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質量檢測方案(精選3篇)
線上教學質量檢測方案 篇1
根據豫教疫辦【20xx】5號文件《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上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及鄭州大學教務處《關于線上教學培訓及教學工作安排的通知》,為保證延期開學期間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和教學質量,各學院需結合本單位專業培養特點,按照學校相關要求積極開展線上課程教學,現將相關教學事宜具體安排如下:
一、開課準備階段:2月3日至2月9日。
醫學院各教學院系須組織授課教師完成線上課程開設、學生名單導入、開課信息發放等教學準備工作。教學院(系)要和學生管理部門緊密結合,由學生管理部門負責通知學生及時參加網上學習。
(一)教學培訓:學院組織本院任課教師參加學校組織的線上課程培訓,熟悉線上教學方式,明確教學、管理任務。學校將提供厚山講堂(超星)和雨課堂平臺的相關培訓(具體日程詳見附件1-教學培訓日程安排)。由于其他平臺未和教務系統對接,后臺無法了解開課時間、學習人數等重要信息,即無法了解教學狀況,因此建議教師們盡可能采用厚山講堂(超星)和雨課堂平臺進行線上教學(平臺操作說明詳見附件2-平臺操作說明)。
(二)組織建構:教學院(系)組織建設本院(系)教學工作群、線上教學咨詢專家組,并邀請平臺技術人員入群實時答疑(平臺技術人及分配詳見附件3-平臺技術人及分配)。
(三)課程開設:各教學院(系)組織授課教師完成線上課程開設,可采用本校自建課程或引進校外優質課程兩種方式。本校自建課程具有完備課程資源,須提供教學日歷、PPT、課程作業、教學參考資料、視頻等課程必備資源;校外優質課程引進以學院為單位,結合本院特色與教學平臺供應商協商選課。目前提供超星、雨課堂平臺的課程供選,其他平臺課程開放后會持續更新(詳見附件4-校外可選課程列表)。
(四)名單導入:各教學院(系)組織授課教師,由平臺技術人員協助已建課程導入學生名單。
(五)學生登錄:各教學院(系)將授課安排、上課方式等交給學生管理部門,由學生管理部門負責通知到每位學生,落實每位學生及時注冊登錄參加網上學習。
二、課程教學階段:2月10日至學生返校。
授課教師依托網絡教學資源,按照教學計劃及課程教學安排開展線上教學。原則上授課時間應與課程表保持一致。各教學院(系)應組織任課教師按以下要求開展課程教學:
(一)提供完備課程資源:正式開課前應完成課程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授課PPT、作業(或小測驗)、推薦教材等學習資源上傳;課程教學期間應逐步完善該課程所涉及領域名家和頂級學術期刊介紹、領域前沿資訊公眾號及文章、參考閱讀書目或課程等學習資源,以及測試和試題庫等教學考核資源。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前向學生發布明確學習任務,一般每周不少于一次;課堂教學按課程表可通過網絡直播、錄播視頻等方式靈活開展;課后應有作業或思考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內容;定期發布課程總結回顧,幫助學生梳理結構化知識體系,一般每個完整的教學內容發布一次。
(三)開展師生課程互動:積極利用平臺功能開展直播互動,依托平臺論壇發起討論,建立班級微信群或qq群實時答疑等多種教學活動進行課程互動。
(四)注重學習過程考核:對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及課后練習有檢測和反饋,加強教學過程性考核,作為平時成績納入課程總成績,對于沒有實驗的課程平時成績一般不超過總成績的30%,有實驗的課程平時成績一般不超過總成績的20%。
(五)加強線上檢測反饋:醫學院、教學院(系)管理人員及時監測教學活動數據,監測教學狀態,對有問題的課程及時反饋調整,確保教學順利運行。
(六)加強教學督導信息反饋:醫學院和各教學院(系)的教學督導組要定期進行線上督導,了解授課情況,教學效果,確保教學質量。
(七)因抗疫在一線或疫區工作的授課教師所擔課程,課程組可采取錄播等靈活授課形式。
線上教學質量檢測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切實落實“雙減”政策,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革考試評價機制,嚴格遵守上級“一、二年級期末學業水平綜合測評不再進行紙筆考試,三至六年級可以進行一次期末考試”的精神指示,在疫情發生期間學生居家進行線上教學,落實各項教學任務。臨近期末,為了深入了解學生本期各學科各項知識掌握學習情況,我校安排線上教學質量調研測試活動。
二、測試科目及內容:
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本期全部學習內容。
三、測評對象:三至六年級全體學生
四、測評時間:
按照上級主管部門下發的學校放假通知
五、測評地點:
學生居家測評,有條件的由家長全程監護陪同。
六、測評方式及流程:
1.教導處制定測評方案,負責語文(趙主任)、數學(張主任)、英語(何主任)試題的提供;(word或者PPT等方便電腦、手機閱讀的格式,適應更多學生家長的終端設備);
2.各班科任教師根據試題,制作適合自己評卷樣式的答題卡模板,方便學生仿照答題卡模板樣子,在A4紙上寫答案;
3.按照統一時間提前5分鐘下發試題,然后結束后5分鐘內要求學生統一將自己的答題卡拍照發送給科任教師。
4.科任教師根據根據學生提交的答題卡,進行批閱,統計成績,最后轉化成等級評價進行統計上冊。成績冊由郭平新老師發各年級組,大家自行下載、填寫,最后以教研組為單位然后上交張麗主任。
5.各科任教師認真進行試卷分析,查找學生的知識短板,進行相應的評價,家校攜手有針對性的做好查漏補缺。
線上教學質量檢測方案 篇3
根據通〔20xx〕號《關于開展線上教學的通知》要求,鑒于疫情防控要求,我校啟動相關應急處置預案,充分做好應對措施,支持教師停課不停教、學生停課不停學,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教育教學工作影響,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五育并舉,全面育人。在疫情防控居家期間開展線上教育,把學生安全放在首位。在課程設置上,加強道德、藝術、體育、勞動、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堅持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注重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大力開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鼓勵學生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勞動習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開展線上教學對象
開展線上教學對象包括:xx中學20xx年秋季學期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全體學生。
三、線上教學組織方式
線上教學組織方式按照縣級指導、學校組織及統籌、年級管理、班級授課方式開展。學生居家學習期間,學校做好線上教學的統籌和安排,遵循線上教學特有的規律和特點,適當放慢教學進度,制定專門的線上教學課程表,明確學校、級組、班級、教師具體分工與職責,確保線上教學有序開展。學校、級組將對線上教學加強指導和管理,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家校溝通工作,指導家長采用正面、積極的方式鼓勵和督促孩子自覺加強居家學習;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全面了解學生的居家學習情況,并結合學生的學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安排和教學方式,做好個別化指導和幫助工作,盡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獲得感;合理安排學生的居家作業,以基礎性作業為主,同時布置彈性作業,讓每個學生力所能及地完成學習任務;可適當安排居家體育鍛煉、讀書練字、課外閱讀、家務勞動等。
四、線上教學網絡平臺
運用“xx中小學教育平臺”精品課作為托底課程組織教學。該平臺由教育部建設,以部編教材及各地使用較多的教材版本為基礎,覆蓋小學一年級至普通高中三年級各年級課程教學資源,還具有課后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實踐經驗等4類資源,以教學周為單位,建立符合教學進度安排的統一課程表,提供網絡點播課程。學校既可以采用平臺上設計好的模塊化課程教學,也可以利用平臺提供的工具組織本校教師根據網上學習資源清單,結合本校自身特點,形成靈活課程表,推送給學生自主點播學習。這個平臺還提供了教師與本班級、本校學生在線講課、互動輔導功能。教師也可根據學情布置課后作業,對學生學習問題開展線上答疑,完成課程教學。
五、線上教學平臺家長或學生使用方式指引
方式一:手機或平板端學習操作步驟
1、注冊:通過手機或平板應用下載“xx中小學APP”。打開“xx中小學APP”用家長或學生的手機號進行注冊,填寫基本信息。
2、學生加入班級:注冊完成后用賬號登錄平臺,點擊頁面右下角“我”進入個人信息頁面,再點擊“去加入”,根據學校班主任提供的“班級碼”加入xx縣xx中學對應線上教學班。
3、線上學習:根據學校線上教學課程表,按照科任老師的上課指引安排,登錄“xx中小學APP”進入xx中小學教育平臺,點擊頁面正下方“學習”圖標,再選擇頁面上方“課程教學”選項,進入具體課程教學頁面,選擇學生對應年級、科目、教材版本等進行線上課程學習。
方式二:電腦端學習操作步驟
1、注冊:使用電腦端訪問網址:進入“教學公共服務平臺”頁面,點擊頁面右上角“注冊”,用家長或學生的手機號碼進行賬號注冊,注意實名填寫學生姓名并在“學校”處選擇“xx縣xx中學”。
2、線上學習:注冊成功后,用注冊賬號和密碼登錄平臺,點擊頁面上方“中小學教育”進入頁面,再點擊頁面上方“課程教學”進入課程教學頁面,根據學校課程安排和任課教師的指引,選擇學生對應年級、科目、教材版本等進行線上課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