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輪崗交流方案(精選4篇)
小學老師輪崗交流方案 篇1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實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決策部署,全面實施《湖北省義務教育條例》,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師資均衡配置,有效提升城鄉教育發展水平,根據《關于深入推進中小學校干部教師交流輪崗的實施意見》(鄂教人〔20xx〕147號)《關于做好20xx-20xx學年度全省義務教育學校干部教師交流輪崗的通知》、溪教字[20xx]18號《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縣中小學校教師支教、交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根據教育主管部門的總體部署,以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著力破除影響和制約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探索建立“縣管校聘”的教師管理和師資均衡配置制度,以此增強干部教師隊伍活力,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推動教師由“學校人”向“系統人”轉變,促進干部教師在城鄉學校間、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間合理有序流動,力爭到20xx年實現縣河鎮中小學干部教師交流輪崗的制度化、常態化,為提高我鎮城鄉教育統籌發展水平、建設教育綜合改革示范鎮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撐。
二、交流輪崗目標
通過校級干部、中層干部的交流,進一步激發干部隊伍活力,優化干部隊伍結構,提高干部隊伍能力,推動學校干部隊伍建設,為學校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完善教師交流輪崗機制,均衡教師資源配置,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進一步促進全鎮教師專業成長。利用五年時間逐步實現全鎮教師隊伍結構合理,著力解決教師隊伍中“職業倦怠”和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最大限度地激發全體教師的工作熱情,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三、基本原則
按照“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增強活力、和諧穩定”的工作要求,實現“資源共享、協調發展”的原則,做到三個結合,即:建立教師輪崗交流機制與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教師年度工作考評和獎懲機制相結合;建立教師輪崗交流機制與教師評優、晉級、職稱聘任相結合;建立教師輪崗交流機制與校長、主任隊伍管理相結合。
四、交流輪崗方式
因工作需要或個人申請,經學校同意,到轄區學校掛職鍛煉和轄區范圍內交流輪崗或跟崗學習。
五、交流輪崗時限、對象
。ㄒ唬┙涣鬏啀彆r限。教師每次跟崗交流學習時間原則上不低于一個周,校級干部每次交流輪崗的年限原則上不低于1年,并可根據工作需要予以延長。
。ǘ┙涣鬏啀弻ο
1、校級干部和中層干部,男53周歲以下、女48周歲以下的校級干部;學校正、副職中層干部,一般男不超過50周歲、女不超過45周歲。
2、教師,男50周歲以下、女45周歲以下沒有在偏遠轄區學校任教3年以上的教師原則上應進行交流輪崗。
3、對于要晉升中高級職稱而沒有達到任職(教)規定年限,但個人有意愿流動的干部和教師,經學校同意,區教委批準后可納入統一交流輪崗。
4、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經學校認定,可暫不參與交流輪崗:
。1)個人身患疾病,經區級以上綜合醫院診斷不宜交流的;
(2)當學年內有妊娠、產假期或哺乳期的;
(3)妻子(丈夫)或子女、父母長期患病臥床不起或長期住院的;
。4)對承擔學校課題研究的教師,以及學校其他專任教師較少的特殊崗位的教師,但暫緩流動時間一般最多不超過3年;
。5)其他特殊困難的教師。暫緩流動的教師一年一認定。
5、對符合交流輪崗條件但拒不接受輪崗工作安排的,由學校上報縣教育局調離本校。
六、實施步驟
1、動員部署。學習宣傳輪崗文件,讓教師明白此項工作的重大意義
2、認真制定方案,完善制度,規范操作。
3、初定人選。根據方案規定結合學校實際確定人數,由教師自主報名和學校推薦相結合確定初步輪崗人選。學校推薦符合輪崗條件人選的先后順序是:富余學科教師優先安排輪崗,同等條件下,年齡小教齡短的教師優先安排輪崗。
4、確定名單。學校上報初定人選,待縣教育局審核確定正式輪崗人員后,學校負責通知到人。
5、正式到崗。輪崗人員或跟崗學習人員應準時到輪崗學校報到,接受基地學校或受援學校安排相應崗位工作。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學校要從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科學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干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認真抓好組織協調和各項服務工作。為此,學校成立了干部教師交流輪崗領導小組:
組長:毛光華
副組長:劉成金 吳志貴 董佳波
成員:向應輝、馮君芳、馮艷芳、熊傳瑩、熊吉琛、黃開慧、洪萬龍、柯昌樹、李尚東、明昌設、柏自友。
領導小組下設中小學教師輪崗交流工作辦公室,劉成金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事務、輪崗交流學習教師考核和各種資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2、精心謀劃,落實責任。學校要精心謀劃并制定教師交流工作各項預案,明確任務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堅決防止交流工作流于形式,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校長是教師交流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全面把握教師交流政策、措施,掌握教師交流程序、環節。同時,要深入了解教師動態,及時研究和處理交流輪崗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3、用心服務、注重實效。各學校要建立校際協商制度,關心交流輪崗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使其安心工作。要積極引導交流輪崗人員適應環境,在教學安排上注重銜接,對優質教師要大膽使用,切實發揮作用,對交流到城區學校、優質學校的教師,可采取跟崗學習、頂崗任教等方式,幫助盡快進入角色、不斷提高。
4、加強宣傳,強化督導。要加大對干部教師交流輪崗政策的宣傳力度,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耐心細致地做好交流輪崗人員的思想工作,積極引導學校干部教師自覺參與交流輪崗。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廣泛爭取學生、家長和社會各屆的認同和支持,創造交流輪崗的良好氛圍。
5、加強輪崗交流教師的檔案管理,記錄并保存輪崗交流的時間、學校、工作表現、年度考核結果等情況。
小學老師輪崗交流方案 篇2
為進一步增強教師隊伍建設,規范教師交流管理,科學配置教師資源,推進全縣教育優質平衡發展,依據《XX縣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觀點》(太政(20xx)67號)《XX縣人民政府關于推動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實施觀點》(X政秘(20xx)129號)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交流原則
(一)編制掌握原則。教師交流應在編制限額內進行。超編學校不得交流進教師,學科教師多余的學校不得交流進同學科教師超編學校教師應向空編學校流淌。
。ǘ┩七M平衡原則。平衡在理配置教師資源,優化教師隊伍的學科構造、年齡構造、職稱構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造和性別構造等,縮小城鄉差距、校際差距,推進學校優質平衡發展。
。ㄈ┙y籌聘用原則。職稱崗位由流入學校統籌聘用,凡申請交流的教師,由鄉鎮學校交流到城區學校,中心學;虺菂^學校之間教師交流,在職稱崗位聘用時,流入學校依據職稱崗位余缺情況,統籌聘用,有崗可按現聘崗位聘用,無崗降崗聘用。
。ㄋ模┮匀藶楸驹瓌t。關懷愛懷一線教師,優先解決優秀教師夫妻兩地分居、照顧家庭困難等情形。
。ㄎ澹┕焦_公正原則。交流步驟公開,交流結果公示。規范操作,嚴格紀律,增強監督。具備下列行為的不予交流:
1.近三年來有擅自離崗現象的;
2.正在接受有關部門調查處理或受到紀律處分未廢除處分的;
3.近三年年度考察、師德師風考察有不達標的;
4.在教師交流過程中弄虛作假、供應虛假證明的;
5.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相關規定及其他不宜交流情形。
二、交流管理
(一)鄉鎮到城區學校交流
1.城區學校范圍本方案所指城區學校包括縣直城區學校(含三中東校區)、北城中心學校、南城中心學校、新城中心學校和局直屬學校(下同)。
2.交流計劃今年擬交流進城教師40人。
3.申請交流教師必需具備以下條件:
。1)具備與申請交流的學段、學科相適應的學歷、教師資格;
。2)在我縣鄉鎮學校工作6年以上,且在現任教鄉鎮中心學校持續工作3年以上;
(3)近3年來年度考察均在“達標”等次以上。
4.交流步驟
(1)申報?h教育局公布教師交流方案,教師向所在中心學校提交交流申請,填寫《xX縣鄉鎮到城區學校教師交流申請表》(附件1)和《XX縣鄉鎮到城區學校教師交流量化評分表》(附件2)。中心學校對申請教師進行綜合考察,量化打分,確定推舉擬交流城區教師名單,公示5個工作日無異議后,報縣教育局。各中心學校推舉人數掌握在教職工總數的3%以內。
(2)量化評分。教育局對具備交流條件的教師進行量化評分,確定量化得分。
。3)面試。面試由教育局統一組織,實行無生上課,主要內容以所報學段、學科現行教材為依據。面試教師備課時間、上課時間各15分鐘。面試成就當場公布。面試滿分為50分,設定最低分數為30分,達不到30分的取消交流資格。
。4)確定人選。量化和面試得分之和為總分。依據總分多少,對申請教師按學段、學科進行排名,確定擬交流教師,并依排名順序擇校。如總分相同,則依據量化評分條件的第(1)到第(8)條依序進行分數比對,按高分優先的原則進行。
。5)公示。擬交流教師名單在教育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公示,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辦理調動交流相關手續。
。ǘ┏菂^到鄉鎮學校交流
主動鼓舞城區學校教師向鄉鎮學校流淌(舊縣鎮、大新鎮、趙集鄉除外)。城區學校教師到鄉鎮學校交流,本人提出申請,填寫《XX縣城區到鄉鎮學校教師交流申請表》(附件3),流出學校同意并簽署觀點后報教育局。教育局研究同意后辦理手續。交流教師享受農村教師生活補貼,優先安排教師周轉房,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評先晉級。鼓舞城鎮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城區各校以中心學校、局直屬學校(園)、縣直學校為單位每年向教育局推舉支教教師,教育局依據鄉鎮學校需求,統一研究安排,支教期限一般為2個學年度。
(三)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或中心學校之間教師交流
城區義務教育學校、鄉鎮中心學校之間教師交流,均須在同一學校(鄉鎮)工作滿3年。由擬交流教師本人寫出申請,填寫《XX縣城區學校(中心學校)教師交流申請表》(附件4),流出學校同意并簽署觀點后報教育局。交流總量掌握在本學校教師總數的4%左右。舊縣、大新、趙集三所中心學校今年不流入教師。
。ㄋ模┲行膶W校內部教師交流
中心學校要增強區域內教師交流力度,交流要有組織、有方案,確保公開公正,在理有序,平穩進行。今年交流教師比例應到達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以上,其中骨干教師應到達應交流教師的20%以上。
。ㄎ澹┛h直學校之間教師交流
縣直學校之間教師交流原則上在同種類、同級別學校之間進行。由個人提出申請,填寫《XX縣城區學校(中心學校)教師交流申請表》(附件4),流出學校同意并簽署觀點后報教育局,由教育、人社、編辦等部門依據學校編制、職稱崗位、學科需求等實際情況聯合會商,并經流入學校組織試講達標后,辦理交流手續。
(六)教師申請縣外交流
。ㄕ{出)申請交流縣外工作的教師必需按簽定的聘用合同完成服務期內工作任務,對服務期未滿的教師,學校不得簽署同意交流觀點。教育局將縣外交流教師工作納入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綜合評估,并對違規簽署觀點的學校負責人進行問責。各校要統籌安排,分批分學年度安排縣外交流教師,確保學校內部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確保教師隊伍穩定。
(七)公開引進縣外教師
引進縣外在編在職優秀教師堅持編制缺額進人原則、學校層次、類型、區位對等引進原則、平衡配置原則、優秀人才優先原則。申請引進教師須身體健康,45周歲以下,第一學歷?萍捌湟陨,因違反師德師風受到黨政紀處分的不予引進。教育局、人社局發布引進公告后,凡符合引進條件、有意向到我縣工作的教師帶身份證、結業證、教師資格證、專業技術資格證、聘任證(表)、近兩年年度考察表(卡)等證件到教育局報名,按步驟辦理。
三、相關要求
。ㄒ唬└髦行膶W校、局屬學校、縣直各學校要高度重視教師交流工作,準時制定本學校教師交流方案,明確教師交流計劃,公開交流數量、交流步驟和交流辦法,主動穩妥地做好教師交流工作,確保教學秩序穩定。
(二)教師交流工作事關XX縣教育事業發展,事關寬敞教師的切身利益,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嚴禁徇私舞弊。要以人為本,嚴格執行教師交流政策,本著自愿申請、主動參加、嚴格把關、組織統籌安排的要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做好教師交流服務工作。
。ㄈ┥暾埥涣鹘處煴匦鑼嵤虑笫堑毓⿷鄳脑疾牧希缬信撟骷俚,三年內不予交流;已經交流的,取消交流資格。凡接到交流通知人員,必需在三個工作日內辦理有關手續,按時到交流學校報到,不得借交流之名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ㄋ模┼l鎮到城區學校教師交流推舉名單、申請表、相關材料原件及復印件及公示情況以中心學校為單位,于X月9日前報教育局人事股。城區到鄉鎮學校交流、城區義務教育學校之間交流、鄉鎮中心學校之間教師交流、縣直學校之間教師交流、教師申請縣外交流(調出)申請表于8月16日之前報教育局人事股,逾期不再受理。中心學校內部教師交流名單于X月20日之前報教育局人事股備案。
小學老師輪崗交流方案 篇3
根據《關于東麗區中小學教師校級領導干部交流輪崗工作的意見》(津麗教〔20xx〕17號)和《市教委關于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改革的通知》(津教教師函〔20xx〕14號)文件精神,結合推進落實“區管校聘”工作要求,制定教育系統20xx—20xx學年度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服務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核心,創新教師隊伍管理的體制、機制,通過科學有序流動,調整、優化師資資源配置,縮小骨干教師在中心與薄弱(偏遠)校際之間分布上的差距,促進各學科師資配備基本滿足學校教育教學的需要,增強教師隊伍活力,形成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教師隊伍,為辦好東麗區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開展教師交流輪崗工作要堅持合理流動、師資均衡、資源共享、立足長遠、統籌兼顧的原則,促進教師由超編學校向缺編學校流動,由優質學校向薄弱(偏遠)學校流動,達到一名優秀骨干教師帶動一批青年教師的效果。
三、實施辦法
(一)交流范圍
所有教學單位,包括中小學(含育才中學)、幼兒園、少年宮、教師發展中心、職教中心。
。ǘ┙涣餍问
1.調動交流(人事、工資關系隨人到受援學校)。
調動原則:申請調動人員所在學校原則上是超編單位或是學科結構性富余的單位,且工作滿五年以上,有合理的調動理由;調入單位須是缺編單位、急缺學科教師或專業人員;工作不滿5年的教師、正在接受有關部門審查的教師,學校和教育局不受理調動申請。
2.優秀骨干教師的交流。
3.超職數聘任人員的交流。
4.中心地區的學校根據教師職稱晉升條件,有計劃的選派符合條件的教師到相對薄弱(偏遠)學校頂崗任教交流。
5.集團化辦學學校之間的交流。
6.學校之間的學科對等交流。
。ㄈ┙涣髌谙
教師交流輪崗(調動交流除外)工作一般為兩學年,交流期滿后回原學校工作。20xx-20xx學年度交流的教師本學年度延續交流任教。
(四)交流程序
1.交流教師條件
以20xx年8月底為時間節點,凡男50周歲以下、女45周歲以下,且在同一所學校連續任教6年及以上的教師。
2.交流比例要求
本校應交流教師人數為符合交流條件人數的20%(見點就入),應交流教師中的骨干教師人數為應交流教師人數的50%(見點就入)。
3.測算交流人數
各校統計本校骨干教師情況,骨干教師稱號的范圍是20xx至20xx年經過認定的骨干教師稱號;按照交流比例要求,將測算人數及推薦人選填入《20xx-20xx學年度教師交流輪崗推薦表》;嚴格按照滿教學工作量測算,上報學校的需求學科和富余學科情況。
4、教育局人事科匯總后,按照交流輪崗比例要求,結合各校學科需求情況,作出交流輪崗安排。
(五)交流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
教師交流期間,獎勵性績效工資由接收學校發放,工資關系仍在派出學校,仍享受派出學校的其他福利待遇。
。┙涣髌陂g的考核工作
交流期間交流教師由接收校負責日?记诤涂己,如實上報《東麗區教育系統交流教師工作月報表》和年度綜合考評資料。派出學校要嚴格按照接收學校提供的考勤、工作考核情況,落實相關待遇。
交流教師在交流期間每月病、事假累計達到10天及以上,接收學校要將情況上報人事科,人事科將視情節決定該教師是否繼續交流。
派出學校和接收學校的主要負責人如實上報交流教師的工作情況,不準瞞報漏報,一經發現將按照有關規定追究雙方學校主要領導的責任。
交流教師在交流期間必須嚴格遵守所在學校的各項紀律要求,服從所在學校的工作安排。對不服從接收學校考核管理的交流教師,教育局責成派出學校按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條例》作出相應的處分。接收學校要做好交流教師所有材料整理存檔工作,以備上級部門的檢查。
。ㄆ撸┙⒓顧C制
將教師交流經歷和業績作為教師評優、評先、晉升職稱等優先考慮的重要依據。
四、工作要求
。ㄒ唬﹪栏癜凑粘绦蜻M行測算與推薦工作
各學校要對學校教師隊伍進行分析梳理,召開行政會研究決定推薦人選,填寫《20xx-20xx學年度教育系統教師交流輪崗推薦表》,上報人事科(本校教師的交流意向只作為參考,不作為最后交流的去向)。
(二)嚴格落實交流比例要求
按照測算出來的應交流人數和應交流人數中的骨干教師人數上報推薦名單。推薦的骨干教師必須是在人事科備案注冊的教師(附件1的名單)。上一學年度的交流輪崗教師繼續交流,計入本學年度學校推薦名單,按今年新的測算比例要求,人數不足的學校再補充新的推薦人選。
嚴格按照市教委對義務教育學校的要求,凡義務教育學校,無論超編校還是缺編校,必須嚴格按照“兩個比例”要求完成推薦交流輪崗推薦工作。
(三)推薦的交流輪崗教師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適當放寬條件。
。ㄋ模┥蠄蟮臄祿獙嵤虑笫,不準弄虛作假,一旦查出將追究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
。ㄎ澹楸WC交流輪崗分配工作順利進行,新學期開學前交流輪崗教師能夠按時到崗,各單位要按規定時間將需要上交的材料上報人事科(交流范圍內的所有單位必須上報)。
1.上報形式:電子版通過QQ傳給人事科,文件名格式為單位編號+單位名稱+附件名;紙質版蓋學校公章,主要領導簽字,標注學校編號。
2.需要上交的材料:東麗區骨干教師情況統計表(附件1)、20xx-20xx學年度教師交流輪崗推薦表(附件2)、20xx-20xx學年度學科需求與富余情況統計表(附件3)的電子版和紙質版。
小學老師輪崗交流方案 篇4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教師〔20xx〕4號)、《關于進一步加強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實施意見》(粵教師〔20xx〕1號)、《廣東省教育廳關于推進落實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有關工作的通知》(粵教師函〔20xx〕48號)和“強師工程”有關要求以及市縣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工作要求,20xx年樂昌市將繼續落實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有關工作,創新交流輪崗方式方法,不斷提高交流輪崗實效。結合樂昌市教育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立足縣域教育實際,深入挖掘本地師資潛力,有效整合教師資源,構建交流互助共同體,激發教師隊伍和學校管理活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效促進樂昌市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育均衡、快速發展。
二、工作目標
。ㄒ唬┘訌娡葪l件下的校際融合,師資互換,激發教師隊伍活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ǘ┻M一步加大校本部與村小(教學點)間的教師交流輪崗力度、廣度和深度,激發隊伍活力,均衡配置師資,縮小教育水平差距,有效促進當地教育均衡發展。
。ㄈ┩ㄟ^教師市內競崗激發教師隊伍活力,促進縣域內師資合理流動,實現師資均衡配置。
三、工作內容
。ㄒ唬┬iL交流
20xx年樂昌市中小學正副校長繼續加大交流輪崗力度,合理調配資源,有效激發校級領導活力,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管理實效。具體由市教育局結合實際組織實施。
。ǘ┙處熃涣
20xx年,縣域內教師的交流輪崗工作采取結對交流、競崗和支教等多種方式進行。具體安排如下:
1.交流范圍。
(1)城區及鎮義務教育學校繼續按學校整體情況互派教師結對交流。
。2)加大中心小學(學校)本部與村小(教學點)間交流輪崗力度,校本部與村。ń虒W點)繼續互派教師交流。
。3)直屬學校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農村學校支教或鄉鎮學校教師到城區學校跟崗學習。
。4)市內競崗。通過競崗加大城鄉師資交流,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2.交流對象。結合樂昌市實際,參與交流的城區和鎮義務教育學校的教師在現學校原則上任教9年(含9年)以上的需進行交流輪崗(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教師除外)。
3.交流人數。
。1)結對交流學校交流人數原則上按學段雙方各派6人。鑒于實際情況,實際派出交流學科由雙方按需協商后確定。
。2)中心小學(學校)與村小(教學點)間的交流輪崗人數由各校根據本校實際進行統籌安排、合理配置。
(3)競崗和支教等方式的交流人數均由市教育局結合實際予以確定。
4.交流時間。每位教師參與交流時間為1年。
5.交流安排。校際間需就交流工作進行充分溝通和協商,依照下表安排選派相關學科教師進行交流。
。1)結對交流安排如下:
略
除上表安排的交流學校及人數外,各校還可自行協商安排各學科其他教師參與交流。安排交流的教師信息需在確定人選一周內報市教育局人事股備案。
(2)全市各中心小學(學校)校本部與村小(教學點)間的教師交流輪崗,由各中心小學(學校)參照上級文件要求并結合本校實際,自行制定交流實施方案,并認真、扎實開展教師交流活動。9月10日前各中心小學(學校)還需將當年校本部與村。ń虒W點)間教師交流活動方案、交流教師名冊,以及上學年校本部與村。ń虒W點)間教師交流情況總結報備樂昌市教育局人事股。同時,學校需做好資料歸檔工作。
(3)市內競崗由市教育局組織實施。
四、管理要求
。ㄒ唬┬麄鲃訂T。
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實施結對交流、競崗及支教等教師交流方式是立足縣域實際、突破教師交流瓶頸的有效途徑。各校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宣傳力度,將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有關政策精神傳達給每位教師,并動員廣大教師積極參與交流輪崗活動。
。ǘ┙涣鞴芾。
交流輪崗教師接受派出學校和接收學校的雙重管理,按照“接收學校為主,派出學校為輔”的管理原則,由接收學校將交流輪崗教師納入本校教師管理范疇。
1.結對交流。按照原交流管理辦法進行。
2.支教。按照原支教管理辦法進行。
3.市內競崗。理順交流輪崗人員的崗位關系和工資關系。
。ㄈ┛己斯芾。
1.交流教師的各方面表現、工作情況、教學成績等列入當年交流學校的管理成績中,作為評價雙方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成績以及學校和學校領導評優評先等的重要依據。
2.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納入職務評定、職級晉升等考核指標;在同等條件下,評優評先優先考慮。
。ㄋ模┙M織管理。
除競崗人員外,其他參與交流輪崗教師的工資、人事關系均在原任教學校。
五、保障措施
1.加強指導與落實,成立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領導小組。
組長:曾培偉(黨組書記、局長)
副組長:謝海雄(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瑞輝(黨組成員、副局長)
曹遠翔(黨組成員)
謝沖(三級主任科員)
劉斌(黨組成員、市招生考試中心主任)
余春榮(黨組成員、教師發展中心主任)
成員:何思、羅勝全、鄧秀園、鐘粵元
曾志強、王偉偉、黎靜穎、余麗華、何發祥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人事股,辦公室主任由何思同志擔任,負責教師交流工作的綜合協調和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成立六個督導組,負責校長教師交流的指導和協調工作。
第一督導組
組長:謝海雄
副組長:余麗華、黎靜穎
成員:掛點下列學校的股室負責人
負責學校:樂昌二中、金雞小學、沙坪中學、沙坪中心小學、云巖中學、云巖中心小學、樂昌四中
第二督導組
組長:張瑞輝
副組長:鄧秀園
成員:掛點下列學校的股室負責人
負責學校:九峰中學、九峰中心小學、兩江中心學校、北鄉中心學校、樂園小學
第三督導組
組長:曹遠翔
副組長:何思、羅勝全
成員:掛點下列學校的股室負責人
負責學校:中英文學校、三溪中心學校、老坪石中心學小、坪梅中學、坪梅小學、坪石實驗學校、關春中學
第四督導組
組長:謝沖
副組長:鐘粵元
成員:掛點下列學校的股室負責人
負責學校:樂昌一中、樂昌中職學校、樂城一小、鳳凰小學
第五督導組
組長:劉斌
副組長:潘丹、曾志強
成員:掛點下列學校的股室負責人
負責學校:新時代學校、樂昌實驗學校、樂昌四中、啟智學校、樂昌小學、樂城二小、樂城三小、河南小學、果育小學
第六督導組
組長:余春榮
副組長:黃良慧、楊鐵城
成員:掛點下列學校的股室負責人
負責學校:城關中學、梅花中學、梅花中心小學、秀水中心學校、長來中學、長來中心小學、樂昌三中、廊田中心學校、五山中心學校、大源中心學校、白石中心學校、黃圃中心學校、慶云中心學校
2.交流學習經費按相關規定執行。