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績效實施方案(精選3篇)
項目績效實施方案 篇1
一、目的
為加強單位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工作責任,合理評價施工項目部各類人員的工作績效,順利實現目標,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二、考核方式分類
結合項目施工特點,績效考核分為日常績效考核和項目周期績效考核。
(一)、日常績效考核
日常績效考核是指每月以不定期1—3次(包括上級領導或本單位領導的抽查、督察)對項目部工作人員進行檢查,記錄檢查結果并進行信息匯總,確定其當月業績,當月績效實行百分制。日常考核占整個項目績效考核的50%。
每月項目績效計算方式:(第一次得分+第二次得分+第三次得分)/3=當月績效分具體考核目標說明見施工項目部日常績效考核評分表。
(二)、項目周期績效考核
項目周期考核是指在項目結束時對項目部在項目實施期間完成各項指標的情況進行綜合測評。項目周期考核實行百分制,項目周期考核占整個項目績效考核的50%。
具體考核目標說明見項目周期績效考核評分表。
項目部績效考核得分計算方式:
項目部績效分=平均每月績效考核分x50%+項目周期績效考核分x50%。
三、考核結果應用
(一)、平時績效考核獎懲辦法
1、項目平時績效金以施工人員當月的施工津貼為準,項目部可參照員工日常考核兌現給職工。
2、具體發放標準如下:
考核檔次優秀良好較好合格不合格發放比例140%100%80%60%0
3、考核比例:優秀占10%;良好占70%;良好以下占20%。
(二)、項目部周期績效考核獎懲辦法
1、項目部周期績效金的組成:
(1)、項目控制經濟指標x5%,由工程項目利潤指標確定。
(2)、超利潤指標金額x50%x90%(其中10%留作單位獎金)
(3)、項目績效金=(1)+(2)
2、績效資金分配:項目經理占20%;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質檢負責人績效占30%;其他參建人員績效占50%。
按以下考核標準兌現:
檔次優秀良好較好合格不合格獎勵比例100%80%70%30%0
3、項目部周期績效金的發放:工程項目交工驗收后,按項目績效金的60%兌現,其余40%
在質保期滿后兌現。若在質保期內發生質量問題,項目部績效金根據實際發生數進行重新核定。
4、處罰:
(1)、項目部完不成任務指標者,按以下標準進行處罰,項目部再按績效資金分配比例相應地對參建人員進行處罰。
完不成指標差額處罰標準
10%以內差額金額x5%
10%—30%差額金額x10%
30%—50%差額金額x15%
50%以上差額金額x20%
(2)、項目出現虧損,除按第一項處罰外,還按虧損金額的50%處罰項目部,項目部再按績效資金分配比例相應的對參建人員進行處罰,同時對項目部三大負責人按照總段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
施工項目周期績效考核評分表
考核項目部:最后得分:
考核目標規定
分具體項目扣分說明扣分
合計
工期目標20未按審批后的施工進度計劃規定的時間完成所管理項目(總工期不超過10天)推遲10天內扣3分;推遲20天內扣6分;推遲30天內扣10分;推遲60天內扣15分;推遲60天外扣20分。
質量目標25所管理項目經項目辦按規定程序一次性竣工驗收不合格每次扣5分
在施工管理過程中出現質量事故每次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萬元的每次
扣5分
財務管理5會計基礎工作扎實反映業務真實可靠,資料裝訂整齊有序,迎接業務檢查和審計,嚴格按財務收支程序結算業主通報批評一次扣1分;
審計出現問題被業主通報扣2分;發生違紀違規現象扣3分;帳務混亂,資料不齊扣3分。安全生產目標15項目無重大安全事故(工傷事故產生的費用未超過項目部承擔的.費用)不扣分。
項目出現較大工傷事故(事故傷一人,傷殘在八級以上五級以下的或同時傷兩人但未傷殘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萬元的,扣5分。
項目出現較重安全事故(事故傷一人,傷殘在五級以上三級以下;或傷兩人以上,傷殘達到七至五級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萬元的,扣10分。
項目出現安全重大事故(事故傷兩人以上,傷殘達到四級以上或發生死亡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萬元的,扣20分。
廉政建設5遵守廉政規章制度;設置廉政監督員;和勞務隊伍簽訂廉政合同情況沒有設置廉政監督員的扣2分;沒有簽訂廉政合同的扣2分。
技術檔案和結算資料管理目標5項目施工技術檔案和結算資料,整理不完善,不齊全,不符合標準,未與項目工程竣工驗收同步移交和辦理不合格。超過20天扣10分;超過30天扣15分;超過40天扣20分;超過50天扣25分;超過60天扣30分。
成本控制及責任目標25所管理項目經濟指標超出單位所定目標1%的扣10分;超出單位所定目標2%的扣20分;超出單位所定目標3%的扣30分;超出單位所定目標4%的扣40分。
項目績效實施方案 篇2
一、績效考核的目的
不斷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產品質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和事故發生率,提供公司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加深公司員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不斷提高公司員工的工作能力,改進工作業績,提高員工在工作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績效考核的原則
(一)公開原則
通過協商確定績效考核的內容和評分的標準,最大限度的減少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之間的績效認知差別,公開績效考核的結果,使績效考核工作規格化、制度化。
(二)客觀原則
績效考核必須用事實說話,切忌主觀臆斷。績效考核的目的之一是引導員工改進工作,為此必須避免人與人過分攀比,破壞團隊精神。
(三)重視反饋原則
績效考核過程中,績效考核之后,考核人員要與被考核人員進行全面的溝通,把結果反饋給被考核者,同時聽取被考核者的意見,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
一、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工程部所有員工,但下列人員除外。
1、工程外包人員。
2、試用期員工。
3、公司因工程需要臨時聘請的員工。
4、因私、因病、因傷而連續缺勤三十日以上者。
5、雖然在考核期任職,但考核實施日已經退休者。
二、薪酬標準及員工職業規劃
(一)薪酬標準
1、本制度所指薪酬,是指每月定期發放的工資、獎金、津貼福利,以及年度獎金。
2、隨著公司考核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員工績效意識的加強,將最終引入績效工資考核,以更好體現員工價值,促進員工發展和公司發展的有機結合。 (二)職業規劃
1、晉升級別:工程助理→初級工程員→經理助理→部門經理→總經理 公司新人先從工程助理做起,轉正后員工按初級工程員(主要負責公司指定任務)、經理助理(獨立完成任務)、部門經理(業績突出,能管理下屬業務員)、總經理等發展。
2、晉升標準:如果符合以下條件,員工將有機會獲得晉升:
1)、職業道德好2)、工作業績突出 3)、工作能力強 4)、熟悉擬晉升職務工作 5)、年度考核業績達到要求 6)、完成規定培訓積分
3、工資職級、級差設置:為了工程部人員的職業發展,工資標準分為5等3級。每一級別設置不同檔別。
崗位進級標準:原則上,處于某一職等的員工進級時從所處職等的中級和低級處進起。因為崗位價值不同,處于同一職等的員工的起薪標準不一定相同,具體結構,如下表所示。
工程部人員薪酬標準表
4、試用期工資確定。員工入職時,均按試用期1級確定其薪資,如入職員工由相關行業(企業)轉來或業務能力突出者,經總經理核批后可在同職級內作相應調整。
5、轉正定級。員工轉正后,一般按普通定務員1級予以定級。
6、進級標準依據每三個月績效考核的`平均分值或年度績效考核的總得分來判定。
7、工程部負責人根據所屬部門員工的工作能力及表現確定轉正及定級、晉級意見,并報總經理同意。
五績效考核組織工作 ①、公司成立考核小組,對工程部所屬人員進行考核。考核小組由總經理或其授權人、工程公司主管和人力資源部組成。考評結果由人力資源部負責匯總,人力資源部根據考評結果核定部門績效。
②、考核標準的`制定、考核和獎懲的歸口管理部門是公司工程部。工程部主管負責本部門員工的考核工作,考核結果上報總經理審批后生效,于20日前將考核結果報人事部備案。
六、考核周期
考核分為月度考核、年度考核。
月度考核即每月進行一次,考核工程部人員當月的工作業績。考核實施時間為下月10日~20日。
七、績效考核的內容和指標(月度、年度)
項目績效實施方案 篇3
為做好20xx年度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根據重點項目特點和有關績效評價操作規范,特制定本方案。
一、評價目的
運用規范的績效指標體系和科學的評價方法,全面、客觀反映財政支出項目完成情況和實施效果。同時,及時總結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采取切實措施改進和加強項目管理,為政府相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二、評價對象
有關市縣財政局20xx年地債項目和省屬有關部門20xx年部門項目。
三、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主要反映項目資金支出管理情況,具體從項目資金的投入、過程、產出和效果四個方面進行評價,評價得分采用百分制。
四、職責分工
(一)省財政廳負責組織、統籌和協調績效評價實施工作,審核績效評價實施方案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匯總形成績效評價報告。
(二)由省財政廳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成立評價工作小組,在省財政廳的統一組織指導下,擬定績效評價實施方案,設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分赴項目現場進行實地調研,開展面訪調查,核實分析基礎資料,對照評價指標進行評價打分,撰寫項目評價報告。
(三)各有關市縣財政局及省屬各有關部門配合評價工作小組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協助做好評價所需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各有關市縣財政局及省屬各有關部門根據評價工作要求,負責采集、整理和提供項目基礎數據資料,并配合評價工作小組做好項目資料核查和實地勘查工作。
(五)各有關市縣財政局及省屬各有關部門負責協助項目單位做好項目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配合評價工作小組進行實地考察評價。
五、評價指標和評定方法
(一)評價指標
在對項目資料了解、分析的基礎上,評價工作小組擬定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具體的評分標準,經省財政廳審核并征求各有關市縣財政局及省屬各有關部門意見,形成針對性強的評價指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由項目資金的投入、過程、產出和效果四個方面的指標構成(具體見附件1)。
(二)評定方法
1.評價得分
項目評價得分=投入+過程+產出+效果評價得分
2.績效級別評定方法
本次績效級別分為4個等級:
得分90分(含)以上,績效級別評定為優秀;
得分80-89分,績效級別評定為良好;
得分70-79分,績效級別評定為一般;
得分70分以下,績效級別評定為較差。
六、評價工作程序及具體要求
按照績效評價工作流程,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評價報告撰寫階段三個步驟具體實施:
(一)準備階段(20__年10月16日至18日)
成立項目績效評價小組,擬定項目績效評價實施方案,設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分標準。
(二)實施階段(20__年10月18日至30日)
1.下發績效評價實施方案。10月18日前,省財政廳印發績效評價實施方案,對開展項目績效評價進行具體部署。
2.收集整理資料。各有關市縣財政局及省屬各有關部門根據績效評價實施方案要求,填寫項目信息調查表(見附件2)并收集、整理如下相關材料,于10月22日前提交給績效評價工作小組:
(1)地方建設規劃;
(2)納入評價范圍的項目預算批復文件;
(3)項目立項可行性報告、立項批準文件、合同資料、項目驗收報告;
(4)20xx年項目財務報表;
(5)有關項目運行管理制度;
(6)項目運行情況等資料;
(7)其他與項目有關的`資料。
3.資料初步審核。10月25日前,評價工作小組事先對項目相關材料進行審核分析,了解項目基本情況,為進一步實施實地考察和評價做準備。
4.開展實地勘查和績效評價。10月30日前,評價小組前往項目現場勘驗檢查,聽取各有關市縣財政局、省屬各有關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對項目情況的匯報,查閱、核實有關數據資料,開展問卷調查,實施分析評價。
(三)報告撰寫階段(20__年11月1日至5日)
評價工作小組根據檢查核實情況,對項目數據資料進行匯總分析,評定項目的績效級別,形成項目績效評價報告初稿并征求各有關市縣財政局、省屬各有關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的意見,于11月5日前將報告終稿報送省財政廳。7月20日前,省財政廳將根據各方意見修改后的績效評價報告上報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