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主導的主題班會方案(精選3篇)
學生主導的主題班會方案 篇1
主題班會:
我的夢 中國夢
教學目的:
通過師生交流、溝通進一步鼓勵學生為實現理想而努力。
班會流程:
一、播放音樂《我的未來不是夢》,音樂結束,主持人開始講話。
二、開場白:
主持人(男):尊敬的老師!
主持人(女):親愛的同學!
主持人(合):大家好!
主持人(女):理想是個誘人的字眼。
主持人(男):理想是燈塔,指引人生前進的方向,照亮人生前進的路程。
主持人(女):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就像鳥兒沒有翅膀,就像打樁的沒有準備。
主持人(男):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堅定的方向,就沒有生活; 主持人(女):羅勃朗寧曾在他的《索爾》中說過:人類的偉大不在于他們在做什么,而在于他們想做什么。
主持人(男):福爾摩斯也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們在何處,而在于我們朝什么方向走。
主持人(女):上面所講的”想做什么”、”朝什么方向走”指的就是我們頭上的一顆指路明星——理想。九(1)班主題班會《放飛理想,激揚青春》現在開始。
三、理想頌歌。
主持人(女):請欣賞劉琴同學給我們帶來的小故事《理想》。
主 持人(男):理想是一座難以攀越的高峰, 需要我們以勇氣和毅力去征服,理想是一股清涼甘甜的山泉 ,需要我們用堅韌和耐心去找尋,理想是布滿荊棘的絕地,
等待著我們用雙腳踏平 ,理想是波瀾壯闊的大海,等待我們用智慧揚帆遠航 ,當緋紅的朝陽生起時, 當美麗的鮮花綻開時,
當香甜的果實成熟時,當熱烈的掌聲響起時,讓我們一起高呼:為理想而奮斗!請聽詩朗誦《我的理想》朗誦者呂葉
主持人(男):“有一天我會夢想成真,我將去實現人類最偉大的愿望。”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祝愿呂葉同學能夢想成真。我是一名人民法官,是公平正義的主持者。每當我穿上法袍,步入那莊嚴的法庭時,我感到的'是從未有過的神圣。然而,我知道,神圣的法庭,凝聚著共和國幾代法律人的心血和汗水。群眾釋懷的微笑給了你無窮的力量。今天,就有一位未來的法官坐在我們中間,大家猜他會是誰呢?對,是王宏雨同學,掌聲有請。
主持人(甲):我追求,所以我快樂,我有夢,所以我追求。成為一名旅行家,用我堅實的腳步,行遍天涯海角。掌聲有請陳哲同學。
四、體驗初三生活。
主持人(甲):步入初三已二十來天了,走進初三,你有怎樣的感受,說說自己的肺腑之言。首先有請張夢婕同學。
主持人(乙)說得多好,初三之美,美在專注;可劉曉容同學卻說,不僅美在專注,更美在夢想,掌聲有請劉曉容同學。
主持人(甲):剛才兩位女生因為夢想說出了她們對初三的理解,有位男同學卻這樣說:初三之美,在于奮斗。他是誰呢?他就是我們的物理課代表許正東同學,掌聲有請。
五、 歌曲小品欣賞。
主持人(甲):有理想的少年是有夢的少年,有夢的少年是有希望的少年。梁啟超曾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請欣賞李慧芬同學給我們帶來的歌曲《少年中國》。
主持人(乙):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追求著不同的理想,小小的我猶如沙漠中的塵埃,到處飛揚卻無處可藏。我希望找到我理想的翅膀可以自由飛翔,去尋找我歸宿的地方。夢是一張翅膀,要想自由飛翔,就的加上理想翅膀。去爭取,去追求!請欣賞小品《理想翅膀》,表演者:岳通、徐興發。
主持人(乙):潺潺的流水詮釋了奔跑,劃過天際的流星演繹著奔跑,奔跑那是一種境界,一種放遠,一種唯美,一種超然。為理想奔跑,為心中的夢奔跑。請聽徐興發等同學給我們帶來的歌曲《奔跑》。
六、激揚青春,為夢遠行。
1、主持人(甲):為夢遠行,首先應該跨越自己,如何跨越呢?請聽岳通同學發自肺腑的心靈之聲。
2、主持人(乙):跨越自己,踏上旅程,只為了讓思想揚起。請聽李卓清同學風雨兼程的一段《旅程》
3、主持乙:為了心中的夢,哪怕《山高路遠》,我心依舊執著。請聽鄭雷同學帶來的心聲《山高路遠》。
4、主持人(乙):即使山再高,路再遠,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夢》。請欣賞詩朗誦《中國夢》。
七、主持人(女):這是你的夢,這是我的夢,這是我們的中國夢。你我的夢想離不開我們老師,下面有請我們的班主任對本次主題班會做一個總結。
八、結束語:
主持人(女):天下沒有不散之筵席。
主持人(男):班會無限好,只是近鈴聲。
主持人(女):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理想,為了理想而揚帆遠航,為了心中的理想,立志在血汗中激蕩。讓我們一起去追逐。為了心中的理想,揚起自我的風帆,去理想的彼岸。11(3)班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
學生主導的主題班會方案 篇2
在新年到來之際,讓學生在游園活動中度過愉快的一天,人人自主參與游園活動,在游戲中陶冶情操,在游園中獲取知識,在游園中培養能力,在游園中加強垃圾分類的意識,在游戲中貫徹落實垃圾分類,從而全面地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組織原則
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可參與性,娛樂性強。
確保安全有序,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良好的體驗和鍛煉。組織領導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年級負責人: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
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31日12:30—15:30
活動項目
“垃圾分類”趣味活動
1、一二年級:“垃圾分類對對碰”活動地點:綜合樓前面空地
活動規則:兩人合作,其中一人戴上眼罩,從桌上取一個垃圾(菜葉、塑料瓶、廢紙、果皮等),由另一人指揮,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垃圾扔進正確的垃圾桶,方可過關。
負責老師:
起點
垃圾桶
5米
2、三四年級:“垃圾分類巧問答”活動地點:教學樓前面空地
活動規則:學生從盒子中隨機抽取一道與垃圾分類有關的題目,在規定時間內回答正確者可過關。所有題目都出自《垃圾分類知識手冊》上,活動前讓學生熟讀。負責老師:
3、五六年級:“垃圾分類大闖關”活動地點:塑膠操場跑道
活動規則:由起點出發,跑到5米遠處跳10個繩子,再往前跑5米,從盒子中抽取一張寫有垃圾名稱(菜葉、塑料瓶、廢紙、果皮等)的卡片,繞過標志桿往回跑,在離終點2米處再拿一張與之前卡片相對應的垃圾種類(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的卡片,最后跑回終點交給裁判,在規定時間內拿到正確的兩張卡片則過關。負責老師:
終點取垃圾種類卡片
起點跳繩取垃圾名稱卡片繞桿
5米10米13米
4、三至六年級:“垃圾變變變”現場造型比賽比賽地點:塑膠操場籃球場
比賽規則:各班5位學生參賽,團隊合作。從家里帶來各種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用這些垃圾現場做出一個造型,限時一個小時。根據作品情況,每個級段分別評出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參賽學生可獲得游園以外的獎品。負責老師:
(二)各年級段的游園項目
1、以年級段為單位,各班設計一個游戲項目,盡量以“垃圾分類”為主題,學生在同年級段開展串班游園活動。
2、每個級段六個班級的游園項目不能重復,各級段分別由以下老師負責協調。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
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
3、各班活動項目的名稱與規則(格式附后)需在12月25日前發送電子稿到郵箱。游園當天,將游戲名稱與規則張貼于教室門口顯眼處,建議讓學生做一張宣傳海報。
4、活動所需的道具原則上由所負責的班級自己準備,部分體育器械請提前到體育室借取。
5、一到三年級副班主任務必配合班主任在教室維持秩序,指揮游園活動有序開展。
六、活動評獎
1、根據游園活動開展情況,每個級段分別評出“最佳組織獎”、“最佳創意獎”、“最佳人氣獎”各一名。
2、學生憑游園券上的過關次數到音樂室(1)領取獎品。過7關為一等獎,5到6關為二等獎,4關以下為三等獎。但“垃圾分類”活動為必參加項目,否則不能領獎。
領獎處負責老師:
附
河天一小班游園項目
一、游戲名稱:
二、所需材料:
三、分工負責:
四、游戲規則:
學生主導的主題班會方案 篇3
參與對象:
二年級三班全體學生
目的:
1.使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與祖國休戚與共,血肉相依,為國獻身的意志。
2.了解祖國的有關知識,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要建設好祖國,就一定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練好建設祖國的本領。
活動的準備:
幻燈片
活動流程:
1.教師配樂朗誦詩歌《祖國,我親愛的祖國(節選)》開篇。
2.以提問的方式問學生十月一日是什么節日,引出主題“祖國媽媽我愛您”。
3.介紹關于祖國的有關知識:
①國慶的由來:為慶祝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脫離了封建主義的壓迫統治,人民當家作主過上幸福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所以把每年的10月1日定位我國的國慶節。
②中國地圖:中國地圖像一只雄赳赳氣昂昂的雄雞,中國有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組成。PPT展示中國地圖,學生自己指認我國首度和自己的家鄉;
③中國國旗:先展示其他國家的國旗讓他們識別,最后展示我國國旗,并簡單介紹——黃色是我們是黃種人的象征,紅色表示革命的勝利與艱辛。
④中國國徽:國徽上四個事物的簡介(國旗和天安門象征國家,齒輪象征工人階級,谷穗象征農民階級)。
4.學生朗誦詩歌《祖國在我心間》,《流動的畫》
注:這兩篇詩歌是學生學過的,可以選平時表現好的學生上臺朗誦
5.集體朗誦詩歌《偉大的祖國》。全班表演,老師表揚和鼓勵。
6.轉換話題,提問學生:作為學生怎么樣以行動來證明呢?進入互動環節,學生作出表決,老師給與鼓勵和表揚。
7.總結: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在先輩的不懈抗爭與奮斗中得來的,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效祖國。在音樂《愛我中華》中結束班會。
自我評價與反思
這是一個針對二年級的主題班會設計,由于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和能力的限制,單獨訓練參加活動,比較麻煩,就近取材朗誦學過的愛國的詩歌,既方便也利于推動活動的進入高潮。開篇講述我國的知識,既是對學生課外知識的擴展,也使學生對我國有了更新的了解,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最后環節轉換話題,提高學生好好學習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