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親子繪畫活動方案(通用3篇)
小班親子繪畫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發現葉子是各種各樣的,能從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進行簡單的語言表述,并嘗試用落葉進行拼貼畫。
2.自然融入情境,樂于參加活動,體驗親情,萌發關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利用散步活動,采集和撿拾落葉。
2.創設一定的環境,讓幼兒感受深秋的涼意。
3.自制兩棵樹。
4.粘貼材料(固體膠、雙面膠、白紙和紙工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設一:葉子寶寶離開了媽媽
1.出示落葉飄落的兩棵樹,讓幼兒觀察落葉的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提問:葉子寶寶會飄到哪里去呢?
它們離開了媽媽會去干什么呢?(幼兒交流、表述)
二、情景創設二:教師出示許多用樹葉粘貼好的畫,讓幼兒仔細觀察。
1.師幼討論:怎樣和樹葉寶寶打招呼呢?
2.教師提問:葉子寶寶變成了什么?
你們會不會用樹葉貼畫呢?
三、情景創設三:認識常見的樹葉寶寶
1.相互交流分享葉子寶寶的名稱。
2.想象描述葉子寶寶的外形特征。
四、情景創設四:送葉子寶寶回家
1.幼兒進行樹葉貼畫,教師巡回指導。
2.把粘貼好的畫掛到樹上。
五、老師和小朋友們圍著大樹歌舞。
小班親子繪畫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手型進行繪畫,指導幼兒依據手型進行繪畫。
2、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彩筆、油畫棒、繪畫紙,圖。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玩手指游戲:石頭、剪子、布。
師:其實,我們的手不僅能變出石頭、剪子、布,還能變換出很多的手型來,請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來變換出你喜歡的手型。(幼兒自由變)
提問:誰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用手型變換出了什么?你是怎樣變的?
二、幼兒嘗試手型畫的畫法。
1、請幼兒欣賞老師的范畫,啟發幼兒大膽想象。提問:這些畫是以身體部分進行繪畫的?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明確以手型進行聯想繪畫。
2、師小結:先把自己變換的手型放在紙上不動,再用握筆的手沿手的外型輪廓畫,畫出的`圖案就叫手型畫。然后再根據你畫出的圖案進行添畫。
三、幼兒嘗試創作手型畫(老師提繪畫要求)。
1、先變換手型,然后再畫變換的手型,再根據你畫的手型來添畫涂色。
2、鼓勵幼兒自己動腦筋,大膽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圖案。
四、作品展示和評價。
1、教師引導幼兒圍繞重點難點來進行評價。
2、根據幼兒的構圖、布局、線條、色彩進行評價。
3、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畫墻上。
小班親子繪畫活動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嘗試利用各種不同的材料來裝飾瓶子。
2.知道廢舊的瓶子可以變廢為寶,美化環境。
3.發揮想象力,大膽裝飾,體驗創造活動帶來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活動導入,引導幼兒樹立變廢為寶的意識。
1.提問:
(1)你是怎么收集到瓶子的?
(2)你們在哪里經常會見到這些廢舊的瓶子?
2.組織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小結: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瓶子,由于人們把瓶子里裝的東西用完之后就隨手扔掉,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那么我們能夠做些什么?是不是可以把它們變廢為寶呢?
二、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裝飾好的瓶子,知道瓶子還能用來美化環境。
1.師:今天老師要表演一個變魔術的節目,看看我都變出了什么。
2.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用不同材料裝飾好的瓶子。)
3.提問:這些花瓶是用什么材料裝飾的?組織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4.師:有的是用顏料畫出來的;有的是用彩紙剪貼的`;有的是用毛線裝飾的;有的是用布裝飾的;有的是用干樹葉、干花裝飾的……原來廢舊的瓶子裝飾好可以美化環境,真漂亮。
三、教師示范操作裝飾瓶子,幫助幼兒掌握裝飾的技巧。
1.教師出示沒有裝飾的瓶子,幼兒觀看。
2.提問:你們覺得這個瓶子漂亮嗎?那我們可以怎么裝飾它呢?
3.教師與幼兒一起商量如何裝飾瓶子。
4.教師示范操作,裝飾瓶子,幼兒觀看。(利用事先剪好的彩紙條進行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粘貼,再制作出一段一段的花邊,然后再剪出一些小圖形裝飾。)
四、組織幼兒動手操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1.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的瓶子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來裝飾,你們愿意嗎?
2.組織幼兒先想想自己想要怎么裝飾瓶子,然后分享自己的想法。
3.教師分發材料,組織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嘗試能夠大膽的制作一些有創意的圖案。)
五、作品評析,分享成功的喜悅。
1.組織幼兒互相介紹分享自己的裝飾好的瓶子娃娃。
2.播放音樂,組織幼兒與自己制作的瓶子娃娃舞蹈。
3.組織幼兒與自己制作的瓶子娃娃合影。
4.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手工坊、主題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