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網格化管理方案(通用3篇)
校園安全網格化管理方案 篇1
為進一步落實總編室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工作,根據我臺下發的《關于建立各部門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實施方案的通知》,我部門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分級管理為主,細化監管工作,實行安全工作“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確保事故隱患排查和處置不留“死角”、不存“盲點”,形成安全監管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的長效管理機制。
二、工作目標
部門實現層層監管,時時監控,責任到人。確保日常監管不留盲區,有效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預防和減少一般事故發生。
三、總體職能
總編室作為全臺管理協調與綜合服務部門,承擔著決策參考、統籌管理、播出保障、綜合服務等重要職能。
部門工作以“科學管理、主動服務、不斷創新”為理念,圍繞文字綜合、宣傳管理、安全播出管理、資料版權管理、節目評估、收視分析、節目審看等重點職能,堅持吉林電視臺宣傳導向正確,各頻道節目播出安全,著力發揮臺領導參謀助手作用,切實履行為節目部門服務的職能。
四、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職責
主任:負責總編室全面管理工作。
副主任:配合主任負責宣傳管理科、節目評估科、播音科、學術交流科、行政組的管理工作。
副主任:配合主任負責編審科、收視分析科、技術檢測組、資料版權科的管理工作。
部門內設9個科組,具體職責如下:
1、行政組:
組長:負責部門的消防安全宣傳、管理工作。
2、宣傳管理科:
科長:負責文字綜合、宣傳導向管理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科內10人,具體分工為文字綜合、宣傳精神傳達、重大宣傳報道工作的組織統籌。
3、節目評估科:
科長:作為吉林電視臺節目論證委員會的常設辦事機構,負責全臺各項節目評估工作,做好節目準入、播前市場價值預估,做好節目退出監管,做好播出效果評估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4、收視分析科
科長:負責全臺各頻道、欄目日常收視率數據的統計、整理和發送,第一時間為臺領導提供資料數據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科內6人,負責臺內衛視、都市、生活、影視、鄉村、公共新聞、綜藝文化等7個頻道和欄目的收視數據分析統計等工作。
5、資料版權科:
科長:主要負責節目版權及知識產權和各類資料管理、開發利用。媒資編目工作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版權管理6人,負責節目版權管理,節目用帶管理。
媒資編目12人,負責人:負責電視劇及欄目的具體編目采集工作。
6、播音科:
科長:責全臺13個化妝室的管理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7、學術交流科:
科長:負責學術交流中心管理及科內消防安全工作。
8、編審科:
科長:,主要負責媒資上載、媒資審片、媒資編單的日常管理工作,確保全臺7個頻道安全優質安全播出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副科長:配合科長管理媒資上載、媒資審片、媒資編單及科內消防安全的日常工作。同時,承擔衛視頻道值班導演工作。
科內21人,其中媒資編單值班導演7人,具體負責臺內7個頻道播出節目的編單工作。媒資審片人員12人,負責欄目節目的播前復檢及原版電視劇和衛視剪輯版電視劇審看工作。媒資上載人員1人,負責新購買的電視劇上載工作。
9、技術檢測組:
組長:責部門機器設備維護保養、電視節目技術指標合格保障節目安全播出及科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科內1人,負責機器設備維護保養、電視節目技術指標檢測等工作。
校園安全網格化管理方案 篇2
為進一步落實學校的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強化“一崗雙責”,切實抓好校園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機制和框架,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校園安全監管網格,遏制和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經校務會研究,決定建立學校安全“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齊抓共管”的要求和“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原則,進一步細化落實安全責任,落實安全保障措施,夯實安全管理基礎,提升學校安全水平,維護我校的安全穩定。
二、工作目標
通過實行安全網格實名制崗位管理,進一步明確教職員工的崗位安全責任、學校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做到責任清晰、任務明確、人員到位、管理規范,構建全員管理、全程參與、全面覆蓋的學校安全管理網格體系,將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融入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確保各項措施全面落實。
三、管理內容
(一)學校對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的七大安全隱患的檢查和整改情況
1.消防安全。學校消防設施、應急照明、指示標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落實情況;學生宿舍管理制度落實情況。
2.飲食衛生與流行病傳染病防控。學校在飲食衛生、流行病傳染病的防控工作方面落實國家食品衛生、傳染病管理等規章制度情況。
3.校舍和設施設備安全。校舍存在安全隱患情況;學校樓道、樓梯、扶手和樓梯間照明設施以及上下樓通道數量和樓梯寬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落實情況。運動場、體育館、游泳池、實驗室、階梯教室、學生宿舍等重要場所存在安全隱患情況;鍋爐、燃氣、電氣、體育器材等重要設施設備的使用、維護情況;放射物質、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等危險物質存放情況。
4.校園周邊安全。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周邊治安及經營場所安全隱患情況。
5.自然災害預防。學校對暴雨、洪澇、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的預防措施落實情況;對可能受到自然災害引發的滑坡、塌方、泥石流危害的校舍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情況;氣象部門發布紅色暴雨和黃色臺風信號時,有否建立和落實相應的應急避險機制。
6.集體活動安全。學校在校內外開展大型的教育教學活動制定和落實詳細的組織方案,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大型集體外出活動要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二)學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
學校發生突發事件,對應的工作人員應在第一時間趕赴處理,及時將相關信息向領導匯報,并積極協調相關處置工作。
四、工作要求
1.精心組織,務求實效。認真開展工作,網格落實責任、網格開展巡查、網格進行規范、網格強化監管,每個網格責任人每天至少到該年級、該處室檢查一次,并認真填寫學校安全隱患督查記錄表,切實做到網格到底、責任到人,務求實效。
2.健全機制,加強督查。建立安全管理網格化管理制約機制,“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將定期組織網格化管理督查活動,形成以督查為手段的安全管理工作評估考核機制,推動安全管理網格化管理的規范運行。安全隱患的整治。在督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學校能自查自糾的,立即進行整改。
3.嚴格責任,明確獎懲。將網格化管理的目標、任務、內容、職責分解到每一位教師,加強督查指導,層層抓落實。建立責任追究和獎勵機制。
4.注重實效,快速反應。圍繞提高處置效率這一環節,明確責任分工,增強責任意識,強化效能監管,切實解決推諉扯皮、敷衍塞責、效率低下等狀況。
5.善于總結,不斷提高。網格化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沒有太多的經驗可借鑒。每一位網格化管理的參與者都要通過自身的不斷實踐、思考、總結,不斷的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以與時俱進的工作精神,把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校園安全網格化管理方案 篇3
一、基本原則
按照“全鄉統籌、網格管理、定人定責、層層督查”的工作原則,將全鄉分為鄉、村(社區)兩級網格,建立農村人居環境監管全覆蓋、責任全覆蓋的網格化管理機制,切實提高我鄉人居環境監管工作水平。
二、網格劃分
全鄉各村(社區)按照行政區域劃分為36個責任區域,按照以下原則實行網格化管理:
(一)鄉級網格:明確鄉級網格責任人1名由分管領導李唐華擔任,網格管理人員2名,由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楊波和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劉英擔任。
(二)各村(社區)成立本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村(社區)書記擔任組長,班子其他成員為副組長,各村(居)民小組組長為成員。
(三)各村(社區)按照村(居)民小組分為36個責任區域,由各小組組長擔任網格員。實行駐村領導、包組干部指導督促日常工作的網格化責任管理工作機制。
三、工作要求
按照主體責任,實行駐村領導包村,駐組干部包戶,各村組干部負主體責任,進行層層落實責任。各村(社區)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當前重點工作,結合轄區農村人居環境實際,明確整治目標任務和整治標準,通過動員組織群眾自覺開展整治行動,也可結合實際,開展內容更為豐富的.整治活動,達到環境改善,美麗宜居等標準,各網格責任人員要對責任區域的工商戶、農戶開展宣傳教育指導活動,按照“門前五包”責任書的要求進行督查檢查,確保達到干凈、整潔、有序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