建議和要求,請大家積極配合:
1.請家長按照分組情況,分別于每天的8:30、9:30準時到各個園參與活動。
2.每天上午到幼兒園時一定按要求在指定的地點做好登記,如果有特殊情況不能參加活動或者不能按時參加活動,一定要提前向班級老師請假。
3.帶幼兒參加活動時給幼兒穿輕便的、適合運動的服裝,鞋子要易于穿脫,可以根據天氣情況給孩子戴一頂遮陽帽。
4.家長給幼兒自帶水杯,可以隨時到班級接水,保證幼兒的飲水量。
5.陪同幼兒活動的家長僅限1―2名,最好固定人員,因為老師設計的活動都是有內在聯系的,活動與活動之間目標是層層遞進的,有一些活動會安排在家庭中進行延伸,如果頻繁的換人參與,肯定會影響活動的整體效果。其他還有什么事情家長可以和班級老師進行聯系。
總而言之,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通過家長、老師、孩子的共同努力,順利度過幼兒初次入園的特殊時期。
附件:開發區第一幼兒園小班新生入園適應活動安排表
附件:開發區第一幼兒園小班新生入園適應活動安排表
時間活動
名稱活動
目標活動
準備親子游戲內容家長溫馨提示
20xx年
8
月
27
日
走
進
幼
兒
園
�。ˋB分組)
1.走進幼兒園,知道幼兒園的名字,初步了解老師及幼兒園的環境、設施。
2.能與家人一起參與活動,遵守規則,不隨便離開自己的家人,情緒愉快,不哭鬧。
3.體驗與家人在幼兒園一起活動的愉快,對幼兒園及老師、小朋友產生親近感。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事先了解活動,保持情緒愉快�;顒舆^程:
一、歡迎儀式:中大班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列隊歡迎小班的弟弟妹妹,并送上自己親手制作的禮物。
二、組織全班幼兒圍坐在一起,創造寬松的交流環境
老師:小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小班。老師介紹幼兒園的名字并做自我介紹,介紹班級三位老師。
三、認識新朋友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情況,如姓名、年齡等。
2.伙伴之間互相打招呼。
三、認識幼兒園班級環境
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觀幼兒園的周圍環境。如各個班級的位置、操場、滑梯、小公園等。
四、合影留念,情感升華
1.全體家長、幼兒合影留念。
2.教師小結:希望每個小朋友都像今天一樣快樂,做個快樂的小寶貝。1.入園前家長要跟寶寶平靜、隨意的談論幼兒園,告訴寶寶要上幼兒園了,或用故事的形式讓寶寶對幼兒園有一個了解,消除與老師小朋友的陌生感。
2.在本周適應階段,家長可給幼兒穿適宜的衣服和鞋子,便于幼兒活動,可根據需要戴太陽帽等。
3.家長要鼓勵寶寶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對于膽小、內向的寶寶不要強迫,家長可以帶著他說。
4.參與活動時請家長不要隨便拍照,以免影響幼兒活動。參觀幼兒園環境時家長可為幼兒拍照做好最初的紀念。
20xx年
8
月
28
日幼
兒
園
里
真
快
樂
(AB分組)
1.進一步熟悉、靠近教師,了解小伙伴的姓名,愿意與其一起游戲。
2.初步感受小班早操,能有節奏地跟隨音樂進行律動表演,情緒愉快地與家長共同表演。
3.感受與家長、老師共同表演的快樂,愿意與老師親近。活動準備:
《動物模仿操》《做餅干》《我愛洗澡》《去郊游》音樂活動過程:
一、我們都是一家人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情況,如姓名、年齡等。
2.伙伴之間互相打招呼。
二、學習律動《動物模仿操》《做餅干》《我愛洗澡》
1.教師跟隨音樂示范律動,請幼兒欣賞。
2.幼兒與家長一起隨音樂進行律動。
3.教師引導幼兒表現出音樂的快樂情緒。
三、組織幼兒休息
1.幼兒間相互擁抱,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2.教師小結。1.入園時,家長要鼓勵幼兒大聲的向班級老師及小朋友打招呼問好,家長要能做到以身作則,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2.與教師一起做律動時家長動作要放的開、動作夸張,更好的吸引幼兒的參與。
3.對于幼兒的參與家長要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肯定,增強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4.休息時家長可有目的的引導孩子與其他小伙伴交朋友,建立新的依賴感。
20xx年
8
月
29
日活動一:大
力士
爸爸
�。ˋB同時進行)
1.和爸爸一起游戲,會按指令做動作。
2.能和爸爸一起動作協調的完成游戲。
3.體驗和爸爸在一起愉快、甜蜜、安全的感覺。
活動準備:
爸爸事先安排好工作,按時參加幼兒園的活動�;顒舆^程:
1.《小飛機》玩法:爸爸(或媽媽)雙手抓住孩子的雙腿,放置在自己的腰兩側,孩子的雙手打開呈“飛機”狀,口令響起,爸爸和孩子按照規定路線前進,先到為勝。
2.《快跑》玩法:爸爸讓寶寶騎在自己的脖子上,爸爸雙手抱住寶寶的雙腿往前跑,誰先跑到終點誰勝利。
3.《齊心協力向前行》玩法:幼兒面對爸爸,脫掉鞋子站在爸爸雙腳上,父子握緊雙手,一起向前行走。
4.《小猴爬樹》玩法:爸爸和孩子面對面手拉手,爸爸用力向上提,孩子兩腳交替踩著爸爸的身體向上等,最后踩到爸爸的肩膀上。
5.《做個大洞洞》爸爸嘗試用身體做大洞洞,能夠讓寶寶能從這個洞洞中穿過。規則:每次都是利用身體的不同部位變出洞洞,不能重復。變出的洞洞大小要讓小球或寶寶可以鉆進去。
6.《小魚游來了》玩法:事先學會游戲歌曲。父母手拉收做“網”狀。幼兒邊唱邊做魚游狀(手一前一后擺動,小碎步走)穿過“漁網”。“一群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一群小魚游來了,快快抓住�!碑敵阶プ∵@最后兩個字時“收網”,那條“小魚”被抓住就要被紅燒或清蒸.(請一位家長做廚師)。最后勝下的那條小魚為勝利者。1.家長隨時記錄孩子每天的進步與不足,并能在事宜的時間與老師溝通,使家園雙方做到心中有數,有目的的進行進一步的教育。
2.家長要以飽滿的情緒帶動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3.教師介紹游戲玩法時家長首先要做到認真傾聽,并時刻關注幼兒狀態,培養其初步的傾聽習慣。
4.爸爸們在參與游戲時與幼兒拉手用力要適度,并隨時注意幼兒的安全,避免發生意外。
活動二:我愛
彩虹
傘(AB同時進行)
1.走進班級,初步了解班級的環境及區域布置,知道根據成人的動作和指令玩游戲。
2.能手眼協調的模仿動物走或爬。
3.進一步感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體驗與同伴游戲的美好。活動準備:1.大彩虹傘一個。
2.游戲前,可讓幼兒自由在傘下玩一玩,待寶寶適應后,再開始游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彩虹傘,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彩虹傘。下面我們來跟彩虹傘玩好玩的游戲吧。”
二、親子游戲。
游戲一:老師用手拽住彩虹傘,邊念兒歌邊拉著傘轉著走,請幼兒跑到傘下自由玩。當念到“一陣大風吹來了,寶寶快快跑出去”時,教師手拉住傘的四周上下抖動,幼兒迅速從傘下跑出去;當念到“一陣大雨下來了,寶寶快快躲起來”時,幼兒迅速鉆到傘下,老師將拉著的傘放下。
游戲二:老師、家長和幼兒一起站在傘邊,念兒歌:“卷、卷、卷麻花,卷成一個小麻花�!币黄鹜虚g卷,感受彩虹傘由大變小的過程。
游戲三:寶寶和媽媽一起站到彩虹傘上,老師念兒歌:“寶寶、寶寶我問你,紅色格子在哪里?”媽媽和寶寶同時跳到紅色的格子里。寶寶坐到彩虹傘的中間,老師和媽媽一起轉動彩虹傘,讓寶寶感受色彩的變化。
三、游戲可進行2-3次,根據幼兒的活動量調整游戲時間。
四、帶領幼兒一起到教室的各個區角里玩游戲,讓幼兒初步體驗和同伴一起玩游戲的快樂,并激發幼兒喜歡上幼兒園、喜歡老師、喜歡同伴的情感。1.在每天的離園環節,請家長提醒幼兒禮貌、熱情的跟老師說“再見”后方可離開。
2.游戲時家長和幼兒一起大聲的跟念兒歌,激發幼兒游戲興趣。
3.當幼兒有口渴、入廁的想法時,請家長放手讓幼兒自己做,鍛煉其生活自理能力。
4.區域游戲結束時,教師和家長要提醒幼兒將玩具放回原位,并鼓勵幼兒自己穿脫鞋子,必要時家長和教師做個別指導。
20xx年
8
月
30
日
抱
抱
�。ˋB分組)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夠仔細的傾聽教師的講述,并體驗故事中小猩猩的心情變化。
2.能夠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并愉快的和故事中的角色互動
3.增進對親人、小伙伴以及對老師的情感,體驗和自己喜歡的'人抱抱的魅海情感,愿意表達自己心中的愛。
4.鼓勵幼兒能夠暫時離開父母,單獨和老師、小伙伴在一起一段時間,體驗自己長大了。活動準備:
繪本課件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欣賞繪本,并在講述中提出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提問:今天誰來了?它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啵啵。小朋友們愿意和啵啵打招呼么?.小象、小蛇都在和自己的媽媽抱抱。這下啵啵怎么了?---這么多的小動物都在和媽媽抱抱,啵啵沒有,他想媽媽了啵啵這么小,誰來幫助他找媽媽?獅子寶寶趴在哈哈哈懷抱里,抱抱!看看小獅子什么表情?學一學。小河馬寶寶趴在哈哈哈背上擁抱在一起呢!趴在哈哈哈背上是什么感覺呢?師幼互動,讓孩子趴在自己的背上感受一下另外的一種擁抱方式。
2.繼續提問:小象、小變色龍、小蛇、小獅子、小長頸鹿、小河馬都在和自己的媽媽抱抱,可是啵啵沒有。它再也忍不住了、它怎么了?----啵啵一直哭個不停,小動物沒有辦法了,你們快幫幫它吧!好不容易找到媽媽,它會怎么喊?她說了什么?
二、播放課件,并完整講述故事
引導幼兒除了能和自己的媽媽抱抱以外,我喜歡的和喜歡我的,都可以抱抱,告訴他:“我喜歡你,我愛你!”
三、體驗環節
1.請幼兒和自己喜歡的小伙伴抱抱、和老師抱抱,并大膽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愛要說出來
2.師總結:原來一個抱抱可以讓人感到這么溫暖,我們一起來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后和門外等著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一起抱抱,回到家后也給自己家長的其他人來一個抱抱好么?1.活動進行到第四天,為了給幼兒提供單獨和同伴、老師相處的機會與條件,從而能夠獨立入園,家長配合送幼兒入園后在指定地點等待。
2.家長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告訴孩子雖然不和幼兒在一起,但爸爸媽媽也是愛孩子的,并且會在幼兒園里開心的等待,緩解幼兒的焦慮情緒。
3.活動即將結束時根據教師的活動需要,家長配合進入活動是安靜的做到幼兒身旁冰河有,告訴幼兒:“爸爸媽媽很愛你們,看見寶寶能夠單獨和老師小伙伴一起聽故事爸爸媽媽覺得你很棒”。
4.引導在家庭生活中大膽、主動地身邊的人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20xx年
8
月
31
日
溫
暖
的
家(AB分組)
1.知道幼兒園還有好多的老師、哥哥姐姐的關心和幫助,了解幼兒園是一個快樂的大家庭。
2.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活動,情緒愉快,在玩色中感受作畫的樂趣及幼兒園生活的美好,通過把自己的作品張貼在活動是,增加幼兒對集體的歸屬感。
3.喜歡哥哥姐姐的表演,愿意參與表演活動。活動準備:畫紙每人一張、水彩筆、畫好的輪廓圖每人一張。
活動內容:
一、談話引出主題,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二、教師示范作畫,幼兒在玩色中感知點、線、形的概念。
1.教師現場示范作畫,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2.講解注意事項。
三、幼兒與家長共同完成作品
四、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感受溫暖的家。
五、觀看大班小朋友的節目表演。1.家長關注幼兒握筆姿勢,給幼兒提供各種作畫工具,引導幼兒大膽地參與繪畫活動中。
2.家長觀看幼兒作品并對幼兒的作品給予充分的鼓勵與肯定,和幼兒共同把作品粘貼到互動墻上,增強其自信心。
2.排隊看演出時家長和教師隨時提醒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養成初步的走步習慣,當哥哥、姐姐才藝展示完成后,家長要提醒孩子給予熱情的掌聲,學習相互尊重的禮儀。
小班幼兒語言活動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身邊的事物了解冷暖色的特點
2.在趣味針管畫活動中加深對冷暖色的體驗
3.能夠用色彩表達自己的心情
[活動重點]
辨別生活中的冷暖色,在針管畫活動動手操作體驗冷暖色。
[活動難點]
理解冷暖色的情感象征,運用冷暖色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熟雞蛋、冰塊;冷暖色調的蔬菜水果(橙子、蘋果、茄子、藕);冷暖色調的人物畫像各一幅;針筒、白色鉛畫紙、水粉顏料、水彩筆
2.經驗準備:班中開展幼兒繪畫色彩日記的活動,幼兒有通過繪畫表達心情的經驗。
[活動過程]
1.通過實物觸摸感受冷暖
(1)熟雞蛋、冰塊置于幼兒面前,老師:小朋友,這兩樣東西大家熟悉嗎?用你們的手試著摸一摸,感覺一樣嗎?(通過用手觸摸引導幼兒用詞語表達)
(2)老師:小朋友,摸雞蛋的時候是什么感覺?(熱熱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也是這樣的感覺?(幼兒聯想生活,舉手回答)
師結:煮熟的雞蛋摸上去是熱的、暖暖的,就像每天照耀我們的太陽,這種讓人感覺暖暖的顏色就是暖色。
(3)老師:小朋友,摸到冰塊的時候是什么感覺?(涼涼的)生活中還有其他的摸上去涼涼的東西嗎?(幼兒聯想生活,舉手回答)
師結:冰塊是涼涼的,滾雪球的時候小手也是涼涼的,這種看起來很冷的顏色就是冷色。
2.認識生活中的冷暖色
(1)將準備好的蔬菜水果放到幼兒中間
老師:小朋友,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色彩,你們眼前的這些大家都熟悉吧,告訴老師它的名字和顏色。(幼兒舉手回答)
師結:黃色的橙子、紅色的蘋果、紫色的茄子、白色的蓮藕,小朋友們都答對了,都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
(2)老師:那它們的顏色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呢?(引導幼兒判斷,根據理解回答)
師結:橙色和紅色讓我們想到陽光和火焰,感覺是溫暖的,這是暖色;而紫色和白色讓我想到晚霞和白雪,感覺是冷冷的,這是冷色。(小活動:教室里也有很多種顏色,引導幼兒判別暖色和冷色。)
3.聯想色彩與情感的關系
(1)出示冷、暖色調人物畫像欣賞畫各一幅
老師:色彩是有溫度的,感覺溫暖的是暖色,感覺冰冷的是冷色。色彩還是有情感的,看看畫家是怎么表現的。(引導幼兒欣賞冷暖色調的人物畫像)
(2)欣賞冷色調人物畫像,老師:小朋友們,這幅畫用了哪些顏色?看了后感覺如何?(畫中主要以藍色、綠色和紫色為主,這些顏色都屬于冷色,也就是常說的冷色調,看后讓人感覺比較冷。)
(3)欣賞暖色調人物畫像,老師:小朋友們,這幅畫用了哪些顏色?看了之后感覺如何?(畫中主要以紅色、橙色和黃色為主,這些顏色都屬于暖色,也就是常說的暖色調,所以看了之后感覺很溫暖。)
(4)冷暖色人物畫像比較,老師:小朋友們,這兩幅畫分別用了冷色和暖色,看看人物的表情,你們覺得畫中人物的心情一樣嗎?有什么不同?(冷色調畫中人物嚴肅郁悶,暖色調畫中人物和藹微笑,他們的心情不一樣。)
師結:冷色和暖色不僅可以表達我們的感受,還可以表達我們的心情,暖色代表著心情愉悅、開心,冷色代表著心情壓抑、郁悶。
4.針筒畫活動用色彩表達心情
(1)將針筒畫活動的材料準備好
老師:既然色彩是有情感的,那你們就抽取色彩把生活中高興或者不快樂的事情在紙上表達出來吧。(引導幼兒用色彩表達心情)
(2)老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呢?(幼兒回答針筒)那針筒是干什么的呢?(打針)是的,這就是平時我們常見的針筒,不過今天它不是用來打針的,而是要用來畫畫的。介紹針管畫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3)老師:幼兒自行選擇色彩進行針筒創意畫,老師個別指導
(4)欣賞幼兒的色彩故事
�、購挠變旱睦L畫作品中隨機挑選2-3幅,請幼兒描述使用的色彩,是冷色還是暖色,為大家講述色彩背后的心情故事。
②老師: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心情,今天你們的心情是什么顏色的?
小班幼兒語言活動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區別“1”和“許多”,并會用“1”和“許多”表述。
2.理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系。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鴨媽媽頭飾;香蕉若干;糖果若干;大籃子一個;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情境引入,發現“1”和許多;
1.出示一只鴨媽媽的頭飾,師:今天我鴨媽媽要帶小鴨子們到小熊家做客,你們看,有幾只鴨媽媽,幾只小鴨子?引出一只鴨媽媽,許多只小鴨子。
2.教師帶小鴨子到小熊家,邊走邊念兒歌:一只鴨媽媽,許多小鴨子,搖搖擺擺去哪里?一只鴨媽媽,許多小鴨子,要去小熊的家里。小熊小熊忙不停,忙著準備送大禮。
3.師:小熊家到了,現在我們一起來參觀小熊家吧。播放課件,請幼兒觀察家里的擺的食物。例如:家里有一個大蛋糕,許多小蛋糕。一個紅色杯子,許多個綠色杯子?
二、創設情境“小鴨子們送禮物”知道一個一個實物組成許多實物。
1.師:小鴨子到小熊家做客有沒有帶禮物呢?幼:有,帶了香蕉。師:鴨媽媽也帶了一個香蕉要送給小熊,那你準備幾香蕉要送給小熊呢?幼:我準備一香蕉要送給小熊。
2.師:那我們現在就一起來把準備好的香蕉送給小熊吧。請幼兒動手送香蕉,并幼兒嘗試說:我送一個香蕉給小熊。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4.教師小結:小鴨子每人只送一個香蕉給小熊,但是一個一個香蕉合在一起就變成許多個香蕉。小熊收到許多香蕉真是太感謝小鴨子了。
三、游戲“小熊送禮物”知道許多實物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實物。
1.師:小熊也準備了禮物要送給小鴨子們,你們看。(出示棒棒糖)師:這里有幾根棒棒糖啊?幼:許多棒棒糖。師:小熊為什么要準備許多根棒棒糖?幼:因為要分給每一只小鴨子。
2.師:小熊要把許多根棒棒糖送給小鴨子,每只小鴨子只能拿一根棒棒糖,請幼兒拿棒棒糖并嘗試說:我拿一根棒棒糖。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點評幼兒操作結果。師小結:小熊把許多根棒棒糖一根一根的送給了小鴨子,每只小鴨們都收到了一根棒棒糖。
活動結束:
時候不早了鴨媽媽要帶小鴨子回家去了。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老師在課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來設計教學方法,課后還要善于認真反思,找出不足,進行完善,提高教學水平。在小班數學《認識“1”和“許多”》的教學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生活經驗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采用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體驗并感知了“1”和“許多”,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對教材的反思認識“1”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活動的開始,比較適合于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他們年齡小、好玩、好游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身心特點,我設計了認知活動“1”和“許多”。只學習“1”和“許多”相對低年齡段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但伴隨著游戲活動,就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游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選擇了小班幼兒學習區別“1”和“許多”的教材,通過游戲教學法、情景設置等手段開展了此次活動。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開展活動,幫助幼兒初步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