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活動計劃怎么寫(精選3篇)
大班手工活動計劃怎么寫 篇1
活動目標:
1、用紙盒、卷紙芯、皺紙等廢舊材料制作獅子。
2、制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臉部位置的正確擺放,頭部與身體的連接。
活動準備:
紙盒、卷紙芯、記號筆、廣告紙、固體膠、剪刀。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由故事《獅子》導入:一天,獅子爸爸在河邊散步,它走到橋上低頭一看……
小朋友,你們猜猜,它看到了什么?
2、它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你們知道獅子爸爸是什么樣子的嗎?(頭上有一圈毛)
總結:獅子是森林,它的頭上有一圈長長的毛。
二、嘗試制作。
1、出示范例,教師講解。
(1)看看這是誰?(出示范例獅子。)猜一猜老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這只獅子?(廣告紙、紙盒、卷紙芯、皺紙)
(2)你們想一想,它可以是怎么做的?(把頭部貼在紙盒的上面)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引導制作方法。
2、幼兒動手,教師指導。
(1)頭部的制作:要求幼兒在圓盤上畫上獅子的面部輪廓,然后將圓盤貼在廣告紙的正中央。
(2)獅毛的制作:用剪刀將廣告紙沿周邊剪開。
(3)頭部與身體的連接:將做完的頭貼在紙盒或卷紙。
(4)尾巴的制作:將皺紙尾部撕開,并卷成細長條,擰成小辮狀,然后用固體膠將尾巴粘在紙盒或卷紙芯的另一側。
三、分享快樂。
小朋友,獅子爸爸到底看到了什么呢?請你們把做好的獅子帶到“河邊”;“獅子爸爸低頭一看,它看到了許多只和它一模一樣的小獅子,一下子看到那么多自己的同伴,獅子爸爸開心極了,它大聲的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們真是太棒了!”
大班手工活動計劃怎么寫 篇2
活動目標:
父親節(jié)快到了,幼兒能自發(fā)組成小組并選擇某個主題進行商討。
通過討論,激發(fā)過節(jié)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jié)。
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活動準備:
1、為幼兒準備各種顏色的彩色紙
2、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活動主題:
教師:父親節(jié)快到了,作為小記者,你有什么打算呢?
2、幼兒分組商討采訪主題
效果分析:對于父親節(jié)的話題,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多了。 他們的打算有:
1、采訪爸爸,了解爸爸的有關信息。
2、采訪爺爺奶奶,了解爸爸小時侯的信息。
3、采訪整個中班的爸爸,統計出爸爸“打呼嚕”的有關情況。
4、采訪媽媽,了解媽媽眼中的`爸爸。
5、采訪爸爸的工作,并進行統計。
6、采訪小朋友,了解小朋友眼中的爸爸。
7、了解父親節(jié),孩子想送給爸爸的禮物。
8、收集爸爸的照片,并舉行“爸爸照片展”。
9、比帥(把爸爸小時侯的照片和小朋友比比,看誰帥。)
接著,孩子開始自由組合,分組并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話題,而后,小記者開始行動了。
教學反思:
母愛如水,父愛如山。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更好地落實感恩教育,培養(yǎng)幼兒從小孝敬父母、尊重長輩的良好品質。
大班手工活動計劃怎么寫 篇3
20xx年新春即將來臨,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的生活日歷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審美能力;進一步增進親子感情,我們特意為大家創(chuàng)設了一個良好的展示平臺,舉行“迎新年,親子手工大比拼”活動。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與成人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學習,是其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次活動我們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常用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制作出各種新穎、美觀的手工作品,發(fā)揮家長的主動性、參與性,增加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濃濃親情,增進教師、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促進家園互動,共同合作。
二、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制作各種面具。
2.在制作過程中體驗親子共學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卡紙、剪刀、固體膠、松緊帶、各種顏色皺紋紙每組家庭1份。
四、活動時間:
20xx年元月17日下午
五、活動地點:
本班活動室
六、參加人員:
全體幼兒、家長及教師
七、活動過程:
1、直接導入。
小朋友,各種各樣的面具你們喜歡嗎?今天,我們就用桌上的材料和爸爸媽媽—起學做面具。
2、親子合作(20分鐘內)。
請家長和幼兒共同制作,可根據個人喜歡制作不同的面具。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
3、展示作品
幼兒戴上面具在規(guī)定區(qū)域隨音樂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